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理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必考考点
选择题
反应性:观察过程中参与者的反应
要求特征:导致被试猜测实验⽬的或实验者期望的⼀些有⽤线索
社会惰化列联研究决策标准感受性
差别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间的最⼩差别。

操作性定义: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值
不肯定间距
韦伯定律
最⼩可觉差JND:相距为⼀个差别阈限的两个刺激之间的差别所引起的内部感觉
费希纳定律:相信所有的最⼩可觉差都会产⽣相同的感觉增加,想做⽐例量表,其实是顺序量表。

史蒂⽂斯定律
盲视:描述被试不承认有意识知觉时其盲点具有知觉能⼒
客观阈限、主观阈限会聚操作
SOA 提⽰-刺激间隔⼼理不应期
不对称迁移等于延续效应阻滞实验消退
对偶联合回忆前摄⼲扰量表衰减效应
被试变量
天⽣的(年龄、性别、种族)
社会引起的(社会阶层、宗教、居住区)
疾病有关的(肢体残缺、智⼒低下、脑外伤、灾难后果)
简答题
阈限:我们能不能说⼄的听觉更敏锐⼀些?
可能甲⼄都有着同等的听觉感受性,但是他们判断是否听到声⾳的标准不⼀样。

⼄也许⽐较冒进,只要听到似乎有声⾳就说“有⼈敲门”;甲也许⽐较保守,除⾮有百分百的把握否则就会说“没听见”。

操作性定义的优缺点:
优点:1.它有利于提⾼研究的客观性,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 2.⼜处于研究假设的检验
缺点:往往只能涉及变量的少数特征,具有明显的排他性,难以表达完整意义。

实验设计
不同情绪对于不同情绪内容材料的记忆效果?
两个⾃变量各三个⽔平记忆效果再认的记忆数
什么实验设计、⾃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法,实验程序,实验预期结论
现成的实验
说出⾃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有哪些三阶交互作⽤
主效应,有效应,⽆效应的条件
拉丁⽅设计
观察与相关
Naturalistic observation
Basic research:Has no immediate practical goal.
Applied research:Aims at solving a specific problem.
Reactivity(反应性)?Participants’ reaction to being observed
被试对于被观察时做出的反应
⽆⼲扰观察与⽆⼲扰测量之间的关键区别在于是否被试与研究者在同⼀时间处在同⼀地点。

在的话说明是⼀种⽆⼲扰观察,不在说明是间接的⽆⼲扰测量
缺点:1.本质上只是简单描述性的,以⾄于⽆法评估事件之间的联系
2.材料提供不充⾜
3.没有被严格限定在描述的⽔平上
Case study
个案研究是指对于某种类型的单⼀案例,如神经病患者,巫师或等待世界末⽇的⼈的深⼊调查Disadvantage
Don’t know what causes what.
A method to minimize this: Deviant-case analysis(变异-个案分析)
Two cases that bear a number of similarities and yet differ in outcome.
Not representative of the population at large.
A method to minimize this: Survey research
Survey research
优点:? Results are descriptive.
Popular in Industrial/Organizational, clinic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not
popular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or psychophysics.
可以利⽤精确的取样技术,只需调查较少的被试就能把结论推⼴到整个总体上
缺点:? 反应性社会赞许性
总结:
优点:
Useful in the early stages of research
缺点:
Is descriptive and does not allow us to assess relationships among events
Do not allow reproducibility
Unable to maintaining as strictly as possible a descriptive rather than an interpretive level of observation.
How much our conceptual schemes determine and bias what we “see” as the facts. Being influenced by expectations. Relational research
Determine how two or more variables are related to each other.
Measuring variable, not manipulating variable
相关的正负⼤⼩-1~+1
Contingency research (列连研究)
对两个变量的数据进⾏⽐较,以确定其中⼀个变量的值是否取决于另外⼀个变量优点:Allows the researcher to determine simultaneously the degree and direction of a relationship with a single statistic. 相关法⽐观察法更有优势,因为它可以准确地计算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

