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策略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策略探析
摘要:中小学体育教育是普通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
要想在新课程标准下,把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工作做好,必须要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是一切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开展的前提。
基于此,本文对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措施
1 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体育教学观念仍需转变
目前,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及学生片面地认为学校设置体育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缓解、释放课业压力,忽视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功能。
在这一教学观念的影响下,部分体育教师缩短了基础动作技能教学的课时,减少了指导性的教学行为,将体育课变为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
此外,学校对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也直接影响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
有学者认为,学校对体育教学工作的不重视是导致部分体育教师形成错误教学观念的主要原因。
1.2 体育教学目标有待明确
合理设置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师上好一堂体育课的必要前提。
目前,部分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仍存在不清楚体育教学目标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部分体育教师会根据个人意愿侧重发展学生的某一项能力,只重视学生对动作技能的掌握程度而忽略对学生体育道德的培养。
1.3 体育教学方法单一
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部分
体育教师会通过循环练习或重复练习的方法来督促小学生掌握动作技能、管控体
育课课堂秩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部分体育教师为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会将
教学内容局限在中考体育项目上,导致教学内容相对单一。
显然,这样的体育教
学方法既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也不能满足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还会减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进而削弱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效果。
2 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2.1 强调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爱好
中小学体育课程主要是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中小学生们了解更多的
知识,进而增强其整体综合性文化素养,并提高学生的主动能力。
在中国的传统
教育教学模式中,其大部分的教学方法都是中小学生们听教师讲解的方法,但这
样的课堂教育方式根本就无法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对中小学生兴趣爱好的养成
也有着极大的不便之处,更无法使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得以提高。
所以,当老师们在开展体育的课堂教学活动时,尤其注意抓好学生主动性的培养,透过
各项教学活动的实施,让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激发,让学生学习兴趣爱好受到培养,使学校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充满乐趣。
例如,老师在开展篮球课堂的实践中,就带领孩子们成立队伍,进行了一次
别开生面的篮球比赛。
教师们所展开的篮球运动,并不同于常规意思上的篮球活动,只是让学生通过表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小哺乳动物,让"小哺乳动物"们根据自
身的特性参加竞赛。
"小鸭子"一扭一扭地将球传给"小猪","小猪"哼哼地用头顶
起篮球,"小狗熊"也走上前去要断球,由于他们的行为都十分活泼可爱,使篮球
运动的发展也变得更加充满趣味。
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们的活动积极性更高,加
之对老师较少规定的时间限制,而只是在运动规则上进行了适当引导,从而更加
使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得以最大化的体现,使学生们在运动教学上既可以体验到篮
球运动的快乐,也可以掌握到关键的专业知识基础理论,效果也较好。
2.2 优化体育教学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参与以及教学质量。
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改革下就要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方法,以能够吸引中小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方法为主,只有中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才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运动锻炼的习惯。
体育教师要积极转变角色,多于学生沟通交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学生才会说出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以及在运动过程中自己的一些想法,这些都有助于提升体育教学改革的质量。
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把体育活动与中小学生喜欢的游戏相结合,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深受中小学生喜欢,在体育游戏中,学生既参与了游戏,也增加了体育锻炼。
在体育教学中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健美操的教学中,教师把健美操基本动作要领都传授给学生,然后把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智慧,自行编排健美操,然后在班级内进行评比,编排较好的小组给予表扬,这种教学方法,使体育教学不再单调,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提升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乐于参与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3 以发展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
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2.4 发挥课外体育活动的作用,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第一,体育教师应加强对体育相关的新知识、理论的学习,立足“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教会学生该项目的基本动作技术。
如在课堂上教会学生篮球的投篮、运球、传球等技术动作。
通过教学比赛将技术动作进行串
联,并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犯规行为和裁判知识的传授与指导。
学生利用课外体育活动自行组织开展相关的比赛练习。
第二,改变单一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发挥体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设立更多能够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项目。
第三,利用课外体育活动,多设计一些游戏或者有挑战性的环节,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
如定向越野项目,需通过地图寻找打卡点,既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辨别方向的能力,也能通过长距离或上下坡的跑动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
第四,建立不同项目的训练队,挖掘学生在不同项目上的潜力。
通过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参加镇区或市里的比赛,学生不但可以获得荣誉,还有机会通过特长考入更好的学校,获得不同的升学途径。
第五,通过不同的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体育活动是中小学课程教育中十分关键的课程,它对于中小学体育理念的培养,以及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小学的体育教师要对运动教学时间进行优化利用,逐步革新运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们越来越喜爱上运动课堂与运动活动,为学生们身体素质的优化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玉锦.中小学体育足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略[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22):96-98.DOI:10.16655/ki.2095-2813.2111-1579-7558.
[2]王英梅,杨倩.坚持“四线”精确推进确保《课程标准(2022年版)》高效落实[J].中国学校体育,2022,41(08):12-17.
[3]吴秋云.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体育课程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
学,2022.DOI:10.27011/ki.gdbsu.2022.0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