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951d308f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8.png)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中秋是指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都会选择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关于中秋节的来历说法有很多,以下列出三个比较常见的说法。
为了庆祝这个节日,各地都有习俗,人们会摆上香案,祈求平安,吃月饼祈求团圆等。
来历来历一: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我国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而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且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
先开始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的演变称为“中秋节”。
来历二: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这个我们最熟悉了,先是后裔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一个成仙的药,他不舍得自己的妻子(嫦娥),把药交给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这天嫦娥吃了仙药,然后奔月亮去了,至于嫦娥为什么吃药,还有几种说法,这里不表,后裔对嫦娥思念,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后来演变成习俗,也有说人们听说嫦娥成仙之后,纷纷在月下设香案,向成仙的嫦娥祈求平安,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节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人们称“中秋节”。
来历三:由祭祀土地神演变而来,在农耕社会,农作物的收获对于农民至关重要,所以人们经常有祭祀土地的活动,在以前有春播、夏收、秋获、冬藏之说,在秋季收获时,农民会祭祀土地神,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所以可能是由这延续下来的习俗。
习俗月饼,每到中秋节,月饼是必不可少的,它象征着团圆,寓意着圆满,是我们对亲情的寄托。
在中秋节来临之际,亲朋好友互相赠月饼,是一种亲情的体现,也是社会关系的联络。
在节日当晚,一家人会围在香案前切月饼吃,每个人都要吃,这代表了自己是这个家的一份子,象征着团员。
设香案,中秋季也是祭月的节日,人们会设香案,点上香,放上水果、月饼等,香案置于院落中,表达了对月亮的祭拜,也表达了人们对神的敬仰。
赏月,这一天月亮很美,由古代文人骚客们发起,他们的诗句及作品促使这种活动逐渐成为一种习俗,这一天一家人一起赏月那叫圆满,一个人漂泊在外赏月,会异常孤单。
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和传说
![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和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b3a60d2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f.png)
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和传说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天庆祝。
这个节日起源于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间传说。
中秋节既是家庭团聚的时刻,也是人们对丰收和美好生活的祈愿。
以下将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习俗以及传说。
一、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古代,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
关于中秋节来历的解释有很多版本,其中最为人们所公认的版本之一是关于嫦娥奔月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十个太阳轮流照亮人间,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炎热和干旱。
为了拯救人类于水火之中,大禹带领众人向天帝求助。
天帝发怒之后派遣了英勇的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
后羿的英勇行为得到了人们的敬仰和崇拜,成为了他们心目中的英雄。
后羿娶了嫦娥作为妻子,二人恩爱甚浓。
但是天神羡慕后羿的英勇和嫦娥的美貌,让他们每天只能生活在月亮上。
从此以后,人们开始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这天,向月亮祭拜以表达他们对后羿和嫦娥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二、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有很多丰富多彩的习俗,这些习俗既体现了古人的文化智慧,也寓意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1. 赏月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会聚集在一起,欣赏明亮的月亮。
月亮在中秋节这天会达到一年中最圆最亮的状态,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人们边赏月边品尝月饼,相互交流感受,共同度过一个温馨的时刻。
2. 吃月饼中秋节的重要食物是月饼,这种圆形的糕点象征着团圆和平康。
传统的月饼有很多不同的口味和馅料,如莲蓉、豆沙、五仁等。
人们通常会将月饼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表达祝福和感恩之情。
3. 点灯笼灯笼是中秋节的另一个重要象征。
人们会制作各种各样的彩色灯笼,并在夜晚挂在窗户和树上。
这些灯笼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如动物、花卉等,增添了节日的氛围和喜庆感。
4. 赛诗对赛诗对是中秋节的传统活动之一。
