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民族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
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个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在第二卷的答题卡中,每小题2分共
46分。
)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升华,形成白雾
B. 浓盐酸挥发,形成白雾
C. 水加热到沸腾,产生白汽
D.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冰升华,固态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不变,是物理变化,A错误;
B. 浓盐酸挥发,HCl气体溶于空气中的水中形成小液滴,故形成白雾,微粒没有变化,是【
物理变化,B错误;
C. 水加热到沸腾,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不变,是物理变化,C错误;
D.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因此产生白烟,属于化学变化,D正确;
答案选D。
2. 下列变化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食醋除水垢
B. 燃放鞭炮
C. 司母戊鼎表面出现铜绿
D. 转轮排字
『答案』D
『解析』
『详解』A.食醋除水垢是因为食醋可以和碳酸盐反应生成醋酸盐和二氧化碳,发生的是化
学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燃放鞭炮有燃烧过程,涉及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司母戊鼎表面出现铜绿是因为铜和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故C不
符合题意;
D.转轮排字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3. 成语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许多成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原理,下列成语中一
定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水滴石穿
B. 百炼成钢
C. 沙里淘金
D. 刻舟求剑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水滴石穿涉及的反应是32232CaCO H O CO Ca(HCO )++=,属于非氧化还
原反应,故不选A ;
B .百炼成钢是用氧气除去铁中的碳,主要涉及的反应方程式是C+O 2=点燃
CO 2,属于氧化还
原反应,故选B ;
C .沙里淘金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不选C ;
D .刻舟求剑没有新物质生成,故不选D ; 选B 。
4. 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 轮船底部生锈
B. 充有H 2的“喜羊羊”气球遇明火发生爆炸
C. 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
D. 铜质奖章上出现铜绿『Cu 2(OH )2CO 3』
『答案』C 『解析』
『详解』A. 轮船底部生锈,铁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 错误;
B. 充有H 2的“喜羊羊”气球遇明火发生爆炸,氢气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 错误;
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碳酸钙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无化合价变化,C 正确;
D. 铜质奖章上出现铜绿『Cu 2(OH )2CO 3』,铜单质与二氧化碳、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 错误。
答案为C 。
5.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 食盐水
B. 豆浆
C. 食醋
D. 白酒
『答案』B 『解析』
『详解』A .食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A 不符合题
意;
B.豆浆属于液溶胶,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符合题意;
C.食醋的主要成分为乙酸,是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不符合题意;
D.白酒是酒精的水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6.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是()
A. NaOH溶液
B. O2
C. Na2CO3
D. 乙醇的『答案』C
『解析』
『详解』A.NaOH溶液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故A错误;
B. 氧气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所以氧气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
C.Na2CO3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故C正确;
D. 乙醇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和熔
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无论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
7. 下列物质均为厨房中常见的调味品,其中不属于分散系的是()
A. 料酒
B. 食醋
C. 味精(谷氨酸钠固体)
D. 植物油(含有多种液态有机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料酒属于溶液,是分散系,故A不符合题意;
B.食醋属于溶液,是分散系,故B不符合题意;
C.味精为纯净物,不属于分散系,故C符合题意;
D.植物油含有多种液态有机物,属于溶液,是分散系,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C。
8. 明代《本草纲目》中与“烧酒”有关的条目: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
极浓烈,盖酒露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烧酒”为纯净物
B. “酒露”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烧酒”的制作过程中没有物理变化
D. 这里制作“烧酒”的方法是指蒸馏
『答案』D
『解析』
『详解』A.烧酒是乙醇的水溶液,为混合物,故A错误;
B.“酒露”味极浓烈,为醇香气味的气体,不是刺激性气味,故B错误;
C.“烧酒”的制作过程中,乙醇易挥发,乙醇蒸馏过程为物理变化,故C错误;
D.蒸令气上,则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点差异分离,则该法为蒸馏,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易溶于水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
B. 液态氯化氢能导电
C. 液态氯化钠能导电
D. 熔融状态的钠是电解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易溶于水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氨气极易溶于水,但氨气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液态氯化氢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故B错误;
C.液态氯化钠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故C正确;
D.金属钠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所以钠不是电解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准确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是解题关键,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②电解质本身可能不导电,如NaCl固体,但NaCl是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后熔融状态导电即可,又如HCl气体不导电,但溶于水后形成的盐酸能导电,HCl是电解质;③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如Fe能导电,但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④难溶性化合物不一定就是弱电解质。
