《遥感解译与制图》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遥感解译与制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解译与制图》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遥感解译与制图
班级:620707
学号:
姓名:
日期:2010.5.25
一,实验目的
以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为研究区,利LandsatLandsat/TM/TM、LandsatLandsat/ETM+/ETM+遥感数据,通过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及目视解译方法进行土地利用类型专题信息提取,并对土地覆盖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最终提交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遥感影像图以及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遥感解译图和实验报告。

二,实验要求
1、掌握遥感专题制图的基本程序
2、掌握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目视解译标志
3、初步掌握土地类型专题信息的数字增强及识别方法
三,实验内容
1、遥感影像制图
2、多时相土地利用类型遥感解译
3、土地覆盖变化分析与遥感制图
四,实验步骤及相应结果
小组分两个组,我做的是01年的影像图的解译。

1 确定解译标志,进行解译。

参考图例图1,对图像进行目视解译。

图1
解译结果如图2,3.
图2 遥感解译线文件:
图3
2 线工作区提取弧,拓扑重建。

保存点线区,载入工程。

A 进行线工作区提取弧,如图4所示。

图4
B进行拓扑重建,如图5所示。

图5
3 修改属性结构。

修改区属性,颜色。

A添加乡代码,村代码,地类代码三个属性。

图5
B 修改区属性。

可选中多个具有相同属性,比如选中同一个村的不同地类。

图6
点击修改,跳出对话框:
图7
乡镇代码,村代码依据一下表格:
乡镇代码乡镇名村代码村名
27 哈日乌苏苏木80 毛希盖乌苏
28 甘旗卡镇155 海斯
156 布德恩塔拉
157 嘎日哈
159 未定村1(温都日呼)160 塔班呼
161 米家窝堡村
162 哈布哈
163 哈吐塔拉
164 哈日阿拉嘎
164 未定村2(哈日阿拉嘎)165 甘旗卡果园
166 甘旗卡砂矿
168 好坦塔拉
169 甘旗卡镇
地类代码依据下表:
C 修改颜色。

同一属性同样修改颜色。

R 区编辑菜单中点击根据属性赋参数,如图8。

图8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地类名称 一
11 水田 14 旱地 二 21 果园 三 31 有林地 32 灌木林 33 疏林地 四 41 草地 五
51 城镇 52 居民点 53 工矿用地 六
61 铁路 62 公路 63 农村道路 七
71 河流 72 湖泊 73 水库 74 坑塘 75 苇地 八
84 沙地
88
其它未利用土地
选择地类代码,表达式如图8所示,期中引号中的要修改的地类的代码。

点击确定,跳出对话框,如图9.
图9
选择合适地类的颜色,点击确定,这样同一种地类就变成了所选的颜色。

4 属性库管理。

装入区文件。

属性,输出。

A 打开主菜单中的属性库管理,装入所保存的拓扑区文件。

图10
检查是否有遗漏填写属性的区。

B,输出属性。

图11
这样就输出了dbf格式的统计文件。

5 EXCEL内进行统计分析。

在EXCEL中打开输出的dbf格式的文件,创建数据透视表,并对各地类的合计创建图表。

结果见一并上交的《土地利用统计》xls文件。

2001年遥感解译工程输出图:
图12
2001年原始影像图:
图13
1988年
同小组的另外几个同学做的是1988年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遥感影像图的解译工作。

步骤大致相同,先给出最后的解译结果,并就01年,88年两幅土地利用,土地覆盖解译图进行比较,分析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变化。

88年遥感图像
88年解译图
通过对比01年和88年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统计图表,可以发现,草地面积略微增加,城镇面积有所增加,居民地面积保持稳定,旱地面积减少,水田也略微减少,林地减少,果园保持稳定,铁路,公路保持稳定,湖泊面积减少,沙地面积有所增加,工矿用地保持稳定。

遇到的问题
1,根据属性赋参数。

添属性和颜色的时候,由于同种地类颜色相同,所以可以根据地类属性统改颜色。

区编辑菜单下有根据属性赋参数的子菜单,但是点开之后,发现不会操作,后来打电话咨询潘老师,掌握了根据属性赋参数的步骤。

2,Windows7 在编辑属性结构的时候,不能进行正常添加属性,一动卡在那里,后来知道班里几个用win 7 的同学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后来我就拿到XP系统上添加了属性结构,再拿回自己电脑上修改属性。

3,有些版本的office 在进行建立数据透视图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问题,后来通过仔细的了解后,最终获得了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