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防一矿一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众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一煤矿
通防“一矿一策”单位自查报告
一、矿井基本情况
新疆众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一煤矿位于乌鲁木齐河~白杨河勘查区中段,行政区划属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铁厂沟镇管辖,西距米东区(原米泉市)约14km,西距乌鲁木齐市约36 km。
312、216国道、乌奎高速、吐~乌~大高等级公路纵横境内,矿井有沥青公路与乌奇公路相接,交通运输条件较好。
新疆众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一煤矿井田范围呈矩形,东西长约1300m,南北宽约292m,面积0.377 km2。
开采上下限标高:+878m—+540m。
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6500002010121120106885,颁发时间:2011年12月28日,颁发单位:新疆国土资源厅,有效期:2011年12月至2021年12月。
地理坐标为:经度:87°47′02″-87°48′00″
纬度:43°55′10″-43°55′38″
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87°47′30″北纬43°55′24″
井田由四个拐点圈定,其拐点坐标如下:
拐点 X Y
S1 4865816.18 29564138.70 S2 4866072.18 29564012.71
S3 4865439.19 29562857.73 S4 4865184.19 29562997.72
(一)矿井概述
1、地形地貌
井田位于博格达北麓的山前地带,属低山丘陵区,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海拔高程最高为+914m,最低+846m,最大高差68m。
2、地质条件
(一)井田地层
井田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及第四系堆积,由老而新分述如下:
1.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
西山窑组为一套以湖沼相-泥炭沼泽相沉积,伴有少量河流相的含煤碎屑岩建造,本组为主要含煤地层,煤层层数多,厚度大,地层平均厚度765m,根据含煤程度及煤层赋存特点及间距,岩相旋回特征可分为二个含煤段。
各含煤段分述如下:(1)西山窑组下段(J2x1)
岩性一般由灰色、深灰色粉砂岩、细砂岩互层出现。
下部为灰白色中砂岩夹细砂岩及粉砂岩。
中部夹炭质泥岩及煤线。
本段含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6层(43号~48号),43号~45号为特厚煤层。
46号以下煤层不稳定,仅局部可采。
底部为一厚层灰白色中砂岩,全区稳定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本段厚240m。
(2)西山窑组上段(J2x2)
岩性由灰色、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组成,中部加有薄层中砂岩及薄层菱铁矿层较为稳定,下部夹薄层炭质泥岩及不稳定的中粒砂岩及粗砂岩,底部为一套厚层状的灰色粉砂岩、细砂岩互层,夹薄层炭质泥岩。
本段含可采或局
部可采煤层42层(1号~42号),含煤系数26.07%。
上部煤层在区域上不稳定,下部煤层稳定性较好,本段地层厚度525m。
2.第四系(Q4)
广泛覆盖于较老地层之上。
上更新统(Q3)上段风积层为土黄色粉砂质粘土和粘土质砂(Q32),细而均匀,局部含砾石及粗砂。
主要分布于山坡阶地之上,一般3~10m。
下段洪积层为灰色砾石层(Q31),由各种变质岩、火成岩碎块构成,厚3~5m。
(二)井田构造
井田位于八道湾向斜南翼,为一急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为75°~80°,倾角在66°-78°,倾向北,矿井中未见断层,井田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构造。
3、煤层及煤质
井田位于八道湾向斜南翼,为一急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为75°~80°,倾角在66°-78°,倾向北,矿井中未见断层。
