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的测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
华文明的起源》的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60 分)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人
2.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许多石块、石片,考古界认为有些是北京人创造的工具,其最有力的依据是()
A. 数量多,有近10 万件
B. 出土集中,可能有意堆放
C. 形状多样,有些还有锋刃
D. 便于使用,留有打制痕迹
3.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
A. 新石器时代
B. 青铜时代
C. 旧石器时代
D. 金石并用时代
4.学会了把石块打制成简易的工具的远古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蓝田人
5.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制技术和钻孔技术,并已会人工取火的远古人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人
6.被称为“彩云之南”的云南曾生活着的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人
7.原始农业出现后,远古人类开始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下列远古人类中,居住在干栏式房屋的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8.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A. 玉米
B. 小米
C. 米饭
D. 小麦
9.传说中,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的是()
A. 炎帝
B. 黄帝
C. 尧
D. 舜
10.在我国古代传说中,“黄帝四面”(长了四张面孔),孔子解释为黄帝派四个重要人物治理四方、为民造福。

这反映了()
A. 神话完全不可相信
B. 黄帝时期国家已形成
C. 黄帝是最早的君主
D. 孔子用现实解释神话
11.原始农耕时期,决定南北方房屋样式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环境差异
B. 条件不同
C. 个人喜好不同
D. 风俗习惯不同
12.尧、舜、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
A. 选举
B. 禅让
C. 世袭
D. 武力夺取
13.传说黄帝时,人们已能够制作衣裳,能挖井,发明舟车,有了文字和乐谱。

这些传说()
A. 都是黄帝一人发明的
B. 这时的文字已经是我国比较成熟的汉字
C. 反映了黄帝时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最重要时期
D. 有许多考古发现验证了其真实性
14.“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材料中的“神农”是()
A. 炎帝
B. 黄帝
C. 尧
D. 舜
15.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千古,大禹治水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 他采用疏导的方法
B. 他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C. 他治水的决心坚定
D. 以上都是
16.下列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 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打制的石器打死了一头野兽
C. 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 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17.半坡遗址的下列发现中最能证明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的是()
A. 粟粒遗存
B. 家畜遗骨
C. 磨制石器
D.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遗存
18.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

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

该战役发生在()
A. 牧野
B. 涿鹿
C. 长平
D. 城濮
19.原始社会末期,确定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是()
A. 抽签
B. 世袭
C. 战争
D. 禅让
20.作为“20 世纪中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半坡遗址证明了该聚落()
A. 从事农业、种植粟等
B. 黑陶是半坡陶器的一大特色
C. 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玉器发源地
D. 居民定居,建造干栏式房屋
二、非选择题(共40 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 分)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的种子等。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为什么?(5 分)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5 分)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5 分)
22.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3 分)
图1:干栏式房屋;
图2:半地穴式房屋;
图3: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1)分别写出图1、图2 房屋样式的名称及最早建造这种房屋的原始居民。

(6 分)
(2)中国古代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 分)
(3)写出图 3 所示的古人类的生活特点。

(4 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 分)
材料一:古书上记载,尧虽是部落联盟首领,却住在简陋的房子里,穿的是粗布衣服,吃的是粗米饭,喝的是野菜汤,使用的是陶碗陶盆。

但他却对百姓的生活十分关心,部落里如有人挨饿受冻,他就觉得是自己的过错。

材料二:舜严于律己,处处以身作则……
材料三:禹治水十分辛苦,他与群众同甘共苦,节衣缩食,带头劳动,三过家门而不入。

(1)尧、舜、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与中国古代的哪一制度有关?请指出这一制度的主要做法。

(4 分)
(2)传说中,尧和舜分别有哪些贡献?(4 分)
(3)从尧、舜、禹身上,你能学到哪些优秀品质?(4 分)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A。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D。

留有打制痕迹说明这些石块、石片是经过人工打制的,是北京人创造的工具的最有力依据。

3.C。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旧石器时代。

4.B。

北京人学会了把石块打制成简易的工具。

5.C。

山顶洞人的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制技术和钻孔技术,并已会人工取火。

6.A。

生活在云南的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元谋人。

7.C。

河姆渡人居住在干栏式房屋。

8.B。

半坡原始居民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小米。

9.A。

传说中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10.D。

孔子用现实中的治理四方来解释黄帝四面的神话。

11.A。

原始农耕时期,南北方自然环境差异决定了房屋样式不同。

12.B。

尧、舜、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禅让。

13.C。

这些传说反映了黄帝时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时期,但并非都是黄帝一人发明,这时的文字也不是成熟的汉字,且很多传说目前没有考古发现完全验证其真实性。

14.A。

“神农”是炎帝。

15.D。

大禹治水成功的主要原因包括采用疏导的方法、得到人民的支持以及治水决心坚定。

16.D。

北京人时期没有小米粥,使用打制石器但不会单独一人在原始森林打猎,钻木取火是山顶洞人掌握的技术。

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是合理的。

17.D。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遗存最能证明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18.B。

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的战役发生在涿鹿。

19.D。

原始社会末期,确定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是禅让。

20.A。

半坡遗址证明了该聚落从事农业、种植粟等。

二、非选择题
21.(1)群居生活。

在原始人生活的险恶环境下,野兽出没无常,仅凭个人的力量和简陋的工具难以生存,因此,北京人只能过着群居生活。

(2)证明了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

意义: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3)学会了人工取火。

22.(1)图 1 是干栏式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图 2 是半地穴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建造。

(2)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不同。

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所以建造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燥寒冷,所以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3)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会使用天然火等。

23.(1)禅让制。

做法: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2)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适时耕种;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解除水患。

(3)尧、舜、禹身上体现了公而忘私、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等优秀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