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洗工艺在高含水油田增注增产的关键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洗工艺在高含水油田增注增产的关键
作用
摘要:受海上油田开发经济等因素影响,Z油田注采井网不够完善,井网调整难度大;受注入水水质、储层非均质性、钻完井及注采过程中造成的储层伤害等因素影响,水井注入能力下降、注水压力上升的特点愈发显著。
如何在安全注水压力限制条件下实现高效注水,通过调整产液结构、油井提液、恢复开井等实现稳产增产,有效控制老井递减,是Z油田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油水井伤害机理分析,酸化实验研究,优选了酸液类型及浓度、酸液添加剂,适时对油水井实施酸洗解堵,增产增注效果显著,为油田高质量效益开发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海上油田;酸洗工艺
一、酸洗工艺简介
酸洗是油、气、水井增产增注的重要措施之一,利用酸液溶解岩层中的盐类或者堵塞物,来达到提高近井地带油层的渗透率,改善渗流面积,从而增加油气井的产量和注水井的注入量。
二、酸洗技术体系
1、油水井伤害机理分析
1)注水过程中带来的杂质、碳酸盐等无机垢堵塞。
2)微粒运移,岩心地层物性分析,重伊利石、蒙脱石、粘土混合物为主,经过多年注水导致地层岩心疏松。
3)少部分井存在钻完井液污染。
4)粘土膨胀产生地层堵塞。
2、酸液体系选取思路
根据Z油田实际需求,优选前置酸+主处理酸,其中前置酸设计主要针对存
在的各类堵塞问题,主处理酸设计主要针对缓速和强溶增效问题。
1)酸液中的盐酸、醋酸溶解碳酸盐垢,防止产生CaF2沉淀,营造酸性环境。
2)酸液中的氟硼酸、改性硅酸,溶解铁锈等无机垢,溶解黏土。
3)酸液中添加的防膨剂,抑制酸化后裸露出来的黏土膨胀。
4)酸液能有效解除泥浆、完井液等外来流体造成的储层无机伤害。
5)酸液中加入沉淀抑制剂,防止氟化钙、氟硅酸钾、氟硅酸钠二次沉淀。
表1 酸液设计思路
3、酸液体系实验调整
(1)N80钢片腐蚀实验
开展静态挂片实验,标准参照SY/T 5405-1996计算腐蚀速率,反应时间为2小时,反应温度为65摄氏度,实验表明腐蚀速率符合行业一级标准。
表2 N80钢片腐蚀实验表
(2)岩屑粉溶蚀实验
开展岩屑粉有机酸溶蚀模拟实验,以Z油田明化、馆陶两口不同层位油井岩屑为例,在60摄氏度条件下反应4小时,对比不同酸型对岩屑溶蚀作用的强弱,结果表明10%HCl+8%HBF4+2%HF酸型对岩屑溶蚀效果最好。
表3 岩屑粉溶蚀实验表
(3)防膨剂优选实验
开展粘土防膨剂筛选实验,参考《SY/T 5971-1994注水用粘土稳定剂性能评价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防膨剂ZDFP-01对于粘土防膨效果最佳。
表4 防膨剂优选实验表
三、实施效果分析
2023年Z油田实施水井酸洗5口井,初期日增注2559方,累计增注量
44.07万方,实施油井酸洗1口井,初期日增油15.4吨,累计增油2118吨。
平台注水能力提高后,优选油井进行提频33井次,累计增油4100吨。
表5 水井酸洗效果统计表
表6 油井酸洗效果统计表
四、结语
1、酸洗技术是目前解除油水井堵塞、实现增注增产的有效技术手段。
结合
动态分析,深化堵塞原因分析研究,有针对性的优化酸液体系,保障施工质量,
调整动态参数为酸洗作业成功奠定基础。
2、油水井酸洗解堵相比于其他动钻机措施,可实施性强、不需要钻机作业,具有用时较短、短期内增注、增产效果显著的优势,投入产出比高。
从2023年
已实施油水井酸洗效果来看,经济效益可观。
3、目前酸洗工艺已经成为海上油田增产增注的普遍做法,Z油田将持续开展
酸洗解堵措施,在方案优化、动态跟踪等方面继续深入研究,实现注水能力稳中
有升,为实现持续效益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陶德伦,汤井会,张继勇.系列酸化解堵技术研究及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
与开发,1998(04):32-34.
[2]郭富凤,赵立强,刘平礼等.水平井酸化工艺技术综述[J].断块油气
田,2008(01):117-120.
[3]孙林,孟向丽,蒋林宏等.渤海油田注水井酸化低效对策研究[J].特种油气藏,2016,23(03):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