人们会分成两组,互相对诗,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这个活动既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情感,也促进了文化交流和传承。
三、中秋节的传说除了嫦娥奔月的传说,中秋节还有其他一些耳熟能详的传说。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d6dec9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b.png)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篇1中秋节的来历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
”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的正中,所以称中秋,所以这是中秋节的来历素因之一。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璋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
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日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关于中秋节的由来,一说起源于我国古代的秋祀——敬土地神。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与季节有很大关系,在科学尚不发达的时代,无论是播种还是收获,人们往往祈祷土地神:播种时祭土地神,祈求丰收——叫“春祈”(春祀);八月中旬稻子成熟,向土地神报告丰收——叫“秋报”(秋祀)。
中秋节是秋报的遗俗。
八月中旬,正是秋粮收割之际,一年汗水抛洒在土地上,收获在即,因此家家拜祭土地神,答谢神的保佑,于是围绕“秋报”出现了一系列仪式和风俗活动。
第二种中秋节的来历起源于我国古代的月崇拜——祭月亮神。
中秋节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
中秋节是月亮的节日,中秋之夜,月最亮最圆,月色最美好,温柔、圆润、恬静,给人以神秘感,致使崇月甚于崇日。
正因为古代人们重视月亮,许多习俗都与月亮有关。
我国古代就有祭月、拜月的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风俗和故事
![中秋节的来历风俗和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9c5b9b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12.png)
中秋节的来历风俗和故事中秋节,又称月圆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中秋节的来历、风俗和故事,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美丽的节日。
一、来历:中秋节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月习俗。
相传古代人们为了祈求丰收和庇佑,于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向明亮的圆月祭祀。
后来,这一习俗逐渐演变成了中秋节,成为了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二、风俗:1. 赏月:中秋节的最重要的风俗之一就是赏月。
当晚,家人团聚,一同赏月,传说中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也常被讲述。
2. 吃月饼:中秋节的主食是月饼。
月饼通常是圆形的,象征着团圆。
人们相互赠送月饼,寓意着团圆和祝福。
3. 点灯笼:中秋节的另一个重要风俗是点灯笼。
人们会在家门口或花园里挂灯笼,营造出温馨的节日氛围。
特别是在公园或广场上还会举行灯笼展览,各种造型的灯笼争奇斗艳,壮观非常。
4. 赏桂花:中秋节正值桂花盛开季节,人们会在这时欣赏桂花的香气和美丽。
5. 祭拜家神: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会为家中的神像或祖先设立祭拜台,烧香祭拜,祈求平安和祝福。
三、故事:1. 嫦娥奔月: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有十太阳,炎炎夏日使人们苦不堪言。
于是后羿英勇地射下九个太阳,挽救了人间。
但他的举动引起了太阳神的愤怒,太阳神降下久旱。
后羿为了挽救百姓,从王母娘娘那里得到了不死药。
但被嫉妒的弓箭手冯宣偷走,后羿只好把药丹交给妻子嫦娥保管。
嫦娥不忍看到百姓苦苦哀求,决定用这颗药丹消灭罪恶并拯救百姓。
她吞下了药丹后飞升至月宫,成为嫦娥仙子,并定居在月亮上守护着人间。
2. 后羿射日:相传,后羿为了救世人们,这天以力大无穷、箭术精湛的他开始实施了射日计划。
后羿利用自己超人的力量,用绣线一箭射往天空的九个太阳,成功拯救了人类,太阴隐去九个太阳,回到了正常的状态。
人们敬佩他的英勇事迹,将他的名字流传至今,中秋节也因之而更加庄重隆重。
以上是关于中秋节的来历、风俗和故事的简要介绍。
希望大家能在这个美丽的节日里与家人团聚,共度一个温馨美满的中秋节。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优秀6篇】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96534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1.png)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优秀6篇】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很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很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中秋节的来历简洁介绍【优秀6篇】,假如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共享给最好的挚友。
篇一:中秋节的来历简洁介绍篇一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自古就有祭祀月亮的礼制,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秋分夕月”、“中秋夜迎寒”的活动。
中秋季节正逢秋粮收获,古人答谢神灵护佑庆祝活动,称为“秋报”。
中秋月朗中天,秋高气爽,正是赏月的绝佳时令。
后来祭月便渐渐为赏月所代替,节庆持续下来,并被给予新的含义。
在中秋节的演化过程中,不乏诸多漂亮的神话,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一系列传闻使中秋节充溢浪漫色调。
唐朝初年,中秋节已成为固定节日,宴饮赏月颇为盛行。
当时的中秋节仅停留在贵族赏月与玩月阶段,没在民间流行。
