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境果园梨小食心虫各代成虫高峰期差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扌直逖碌妇 2021, 47(3):222 -225
PlantProt ction
不同生境果园梨小食心虫各代成虫高峰期差异
沈志杰房明华2,洪文英3,刘 涛2,沃林峰2,
孙媛S 蓝陈仪航S 邓建宇1*
收稿日期:2020-01-16 修订日期:2020-03-03
基金项目:杭州市农业和社会发展科研主动设计项目(20180416A03)* 通信作者 E-mail : jydeng70@aliyun. com
(1.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杭州311300; 2.浙江省杭州市原种场,
杭州311115; 3.浙江省杭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杭州310020)
摘要梨小食心虫mapholita moleta (Busck)是桃、梨果园中最重要的食心害虫之一,仅依据往年的发生期和田间 为害特征来指导防治具有滞后性。

而性信息素具有高效、专一性强的特点,可用于准确监测其成虫发生情况,以此
推测成虫的卵高峰期和幼虫初孵期,科学地指导防治。

本研究在3个不同生境果园中,利用性信息素监测梨小食心
虫成虫周年发生动态。

结果表明:2019年在杭州余杭地区3个不同生境果园,包括越冬代在內,平地桃园和平地梨
园的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7代,而坡地桃园只有6代。

成虫始见于3月中旬,终见于10月下旬;3个果园由于生境
不同,同一世代梨小食心虫高峰期发生时间和各世代高峰期间隔时间不尽相同。

因此在不同生境果园利用性信息
素监测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动态,有助于指导果园的适期防治。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监测;不同生境果园;种群动态;高峰期 中图分类号:S 436.612.22, S 433.4
文献标识码:A DOI : 10. 16688/j. zwbh. 2020044
Differences of adult peak periods of each generation of male oriental fruit moth,
Grapholita molesta (Busck) in different habitat orchards
SHEN Zhijie 1, FANG Minghua 2, HONG Wenying 3,
LIU Tao 2, WO Linfeng 2, SUN Yuan 1,
LAN Chenyihang 1, DENG Jianyu 1*
(1.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Science , Zhejiang A & F Unieiy , Hangzhou 311300, China ;
2. Hangzhou Foundation Seed Farm of Zhejiang Province , Hangzhou 311115, China ;
3. Hangzhou Plant Centre for Agricultural Technoloyy Extension , Zhejiang Province , Hangzhou 310020, China')
Abstract Grapholitamolesta (Busck )isoneofthemostimportantfruit-boringpestsinpeachandpearorchards. Merelydependingoncalendarsandtheinsect-damagedsymptominthefield $thefruitfarmerscouldnotapply
pesticide in time. Sex pheromone can be applied in monitoring the occurrence of male G molesta adultsbecause ofitshighe f iciencyandstrongselectivity $hencepeaksofegglayingandperiodsofnewlyhatchedlarvaecanbe
predicted.Sexpheromoneswereusedto monitorthepopulationdynamicof male G molesta adultsinthree orchardswithdi f erenthabitatsinYuhangdistrict $Hangzhouin 2019.Theresultsshowedthattherewereseven
generationsof G molesta adultsbothinaflatgroundpeachorchardandaflatgroundpearorchard $andsix generations in a sloping ground peach orchard in 2019.Theadults werefirsttrappedin midof March and
disappearedinlate October.Thepeakperiodof G molesta inthesamegenerationandthepeakintervalof differentgenerationswerenotthesame.Therefore $itwasofgreatsignificancetosetupthepheromone-based
monitoringof G molesta forthepestcontrolindifferenthabitatorchards.
Keywords Grapholitamolesta ; monitoring ; orchards with different habitats ; population dynamic ;
peakperiod
梨小食心虫mapholita molesta (Busck )属鳞 其寄主范围较广,包括桃、梨、樱桃、李、杏、苹果等许
翅目,卷蛾科,小食心虫属,是一种重要的食心害虫,
多果树,主要以幼虫蛀入嫩梢和果实,形成蛀梢、蛀
47卷第3期沈志杰等:不同生境果园梨小食心虫各代成虫高峰期差异•223•
果,造成减产。

梨小食心虫是浙江桃园最主要的蛀果害虫,占比达到95%以上(1)。

我国除西藏外,梨小食心虫广泛分布于各水果产区,北至黑龙江,南至广东,1年发生3〜7代不等2,并且在日本、美国东西部、欧洲中西部、澳大利亚南部等地区水果产区均有为害梨小食心虫孵化不久后,便蛀入嫩梢或果中45),不利于有效防治。