High correlation does not prove there is causation.
Low correlation does not prove no causation.
1.Restriction of range(全距限制)
2.Assumptions meet
Complex correlational procedures(复相关)
Cross-lagged-panel correlation procedure(交叉-滞后-组相关程序)Advantage: Could enhance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correlational research.
沿着对⾓线的相关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变量之间的因果⽅向Disadvantage: Time consuming 耗时
Field research
Bystander intervention / the centered high-mounted brake light
准实验(Quasi-experiments)
不能直接操纵变量,可以选择变量?道德?与⽣俱来的本性
采⽤被试变量?天⽣的(年龄、性别、种族)
社会引起的(社会阶层、宗教、居住区)
疾病有关的(肢体残缺、智⼒低下、脑外伤、灾难后果)优点:
利⽤了观察和相关研究的优点,并结合了实验的优势
缺点:
难匹配,尤其是只有少量被试时,各变量间交互作⽤;
即使匹配成功,样本量⼩;
回归假象(向平均数回归)如,教育计划是否特别有利于提⾼⾮洲裔美国⼉童的阅读分数?
准实验与相关?对两个或多个变量做测查,⽽不是做相关研究;
引进了实验控制,但仍然⽆法得出因果关系,只能得出相关结论。

实验设计
Research techniques: experiments
指在严密控制的条件下,有组织地逐次变化条件,对相伴随的⼼理现象的变化进⾏观察,记录和测定,从⽽确定条件与⼼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优点:
1.实验研究具有主动性。

相对观察法⽽⾔,主动性尤为突出。

2.实验研究具有重复性和验证性。

3.实验研究具有精确性。

如⼯作记忆容量的测量
⼼理学中的⾃变量常常是不连续的,所以有时variable也叫factor。

同⼀因素的不同level,也叫实验处理
做⼀个⾃变量可以,但不能排除⼀些混淆变量
选2~4⾃变量的优势:1.更加⾼效 2. 实验控制地更好 3.实验结果在⼏个变量中能更好泛化
同时可以更好地观察交互作⽤(固定⼀个变量,另外⼀个变量对它的影响)
答题:变量的名称及其括号中的⽔平
灵敏度:是指因变量是否能精确地度量出反应变量的变化。

天花板效应(ceiling effect);
地板效应(floor effect)
数量化:反应变量的指标应该是能数量化的。

这是进⾏统计分析的前提。

有效性:是指所选择的因变量应具有⼀定的效度。

即因变量能否真正反映所研究的⼼理现象。

可靠性:是指所选择的因变量在重复测量时,结果应相似。

要求特征霍桑效应:由于参与研究⽽使⽣产率得到提⾼的现场试验
实验者效应:实验者不经意地向被试流露出些微⾃⼰的期望以⾄于影响了实验结果
E.g., Pygmalion effect(⽪格马利翁效应)等于Rosenthal Effect(罗森塔尔效应) 是指的是教师对学⽣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安慰剂效应
⽆关变量的来源,可分为以下三种:
环境变量:指不作为⾃变量的环境⽅⾯的因素。

主要来⾃两⽅⾯:
●环境的物理特点:实验场所的物理特点(温度、噪⾳和灯光等),研究材料、
实验仪器以及指导语。

●实验者的特点和⾏为:实验者的动机、期望、个性、性别、年龄、民族等。

实验者效应:实验者有意⽆意通过各种表情、动作、⾔语将预期的要求暗⽰给被试所造成的使实验结果有利于实验假设的效应。

双盲实验
被试的典型⼼理:敏感,有强烈地了解主试意图的动机。

程序变量:由于实验程序不当引起的⽆关变量。

实验程序因素具体包括:设计⽅法的选择、被试的分派、被试反应的测量、实验⽇期的安排、实验的顺序等。

顺序效应:由实验刺激的呈现顺序不同导致不同实验结果的效应。

1.次序效果由于实验次序不同⽽混淆⾃变量效果的现象(练习效应和疲劳效
应)
次序效果在所有试验条件下都相同,所以可以通过平衡程序进⾏控制,但平衡并不是消除次序的效应
2.遗留效果是指由于实验次序的不同⽽造成的⼀种条件对另⼀种条件的遗留影响。