宋代以后,中秋节始盛行民间。
明清时期,中秋成为仅次于春节的其次大传统节日,并形成了很多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如“卖兔儿爷”、“树中秋”、“舞火龙”、“烧斗香”等,使中秋节具有了更多文化内涵。
2015年5月,中秋节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15年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篇二:中秋节的来历简洁介绍篇二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而祭月的。
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又有祈求团聚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聚节”、“女儿节”。
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八月十五中秋的来历与传说
![八月十五中秋的来历与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2b4f6510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f.png)
【导语】⼋⽉⼗五的中秋节是⼀个很美满的节⽇,在这⼀天,⼤家都团团圆圆的,那么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吗?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忧考中秋节频道!1.⼋⽉⼗五中秋的来历与传说 1、中秋节由古代祭⽉慢慢演变⽽来。
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分别是孟⽉、仲⽉、季⽉。
农历⼋⽉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个⽉,所以被称为“仲秋”,⽽农历⼋⽉⼗五正好是秋季的⼀半,所以被称为“中秋”。
最初这⼀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的节⽇,慢慢就演变成为中秋节。
2、中秋节由嫦娥奔⽉的故事演变⽽来。
这个故事最⼴为流传,后羿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种成仙的药,他舍不得离开⾃⼰的妻⼦嫦娥,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
在⼋⽉⼗五这天嫦娥吃了仙药,然后奔⽉亮去了。
后羿思念嫦娥,所以每年这⼀天,都会在园⼦⾥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盼望她能回来团圆。
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节⽇,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称为中秋节。
3、中秋节由祭祀⼟地神演变⽽来。
在农耕社会,农作物对于农民⾄关重要,所以⼈们经常祭祀⼟地。
在秋季收获时,农民会祭祀⼟地神,农历⼋⽉⼗五正好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因此逐渐演变成中秋节。
2.⼋⽉⼗五中秋的来历与传说 1、吴刚伐桂 ⽉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以唐代段成式《⾣阳杂俎》前集卷⼀《天咫》所载最为具体,其云:“旧⾔⽉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桂⾼五百丈,下有⼀⼈常斫之,树创随合。
⼈姓吴名刚,西河⼈,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意思是说吴刚曾跟随仙⼈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就把他发配到⽉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桂。
⽉桂⾼达五百丈,随砍即合,炎帝就是利⽤这种永⽆休⽌的劳动作为对吴刚的惩罚。
李⽩诗中有“欲斫⽉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2、嫦娥奔⽉ 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宫。
但琼楼⽟宇,⾼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正是她倍感孤寂的写照。
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圆之候,你⽤⾯粉作丸,团如圆⽉形状,放在屋⼦的西北⽅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
中秋节的来历有哪些
![中秋节的来历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b4f9c0e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43.png)
中秋节的来历有哪些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被誉为“月夕”、“团圆节”、“仲秋节”等不同的称呼。
中秋节的来历其实有很多种版本,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几种比较普遍的说法。
一、纪念胶东起义相传中秋节的来历源于唐朝时期,当时,唐玄宗喜欢慕名佛教,居住在崇仁宫。
与此同时,胶东地区的人民经历了饱受压迫的生活,于是发动了一场起义。
这场起义的领袖是刘黑土、田武等人。
这场起义的时间是在中秋节前夕,因此很多人认为中秋节的起源就是为了纪念这场起义。
二、纪念嫦娥奔月中秋节的来历还有一个比较有名的传说,那就是嫦娥奔月。
相传在古代的时候,人们相信月亮里面有个仙女,她名叫嫦娥,每天都在月亮中度过。
后来,一个名叫后羿的射箭高手,想要飞到月球上,却发现人在天上难以行动,于是后羿就射下了9 只日。
此后,人们在月亮上也就能看到草木、山川了。
后羿的妻子嫦娥因为对他念念不忘,便突破重重阻隔,飞到了月球上。
因此,中秋节就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而兴起的。
三、纪念拯救孟姜女中秋节的来历还有一个比较感人的传说,那就是拯救孟姜女。
相传在古代时期,有一个妇女叫孟姜女,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度过了很长的岁月,思念家乡的心情非常强烈。
她天天向着东方祈祷,每一天看着东方,眼泪就像西江水一样流失。
最后,她的泪水流成了一条大河。
月亮上的玉兔、蟾蜍,听说这位美丽的女子心有所思之后,执了孟姜女的手,带她直上天空,让她在明亮的光环中与家人团聚。
所以,为了纪念这一传说,人们就在中秋节之夜的月色中,观赏月亮,向嫦娥等月亮中的神仙祈愿团圆、幸福。
