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考化学总复习课件【专题5】溶液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第九单元 溶液(共28张PPT)
(1)表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其变化趋势可分为三种:
变化趋势 图Ⅰ物质 代表物质 溶质从溶液中分离的方法
陡升型
甲
KNO3 __冷__却_热__饱__和__溶_液____(降温结晶)
缓升型
乙
NaCl
_蒸__发__溶__剂___(蒸发结晶)
缓降型
丙
Ca(OH)2
蒸发结晶或升温
(2)确定某物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如图Ⅱ,①10 ℃时,A 的溶解度为__5__g,即 100 g 水中可溶解__5__g A。 ②20 ℃时,若把 5 g A 溶于 100 g 水中,则所得溶液为__不_饱__和___(填“饱和”或“不 饱和”)溶液。 (3)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如图Ⅱ,①在 10 ℃ 时,A 的溶解度_小__于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 的 溶解度。 ②20 ℃时(曲线交点),A、B 两物质的溶解度_相__等___。 ③30 ℃时,A 的溶解度大于 B。此温度下,用 100 g 水分别将 A、B 配制成饱和溶 液,所需溶质 A 的质量__大_于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 的质量。 ④分别将 100 g A、B 的饱和溶液的温度由 30 ℃降到 10 ℃,析出晶体的质量较多的 是物质__A__。
3.根据不同物质的性质,提纯物质的方法可以有多种。下面呈现的是化学课堂上 “物质提纯”的小组竞赛场景。
(1)甲组抽到的题目是“从 30 g NaCl 和 2 g KNO3 的混合物中提纯 NaCl”。同学们 经研究认为依据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采用如下物理方法来提纯。
上述两固体__能__(填“能”或“不能”)全部溶解,操作 m 的名称是__过_滤___,蒸发结 晶后得到的 NaCl 的质量_小__于___30 g(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安徽省)中考化学总复习课件【第15讲】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
【例 2】(2014,安徽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 示。t 1℃时,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再分别加 入等量的蒸馏水 ,充分振荡后 ,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将 两支试管升温到 t2℃(不考虑溶剂质量变化 )。由 t1℃到 t2℃的过程 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B.装有乙物质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增多 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质量相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溶解度曲线的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难度较大。由图中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 ℃时,甲、乙两种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t1 ℃时两种物质均形成了 饱和溶液并且容器底部有固体剩余,将两种物质在t1 ℃时 剩余有未溶解固体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 ℃后,盛甲溶液的 试管中的溶质会继续溶解,其溶质质量分数会增大,盛乙 溶液的试管中的饱和溶液会随温度的升高而有乙晶体析出 ,使乙试管中固体增多,固体质量变大。
[答案 ]D 解析:t 1 ℃时 ,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A 正确; t1 ℃时甲、乙的溶 解度为 30 g,故 30 g 乙加到 100 g 水中刚好形成饱和溶液 ,B 正确; t2 ℃时各 100 g 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析出晶体甲比乙多 ,C 正确; t2 ℃时 75 g 甲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为 25 g,向 t2 ℃ 75 g 甲的饱 25 和溶液加 100 g 水所得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 14.3%, D 75+ 100 错。故选 D。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过程分析 (1)溶质分子(或离子)_向水中扩散__,这是一个_吸收__热 量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2)溶质分子(或离子)与_水分子__作用,形成_水合分子__( 或_水合离子 __) , 这是一个_放出 __热量的过程 ,属于化学 变化。 2.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 扩散吸热>水合放热 , 溶液温度 _ 下降 __ , 如 NH4NO3 溶解。 (2)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溶液温度_不变__,如NaCl溶解 。 (3)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溶液温度_升高__,如NaOH、 H2SO4溶解。
安徽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溶液(共39张PPT)
3.物质除污的方法和原理(溶解、乳化作用及化学变化)。 方法 溶解 原理 利用溶解原理,使污垢溶解于某些 溶剂中,从而去除污垢 举例 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 渍
乳化作用
利用乳化原理,使乳化剂作用于污
垢,发生乳化现象,从而去除污垢
用洗涤剂洗去碗碟上的
油渍 盐酸除去铁锈
化学变化
利用化学反应,使污垢与某些物质
【解析】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图中P点表示t1 ℃时, 甲的溶解度为98 g,故A错误; B.甲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搅拌的目的是増大 甲的溶解速率,故B错误; C.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C错误; D.t2 ℃时,向盛有10 g水的烧杯中加入13 g固体甲,搅拌后固 体完全溶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固体析出,所以甲溶 于水的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故D正确,故选D。
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质量相同
5.