(⼀种条件对另⼀个条件的影响)
消除顺序效应的⽅法:1. ABBA 法 2.拉丁⽅法
如果只在训练初期出现较⼤的练习效应,应该在实验前要练习,采取两种顺序等,ABBA, BAAB
被试变量及暂时的被试变量:当这些变量不作为⾃变量时,它们也会影响被试的反应,这时就应该作为⽆关变量加以控制。

德西效应:本来能够由内在动机激发的⾏为,会因为外部强化的介⼊⽽受到损害。

奖赏反⽽降低孩⼦学习的积极性。

零结果的原因:⾃变量:未能进⾏有效操纵,错误认为该⾃变量很重要。

因变量:测量范围受到限制,地板效应和天花板效应。

控制变量:对外部变量不能进⾏充分的控制。

操作性定义:指⽤可感知、度量的事物、现象和⽅法对变量或指标作出具体的界定、说明。

作出操作定义的过程就是将变量或指标的抽象陈述转化为具体的操作
陈述的过程。

与研究范式或实验范式密不可分。

实验设计:
被试间设计(Between-subjects design):是指实验中每个被试只接受⼀种⾃变量⽔平或⾃变量⽔平的结合的设计。

这种设计中的变量为被试间变量。

Equivalent groups(等组)
Matching (匹配):trying to balance the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groups!
匹配组设计试图通过对将受着不同变量影响的不同组的被试进⾏匹配,来减少各组被试之间的变异性。

Randomization(随机化):it is a kind of between-subjects design,but subjects are randomly assigned to conditions
优点
避免⼀种处理影响另⼀种处理,因此避免了顺序效应(练习效应、疲劳效应)缺点
需要⼤量被试;
被试间的差异难以被完全排除,且未完全考虑
被试内设计(Within-subjects design):是重复测量设计的⼀种形式,由⼀个被试(⽽不是⼀组同质被试)接受所有的⾃变量⽔平或⾃变量⽔平的结合的设计。

实验中的⾃变量叫做被试内变量。

克服General practice effect (⼀般练习效应)对变量⽔平进⾏
Randomization(随机化)
Complete counterbalancing(完全平衡)
Balanced Latin-square design (拉丁⽅设计) 处理数⼤于3
(每个条件在每个位置上出现的次数相同,并且每个条件在其他所有条件的前、后出现的次数也相同)
优点
由被试变异导致的误差较⼩,⽤统计⽅法容易将不同被试之间的变异考虑进去。

?只需少量被试
缺点
⼀些⽆关变量难以被平衡掉
存在Asymmetrical transfer(不对称迁移)/carryover effect(延续效应): cannot be used in cases where performing in one condition is likely to completely change
performance in another condition.
能够在实验中猜出实验意图以此来配合主试
混合设计(Mixed design)
是指在⼀个实验设计中既有被试内⾃变量,⼜有被试间⾃变量的设计,是重复测量设计的⼀种复杂形式,是⼀种最有实⽤价值的实验设计。

反馈(正性、负性)——被试间变量
⾏为类型(有效、⽆效)——被试内变量
不如被试内设计有效或经济,但更安全。

??
⼩样本设计(Small- n design)
被试内设计的变式
向较少被试或单个被试呈现⾃变量的不同⽔平或处理⽅式
临床⼼理学(确定某种疗法的效果,却只有⼀两个患者)、⼼理物理学实验(极端费时,且个体差异基本⽆影响)、操作条件反射研究。

基于少量被试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下得到⼤量观测值
When use small-n designs?
Less-complex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所测量的⼼理过程不是很复杂
Well-controlled settings 实验控制严格
E.g., Psychophysics, Learning 适⽤于矫正⾏为操作技术的临床应⽤
AB设计的问题变化可能被其他因⼦混淆了
对AB设计的解决⽅法⼤样本设计,⼀个为控制组,另⼀个为对照组
或者⽤ABA设计,第⼆个A的作⽤是去除影响B阶段中观察到的⾏为的⼀些混淆因素的可能性。

在第⼆个A阶段,不再使⽤任何⾃变量,观察⾏为是否返回到原来的基线⽔平。

如果是,则可得出结论,B阶段中⾏为发⽣的变化是由于⾃变量引起的。

问题:存在延续效应,B阶段的⾃变量对因变量有长期效应,那么要使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A是不可能的。