根据前期调查发现,化学防治是浙江余杭地区防控梨小食心虫的主要措施,但果农对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缺乏认知,且没有相应的措施及时了解其种群动态,很难掌握最佳的施药时间,从而经常使用“保险药”,以保证防治效果,但这种施药方式不利于保障果品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

性信息素具有高效、绿色、专一性强的特点,可用于梨小食心虫监测、诱杀和迷向。

杜娟等报道梨小食心虫百果卵量和卵果率均与诱蛾量显著相关,可利用梨小食心虫诱蛾量推测梨果着卵量,当以卵果率为1%或百果卵量1粒为防治指标时,性诱防治指标分别为2.27头和2.32头6&陈香梅等也认为可利用性诱剂测报成虫发生期,当成虫高峰期后5〜10d是卵高峰期和幼虫初孵期以此依据指导防治。

为了探明余杭地区梨小食心虫种群发生规律以及在小范围内不同生境果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情况是否一致,本文利用性信息素监测3个不同生境果园梨小食心虫成虫周年发生动态,以期明确其在当地的发生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不同生境果园合理使用性信息素监测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
本研究地点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毛元岭村,是余杭区桃主产区之一。

3个果园分别为:平地桃园(30°24'26"N,119。

56‘25"E),株行距3m X4m,树龄5年,面积约3300m2,品种为'白丽',成熟期7月,海拔高度0m,周边种植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100m外有连片大面积桃园。

坡地桃园(30°25'17"N,11956' 34"E),株行距3mX4m,树龄7年,面积约10000m?,品种为,大观1号/成熟期5月,海拔高度100m,位于北坡,东侧紧靠一个面积约4000m2的桃园,其余周边均为荒山。

平地梨园(30°24'40''N,119°56'35"E),株行距3mX3m,树龄7年,面积约3300m2,品种为'翠冠/成熟期7月,海拔高度0m,南侧紧靠一个面积约2000m2的桃园,其余周边种植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

平地桃园距平地梨园约800m、距坡地桃园约1700m,平地梨园和坡地桃园之间相隔约2000m&3个果园周年由果农自行管理。

1.2试验材料
诱捕器为三角形诱捕器配套白色黏虫板,购于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1块白色塑料板折叠成三棱柱形状,长24cm,截面三角形宽18cm、高18cm,水平底面内侧固定黏虫板闪。

梨小食心虫诱芯为实验室自制诱芯:将顺8-十二碳烯醇乙酸酯、反8-十二碳烯醇乙酸酯、顺8-十二碳烯醇、反8,反10-十二碳二烯醇用正己烷溶解,配制成一定比例的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溶液,定量加入性信息素载体(“黑色橡胶帽”构造)中,待正己烷挥发后,装入密封袋,置于4C冰箱中保存,田间持效期可达30d&
1.3试验方法
在平地桃园中设置3个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监测诱捕器,相邻诱捕器均间隔约30m,悬挂高度约1.8m。

每周调查1次诱捕器中梨小食心虫虫量,每月更换1次诱芯,黏板覆盖率超过50%或使用1月未达到50%覆盖率的进行更换。

试验于2019年3月4日至11月5日进行。

坡地桃园设置梨小食心虫监测诱捕器4个,试验于2019年3月26日至11月5日进行,其余试验方法同平地桃园。

平地梨园试验方法同平地桃园&
1.4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Excel2010和SPSS22.0软件处理。

诱蛾量=每次调查虫口总数/(诱捕器数X调查间隔天数)。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桃园梨小食心虫种群动态监测
从图1可看出,平地桃园2019年梨小食心虫雄成虫发生7代,坡地桃园发生6代。

平地桃园成虫始见于3月中旬,越冬代雄成虫高峰期发生于3月底,诱蛾量较高;坡地桃园越冬代雄成虫在3月已发
・224・2021
生$旦未监测到高峰期。

平地桃园1〜5代雄成虫高峰期均早于坡地桃园;1代'代和4代诱蛾量均低于坡地桃园;而3代和5代诱蛾量则高于坡地桃园。

成虫均终见于1。

月下旬。

2.2平地梨园梨小食心虫种群动态监测
从图2可看出,平地梨园2019年梨小食心虫雄成虫发生7代,梨小食心虫成虫始见于3月中旬,越冬代雄成虫高峰期为3月底,诱蛾量高于其他世代,越冬代成虫持续27d;1代雄成虫高峰期为5月中下旬$代雄成虫高峰期为6月中旬,诱蛾量均较低;3代雄成虫高峰期于7月中下旬,诱蛾量高于前2代;4代雄成虫高峰期为8月上中旬,诱蛾量高于3代;5代雄成虫高峰期为9月上旬,诱蛾量高于4代;6代雄成虫高峰期为1。

