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无为中学等三校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芜湖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年级三校联考历史试
题卷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50分)
1.《汉书·董仲舒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A.强调“春秋大一统”
B.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C.趋向“三教合一”
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2.下列思想按出现的朝代排序正确的是
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②“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③“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④“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3.“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这一主张表明
A.古希腊民主政治充分保护个人利益
B.人类社会的传统和习俗不容置疑
C.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客观统一的
D.人们应对宗教神学持怀疑态度
4.1497年在市政厅广场睥中心树立起一个金字塔形的“火葬台”在最下面一层押送假须、假面具和狂欢节的化妆品服;上面一怪是拉丁文和意大利诗人的著作,其中有薄伽丘的作品;其次是妇女的装饰品和化妆品、香料、镜子、面纱和假发。

这些物品被焚烧的主要原因是A.违背传统宗教观念 B.导致社会奢侈成风
C.危及封建君主统治
D.倡导民主自由思想
5.“让我用德语,否则人们不了解我在说什么……我深信《圣经》及理性……我的心臣服于上帝的话语之中……”上述文献应出自
A.康德 B.英王亨利八世 C.马丁·路德 D.加尔文
6.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认为,自由不等于放任。

放任就会使一部分人侵犯其他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

自由的真正含义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人身、行动和财产,而不受他人的束缚和强制。

这表明洛克的观点是
A.只有民主政体才能保证思想和言论自由
B.只有分权才能防止专制,保障自由
C.只有实行法治,人民才能充分享有自由
D.只有通过新的社会契约,才能实现平等
7、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这样评价伏尔泰和卢梭:“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当伏尔泰还在为文明与愚昧无知而战斗时,卢梭却已经在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

”卢梭与伏尔泰相比,在思想上的不同点是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痛斥天主教会势力
C.强调社会契约精神
D.否定资本主义文明
8.科学理论、技术发明的突破是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下列科学理论、技术发明的突
9、我国古代记录各类药物、药方,并绘制了一千多幅药物形态图,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的医学著作是
A.《唐本草》 B.《黄帝内经》
C.《神农本草经》 D.《本草纲目》
10、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据此分析可知
A.口传史料是完全真实可信的
B.历史史料可塑造历史人物
C.实物史料是真实的历史再现
D.传统节日皆源于文字史料
11.下列关于书法艺术发展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秦小篆和汉隶书已经是自觉的书法艺术 B.书法显现了东方审美情趣
C.《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D.楷书步入盛世是在盛唐
12、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后,引起了宗教势力的强烈反对.他们叫嚣“打倒进化论”“粉碎达尔文”等。

这直接说明了
①达尔文的进化论给封建神学创世说以沉重一击;②达尔文的进化论动摇了宗教神学的根基③达尔文的进化论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④达尔文的进化论具严密的科学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李鸿章在给朋僚的书信中指出,洋务运动可以“平中国有余,敌外国亦无不足---今起重视,最后可达自主”。

这一观点表明
A.洋务运动的核心措施是实现政治民主化
B. 洋务运动前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C. 洋务运动是在汉族封建官僚推动下开展的
D.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经济“自主”
14.被誉为洋务派第一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炮,相辅以益自强。

”这表明他
A.主张“中体西用”
B.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
C.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
D.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
15.康梁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发展”是指
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②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
③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④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

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A.魏源、洪仁玕
B.洪仁玕、康有为
C.康有为、孙中山
D.孙中山、陈独秀
17、新文化运动期间,美国学者杜威、英国学者罗素来华宣扬实验主义和改良主义,此外,在当时的中国还有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流派以及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等改造社会的种种主张。

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A、有一个良好的氛围
B、是在百家争鸣的复杂环境中进行的
C、受到了美英等国的干扰
D、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破坏
18.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

”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A.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
C.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
19.下列文学与艺术作品中,属于20世纪反战题材的有
A、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B、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C、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D、凡·高的《向日葵》
20.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A.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
C.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1.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方阵中最“年轻”的一员——刚刚组建6天的“毛泽东思想”标语方阵齐步走过天安门前。