四、古代的祭月节除了以上的传说之外,中秋节的来历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古代的祭月节。
古代人对自然的崇拜是无以伦比的,而在秋季的时候,人们会感到月亮非常美丽,因此就安排了一些仪式来祭拜月亮。
古代的明月祭拜非常严肃,甚至比较复杂。
到了唐朝时期,月祭还升级成一个重要的颁帖交流活动,各方的重要人物都能在此集中会面,加深交流,这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秋节的“团圆”之意。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传说故事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66a965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8.png)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中秋是指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都会选择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有以下几种说法:1. 来历一: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的祭月活动。
我国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而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
这一天最初是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民间的中秋节。
2. 来历二:与嫦娥奔月的传说有关。
后羿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后,得到了一个成仙的药。
他的妻子嫦娥在八月十五这天吃了仙药,然后飞到了月亮。
后羿对嫦娥深感思念,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摆上嫦娥最爱的食物。
3. 来历三:与祭祀土地神有关。
在农耕社会,农作物的收成与土地神息息相关,所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祀土地神,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基于上述内容和之前的结构,我为你重新撰写了一篇文章:---中秋节:古老传说与现代庆祝中秋节,又被称为月圆节或团圆节,是华人社区中的重要传统节日。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明亮的满月高悬在夜空,家家户户都会团聚一堂,庆祝这个古老的节日。
但你知道中秋节是如何起源的吗?又有哪些传统的庆祝方式呢?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月神崇拜。
在那个时候,月亮被认为可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人们会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月神的庇佑。
但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其他的传说与中秋节的起源有关:1. 祭月传统:古代的帝王会在这一天祭拜月神,祈求国泰民安。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习俗也被普通百姓所采纳,并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中秋节。
2. 嫦娥奔月:这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中秋传说。
嫦娥吃下仙药后,飞到了月亮,成为了月宫的仙女。
她的丈夫后羿每年都会在这一天摆上香案,祭拜嫦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3. 祭祀土地神:在农耕社会,人们会在中秋这一天祭祀土地神,祈求来年的五谷丰登。
中秋节的风俗1. 赏月:在中秋之夜,人们会走出家门,仰望那轮明亮的满月,表达对家人和亲友的思念之情。
2. 吃月饼: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它的圆形代表了团圆和完整。
中秋节传说故事_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
![中秋节传说故事_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b5a68e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e.png)
中秋节传说故事_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你知道中秋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传说故事_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中秋节传说故事中秋节传说故事一:嫦娥奔月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节传说故事二:吴刚伐桂传说月中有桂树,《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树”,后来的传说更加具体,桂树旁又添了一个伐桂之人吴刚。
月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以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载最为具体,其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
中秋节的来历及传说故事
![中秋节的来历及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e54d69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f.png)
中秋节的来历及传说故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中秋节的来历及传说故事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来历与意义
![中秋节的来历与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d82c3d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4.png)