解决⽅法:Alternating-treatments design(交替处理设计)
ACABCBCB design
-A:baseline condition
-B,C:different levels of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Multiple-baseline design(多基线设计)
不同的⾏为(或不同的被试)在⾃变量引进之前都有长短不等的基线期,
可以被⽤作⼩样本被试间设计。

Control conditions(控制条件)
IV:Quantitatively or qualitatively vary、Level(⽔平)
控制:为所要研究的⾃变量提供⼀个可以⽐较的基线。

Control group (控制组):receive no or a different treatment (Between-subject design) Control conditions (控制条件) (Within-subject design)
平衡处理:refers to any technique used to systematically vary the order of conditions in an experiment to distribute the effects of time of testing (such as practice and fatigue),so that they are not confounded with conditions.
对⽆关变量进⾏平衡处理,使得不影响实验结果。

Psychophysics -------- ⼼理物理法
Operational definitions
A formula for building a construct in such a way that other scientists can duplicate it, by specifying the operations used to produce and measure it.
绝对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对单个信号的绝对判断。

⽤最⼩变化法⼜叫极限法测量绝对阈限
其特点为:
(1 )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式交替出现;
(2 )各系列刺激由⼩到⼤或由⼤到⼩以间隔相等的⼩步阶梯变化;
(3 )⽬的在于探索从⼀类反应到另⼀类反应的转折点或阈限位置
误差及控制
被试受到对刺激由“是”变为“否”过程中预期的影响。

被试会⾮常⼩⼼地改变判断。

差别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间的最⼩差别,差别多⼤才能区分他们采⽤最⼩变化法测量差别阈限
⾃变量(实验刺激)每次试验都包含两个刺激:标准刺激和⽐较刺激。

⽐较刺激也有渐增系列和渐减系列;标准刺激与⽐较刺激可以同时呈现也可以继时呈现。

因变量有关差别感觉的内省报告。

有三种反应
结果:⽐较刺激> 标准刺激
差别阈限的操作定义被认为是不肯定间距的⼀半,差别阈限的上限与下限的平均值被称为主观相等点。

韦伯定律:第⼀: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成正⽐,差别阈限随着标准刺激的增⼤⽽增⼤
第⼆:并且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的⽐例是个常数。

对于某个特定的感觉,差别阈限相对于标准刺激的值是恒定的
适⽤条件只适⽤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当标准刺激接近绝对阈限时,韦伯分数有较⼤的增加。

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 (SDT)
感受性Sensitivity
反应偏向Response bias
ROC 曲线的特性:
(1 )对于⼀条特定的ROC 线来说,d’ 是恒定的,所以也叫等感受性曲线。

(2 )对⾓线代表辨别⼒等于0 的⼀条线,也叫纯机遇线。

(3 )ROC 曲线离纯机遇线越远,表明被试的辨别⼒越强。

(4 )辨别⼒不同的被试的ROC 曲线也不同。

平缓的坡度显⽰⼀个⼤胆的决策,陡峭的坡度显⽰⼀个保守的标准
感觉的测量measurement of sensation
由特定刺激强度所确定的绝对阈限已经被信号检测论否定了,反应性和决策标准共同决定检测和报告⼀个信号的存在,以及被经典⼼理物理学家称为阈限的东西。

⼀个⼤的感受性不仅表⽰⼀个强的信号,还表⽰⼀个敏感的观察者。

信号检测法的优点在于它既能测感受性⼜能测反应偏见。

最⼩可觉差
费希纳定律
只是以特定⽅式依照产⽣它们的物理刺激排序的顺序量表
区别和意义
⽐例量表,必须确定我们所得到的⼼理物理函数
知觉Perception
直接知觉过程
由⼀个景物的光阵列(optic array)形成的可靠线索,直接提供深度和距离信息(Gibson, 1979)。

间接知觉过程
知觉是基于有关深度线索的经验
⾃下⽽上的加⼯(bottom-up):强调感官数据在决定知觉中的地位。

数据驱动加⼯
⾃上⽽下的加⼯(top-down):强调以前建⽴的概念在形成知觉中的地位。

概念驱动加⼯
⾔语意识不是知觉的必要条件
Hallucination (幻觉) and negative hallucination (负向幻觉:看不见存在的且应该看见的东西)
⽤掩蔽的⽅法阻断对启动此的知觉
对意义的知觉可以不通过觉察。