井田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下段(J2x1)地层,平均厚度370m,岩性为灰-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含炭质泥岩及煤层。
偶夹砂砾岩。
含煤3层,自下而上编号为43、45、46#煤层,其中43、45#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是本矿主力开采煤层,46#煤层为不可采煤层。
现43#、45#煤层从上到下叙述如下:
43#煤层:
井田内有2个钻孔控制,4个巷道控制点,邻区有2个钻孔控制,煤层总厚57.39-72.28m,平均62.05m,煤层
厚度在倾向上由浅入深有变薄趋势;走向上有中间薄两边厚的趋势。
总厚度变
化系数为8.45%,二级差变化指数为17.64%;有益厚度44.98-58.32m,平均53.96m,厚度变化系数为9.05%,二级差变化指数为20.01%;资源量估算厚度44.98-58.00m,平均53.75m,厚度变化系数为8.93%;含6-14层夹矸,结构较简单,为一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顶板以粉砂岩、泥岩和炭质泥岩为主;底板为粉砂岩、泥岩、炭质泥岩。
与下部45号煤层间距2.68m。
45#煤层:
区内有2个钻孔,3个巷道控制,邻区有2个钻孔控制。
煤层总厚26.95-43.21m,平均34.41m,煤层厚度在走向上呈现西部薄,东部变厚的趋势。
总厚度变化系数为24.29%,二级差变化指数为63.16%;有益厚度23.85-32.60m,平均27.31m,厚度变化系数为11.81%,二级差变化指数为38.01%;资源量估算厚度23.85-32.60m,平均28.75m,厚度变化系数为10.89%;含6-14层夹矸,结构较简单,为一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顶板底板都以粉砂岩、泥岩和炭质泥岩为主;与下部46号煤层间距3.08m。
煤种:井田内的煤属低变质烟煤,43#煤分类为42CY,45#煤分类为32RN。
煤质:井田内可采煤层煤质为低水分,低-高灰分,高挥发份,低硫-特低硫,低-中磷,低氯,低-高发热量,富油的长焰煤和弱粘煤。
4、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众兴一煤矿设计规模0.09Mt/a、生产能力未核定,服务年限为80.7a。
5、通防管理机构及人员情况
矿井设置通风科,通防副总工程师兼科长1人、技术员1人、瓦检员7人(其中一人兼测风员),通防各工种均做到持证上岗。
现管理、技术岗位设置存在兼职现象,违备设置专职通风副总的初衷,影响井下现场管理。
(二)通防安全状况,通风能力改造情况。
风井安装2台BD-11-6-№13对旋式轴流通风机,主扇排风量为978m3/min,矿井实际总进风量为936m3/min,总回排风量为950m3/min。
矿井负压为800pa,等积孔
0.65m2,属通风困难矿井。
二、会诊主要内容(现状描述)
(一)通防机构及管理
矿井设置通风科,通防副总工程师兼科长1人、技术员1人、瓦检员7人(其中一人兼测风工),通防各工种均做到持证上岗。
现管理、技术岗位设置存在兼职现象,通防副总工程师兼通风科长。
(二)通防安全投入
众兴一煤矿2013年原煤产量计划0万吨,可提取安全费0万元(按15元/吨提取),计划投入0万元。
众兴一煤矿2013年预计提取维简费0万元(按6元/吨提取),计划投入0万元。
(注:2013年主要任务是对风井刷扩降阻,满足矿井风量需求)。
(三)开拓布局及开采情况
众兴一煤矿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阶段石门开拓,设计规模0.09Mt/a、生产能力未核定,同时生产水平个数为:一个水平;采区布置方式:全矿井只布置一个双翼采区;采区已布置的采煤工作面数量为:一水平(在+578m水平)在45#煤层东翼了布置1个综放工作面。
(四)通风系统
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风井安装2台BD-11-6-№13对旋式轴流通风机,风机的主要参数为D叶=1.3m,N叶=980r/min,额定通风能力为
18-35m3/s,风压280——1500pa。
目前矿井总进风量为936 m3/min,总排风量为978m3/min,富余系数1.2,内外部漏风率3.1%,负压800pa,等积孔为0.65m2,属通风困难矿井。
局部通风机因矿井无法实现双回路,除不能实现双电源外,均可按照规程配置。
采煤工作面通风方式为U型。
井下各通风支路风流稳定,风速、风量分配合理,主要通风设施设置合理,使用可靠。
(五)瓦斯管理