中秋节的来历与意义中秋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庆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下面将从中秋节的起源、传统习俗以及节日的意义三个方面来阐述中秋节的来历与意义。
一、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月活动,据传始于周朝,当时人们悲痛地祭奠嫦娥因误食长生不老药而飞往月宫的传说。
传说中,为了报答人间的孝心,嫦娥选择在每年八月十五这一天返回人间和亲人团聚。
于是,人们在这一天欢欣庆祝,并将祭月的习俗代代流传下来。
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1. 赏月:中秋节的主要活动之一是赏月。
人们聚集在一起,同家人、亲友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
赏月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表达情感和家人团聚的象征。
2. 吃月饼:中秋节必不可少的美食就是月饼。
月饼的制作过程也是一个具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活动。
人们会将制作好的月饼馈赠亲友,以表达团聚和共度佳节的美好祝愿。
3. 赏桂花:中秋节正值桂花盛开的季节,人们也会赏桂花,感受花香的清新和花朵的美丽。
桂花还被视为中秋节的象征物,寓意着团圆和繁荣。
三、中秋节的意义1. 团圆:中秋节是一个强调家庭团聚和亲情的节日。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工作压力大,忙碌的生活节奏也使得亲情的联系渐渐淡漠。
中秋节提供了一个特别的机会,让人们回归家庭,与亲人共度美好时光,加强家庭矩阵的凝聚力。
2. 感恩:中秋节也有感恩的寓意。
人们在这一天表达对亲人的感激之情,感谢他们的关爱和付出。
同时,也感恩自然的恩赐,欣赏月亮的宁静和大自然的美丽。
3. 传承文化: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智慧和价值观念。
通过庆祝中秋节,人们传承和弘扬了祖先的智慧和传统文化,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4. 祈福:对于许多人来说,中秋节也是一个祈求平安、幸福和健康的时刻。
人们在这一天会带上自己的愿望,在赏月的同时表达祈福和祈愿的心声。
总结: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代表,凝聚着人们的情感和思念之情。
传统节日中秋节的起源是什么
![传统节日中秋节的起源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6219ba2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ac.png)
传统节日中秋节的起源是什么传统节日中秋节的起源是什么传统节日中秋节的起源1、最早的雏形---始于战国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由此可见,在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有了中秋节的雏形,民以食为天,当时的人们在中秋这一天已经开始注意饮食。
2、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祭月、拜月《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
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西汉时期是中国非常注重礼仪的朝代,在此时精神文明和已经非常丰富,因此人们有更多的精力讲究礼节。
拜月祭月的传统由此产生。
3、兴起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
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这一说话的渊源可能更为久远,在民间代代相传后为文字所记载。
中秋节风俗1、赏月。
在中秋节,中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2、吃月饼。
中国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
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
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呢
![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呢](https://img.taocdn.com/s3/m/899ce61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7.png)
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呢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中国,据说最早源于古代的祭月礼仪。
古人观察到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最圆,人们为了感谢丰收和祈求较好的天气,开始进行祭月活动。
后来,这一习俗逐渐发展成中秋节。
中秋节的来历还有以下几个传说:
1. 嫦娥奔月:相传古代有十个太阳,会轮流照耀大地,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热量。
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后,被封为天上的神仙。
但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仙丹后,变得轻盈而飘逸,最终飞上月球。
为了纪念嫦娥,人们在中秋节时观赏月亮,也把嫦娥当作中秋节的象征之一。
2. 后羿射日:传说古代有十个太阳,轮流照耀大地,给人们带来灾难。
人们求神仙后羿帮助解决,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
为了纪念后羿的伟业,人们也在中秋节时燃放烟火,象征射下太阳的光芒。
3. 月宫嫂嫂:相传月亮上有一个美丽的仙境——月宫,由月宫玉兔、月宫嫂嫂等仙子居住。
传说中,嫦娥是玉帝的重要仙女,而在月宫居住的月宫嫂嫂则是嫦娥之姐、也是玉帝的掌上明珠。
中秋节是人们和月宫嫂嫂相聚的时刻,人们再通过仰望明月,来思念远在天边的月宫嫂嫂。