客观阈限,辨别反应的⽔平是在偶然⽔平上的。

主观阈限,辨别反应⽔平⾼于偶然⽔平,但被试称他们不能觉察或再认知觉信息。

理解知觉所需要的是指⽰性反应,对知觉的报告不是根本的。

会聚操作Converging operation
⼀系列两个或更多的操作,使⽤该操作可以消除能够解释⼀系列实验结果的其他概念。

例如,?Stroop效应的出现不依赖于启动是否⾼于或低于主观阈限。

频率效应只存在于启动⾼于主观阈限, 并且启动能被有意识地确认的情下
注意和反应时Attention & Reaction Time
Latency of response 反应时:
操作性定义
A反应:simple reaction
B反应:choice reaction
C反应:go/nogo reaction
Subtractive method (减法反应时)
基本假设:Pure Insertion (单纯嵌⼊)
Separate modifiability (独⽴可变性Sternberg, 2001)
A form of independence that occurs when one component module can be changed without changing the other. Q明确每个加⼯阶段对测量指标的贡献率
Additive-factor method (加因素法Sternberg, 2001)
Total reaction time is the sum of the individual stage times
A mental module can be added or deleted without altering the duration of other modules.
⾃变量的混淆
Response force反应⼒: response execution
Confounding 变量混淆
More than one independent variable is simultaneously varied so that we cannot be entirely sure which variabl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outcome.
Focus spatial attention at the left side.
Attention increases the brightness of the stimulus.
Brighter stimuli produce more forceful responses.
因变量的选择
To See if you can determine whether an additional dependent variable would be useful in understanding your example. Speed-accuracy trade-off
There is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ed and accuracy.
RT and Error rate must be jointly considered in most situation.
Stimulus onset asynchrony (SOA):刺激启动异步性
前⼀个刺激开始呈现到后⼀个刺激开始呈现的这⼀段时间间隔
Inter-stimulus interval (ISI): 刺激间间隔
Psychological refractory period PBP ⼼理不应期,其他的认知活动时难以进⾏的只有让你⼜快有准的回答才会出现速度-准确性权衡
Speeded R2 : SOA had effect on RT and errors of R2
是什么导致了⼼理不应期有可能是选择反应阶段
Central bottleneck model瓶颈模型no delay in RT1
Central capacity sharing model 中枢资源共享模型
当⼀个⾃变量在另⼀个⾃变量的不同⽔平上的效应不同时,我们就说两个⾃变量间存在交互作⽤。

认知控制是能够动态地将注意的焦点从刺激的⼀个⽅⾯转移到另⼀个⽅⾯的能⼒
Capacity sharing models are preferable
Delayed RT to the S1
Meta-analysis: data and theories published more than 30 years
操作和学习Conditioning and Learning
Classical conditioning:⼏乎任何不能产⽣特定反应的刺激(NS),只要与能产⽣特定反应的刺激(US)配对出现,就能够(CS)控制该反应。

刺激配对,是产⽣经典条件反射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

即,有些情况下,刺激配对不⼀定产⽣经典条件反射。

Instrumental (operant) conditioning:补充
为什么被试间做不出效果,⽽被试内却可以
记忆Memory
Ebbinghaus’s contribution
⽆意义⾳节,达到完好背诵⼀个章节表所需的学习/测试试次或者时间
Paired-associate learning (配对联想学习)
Mary Calkins
Varieties of memory
Short-term/working memory
–?被试知觉到信息后的短时间内,并且在失去意识觉察之前对信息的复述Long-term memory
–?对知觉之后从意识中消失的记忆的提取
Explicit/Episodic memory (外显/情景记忆)
–?⼈们对⽣活中的事件(或情景)的有意识回忆
Implicit memory (内隐记忆):
–?⼈们⽆须作出有意识的努⼒⽽对过去所经历的信息的回忆或提取
Topic: Scale attenuation 量表衰减效应
Illustration: Modality difference
Proactive interference (前摄抑制):在第⼀个试次(trial)中,⼏乎没有遗忘。