10.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盐酸、纯碱、氯酸钾、氧化镁、二氧化硅
B. 硝酸、烧碱、次氯酸钠、氧化钙、二氧化硫
C. 碳酸、消石灰、硫酸铵、一氧化碳、三氧化硫
D. 醋酸、烧碱、生石灰、氧化铁、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
『分析』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盐;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是能与碱作用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盐酸、纯碱、氯酸钾、氧化镁、二氧化硅分别属于酸、盐、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
B.硝酸、烧碱、次氯酸钠、氧化钙、二氧化硫分别属于酸、碱、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故B正确;
C.碳酸、消石灰、硫酸铵、一氧化碳、三氧化硫分别属于酸、碱、盐、不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
D.醋酸、烧碱、生石灰、氧化铁、二氧化碳分别属于酸、碱、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选B。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红磷转化为白磷,属于物理变化
B. 石墨导电、金刚石不导电,故二者不同素异形体
C. O2和O3分子式不同,性质相同
D. 硫有S2、S4、S6等单质,它们都是硫的同素异形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红磷和白磷是不同的物质,二者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故A项说法错误;B.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项说法错误;C.O2和O3是不同的物质,二者性质不完全相同,故C项说法错误;
D.S2、S4、S6等均是由硫原子组成的单质,因此它们都是硫的同素异形体,故D项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D项,故答案为D。
12.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Al2(SO4)3=2Al3++ 3SO42-
B. AlCl3= Al3++Cl-
C. Mg(NO3)2= Mg+2+2NO3-
D. KMnO4=K++Mn7++4O2-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电离方程式是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强电解质电离用“=”。
弱电解质电离用“”。
书写电离方程式还需注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
『详解』A. Al2(SO4)3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Al2(SO4)3=2Al3++ 3SO42-,A正确。
B. AlCl3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AlCl3= Al3++3Cl-,B错误。
C. Mg(NO3)2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Mg(NO3)2= Mg2++2NO3-,C错误。
D. KMnO4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KMnO4=K++ MnO4-,D错误。
答案为A。
13.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化合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C. 复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 有氯气参加的反应,氯气只能作氧化剂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在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中是否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进行分析,在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不一定由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在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在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化合价的变化。
『详解』A.在化合反应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故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即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在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有氯气参加的反应,氯气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如Cl2溶于NaOH溶液的反应中,氯气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4.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B.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2
4
SO +Ba2+=BaSO4↓
C. 稀硝酸滴在大理石上:CaCO3+2H+=Ca2++H2CO3
D. 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Fe2O3+6H+=2Fe3++3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稀硫酸与铜不反应,A错误;
B、稀硫酸与Ba(OH)2溶液混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SO42-+2H++2OH-+Ba2+===BaSO4↓+2H2O,B错误;
C、稀硝酸滴在大理石上生成硝酸钙、水和CO2:CaCO3+2H+===Ca2++H2O+CO2↑,C错误;
D、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生成氯化铁和水:Fe2O3+6H+===2Fe3++3H2O,D正确;
答案选D。
15. 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的是()
A. H+K+OH-Cl-
B. H+Na+CO2-
3
OH-
C. Mg2+Na+ SO2-
4Cl- D. Ba2+K+ SO2-
4
NO-
3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氢离子和氢氧根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氢离子和碳酸根、氢氧根均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四种离子相互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C符合题意;
D.钡离子和硫酸根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6. 下列化学反应中,既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NH4Cl+NaOH == NH3↑+H2O+NaCl
B. 3CO+Fe2O3 ==2Fe+3CO2
C. Cl2+2KBr===Br2+2KCl
D. NH3+CO2+H2O===NH4HCO3
『答案』C
『解析』
『详解』A、NH4Cl+NaOH == NH3↑+H2O+NaCl中各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A;
B、3CO+Fe2O3 ==2Fe+3CO2中碳、铁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