这些传说和神话故事让中秋节充满了浪漫与神秘的色彩,并成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c588ba1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0.png)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庆祝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与清明节、端午节、春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传统习俗和独特的文化传承。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一、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时期。
相传,当时天帝之孙后羿得到了不死药,为了防止药被武丁夺取,后羿在月亮上藏起不死药。
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人们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赏月,吃月饼,庆祝中秋节。
在另一个故事中,中秋节起源于周朝时期。
相传,当时周武王征服了商纣王,统一了天下。
周武王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自此成为了皇帝的传统。
为纪念周武王的成就,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被确定为庆祝中秋节的日子。
不论是哪个故事,中秋节都成为了一种传统习俗,以庆祝和团圆为主题,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传统节日之一。
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1. 赏月——赏月是中秋节庆祝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中秋月亮圆满,常被比作人生的圆满和团圆。
在小桥流水、草地天空、花好月圆的环境下,欣赏月亮的光辉,感受并祝愿和家人、亲友之间的情谊和平安。
2. 吃月饼——月饼是中秋节重要的传统食品之一,它是以五仁、莲蓉、豆沙为主要原料,用皮包着馅制成的小点心。
在中秋节时送月饼、品月饼已经成为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而现在月饼种类越来越多样化,不再是传统的五仁、莲蓉、豆沙,也有水果味、巧克力味等口味的月饼。
3. 点灯笼——在中秋节的晚上,人们还会点起彩灯和花灯放在庭院中,让家人、邻居都能欣赏到灯光的美丽。
4. 祭拜——在中秋节,也有一些地方会进行祭拜活动。
祭拜祖先,祈求平安,是中国古老的习俗之一。
5. 玩捉迷藏——中秋节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
他们会在院子里玩捉迷藏、打闹等游戏,充分体验秋天的欢乐氛围。
三、中秋节的文化传承中秋节作为传统节日,传承了中国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成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简介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117c3b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7.png)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简介中秋节,又称月夕、团圆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8月15日,是人们在团月之时庆祝的一种习俗。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祭月仪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与家人团圆、赏月并欣赏月饼的传统盛会。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一、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嫦娥奔月传说。
相传古代中国有十个太阳,每天轮流出来照耀大地,但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困扰。
为了拯救人民,英雄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使世界恢复宁静。
然而,后羿之妻嫦娥无意间误饮了仙药,飞上了月亮。
为了怀念妻子,后羿每年在这个时候拜月,并将这个习俗传承下来,形成了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
二、中秋节的风俗习惯1. 赏月:中秋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就是赏月。
人们在这天通常会找一个宽敞的地方,与家人或朋友一起观赏明亮的月亮。
月亮的圆形代表着团圆,所以赏月也象征着亲人团聚的愿望。
2. 吃月饼:在中秋节期间,人们都会赠送和品尝月饼。
月饼是一种圆形的糕点,其制作过程繁琐,口感丰富多样。
里面的馅料有豆沙、莲蓉、红豆等多种口味。
传统的月饼上还会印上花纹,如兔子、莲花等寓意吉祥的图案。
3. 赏花灯: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南方城市,中秋节还有赏花灯的习俗。
人们会沿街散步,欣赏五彩缤纷的花灯,这些花灯造型各异,如龙、凤、兔子等,灯光明亮,给人们带来独特的视觉享受。
4. 玩游戏:中秋节也是家庭聚会的时候,人们会一起玩各种传统游戏。
其中最流行的游戏是“猜灯谜”。
人们在花灯下贴上谜语,其他人则猜谜语的答案,猜对了可以获得小奖品。
5. 龙舟竞渡:在一些地方,中秋节还有一项传统的活动,那就是龙舟竞渡。
人们组成龙舟队,在河流或湖泊中竞渡划船比赛,船上的队员有节奏地划着船桨,船尾有人敲鼓助威,气氛热烈而喜庆。
三、结语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瑰宝,是人们表达思念和祝福的重要时刻。
通过赏月、吃月饼、赏花灯等习俗,人们在这一天共同感受团圆和温馨。
无论身在何方,中秋节都是人们心中的一个节日,一个可以与亲人团聚、祈福家庭和美好未来的时刻。
中秋节的来历故事介绍
![中秋节的来历故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1f6a26b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e.png)
中秋节的来历故事介绍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华人世界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起源和来历与古代中国的传说和传统习俗有关。
下面将为您介绍中秋节的来历故事。
故事一:嫦娥奔月很久以前,中国有位名叫后羿的英雄。
他拥有一把神奇的弓箭,能够射下九个太阳。
后羿射下了八个太阳后,天帝赐予他一颗不死之药,但只能留给他一位安排。
后羿十分爱护妻子嫦娥,不忍心让她孤独一生。
有一天,后羿外出狩猎,他的邻居韩滔趁机闯入后羿家中,想要夺取不死之药。