2007年12月2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工业协会关于该矿《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报告》(煤协便发[2007]100号)中的评审意见为在鉴定月(2007年9月)期间,矿井总回风量880m3/min,生产原煤9336吨,月实际工作时间25天,回采工作面布置在+540水平43#煤层西翼五采区煤层西翼四采区和+578水平43#煤层东翼,认定该矿为低瓦斯等级矿井。
2008年1月21日,新疆煤炭工业管理局新煤行管发[2008]50号文批复了关于众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一煤矿《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报告》,同意自治区煤炭工业协会综合评审意见中认定的瓦斯相对涌出量3.27m3/t,瓦斯绝对出量0.85m3/min;矿井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3.96 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1.03m3/min,矿井为低瓦斯等级矿井。
本矿井属于瓦斯矿井。
采掘头面无瓦斯超限现象,无需上瓦斯抽采设备。
众兴一煤矿设有通风科,目前对井下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7名,每月按瓦斯检查计划每班各生产场所跟班24小时不间断检查,同时,为了加强瓦斯管理,提高瓦斯检查员工作质量,下井管理人员部分特殊工种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
每班由值班干部下井进行巡查、检查、督促瓦斯工作。
(六)防尘
严格落实兑现逢“八”防尘措施,计降尘、除尘巷道长度:1960米,消灭了
煤尘堆积、巷道干燥现象。
1、主要进回风巷道、采区进风巷道、采煤工作面进风巷道等地点每月冲洗一次积尘;
2、采区回风巷道、皮带运输巷道每半月冲刷一次;
3、采煤工作面皮带运输机道每周冲刷一次;
4、采煤工作面刮板运输机道每天冲刷一次;
以上工作由通风队负责。
5、掘进巷道每半月冲刷一次,掘进工作面距迎头30米范围以内巷道,放炮前后各冲刷一次,该工作由掘进队负责。
6、采煤工作面放炮前后应冲洗煤壁,爆破时应喷雾降尘,出煤时应洒水降尘,该工作由采煤队负责。
7、各运煤转载点(刮板运输机头、皮带运输机头、放装煤漏斗处)前后30米范围内巷道每班冲刷一次,该工作有各使用单位负责。
根据国家矿山安全计量站乌鲁木齐分站2005年10月13日出具的《新疆众兴矿业有限公司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43#煤层(+540m水平)火焰长度450±50mm,具有煤尘爆炸性,45#煤层(+540m水平)火焰长度450±50mm,具有煤尘爆炸性。
防止煤尘爆炸的措施除降尘之外,隔绝煤尘爆炸措施有:
1.每年初,由通风工区根据矿井实际,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编制矿井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并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2.通风工区负责井下隔爆设施的安装、维护、管理工作。
3.矿井两翼与井筒相连通的主要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等巷道;相邻的采区之间的集中运输巷和回风巷道;相邻煤层之间的运输石门和回风石门,安设主要隔爆水棚。
4.相邻的采煤工作面间、煤层及半煤岩掘进巷道同与其相连的巷道间、煤仓同其连通的巷道间,采用独立通风,并有煤尘爆炸危险的其它巷道,安设辅助隔爆水棚。
5.隔爆水棚组的水量按巷道断面积计算,不得少于如下值:主要隔爆棚区400L/m2、辅助隔爆棚200L/m2。
6.水棚的排间距应为1.2~3m,主要隔爆棚区长度不得小于30m,辅助隔爆棚区的长度不得小于20m。
7.首排距工作面距离不得小于60m。
8.煤巷、半煤巷掘进工作面长度小于200m时可不安设。
9.水棚距离顶梁(无支架时为顶板),两帮(支柱)的间隙(纵向投影)不得小于100mm;棚组内的各排水棚安装高度应保持一致;棚区的巷道需要挑顶时,其断面积和形状应与其前后各20m长度的巷道保持一致。
10.水棚应设置在巷道的直线段内。
11.水槽(袋)之间的间隙与水槽(袋)同支架或巷壁之间的间隙之和不得大于1.5米,特殊情况不得大于1.8米;两水槽袋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1.2米。
12.水棚安装完毕,水槽或水袋内必须加满水,并悬挂隔爆设施说明牌。
