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继电保护技术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继电保护技术分析
分布式电源是配电网运行高效的基础保障,着实体现安全、稳定的优势。
实际配电网在对分布式电源的应用方面,表现出诸多缺陷,对配电网形成一定的冲击影响,根据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运行情况,实行继电保护,提高电网运行效率。
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应用,分析有效的继电保护技术。
标签: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继电保护技术
配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属于发电装置,强化电网运行稳定。
为适应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运行发展,提出继电保护技术,利用现有继电保护的技术能力,提高配电网的安全水平。
在配电网中引入分布式电源,对继电保护技术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增加对配电网的能力要求。
此类配电网继电保护的状态运行非常明显,目的性强,针对继电保护中出现的潮流、负荷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降低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保障继电保护的效益性。
一、简述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接入方式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主要由两种接入方式构成[1]。
第一,系统连接电网和变压器,需要采用容量比较小的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时,支持定向供电,供电对象为负荷的特定部分;第二,系统对变压器做升压处理,待电压稳定后,接入电网,容量大,负担配电网分布供电,如:配电网上游部分发生中断时,下游部分还可正常运行,支持供电稳定,安全完成电荷转移。
分布式电源接入方式的异同,对配电网产生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由此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需要结合故障实际,准确识别和判断后,实行保护。
二、分布式电源对配电保护的实际影响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配电网的继电保护提出一定要求,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对自动重合闸的影响
配电网继电保护主要是解决瞬时电网问题,特别是重合闸方面,关系到配电网的稳定能力[2]。
当分布式电源接入时,瞬时引发短路故障,跳闸,此时配电网处于瘫痪状态,只有分布式电源单独供电,严重干扰重合闸,具体影响的表现为:(1)分布式电源处于工作状态,向电网系统供应短路电流,造成永久故障,导致重合闸失效;(2)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处于不同步状态,自动重合闸同样处于两个状态,影响配电网的保护功能。
例如:原有配电网发生线路故障时,均不会出现非同期影响,其可以根据自检的方式,保持自动重合闸的同步状态,最大程度的避开非同步状态,而接入分布式电源后,配电网整体系统受到干扰,不能对自动重合闸传递同期信号,或者部分信号在通过分布式电源时,造成信号延迟,将原有的同步信号分为两股,直接影响到自动重合闸的同期状态,出现非同期现
象。
2、对电流保护的影响
配电网电流保护的准确性需要建立在多项运行数据的基础上,但是分布式电源接入后,容易对数据产生干扰,当多个故障点提供电流保护信息时,电流保护则不能正常识别,混淆故障点,降低电流保护的能力,基本影响表现为:(1)相邻线路保护选择性降低,例如:配电网主线路故障,主线下一级别的线路会突然流入过大电流,冲击线路系统,降低线路保护的灵活性,影响电流保护的实际判断,导致电流保护不具备选择能力;(2)配电网多项线路出现保护误动,如母线故障,一旦缺乏闭锁装置,有可能引发反向误动,如果接入分布式电源属于容量较大的装置,大幅度提升误动机率;(3)配电网电流保护拒动,如下图1所示,设定图中F处发生故障,分布式电源(DG)和配电网会同时向F处流入短路电流,在双方短路电流的作用下,P1感应的电流数值<F,由此降低P1电流保护的感应能力,不会瞬时对短路故障实行保护,表现严重时出现拒动。
图1 分布式电源接入故障分析图
三、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继电保护的技术分析
结合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运行实际,分析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提高配电网的保护能力,如下:
1、继电保护的技术改进
传统继电保护主要利用三段式技术,对其实行技术改进,优化继电保护。
例如:传统保护的关键技术必须配合时限,达到自由选择的效果,一旦配电网需要接入分布式电源,有可能增加短路故障的发生机率,冲击配网系统,此时要求继电保护技术主动维护配网安全,迅速排除故障,实际分布式电源接入后,会瞬间增加配电网的电流值,引发临近电路误动,导致继电保护技术跟不上故障速度。
因此,重点针对保护误动,提出改进措施:在原有继电保护装置上,增设保护通道,以闭锁式元件为主,防止装置误动,如下图2。
图2 闭锁式继电保护装置改进图
如上图所示,在继电保护装置内部的每一项线路上,配备保护通道,主要用于电力信息的发送和接收,综合利用保护元件,构成继电保护系统[3]。
例如:配电网中接入分布式电源,支路1处突然出现短路故障,记为d-1,瞬间短路电流传递到D1,D1是支路开关,支路开关处的继电保护装置在最短时间内,主动将短路故障信息传输到DM继电保护器,DM迅速做出决定,发送闭锁信号,D1开关断开,保护电路,电路内短路故障解除后,闭锁信号随之解除。
支路2、支路3等与支路1继电保护的改进原理相同。
2、针对接入差动的保护技术
在配电网内接入分布式电源时,单项供电变为双向特性,继电保护技术需要改变以往单侧保护的状态,避免保护差动。
此类继电保护技术为:接入后,配网内的电流满足启动要求时,保护元件自动启动,方向元件可以识别电流趋势,如果电流趋向于正向,启用传统继电保护,如果方向相反,发送闭锁信号。
电流趋向的判断方式为:
△IA(n)=||IA(K)- IA(K-N)|- |IA(K-N)- |IA(K-2N)||
- 90°< <90°
3、配电网自我保护的技术
分布式电源具备自动特性,根据配电网的需求,切换运行状态,导致配电网处于极度变动的状态下,原有定值继电保护无法适应接入配电网的运行,促使设置好的继电保护数值处于失效状态。
为提高配电网自我保护能力,提出实时继电保护的方案,改变原有定值的运行方式,时刻跟随分布式电源的动态变化,提高配电网自我保护的能力[4]。
结合此类继电保护技术的实质原理,根据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运行故障,计算末端电流,判断是否处于短路状态,利用继电保护技术,避开短路电流,提高配网调整的能力,实现准确的实时整定,计算公式如下:
Iset=(KrelKDES)/(ZS+ZL)
(式中,Krel=返回系数、KD=配电网的故障方式、ES=电动势、ZS=等值阻抗、ZL=保护电路阻抗)
实时整定的过程,将继电保护系统分为两组,以含分布式电源的线路为区分点,依据公式计算时,需要遵循整定原则,配合保护元件,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能力。
结束语:
分布式电源的优势较为明显,推进配电网的运行和发展,针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提出继电保护方案,利用专业的保护技术,稳定配电网运行,发挥分布式电源的价值意义,确保配电网安全的运行环境。
深入分析分布式电源对继电保护技术的影响,运用科学的保护方式,改善继电保护的现状,发挥继电保护技术的水平,确保配电网的运行环境,提高供电质量,促使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处于积极、高效的运作状态,进而展示继电保护的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 宋志明.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保护的影响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1,(08):89-91
[2] 张艳霞.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馈线保护新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12):12-14
[3] 高飞翎.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电流保护的影响分析[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2,(03):25
[4] 张勇.分布式发电对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综述[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1,(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