嫦娥为了保护药物,一时之间吞下了所有药丸,并飞到了天空。
她最终落脚在月亮上。
后羿回家后发现嫦娥不见了,他知道妻子的选择是为了保护宝贵的不死之药。
为了怀念妻子,后羿就在每年的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节的时候,放出了很多美味的食物,作为祭品供奉给嫦娥。
后来,人们也开始效仿后羿的行为,将中秋节作为家庭团聚的时刻,一起观赏月亮、吃月饼、赏月,表达思念亲人和祈祷团圆的情感。
故事二:银河鹊桥根据中国民间传说,每年的中秋节,天空上的牛郎织女会在银河上临时搭建一座鹊桥,相聚一夜。
他们原本是天上的神仙,但因祸成为普通人,被天帝分别放逐到天上与地上。
牛郎是穷人家的孩子,非常孤独。
他有一天在河里洗衣服时,发现了一群公牛在水中洗澡。
其中一个公牛非常友好地帮他完成了每天的家务。
牛郎后来知道,目前的公牛实际上是天上的牛仙转世。
织女是织布界的仙女,她拥有无比的织布技巧。
织女是天帝创造的最棒的织布女子,但她因为对织布的疯狂热爱忘了去阴间给父母祭奠,惹上祸事。
后来,织女也被天帝赶到地上。
天帝看到他们在地上过的太艰苦了,怜悯他们,决定让他们相聚一次。
于是每年的中秋之夜,天上的牛郎和地上的织女可以通过银河上的鹊桥相会。
这一天,他们同时离开自己的位置,允许他们相聚和表达他们之间的爱。
从古至今,人们在中秋节期间会赏月,寓意着与牛郎织女相会。
同时,人们也会以这个传说为背景,通过朗诵诗歌和歌曲等方式来讴歌他们的故事。
中秋节的真实来历是什么
![中秋节的真实来历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3a2c0d8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7d.png)
中秋节的真实来历是什么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庆祝。
人们在这一天会赏月、吃月饼、品茶、赋诗等,共度团圆之夜。
那么,中秋节的真实来历是什么呢?本文将揭示中秋节的历史渊源和传说故事,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
一、源于古代祭月的风俗中秋节的直接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祭月风俗。
早在上古时代,中国人就开始对月亮抱有崇敬之情,并以月亮为对象举行祭祀活动。
这种祭月的仪式最初是为了祈求丰收和平安。
传说月宫中的仙女常年在守护着人间的农作物,因此人们开始在八月十五这一天,举行祭祀仪式,向月宫中的神灵祈福,希望能够得到丰收和祥和。
二、嫦娥奔月的故事与中秋节相关的一个重要传说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相传在古代,有十个太阳交替出现,烤焦了大地,使百姓苦不堪言。
于是,神仙射下了九个太阳,仅留下一个太阳供人间使用。
为了感谢神仙的帮助,人们纷纷向神仙祈愿,希望得到更多的恩赐。
其中,一位名叫后羿的英雄用他的射箭技艺,射下了剩下的太阳,挽救了人间的危机。
众人因此将后羿的妻子嫦娥视为神女,供奉于夜晚之中的月亮上。
后来,嫦娥因误食仙丹而升入月宫,成为了月亮上的仙女。
于是,中秋节也成为了纪念嫦娥奔月的节日。
三、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随着历史的演进,中秋节的庆祝方式不断发展和变化。
在战国时期,中秋节开始有了赏月的习俗,人们踏月赋诗,将中秋节与诗词联系在一起。
到了唐代,中秋节成为了豪华悠闲的文人雅士的重要节日,赏月和吟诗成为了中秋节庆祝的主要活动。
宋代时期,月饼开始作为中秋节的传统食品出现,并逐渐流传开来。
如今,赏月、吃月饼和家人团聚已成为中秋节的代表性风俗。
总结起来,中秋节的真实来历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月神崇拜和嫦娥奔月的传说。
在这个节日中,人们欣赏明亮的月光,思念远方的亲人,享受团圆的快乐。
中秋节的风俗和庆祝方式也随着时代演变,融合了各种文化元素,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之一。
无论是古代祭月的风俗,还是嫦娥奔月的传说,都融入了人们对于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中秋节永恒的寓意和真实的来历。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的来历](https://img.taocdn.com/s3/m/acb7c9e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c.png)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是华人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为月夕、八月十五、团圆节等。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周朝时期。
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这天庆祝,通常是在阳历的九月下旬。
中秋节的来历与中国的祭月风俗有关。
古代人们认为月亮是家庭团聚和幸福的象征,因此每年八月十五这天,人们都会在家中摆上祭品,向月亮祈福、祭祀祖先和神灵。
这一传统渐渐演变成了中秋节的庆祝活动。
相传在古代,有十个太阳在天空上轮流出现,使得大地干旱、庄稼死亡。
后来,一个名叫后羿的英勇射手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人们的生活。
为了保护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太阳,后羿娶了嫦娥为妻,两人幸福生活在一起。
然而,后羿的邻居,一个名叫桂树的恶龙嫉妒后羿的幸福生活,偷走了唯一的太阳。
为了恢复太阳的光辉,后羿冒险去寻找桂树隐藏太阳的地方,最终成功将太阳夺回。
为了庆祝这个胜利和后羿的英勇行为,人们开始在八月十五这天举行庆祝活动,这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最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是赏月。
赏月是中秋节文化的核心,人们会在家人和朋友一起聚餐,品尝月饼,赏月并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除此之外,中秋节还有猜灯谜、放天灯、折纸鹤等传统习俗。
中秋节是华人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它代表着团圆、感恩和祈福的意义。
无论人们身在何处,中秋节都是一种家人团聚的象征,让人们怀念和珍惜家庭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灯谜历 史
吃 月 饼 中秋节的诗歌
中秋歇后语 中秋节小知识
