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佾第三读后感8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佾第三读后感800字
《八佾第三》是孔子谈论礼乐之治的重要篇章之一。
在春秋时期,礼乐之治是当时社会的一种重要制度,也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工具。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礼乐之治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甚至出现了破坏礼乐制度的现象。
在《八佾第三》中,孔子对于这种现象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他认为,礼乐之治是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制度,如果破坏了它,就会导致社会的混乱和道德的沦丧。
他指出,“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也就是说,如果礼乐制度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那么刑罚也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此外,孔子还强调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等级制度。
他认为,在一个封建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等级地位行事,不可越位。
否则,就会破坏整个封建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在读完《八佾第三》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对于礼乐之治的高度重视和对于封建等级制度的坚持。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孔子所面临的复杂的社会现实和艰难的处境。
在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不安,各国之间互相争斗,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而孔子却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念,致力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我认为,孔子的思想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体系,更是一种实践精神。
他不仅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更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尝试。
他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和教育弟子们的方式,推广自己的思想主张,以期能够改变当时社会的现状。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可以从《八佾第三》中得到启示和借鉴。
首先,我们要重视礼乐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封建等级制度已经不存在了,但是礼乐制度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规范。
我们应该积极推广和传承这一制度,以期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其次,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念。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思潮和观念层出不穷,但是我们不能盲目跟从和随波逐流。
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念,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以期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八佾第三》是孔子谈论礼乐之治的重要篇章之一。
通过阅读这一篇章,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对于礼乐之治的高度重视和对于封建等级制度的坚持。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孔子所面临的复杂的社会现实和艰难的处境。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也可以从这一篇章中得到启示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