3000多名清华大学学生和武警战士举着“毛泽东思想万岁”、“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从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毛泽东思想
①从萌芽到初步形成②从走向完整到继续发展③创造性地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④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A. 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③
22.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阐释”、“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

“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

下列属于“历史
结论”的是
A.三民主义指的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B.1978年中国掀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D.新形势下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23.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

”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浪漫主义美术注重个人情感,抨击近代工业社会的弊端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了作者对“理性王国”的失望情绪
C. 印象主义绘画借助了当时经济和科技领域的新成就
D.《格尔尼卡》追求光和色的效果,是绘画技法上的革命
24、有人称电影为继诗歌、音乐、舞蹈、美术、建筑和戏剧之后人类创造的“第七艺术”,它正式诞生的根本前提是
A、“蒸汽时代”的到来
B、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C、电子技术的产生
D、数字技术的出现
25.英国物理学家洛奇曾赞叹说:“除了一支笔,一瓶墨水和几张纸以外,再不用任何其他东西,就预言了一颗极其遥远的、人们还不知道的行星的存在,并且敢于对天文观测者说,‘把你的
望远镜在某个时刻对准某个方向,你就会看到一颗人们过去从不知道的新行星。

’这样的事情,无论是什么时候都是非常令人惊讶和引人入胜的!”洛奇所赞赏的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到人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把《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

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所翻译书籍的主要内容及其产生的作用。

(4分)
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

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一一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2)据材料二分析17—18世纪中、法启蒙思想主张的异同点(6分)
材料三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

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

卢梭的天赋人权说、赫胥黎的进化论对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知识分子来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文池《思想的灵光》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和特点。

(4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文化传承与交流的意义。

(4分)
27、(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衰”。

张仲景记述道:“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

“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务。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东汉末年医学界存在的弊端和张仲景的贡献。

(5分)
材料二窃臣衙门设立同文馆以来,迄今二十余年,所有延请外国教习,指授学生各国语言文字以及天文、算学、化学、医学等项,冀于洋务有裨。

历年以来,洋教习等均能始终不懈,各学生等因而日起有功,或随带出洋充作翻译,或升迁外省及调赴沿海各处差委者已不乏人,实属著有成效……查同文馆有翻译书籍十数种,如万国公法、格物、测算、法国律例、化学指南诸书,均系总教习丁韪良暨化学教习毕利干所译。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二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相关知识,概括新式学堂的特点与作用。

(6分)
材料三民国初期,陈嘉庚说:“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耳”。

黄炎培也说:“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曰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厥惟教育。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3)据材料三概括两人共同的救国主张。

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此类主张的积极意义和无法实现的原因。

(6分)
28、(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说:“我觉得这五十年来的中国,正像蚕变蛾、蛇蜕壳的时代。

变蛾蜕壳,自然是一件极艰难、极苦痛的事,那里能够轻轻松松的做到。

心理上还有必变必蜕的觉悟,那么,把那不可逃避的艰难苦痛经过了,前途便别是一个世界。


(1) 材料一中“这五十年来”推动中国“变蛾蜕壳”的因素有哪些? (5分)
材料二孙中山说,欲救亡图存,“革命为唯一法门”。

即认为不推翻清王朝,中国决无生存于竞争世界的希望……共和制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中国应当取法乎上,直接建立共和制度,“方才是人类的进步”。

还提出,中国可以借鉴外国经验教训,“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摘自汤奇学《孙中山的社会进化思想述评》(2) 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孙中山革命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5分)
材料三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近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

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

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

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之最后觉悟。

——以上材料均摘自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陈独秀的这种“伦理的觉悟”(5分)
芜湖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年级三校联考 历 史 答 题 卷 一、选择题
26、(18分) (1) (2) (3) 27、(17分) (1) (2) (3)










线





28、(15分)(1)
(2)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