如图表示某物质在水(a)和酒精(b)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
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
A.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相同
B.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20℃时,其水溶液比其酒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D.40℃时,其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8%
80 13.4
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20℃时,将2g高氯酸钾溶液于98g水可配制2%的溶液 C.6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3% D.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结晶现象
3.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2℃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
2021年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课件《溶 液》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根据上表数据分析 NaCl 与 KNO3 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 B (填字母)之间。
A. 10 ℃~20 ℃
D.冰块
2. 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 )
A. 碘酒
B. 酒精溶液
C. 生理盐水
D. 氢氧化钠溶液
3. 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 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
A. 用冰水溶解 B. 用热水溶解 C. 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 D. 溶解时用筷子搅拌
4.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 C. 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是乳化 D. 与乳化相比,溶解能使物质混合得更均匀
第一部分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4讲 溶 液
溶液的形成
1. 溶液 (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均一 、 稳定
的混合物。
(2)组成:①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②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3)特征:①均一性: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4)结晶 ①概念: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 ②结晶方法 a.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物质,一般用 蒸发结晶 的方法得到晶体,如 NaCl。 b.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物质,一般用 降温结晶 的方法得到晶体,如 KNO3。
3.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向 20 ℃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B.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C. 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D. 不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变为饱和溶液
专题5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课件)-2023年中考化学新课标一轮复习
36 × 64
A.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64g水中最多溶解NaCl:
= 23.04g
100
B.溶液中Na+和Cl-个数一定相等 得到饱和溶液的质量:
C.溶液质量为100克
64+23.04=87.04(g)
溶质、溶剂的质量比:36∶100 = 9∶25
D.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 9∶25
考点突破
6.我国古代提纯焰硝(含KNO3和少量NaCl、CaCl2等)工艺的主要过程示意如图所示。
专题5
溶解度及溶NE
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
1、溶液的浓度常用溶质的 质量分数
来表示,即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
比。
溶质质量
(1)溶质质量分数(%)=
×100%
溶液质量
溶剂质量
注意: ① 溶液质量 = 溶质质量
+
;
② 溶质的质量是指已经溶解在水中的那一部分溶质的质量。
溶解度
③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
(3)由图可知,a、b两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较大的是 a 。
考点突破:比较溶解度大小,一定要指明温度。
考点突破
2.(1)1 ℃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 20
g物
质c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2)2 ℃时,向50g水中加入30g物质a,充
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是 饱和
(填“饱和”
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质量为 g。
硝酸钾 ;、氯化铵等
; 氯化钠
。氢氧化钙
气体的溶解度
减小
减小
结晶
不大
较大
考点突破
1.室温时,向25g某固体中分批次加人水,充分搅拌,结果如图所示(保持温
中考化学(人教·安徽)总复习课件:溶液
方法 是不饱和溶液
一般情况下:
相互 转化
饱和
( 加溶剂 或 升高温度 )
不饱和
溶液 (蒸发溶剂 或加溶质或 降低温度 ) 溶液
与浓溶 饱和溶液不___一___定__(填“一定”或“不一定”,下同)是浓溶液,不饱和溶
液、稀溶 液___不__一___定__是稀溶液。饱和溶液_不__一___定__比不饱和溶液浓;同一
液的关系 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__一___定___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第7讲┃ 溶液
[注意] ①Ca(OH)2 和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减__小____(填
“增大”或“减小”);②将氢氧化钙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最可靠的方法是__加__溶__质___C_a_(_O__H_)_2____、__蒸___发__溶__剂_____。
[拓展] (1)理解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
①条件:一__定__温__度__;②标准:_1_0_0__g_溶__剂______;
③状态:___饱___和__________;④单位:__克___(或__g__)___。
(2)溶解度与溶解性关系
溶解性 易溶物质
可溶物质
微溶物质
难溶物质
溶解度 (20 ℃)
__大___于__1_0__g__ ___1_~__1_0__g___ __0_._0_1_~__1__g__ 小___于__0_._0_1__g_
第7讲┃ 溶液
变式题[2013•陕西] 图 7-5 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
解度曲线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 度大小关系是__A_=__B__>__C_____。
(2)t3℃时,将 30 g A 物质加入到 5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 __不__饱__和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