但多个试次之后,相对于先前的成绩来说,回忆变得越来越糟糕。

先前试次⼲扰了后继试次中的记忆活动。

Performance on some dependent variable is either very nearly perfect or very nearly lacking altogether
–?Ceiling effect (天花板效应)
–?Floor effect (地板效应)
如何避免
1.Design to avoid extreme in performance 避免极端的作业,然后常常再试着通
过测试少量的前期被试来考察他们对于任务操作的直观感觉,做前测
/doc/3818223798.html
ing pilot study ⽤散点图看得分分布是否存在地板或天花板效应
3.Score in the middle ranges 将被试的得分分布在中等范围内
Topic: Interaction effects
Illustration: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ory tests
Word fragment completion test (残词补全测验):To produce whatever word fits the frame as quickly as possible
Priming score: ⽤学习过的词汇补全率减去未学习过的项⽬补全率。

–?对项⽬采⽤被试间的平衡设计
(counterbalance):半数被试学习⼀半项⽬;另外被试学习另⼀半项⽬。

确保记忆差异与项⽬的容易与否⽆关。

Word stem completion test (词⼲补笔测验):
Higher-order interaction (⾼阶交互作⽤):3个⾃变量,两个⾃变量的交互作⽤依赖于第三个⾃变量的⽔平
Topic: Generality of results
Illustration: Levels of processing
The issue of generality of results
应该在其他可能被操纵的潜在变量的情境中考察实验结果是否可以被重复。

–?如果其他控制变量被操纵,是否能获得同样的结果?
–?如果⾃变量⽤另外⼀种⽅式操作定义,结果可否被重复?
⽤四⾯体去重复实验
Participants、materials、Orienting tasks and settings、Type of test
Transfer appropriate processing (TAP,迁移适当加⼯)
测验的成绩受益于学习阶段所获得的知识或操作与测验阶段所涉及的知识和操作的匹配程度。

相匹配的话,测验的结果会相对好些
Picture superiority effect (图形优势效应): Pictures are remembered better than words with explicit tests.
思维和问题解决Thinking & Problem Solving
思维可被定义为“通过⼼理操作⽽获得新表征的过程”
两种思维⽅法
1. Thorndike’s trial-and-error learning 桑代克的试误学习
2. Insig ht in K?hler’s chimpanzees⿊猩猩的顿悟
Trial-and-Error (尝试错误)
–?Law of effect (效果率)
–?Reinforcement 强化
–?Bottom-up (data-driven) ⾃下⽽上,但⼈类侧重于⽐较⾼⽔平的概念驱动过程,但这种思维过程仍很重要。

Insight (顿悟) 是指个体以独特的⽅式构思问题并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能⼒
Top-down (conceptually driven) ⾃上⽽下的问题解决实验强调对问题的结构、计划和概念属性表征⽽不在于试误。

Topic:Reliability and Replication Illustration:Analogical Reasoning 辐射问题
类⽐推理:试着⽤已经懂的事物帮助你去理解不熟悉的事物。

统计信度:Inferential statistics (5%) 增⼤样本量得出差异不是偶然因素⽽是实验控制得出的
实验信度:实验的可重复性
直接验证:尽可能保持原实验⽅法的情况下在实际中重复实验
系统验证:变化那种被认为与实验结果不相关的因素
概念验证:重复同⼀现象但实验范式不同。

正迁移(⽤实验条件下被试解决问题的百分⽐与控制条件的百分⽐之差作指标)
结果的普遍性,系统验证和概念验证在于探求这⼀现象能否以⼀种⽅式或另⼀种⽅式推⼴,⽐如能运⽤类⽐不仅是图式的作⽤,还有情景的作⽤
Delineate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边界条件)
–?The conditions outside of which the phenomenon does not hold.
Topic:Experimental Control Illustration:Functional Fixedness
不控制控制变量的后果,如果⽆关变量和⾃变量同时起作⽤,我们就⽆从知道因变量的结果是由⾃变量造成的,还是⽆关变量造成的,或者是由两者共同造成的。