中秋节,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 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 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 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 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 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 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 《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 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 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 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 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 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 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中秋赏月,最盛是宋代。《东京 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族结饰台榭, 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天,东京 的所有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扎绸彩的 牌楼,出售新启封的好酒。铺子堆满新鲜 佳果,夜市之热闹,一年之中少见。 明清以来,民间更重视中秋节。 《西湖游览志余· 熙朝乐事》云:“民间以 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 月之宴。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 日。” 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 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 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 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 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 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
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廋词”和“隐语”,这是灯谜的雏形。 汉代:“隐语”开始分化为两个方向。一类事物谜;另一类文义谜。 魏代:则称为“谜语”。 隋唐:诗谜大量出现,并成为主流。 宋代:一些文人学士常在元宵之夜,将谜条张贴在各种花灯之上,
吸引行人猜射,“灯谜”就是这样而来的。 清中叶以后:谜风大盛,涌现了许多谜师。 辛亥革命后:灯谜形成了南宗北派两种风格。 旧社会:有些文人自命清高,片面强调风雅,排斥民间灯谜。 解放后:灯谜活动更加蓬勃发展,谜材谜作日益完善丰富,为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目前: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都有灯谜活动及灯谜学术交流。我国Biblioteka 灯谜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闲秦再思《洛中记闻》说,唐僖宗在中秋节日吃月饼,味 道极美,他听到新科进士的曲江设开喜宴,便命御厨房用红绫 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关于 月饼的记载。 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 等雅称,其制作方法更加清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 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 香美可想而知。 宋以后,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而且在饼面上设计 了各种各样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饼面上的图案,起初大概 是先画在纸上然后粘贴在饼面上,后业干脆用面模压制在月饼 之上。满月形的月饼也跟十五的圆月一样象征着大团圆,人们 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赠送亲友。这无疑是汉民 族的一种民族心理的反映。 传说,元朝初年,元蒙统治者惧怕民众起来反抗,采取 每十家派一名兵监视,十家只许用一把菜刀的高压政策,人民 忍无可忍,便乘八月十五中秋节互赠月饼之机,在月饼里放一 个蜡丸,蜡丸中裹着纸,纸上写着誓言,饼底还贴一张纸做暗 示,以此互相号召反蒙复国。浙江温州一带称这种月饼?三锦", 按当地方言的谐音就是"杀紧"。这大概就是今天月饼外常贴上 一张纸的由来。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 在《周礼》一书中。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 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 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 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 日。 为何中秋月色倍于常时呢?据现代气象科 学分析,中秋之时,多属高气压天气系统控制, 大气层结稳定,空中微粒、尘埃,杂质较少, 视程良好,秋高气爽,因此,月色分外明亮。 据统计,1841年到2060年,220年间, 中秋节与10月1日是同一天的只有七次,分别 是:1849年、1887年、1944年、1982年、2001 年、2020年、2031年。
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 八月十五吃月饼——节日的美食
八月十五办喜事——人月共团圆
八月十五生孩子——赶上节了 八月十五看桂花——花好月圆 八月十五吃年糕——还早 八月十五看灯笼——迟了大半年
八月十五过年——差了节气
八月十五捉兔子——有你过节,无你也 过节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