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结晶顺序的确定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物结晶顺序的确定
1、 根据结构特征确定结晶顺序的原则
根据结构确定矿物结晶顺序,最普遍的法则是空间法则,即是在矿物结晶能力和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结晶中心不多时,先结晶的矿物,有较充足的空间,因此其自形程度高,结晶颗粒大,被晚结晶的矿物所包围。
但是不同的矿物决不会有相同的结晶能力,岩石形的外界条件也是千差万别的,矿物的结晶中心也不可能一样。
因此这样一个空间法则的运用,就会遇到不少问题,下面简介这些法则应用时应注意的情况:
1、 矿物颗粒的相对自形程度:自形程度高的一般析出较早,自形
程度低的析出较晚。
但应注意,这一原则不能机械套用。
“自
形性不能说明各个矿物开始结晶的顺序,它只能局部说明各矿
物结晶结束的顺序。
”此外,矿物自形程度往往还决定自身结
晶能力的大小。
2、 矿物间的相互包裹关系:通常认为被包裹的矿物一般早于包裹
它的矿物。
但应用这一原则也需谨慎,例如,分解成因的正条
纹长石,其中钠长石条纹,被包裹于钾长石之中,但实际上它
们生成并无先后,而是固结分解同时形成的。
3、 矿物晶体大小:在常见的斑状结构中,大晶体的斑晶一般先结
晶,而小晶体的基质常常后结晶。
但对一些似斑状结构则不适
用,斑晶常与基质同时结晶。
4、 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