13.水棚设专人管理,每周检查一次。
采掘区队范围巷道内水棚的管理维护由采掘单位负责;采区皮带运输巷内水棚的管理维护由运输工区负责;进风大巷、总
回风巷内水棚的管理维护由通巷工区负责。
发现水槽(水袋)损坏,必须及时更换,并随时补充水量,保持水量充足。
(七)防灭火
根据众兴一煤矿煤尘爆炸性及自燃倾向性鉴定结果,各可采煤层均具有自燃倾向性,属于容易自燃煤层。
矿井加强了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制度,安装了CG-4085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正常使用。
氮气灭火:由新疆陆美有限责任公司供应,注氮管路Dg108,能正常使用。
回采工作面制订了专项防灭火预案和措施,现场实施喷洒阻化剂和老塘注氮,效果明显,防止了煤炭自然发火,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
在地面修建了防尘水池(300m3),配备制氮防灭火系统,在井下配备了消防材料库。
井下及地面皮带走廊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安装了消防洒水系统。
对地面要害场所及易发火场所安装消防栓和灭火器材及材料。
井下各采掘作业地点和硐室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更换。
根据国家矿山安全计量站乌鲁木齐分站2005年10月13日出具的《新疆众兴矿业有限公司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43#煤层(+540m水平)吸氧量为0.73cm3/g, 自燃倾向性为容易自燃,45#煤层(+540m水平)吸氧量为0.71cm3/g, 自燃倾向性为容易自燃。
(八)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众兴一煤矿的KJ90NA型监测监控系统,监控室主副机显示、运行、报警正常有效,监控日报表24小时实时监控实时打印,对煤矿井下瓦斯、CO浓度、温度、风速等传感器各个头面安装齐全,实现动态监控,紧急情况下及时断电、撤人值正常。
监测监控工2人,维护工2人。
(九)通防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及达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分析、整改措施及建议
(一)通防机构及管理
1、自查要求:矿井通防安全机构的设置是否满足安全管理的需要。
主要内容:矿井设置通防副总、技术管理机构情况,是否设置管理通风、瓦斯抽采、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监测监控等灾害的职能机构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是否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2、自查总体评述:矿井设置安全通风科,但工程技术人员配置不足,通风副总工程师兼科长1人、技术员1人、监测监控工2人、瓦检员7人(其中一人兼测风员),全部持证上岗。
通防管理人员不足。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意见和建议
1)矿井必须按照相关标准配齐配足通防管理、工程技术人员;
2)矿井必须按照相关标准配齐配足专职通风工;
3)矿井必须按照相关标准配齐配足监测监控工。
(二)通防安全投入
1、自查要求:通防安全费用的使用情况;安全投入是否满足矿井灾害治理、安全生产的需要
2、自查总体评述:众兴一煤矿2013年原煤产量计划0万吨,可提取安全费0万元(按15元/吨提取),计划投入0万元。
众兴一煤矿2013年预计提取维简费0万元(按6元/吨提取),计划投入0万元。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意见和建议
1)矿井安全费用因没有生产无法提取。
2) 矿井安全费用提取后必须专款专用,严禁挪用或投入不及时。
(三)开拓布局及开采情况
1、自查要求:开拓布置和生产布局的合理性,开拓布局不存在不合理集中,不存在剃头开采、不合理下山开采;开采方式没有引起邻近煤层的破坏或异常动力现象,是不存在孤岛开采,不存在应力高度集中,矿井风量配备合理。
2、自查总体评述:开拓布局基本合理,但采掘接续紧张。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意见和建议:
1)组织人员加快下水平延伸设计,采区设计。
2)尽快确定采煤工艺和技改或者核定后产能。
3)对矿井水文资料搜集和各可能存在积水的地点进行水害探放。
4)我矿地质报告编制简单,不能正确指导矿井开拓开采。