月上旬,诱蛾量处于较低水平。

成虫终见于1。

月下旬。

2.3梨小食心虫各代雄成虫高峰期和诱蛾量
从表1可看出,不同生境果园梨小食心虫雄成虫各代高峰期和诱蛾量不尽相同。

平地桃园与平地梨园的高峰期较为一致,仅1代和4代高峰期不一致$旦与坡地桃园1〜5代高峰期均不一致。

平地梨园与坡地桃园仅1代高峰期一致,2〜5代均不一致。

且同一果园不同世代高峰期间隔时间也不一致。

平地梨园越冬代诱蛾量最咼,达12.2头;1代和2代高峰期诱蛾量坡地桃园高于平地桃园和梨园,分别为5.2头和4.3头;3代则是平地桃园较高,达3.1头;而4代和5代平地梨园较高,为3.4头和6.6头;平地桃园和平地梨园的6代高峰期诱蛾量差异不大。

—平地桃园-・-坡地桃园
6「Flat ground peach orchard Slopping ground peach orchard 03-1104-1105-1106-1107-1108-1109-1110-1111-11
日期/月-日
Date
平地桃园试验时间为2019-03-04-2019-11-05;坡地桃园试验时间为2019-03-26-2019-11-05
The experiment period was from March4,2019to November5,2019in a flat ground peach orchard.The experiment period was from March26,2019 to November5,2019in a sloping ground peach orchard
图1杭州余杭不同桃园梨小食心虫成虫动态
Fig.1Population dynamic of oriental fruit moth adults in different peach orchards in Yuhang district,Hangzhou
03-1104-1105-1106-1107-1108-1109-1110-1111-11
日期/月-日
Date
平地梨园试验时间为2019-03-04-2019-11-05
The experiment period was from March4,2019to November5,2019in a flat ground pear orchard
图2杭州余杭平地梨园梨小食心虫成虫动态
Fig.2Population dynamic of oriental fruit moth adults in a flat ground pear orchard in Yuhang district,Hangzhou
表12019年杭州余杭不同生境果园梨小食心虫各代雄成虫高峰期和诱蛾量口Table1Peak period and moths trapped of each generation of male oriental fruit moth in different orchards in Yuhang district,Hangzhou in2019
世代Generation
高峰期
Peak period
诱蛾量/头•诱捕器一1・d"1
Moths amount
平地桃园
Flat ground
peach orchard
坡地桃园
Slopingground
peachorchard
平地梨园
Flatground
pearorchard
平地桃园
Flatground
peachorchard
坡地桃园
Slopingground
peachorchard
平地梨园
Flatground
pearorchard
越冬代
Overwintering3月底一3月底 4.2一
122
generation
第1代
The first5月中上旬5月中下旬5月中下旬0.255203 generation
第2代
The second generation 6月中旬
6月底
至7月初
6月中旬0.943
04
47 卷第3 期沈志杰等:不同生境果园梨小食心虫各代成虫高峰期差异
・225・
续表]Table 1( Continued)
世代
Generation
高峰期
Peakperiod
诱蛾量/头•诱捕器—1 Mothsamount
d —1
平地桃园
坡地桃园
平地梨园
平地桃园
坡地桃园
平地梨园
Flatground
Slopingground
Flatground Flatground
Slopingground Flatground peachorchard peachorchard pearorchard
peachorchard
peachorchard
pearorchard
1"—表示未能获得该世代数据&
—indicates that the data for this generation cannot be measured.
第3代
Thethird
generation
第4 代
7月中下旬7 月下旬7 月中下旬
3.1 1.8 2.0
Thefourth generation
第5 代
8月中旬8 月中下旬8 月中上旬
1.6
2.4
3.4
Thefifth
generation
第6 代
9 月上旬9 月中下旬9 月上旬
4.6 1.0 6.6
Thesixth
generation
10月上旬10 月上旬
1.0 1.2
3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利用性信息素对杭州余杭不同生境桃
园、梨园中梨小食心虫进行监测发现,2019年余杭 地区发生6〜7代梨小食心虫成虫,与沈群超等9和
冯帆(0)
报道的浙江地区梨小食心虫发生6代结果 不一致,平地桃园和平地梨园较往年其他地区发生
代数多1代。