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故不选B;
C、Cl2+2KBr===Br2+2KCl中氯、溴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C;
D、NH3+CO2+H2O===NH4HCO3中各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故不选D。
17. 下列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的是()
A. 2Cl-→Cl2
B. Fe3+ →Fe2+
C. Cu2+ →Cu
D. MnO4-→MnO2
『答案』A
『解析』
『分析』需要加入氧化剂,则选项中为还原剂的氧化反应,还原剂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以此来解答。
『详解』A.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需要加氧化剂,故A正确;
B.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要加还原剂,故B错误;
C.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要加还原剂,故C错误;
D.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要加还原剂,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还原剂、氧化剂中元素化合价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熟悉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来解答。
需要加入合适的氧化剂来实现氧化还原反应,说明所给物质一定具有还原性,在反应过程中做还原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
据此进行推断即可。
18. 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多种标准划为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错误的是()
A. 钠的化合物
B. 盐类
C. 可溶于水
D. 电解质『答案』B
『解析』
『详解』A.四种物质均含有Na元素,属于钠的化合物,故A正确;
B.NaOH属于碱不属于盐,故B错误;
C.四种物质均可以溶于水,故C正确;
D.四种物质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均可以导电,属于电解质,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9. 下列化学反应能用H++OH- =H2O表示的是()
A. 稀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
B. 锌粉与稀硫酸反应
C. 少量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
D. 少量H2CO3与Ca(OH)2溶液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稀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两者均属于强电解质,产物无固体或气体,能用H++OH-=H2O表示,A正确;
B. 锌粉与稀硫酸反应,离子方程为Zn+2H+=Zn2++H2↑,B错误;
C. 少量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离子方程为H++SO42-+Ba2++OH-=BaSO4↓+H2O,C错误;
D. 少量H2CO3与Ca(OH)2溶液反应,离子方程为H2CO3+ Ca2++2OH-=CaCO3↓+2H2O,D错误。
答案为A。
20.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纯碱的化学式:NaOH
B. 熟石灰的化学式:Ca(OH)2
C. H2SO4电离:H2SO4=H+
2+SO2-
4
D. NaOH电离:NaOH=Na++O2-+H+
『答案』B
『解析』
『详解』A.纯碱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故A错误;
B.熟石灰为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故B正确;
C.硫酸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应为H2SO4=2H++SO2-
,故C错误;
4
D.NaOH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NaOH=Na++OH-,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21.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A. 铵盐:NH4Cl、NH4NO3、NH3 、Fe(SO4)2、
B. 碱:NaOH、KOH、Ba(OH)2、Na2CO3
C. 氧化物:Fe3O4、NO2、SO3、H2O2
D. 电解质:Na2O、BaSO4、盐酸、石墨
『答案』C
『解析』
『详解』A.NH3、Fe(SO4)2不属于铵盐,分别属于氢化物和亚铁盐或者硫酸盐,故A不选;B.Na2CO3虽然俗称纯碱,但Na2CO3不属于碱而属于盐,故B不选;
C.Fe3O4、NO2、SO3、H2O2均属于氧化物,故选C;
D.盐酸属于混合物,即不属于电解质又不属于非电解质;石墨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故D不选。
答案选D
22. 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且不能与水反应的是()
A. SiO2
B. CO2
C. CaO
D. H2SO4『答案』A
『解析』
『详解』A.SiO2不与水反应,但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符合题意;
B.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且属于酸性氧化物,故B不符合题意;
C.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碱性氧化物,故C不符合题意;
D.H2SO4属于酸,不属于氧化物,不能和水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点睛』酸性氧化物是一类能与水作用生成相应价态的酸,或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且生成物只能有一种盐和水,不可以有任何其它物质生成),或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的氧化物,但二氧化硅特殊,属于酸性氧化物,但不能和水反应,可以和氢氟酸反应。
23. 用饱和FeCl3溶液制取Fe(OH)3胶体的正确操作是()
A. 将FeCl3溶液滴入蒸馏水中
B. 将FeCl3溶液滴入热水中生成棕黄色液体
C. 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不断搅拌,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
D. 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加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液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将FeCl3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得到的是稀的FeCl3溶液,不是Fe(OH)3胶体,A 错误;
B. 将FeCl3溶液滴入热水中生成棕黄色液体,水解程度不够,仍未得到Fe(OH)3胶体,B错误;
C. Fe(OH)3胶体呈液态,是均一的较稳定的分散系,C错误;
D. 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加热煮沸,让FeCl3溶液充分水解,从而生成红褐色液体,即Fe(OH)3胶体,D正确。
故选D。
『点睛』制取胶体时,不能搅拌,因为搅拌会使胶体发生沉降,从而得不到胶体。
第二卷
二、选择题(请按题目的要求将答案填在对应的位置,每个空2分,共27个空,共54分。
)
24.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HNO3=____________
(2)KOH=_____________
(3)Fe2(SO4)3=___________
(4)NaCl=_____________
『答案』(1). HNO3=H++NO -
3(2). KOH= K++OH-(3). Fe2(SO4)3= 2Fe3++3SO2-
4
(4). NaCl= Na++Cl-
『解析』
『详解』(1)硝酸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出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是:
HNO3=H++NO -
3
;
(2)氢氧化钾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出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是:KOH= K+ +OH-
;
(3)硫酸铁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出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是:Fe2(SO4)3= 2Fe3++3SO2-
;
4
(4)氯化钠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电离方程式是:NaCl= Na++Cl-。
25.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________
(2)铝片与硫酸铜反应___________
(3)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____________
(4)盐酸与碳酸钠反应_____________
= Ba SO4 ↓ 『答案』(1). H++OH- = H2O (2). 2Al+3Cu2+= 2Al3++3Cu2+(3). Ba2+ + SO2-
4
(4). 2H++CO 2-
= H2O +CO2↑
3
『解析』
『详解』(1)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氢、氢氧化钠和氯化钠都是强电解质,拆成离子的形式,水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是:H++OH- = H2O;
(2)铝片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硫酸铜是强电解质,拆成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硫酸铝是强电解质,拆成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离子方程式是:2Al+3Cu2+= 2Al3++3Cu2+;(3)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硫酸钠拆成硫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氯化钡拆成钡离子和氯离子,硫酸钡难溶于水,写化学式,氯化钠拆成氯离子和钠离子,离子方程式是Ba2+ + SO2-4= Ba SO4 ↓;
(4)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氯化氢拆成氢离子和氯离子,碳酸钠拆成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氯化钠拆成钠离子和氯离子,水和二氧化碳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是:2H++CO 2-3= H2O +CO2↑。
26. 下列物质:①钠(Na)②氧气(O2)③氯化钠(NaCl)④硫酸(H2SO4)⑤氧化
钙(CaO)⑥氢氧化钠(NaOH),请将上述物质按下列要求分类,并将其序号
..填入空白处:按组成分类。
(1)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
(2)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3)属于酸的是_____,
(4)属于碱的是_____,
(5)属于盐的是________
『答案』(1). ①②(2). ⑤(3). ④(4). ⑥(5). ③
『解析』
『分析』根据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进行判断。
单质是仅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酸指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详解』①钠(Na)属于金属单质;
②氯气(Cl2)属于非金属单质;
③氯化钠(NaCl)由金属离子和氯离子组成,属于盐;
SO,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属于酸;
④硫酸(H2SO4)电离产生H+、2-4
⑤氧化钙(CaO)是由O和Ca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⑥氢氧化钠(NaOH)电离产生Na+和OH-,由于阴离子全部是OH-,因此该物质属于碱;
(1)属于单质的是①②;
(2)属于氧化物的是⑤;
(3)属于酸的是④;
(4)属于碱的是⑥;
(5)属于盐的是③。
27. 如图为一“铁链”图案,小明在图案上分别写了H2、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
请回答下列问题:
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①()两种物质都不是电解质;
②()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
③()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④()两种物质都是盐
『答案』(1). A (2). C (3). B (4). D
『解析』
『详解』①常见的电解质包括酸、碱、盐、绝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水,所以氢气、二氧化碳不是电解质,故答案为A;
②氧化钠和氯化钠都是化合物,且都含有钠元素,是钠的化合物,故答案为C;
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都是氧化物,故答案为B;;
④氯化钠和氯化铁都是盐,故答案为D。
『点睛』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例如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凡在上述情况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例如非金属氧化物、一些氢化物和一些有机物如蔗糖和酒精等;特别注意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且非电解质的水溶液也可能导电,如CO2的水溶液导电,是因为生成碳酸的缘故;另外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既要排除单质又要排除混合物。
三、实验题.包括三个小题
28. (1)已知:实验室制取Cl2的方程式为:MnO2+4HCl(浓)加热
MnCl2+Cl2↑+2H2O,
在化学方程式中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
(2)写出上述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中①Mn元素化合价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②被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
③MnO2是_______剂(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④发生了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⑤Cl元素化合价______(“升高”或“降低”),
⑥被______(填“氧化”或“还原”),
⑦HCl是______剂(填“氧化”或“还原”);
⑧发生了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答案』(1).
+4-2+1-1+2-10+1-2
2
22
2
Δ
Mn O+4H Cl Mn Cl+Cl+2H O
(2). MnO2+4H++2Cl-
加热
Mn2++ Cl2↑+2H2O (3). 降低(4). 氧化(5). 氧化(6). 还原(7). 降低(8). 还原(9). 还原(10). 氧化
『解析』
『详解』(1)依据化合价原则,标出元素的化合价,+4-2+1-1+2-10+1-22222ΔMn O +4H Cl Mn Cl +Cl +2H O ;
(2)氯化氢是强电解质,氯化锰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所以离子方程式是:MnO 2+4H ++2Cl -加热Mn 2++ Cl 2↑+2H 2O ;
(3)上述反应中①Mn 元素化合价有+4价到+2价,化合价降低; ②锰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③MnO 2是氧化剂;
④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⑤Cl 元素化合价有-1价到0价,化合价升高;
⑥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⑦HCl 是还原剂;
⑧化合价升高发生了氧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