一般情况下:
相互 转化
饱和
( 加溶剂 或 升高温度 )
不饱和
溶液 (蒸发溶剂 或加溶质或 降低温度 ) 溶液
与浓溶 饱和溶液不___一___定__(填“一定”或“不一定”,下同)是浓溶液,不饱和溶
液、稀溶 液___不__一___定__是稀溶液。饱和溶液_不__一___定__比不饱和溶液浓;同一
液的关系 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__一___定___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第7讲┃ 溶液
[注意] ①Ca(OH)2 和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减__小____(填
“增大”或“减小”);②将氢氧化钙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最可靠的方法是__加__溶__质___C_a_(_O__H_)_2____、__蒸___发__溶__剂_____。
[拓展] (1)理解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
①条件:一__定__温__度__;②标准:_1_0_0__g_溶__剂______;
③状态:___饱___和__________;④单位:__克___(或__g__)___。
(2)溶解度与溶解性关系
溶解性 易溶物质
可溶物质
微溶物质
难溶物质
溶解度 (20 ℃)
__大___于__1_0__g__ ___1_~__1_0__g___ __0_._0_1_~__1__g__ 小___于__0_._0_1__g_
第7讲┃ 溶液
变式题[2013•陕西] 图 7-5 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
解度曲线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 度大小关系是__A_=__B__>__C_____。
(2)t3℃时,将 30 g A 物质加入到 5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 __不__饱__和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5讲 溶液课件
计算 失误
【例1】(2014,株洲)溶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溶液的说 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
B.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gùtǐ)溶质
C.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 D.物质在溶解得到溶液的过程中,通常有放热或吸热的现象出现
[答案]D 解析: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上、下浓度相同 ,A错;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或液体,只有(zhǐyǒu)溶质 是固体时,溶液蒸干后才能得到固体,B错;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 成的,溶液中的溶质无论有几种,溶液均为混合物,C错。只有D正 确,故选D。
• (2)溶液稀释计算的依据是: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 _______不。变
第九页,共三十一页。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róngyè)的配制
1.实验仪器:托盘天平(tiānpíng)、烧杯、玻璃棒、药匙、氯化钠、量筒 (10 mL、50 mL)、胶头滴管。
2.实验步骤: (1)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液中)
饱和
与温度有关
S=(m溶质/m溶剂)×100
①在饱和溶液中,a%= __[S/(S+100)]×100%__ ②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受溶
解度的制约 ③溶解度数值与质量分数数 值间存在如下规律:S__>
__a
不一定
一般与温度无 关
a%=(m溶质/m溶 液)×100%
第八页,共三十一页。
• 4.有关溶液的计算(jìsuàn)。
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比较溶解度大小均需指明
(zhǐmíng)温度,否则无法比较,故B错误;4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50 g,因此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33.3%,故C错误;将40 ℃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 ,溶解度变小,有晶体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D错误。
【例1】(2014,株洲)溶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溶液的说 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
B.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gùtǐ)溶质
C.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 D.物质在溶解得到溶液的过程中,通常有放热或吸热的现象出现
[答案]D 解析: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上、下浓度相同 ,A错;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或液体,只有(zhǐyǒu)溶质 是固体时,溶液蒸干后才能得到固体,B错;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 成的,溶液中的溶质无论有几种,溶液均为混合物,C错。只有D正 确,故选D。
• (2)溶液稀释计算的依据是: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 _______不。变
第九页,共三十一页。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róngyè)的配制
1.实验仪器:托盘天平(tiānpíng)、烧杯、玻璃棒、药匙、氯化钠、量筒 (10 mL、50 mL)、胶头滴管。
2.实验步骤: (1)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液中)
饱和
与温度有关
S=(m溶质/m溶剂)×100
①在饱和溶液中,a%= __[S/(S+100)]×100%__ ②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受溶
解度的制约 ③溶解度数值与质量分数数 值间存在如下规律:S__>
__a
不一定
一般与温度无 关
a%=(m溶质/m溶 液)×100%
第八页,共三十一页。
• 4.有关溶液的计算(jìsuàn)。
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比较溶解度大小均需指明
(zhǐmíng)温度,否则无法比较,故B错误;4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50 g,因此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33.3%,故C错误;将40 ℃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 ,溶解度变小,有晶体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D错误。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质质量分数以及溶液的应用
1.溶液的组成表示方法 在化学上用溶质质量分数来表示:_溶质质量与溶 液质量之比__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_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__×100% 2.溶液的应用: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动植物 对养料的运输、吸收;医疗上的针剂、输液等。