越冬代高峰期至梨小食心虫发生期结
束共持续205 d &根据有效积温预测法,参考杭州余
杭地区2019年4月至10月平均温度25. 5C 以及杜 娟等和李文亮等报道的梨小食心虫发育起点温度和 有效积温(112),分别计算得到完成6个梨小食心虫
世代需要199. 1 d 和171. 2 d,小于205 d,理论上在
平地桃园和平地梨园可完成7代,与实际结果吻合。

梨小食心虫的田间发生情况受温度、湿度、食
物、天敌等多种生态因子调控其中温度对梨小
食心虫发育历期影响较大,杜娟等报道在20、23、
26、29、32C 等5种不同温度条件下饲养梨小食心虫 的发育历期分别为49. 72、38. 99、29. 78、25. 81、
27.18 d,各温度下发育历期达显著差异(F <
0. 05"
(1)
&而徐龙祥则认为在19〜31C 范围内,梨小
食心虫成虫前期的发育历期满足线性关系y = — 0. 0133 9十0. 00168 3z(D 2 = 0.993 5),温度越高发育历
期越短(3) & 2019年杭州余杭地区梨小食心虫成虫共 发生226 d ,时间跨度大,各世代之间温度差异较大,
并且南北坡温差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因此不同生境
果园同一世代梨小食心虫高峰期发生时间和各世代 高峰期间隔时间不尽相同。

李晓军等报道2008年至
2012年,山东泰安肥城桃产区梨小食心虫各世代发生 时间、高峰期和发生量均存在差异(
4,说明梨小食心 虫在不同年份的发生情况也是不一致的&
另外,王怡等报道用不同成熟度的桃、苹果、梨
饲养各世代梨小食心虫发现,寄主植物的种类和果 实成熟度均可影响梨小食心虫幼虫龄数(5)。

王冲
等认为不同成熟度果实可影响梨小食心虫各虫态的
发育历期口6)。

杨小凡报道用杏等6种不同寄主植 物饲养梨小食心虫, 除卵期外, 对梨小食心虫各虫态 发育历期均有明显影响口焦旭东等报道梨小食
心虫在李、杏、梨3 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高峰期时间 和发生量存在差异口8)
&不同寄主植物对梨小食心
虫各虫态发育历期和发生量有一定影响, 推测本研 究中不同果园梨小食心虫各代成虫高峰期发生时间 和发生量不一致与寄主植物种类不同有关&
2019 年杭州余杭地区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周
期长,达226 d &不同生境果园梨小食心虫发生情况 不一致,仅依据往年的发生期和田间为害症状,难以 准确把握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致使药剂防治效果 不佳&因此不同生境果园需独立设置性信息素监 测,测报梨小食心虫发生时间和高峰期,并依据杜娟 等报道的基于性诱剂监测的梨小食心虫数量动态确 定防治指标6 ,这对果园适期防控梨小食心虫有重
要意义,并有助于推广梨小食心虫监测技术。

