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石壕吏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这两个人物出场各自态度反应如何?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请思考并回答
6、思考妇人交代的几层意思? 三层:战争惨烈,丧子之苦; 家境困难,困窘之苦; 自请服役,应征之苦。
7、有人读完文章说显然老妇人致辞的三层意思是 一口气表达出来的,你怎么认为?
不是,是官吏再三逼迫的
藏问于答是古典诗词中常 用的手法,也叫寓问于答, 最通俗的解释应该是省去 问话,问从答知。
读一读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作者同情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同时 歌颂石壕老妇勇于承担的困难的精神。
诗人为什么不站出来? 是。怯弱还是什么原因?
了解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为平定安史
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 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之子)所占的邺城, 胜利在望。但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 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 转。在敌人的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 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 抽丁补充兵力。杜甫此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 途径新安、潼关、石壕等地,一路上他看到 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听到的都是 离家出征时的悲凄哭声。
初中语文石教科书八杜年级


二吏十五课诗三
杜甫杜甫 诗三 首首
忆一忆
杜甫,字 , 代伟
大的
诗人,他的诗作
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有盛而衰
的变化过程,号称 “ ”,
他本人也被后世尊称为
“ ”。
因一度在长安城南少陵附近居
住,曾自称“
”,世称
“ ” ,又因一度挂着检
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后人也
称之为“ ”,著有
阳役,犹得备晨炊。 幻灯片 13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丧子之苦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困窘之苦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应征之苦
老妇是一个怎样的人?在这 苦难的现场,你觉得杜甫怎么 看待老妇?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 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勇于承担困难 的精神,表明自己支持唐王朝进行的 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取得最后的胜 利;但他又写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 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 的灾难而深感悲痛。
诵 齐读 一 男齐 诵 女齐
齐读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理一理
请思考并回答
1、从内容看这是一篇叙事诗,记叙的时间、地点、事件分别是什么 时间:晚上 地点:老妇人家里(百姓) 事件:官吏抓壮丁。 2、文中主要人物是谁?
老妇人和官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为什么是“捉人”还是“夜晚”? 夜晚老百姓都在家里,白天躲避战乱和抓丁。
4、最终抓到人没有? 抓走了老妇人,到河阳军中做饭。


忆一忆一
杜甫,字 子美 ,唐 代 伟大的 现实主义 诗人,他的 诗作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有盛 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 “诗 史 ”他本人也被后世尊称为 “ 诗圣”。因一度在长安城南 少陵附近居住,曾自称“ 少 陵野老 ”,世称“ 杜少 陵 ” ,又因一度挂着检校工 部员外郎的官衔,后人也称之 为“ 杜工部 ”,著有《 杜工 部集》
石壕吏:___汝__家_有__男__丁_否__?__________添_ 一添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 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__尚__有_他__人__否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室中更无人。 石壕吏:__内_室__是_何__人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惟有乳下孙。 石壕吏:_一__定__还_有__人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石壕吏:_还__有__他_人__否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