【例1】(2013,昆明)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B.溶质只能是固体物质 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D.将少量泥土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 [答案]C 解析: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A错 误;溶液中的溶质不一定是固体 , 如酒精溶液中的溶质酒精 是液体,B错误;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C正确;将 少量泥土放入水中 , 充分搅拌 , 泥土不能溶解 , 得到的不是 溶液,而是一种悬浊液,D错误。故选C。
溶解性 溶解度(g)20 ℃
易溶 >10
可溶 1~10
微溶 0.01~1
难溶 <0.01
3.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点的意义:曲线上任意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 ,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为_饱和__溶液。曲线上交点表示对应温 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_相同__。 (化的趋势。 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_温度__的升高而_增大__,如:_硝 酸钾 __ 等 , 对这类物质的溶液 , 如需提纯物质 , 可采用 _ 降温 __(或_冷却热饱和溶液__)的方法结晶。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 度的影响很小,如:_氯化钠__,对这类物质的溶液,如需提纯 物质,可采用_蒸发溶剂__的方法结晶。也有极少数物质的溶解 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_熟石灰__。
【例 2】(2014,广安)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t1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t1 ℃时,甲和乙各 30 g 分别加入 90 g 水中,均能完全溶解 D.t2 ℃时,在 100 g 水中放入 60 g 甲,形成饱和溶液 [答案]C 解析:t1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为 30 g,A 正确;甲和乙的溶解度 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 正确;t1 ℃时,100 g 水最多可溶解 30 g 甲或乙,现只 有 90 g 水不能溶解 30 g 甲或乙 ,C 错;t2 ℃时 ,100 g 水最多可溶解 50 g 甲,现 在 100 g 水中放入 60 g 甲,形成了此时的饱和溶液, D 正确;故选 C。
固体溶解度、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固体溶解度:在_一定温度__下,某固态物质在_100__g溶剂里达到 _饱和状态时__所溶解的_质量__,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的溶解度。 2.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1)内因:_溶质、溶剂本身的__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 解度不同。 (2)外因:_温度__。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①_ 温度__:_温度__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②_压强__:_压强__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性决定溶解度的大小 ,溶解度是溶解性 的定量表示方法。 二者的关系是:
安 徽 省
化 学
专题五
溶液
溶液的概念、组成、特征
1.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_均一、稳定__的混 合物。 2.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_固体、气体__是溶质,_ 液体__是溶剂;如:碘溶于酒精里 ,其中_碘__是溶质,_酒精__是溶剂;氯化氢 气体溶于水中形成盐酸 ,其中_氯化氢气体__是溶质,_水__是溶剂。两种液体互 相溶解时,通常量多的是_溶剂__,量少的是_溶质__;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 论水量多少,习惯上把水称作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 ,一般指水溶液;溶 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一种或几种,溶剂只有一种。在溶液中,溶液的质量=_溶质__ 的质量+_溶剂__的质量。 注意:溶液中未溶解的固体的质量不能算作溶质的质量。溶液是不同液体混合而 成,溶液的体积则小于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如:50 mL酒精和50 mL水混合后 酒精溶液的体积_小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 mL,因为分子_之 间有间隔__。 3.溶液的特征:溶液的_均一__性、_稳定__性。 均一性是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_组成、性质、浓度、密度__都相同;稳定性是指 只要外界条件不变,溶液久置不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物质。液态纯净物均一、 稳定却不是溶液,如:蒸馏水。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概念:在_一定温度下__,_一定量的溶剂里__,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 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 ,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温度下 ,看该溶液能不能继续溶解物质 ,如果加入少 量同种溶质,溶质没有减少, 说明溶液已达到饱和状态。 2.二者之间相互转化 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饱和溶液 降低温度、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不饱和溶液 注:对于像_熟石灰__等极少数固体物质,它们的饱和溶液随温度升高而析出固体。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1)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2)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3)在一定温度时, 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有的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如: _NH4NO3__溶于水_吸__热; 有的物质溶于水 , 溶液温度升高 , 如: _NaOH 、 浓硫酸__溶于水_放__热; 有的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如:_NaCl__溶 于水,溶液温度不变。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换
【例 3】(2013,安徽)如图表示某物质在水(a)和酒精(b)中的溶解度曲线。下 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相同 B.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20 ℃时,其水溶液比其酒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D.40 ℃时,其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8%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难度中等。比较溶解度时 必须限定溶液的温度,否则不能进行比较, A 选项错误;无法确定溶液中溶质 和溶剂的量的多少,故无法判断其大小,C 选项错误;40 ℃时,该物质在水溶 液中的溶解度是 38 g,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8 g÷ 138 g×100%<38%, 并且未指明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D 选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