参考文献
熊彩珍,王志龙,赵敏,等.桃蛀果害虫的发生特点与动态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2018(8): 122.
(下转236页)
•236*2021
(4)赵勇,李照会,许维岸,等.山东省美洲斑潜蝇内寄生蜂及其
生物学特性().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4
(1):24-28.
(5)SAITO T$DOI M$KATAYAMA H$et al.Seasonal abun-
danceofhymenopteranparasitoidsoftheleafminer Chromato-myia horticola(Diptera:Agromyzidae)and the impact of in-secticideapplicationsonparasitoidsingarden peafield(J)
Applied Entomology and Zoology,2008,43(4):617-624. (6)SAITO T.Insecticide susceptibility of the leafminer,Chroma-
tomyiahorticola(Goureau)(Diptera:Agromyzidae)(J)6Ap-plied Entomology and Zoology,2004,39(2):203-20& (7)王音,雷仲仁,赵光文,等.京郊蔬菜上潜叶蝇种群动态调查
().植物保护,1998$24(4):10-14.
(8)陈传翔,周福才.南京地区豌豆彩潜蝇发生规律及控制技术ssse/x/ssssssssssssssssssse/x/ssssssssssssssssssse/x/se
(上接205页)
(8)罗文,张昊,许景升,等.长江中下游地区亚洲镰刀菌NX-2
毒素群体的检测().植物保护,2016,422):192-197. (9)樊平声.小麦赤霉病和DON毒素研究进展().江苏农业科
学,2010(5):182-184.
(0)陈怀谷,蔡志祥,陈飞,等.不同小麦品种抗赤霉病性类型和
抗毒素积累能力分析().植物保护学报,2007,34(1):32 -36.
(1)封薇.小麦中镰刀菌毒素污染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
积累分析[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0.
().江苏农业科学,2004(3):46-47.
(9)潘立婷,许永强,杜素洁,等.入侵害虫南美斑潜蝇在西藏首
次发现及其寄生蜂调查().昆虫学报,2019,62(9):1072 -1080.
(20)SPENCER K A HostspecializationintheworldAgromyzidae
(Diptera)(M)SpringerNetherlands,1990
(1)BENAVENT-CORAI J,MARTINEZ M,PEYDRO R J.Cat
alogueofthehosts-plantsoftheworldAgromyzidae(Diptera) [M).Bolletino di Zoologia Agraria e di Bachicoltura Serie), 2005,37:1—97.
(2)轩景丽,陆书龙,程晓琴,等.美洲斑潜蝇成虫的卵巢结构观
察及营养影响卵子发生的试验().环境昆虫学报,2017,39
(3):660-666.
(责任编辑:田詰)
(2)马义东.小麦储存期间DON毒素含量的变化规律探讨().粮
食科技与经济,2019,442):69-70.
(3)李静.谷物与饲料中T2毒素免疫检测技术研究[D).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
(4)吴杰,刘太国,高利,等.小麦四种镰刀菌毒素的ELISA检测
及毒素污染分析().植物保护学报,2009,36(2):106-112.
(5)马玉彤,刘太国,文才艺,等.我国不同麦区小麦镰刀菌毒素检
测及毒素污染分析().植物保护学报,2019,462):266-273.
(责任编辑:田詰)
(上接225页)
()郑锦城.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地理种群耐热性差异及其相关分子基础[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 ()NEVEN L G,KUMAR S,YEE W L,et al.Current and fu­ture potentialrisk of establishment of Grapholitamole ta (Lepidoptera#Tortricidae)in WashingtonState(J)Environ­mental Entomology,2018,20(10):1-9.
()林露菲,刘依华,黄邦侃.福建桃、梨果蛀虫及梨小食心虫初步研究().华东昆虫学报,998,2):35-40.
()康芝仙,胡全德,王树君,等.梨小食心虫在吉林省高寒山区李树上的发生与防治昆虫知识,995,2(5):270-272.
()杜娟,刘彦飞,谭树乾,等.基于性诱剂监测的梨小食心虫防治指标().植物保护学报,013,0(2):140-144.
()陈梅香,骆有庆,赵春江,等.梨小食心虫研究进展北方园艺,2009(8):144-147.
()赵玄,王宇磊,沈志杰,等.性信息素不同配方、剂量与诱捕器类型对引诱甜菜夜蛾效果的影响环境昆虫学报,2018,40
(5):968-973.
()沈群超,吴华新,王立如,等.浙江慈溪桃园和梨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研究中国南方果树,2018,47(4):104-106. (0)冯帆.浙西北梨瘿蚊、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与物理防治技术
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4.(1)杜娟,郭建挺,张亚素,等.温度对梨小食心虫Graphohtha mo­
lesta Busck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9, 18(6):314-318
(2)李文亮,李定旭,董钧锋,等.梨小食心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
积温研究().河南农业科学,010,9(10):80-82.
(3)徐龙祥.温度变化对梨小食心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016.
(4)李晓军,翟浩,王涛,等.山东泰安肥城桃产区梨小食心虫发生
规律及预测预报模型研究果树学报,2013,30(5)841 -847.
(5)王怡,孔维娜,郭永福,等.不同寄主植物对梨小食心虫幼虫龄
数的影响山西农业科学,2018(9)=1515-1521
(6)王冲,杨小凡,冯娜,等.不同成熟度的寄主果实对梨小食心虫
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应用昆虫学报,2017,54(1):100 -106.
(7)杨小凡.寄主因子对梨小食心虫的发生、生长发育及其产卵选
择性的影响[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013.
(8)焦旭东,郭艳兰,何彩,等.甘肃武威不同果园梨小食心虫发生
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中国果树,017(3):67-70.
(责任编辑:田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