如果是组间设计且试次数少时更要注意
功能固着:如果⼀个物体最近在某⼀情景中经常以⼀种特定⽅式被使⽤,那么其⽤于解决新问题的其他⽅式则可能被忽视。

Topic:Verbal Reports Illustration:Overconfidence in Judgment
⾔语报告优缺点::
优点:掌握思维过程
局限:-⾔语报告可能会影响思维过程。

-只能报告意识层⾯的或外显的东西。

然⽽,有时思维过程是内隐的,即被试不知道⾃⼰是怎样得到答案的。

-⾔语报告可能是不准确的。

如,过度⾃信。

意义:不能把⼝头报告作为唯⼀的⼀个因变量。

某些情况下使⽤⼝头报告时,要仔细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尽管⼝头报告不能真4实反映被试的认知状态,将⼝头报告作为⼀个因变量也有其意义所在。

⼈体差异与发展Individual Differences & Development Empirical approach(实证研究)通过任何可⽤的⼿段测量个体差异来进⾏预测,并尽⼒提⾼预测的精确度(效度)。

Predictive validity(预测效度)or criterion validity(效标效度):测验能够很好地预测某效标⾏为。

Content validity(内容效度):项⽬对欲测的内容或⾏为范围取样的适当程度Face validity(表⾯效度):被试主观上认为测验是否测量了所要测量的⼼理特性⼼理学研究主要关⼼个体在能⼒和⼈格⽅⾯的差异
重测信度:在⼀个短时期内相继进⾏两次同样的测验以确定测量的重测信度
三种实验验证
Cross-sectional design(横向设计):截取总体中的⼀个部分(包含不同年龄的个体),并在感兴趣的实验或程序中测验被试。

Cohort effect(同辈效应):横断研究中当两个不同年龄组具有不同经历时产⽣的混淆。

Longitudinal design(纵向设计)同⼀组被试在不同的时间⾥被反复地测试
缺点:被试的流失,重复测验的问题
History effect(前历效应)即年龄与测试时间的混淆
Previous experience with the test Subject attrition
交叉序列设计:时间延迟部分显⽰年龄恒定时测试时间的变化不会引起任何的因变量变化
图灵测试对智⼒的操作定义缺乏结构效度
优点:便于交流
有利于使不同研究者之间的测量具⼀致性
把⼈区分为不同类别,⽅便做研究
缺点:⽆效
相互⽭盾
只有当两个样本来⾃相同的潜在总体分布时,匹配才正确
回归假象regression artifacts
当从⼤的组别中挑出极端分数组进⾏重测时,第⼆次测得的分数更接近于整个总体的平均数。

向均数回归,表明实验效果是由“统计回归”引起的,⽽不是实验
操纵
所以,即使实验处理⽅式相同,仍可以预期两组在第⼆次测验中得分会很不同——仅仅因为向平均数回归。

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
Topic: Experimental Control Illustration: Obedience to Authority
服从:群体如何影响个体⾏为从⽽使⾏为符合社会规范
哪些因素会影响服从?
实验的问题:1.⾃变量只有⼀个⽔平 2.不现实,对服从没有处罚
实验控制;即研究者在该情景中对其他变量的控制,以便确定⾏为变化是由⾃变量,⽽不是其他因素所引起的。

容易引起混淆,即第⼆个变量⽆意间与我们关注的⾃变量⼀起发⽣变化
对策:随机化,将实验中被试组间可能出现的系统差异降⾄最⼩
Topic: Demand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imenter Bias Illustration: Hypnosis
实验者偏差:由实验者造成的偏差和由被试本⼈造成的偏差
捏造数据期望效应
要求特征:包括背景、指导语以及被试对催眠状态下⾃⼰应有表现的揣测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没⽤但有作⽤
对策
单盲:实验者不知实验条件or 被试不知⾃⼰在⽤药组还是安慰剂组
双盲:实验者和被试都不知道;篇【征
Good generalization
缺点:⽆关变量较多,不容易控制
道德问题
Topic: Choosing the Dependent Variable Illustration: Measuring Stereotypes and Prejudice
使⽤⼝头报告存在问题:⽆法测知真实态度
社会赞许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