5)加快准备巷道掘进,以防采掘失调。
(四)通风系统
1、自查要求:通风系统的可靠和合理。
主要通风机能力和矿井主要井巷能够提供的通风量要有富余;矿井通风的难易程度必须在中等以上;局部通风安全可靠。
矿井、采区、采煤工作面具备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不存在不合理串联通风,矿井通风系统对生产布局变化调整的适应性;井下各通风支路的风流稳定性,风速、风量分配合理,调控风流的主要通风设施的可靠性及合理性。
2、自查总体评述:通风系统完整、合理、稳定、可靠,不存在不合理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老塘通风;采煤工作面具备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局部通风机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功能;调控风流的主要通风设施的风门和主要通风机
变频持续可靠。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意见和建议
1)矿井必须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包括一翼或一个水平、一个采区),必须编制调整通风系统的方案和报告,报公司技术主管部门审批,矿总工程师负责全面指挥通风系统调整工作,矿通风副总负责现场系统调整,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系统调整后的验收。
2)需要进行局部系统调整时也必须有矿总工程师批准的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和安全措施,矿通风副总负责全面指挥通风系统调整工作,矿通风管理人原人员负责现场系统调整,矿通风副总负责组织系统调整后的验收。
3)系统调整期间,受影响的区域必须切断电源停止工作,待系统调整稳定后方可恢复正常生产。
4)系统调整期间,通风调度负责全面记录系统调整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情以及采取的措施。
5)系统调整过程中,系统调整人员随时记录井下瓦斯变化情况并及时向通风调度汇报。
系统调整完后,测风员必须全面对井下各用风巷道进行测定。
6)系统调整各组人员中必须由至少一名通风人员参与,且通风技术主管,通风科长必须全程参与。
7)系统调整后,通风科技术人员必须进行系统调整后的数据整理和分析工作,并写出系统调整后的分析报告。
8)矿井供电系统尽快完善双回路供电,建设地面变电所。
9)风井断面小,通风阻力大,已制定风井扩巷降阻方案。
(五)瓦斯管理
1、自查要求:加强瓦斯治理管理,建立瓦斯治理管理机构,对通风管理人员及瓦斯检查员进行培训教育,提高通风管理及现场瓦斯检查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及早发现和及时处理通风存在的问题,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
2、自查总体评述:掘进工作面加强点炮个数控制,确保炮后断面和上隅角气体检查。
该矿无瓦斯事故。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意见和建议:
1)按规定对矿井瓦斯的检查线路每班检查次数,检查数据要做到三对口。
2)严格执行井下汇报制度和矿长技术负责人每天对报表的审阅制度。
3)杜绝微风巷道及工作面无风的发生,加强对井下巷道的巡回检查制度。
4)对矿井掘进工作面的局扇管理,做到每天检查维护制度。
5)保证矿井的KJ90NA监控设备的完好并能正常运行。
6)组织通风瓦斯检查员、监控维护人员对井上下的设备井下定期检查和校验。
7)加强机电设备检查和试验维护力度。
8)加大对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制度和检查监督力度。
(六)防尘系统
1、自查要求:防尘制度的执行。
主要内容:水量是否符合要求,管路安装是否标准,采掘作业地点是否存在积尘,防尘制度执行情况。
2、自查总体评述:该矿严格执行防尘检查。
水量符合要求,采掘作业地点不存在积尘,防尘制度执行情况良好。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意见和建议
1)地面蓄水池和自来水要有同时供给管路,并有专人负责检修、使用。
2)井下采掘头面管路口径、球阀、管路安装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3)防尘区域划分要明确,并要防尘管理牌板,杜绝粉尘堆积无死角。
4)割煤机和掘进机内喷雾必须要正常使用。
5)净化水雾和转载喷雾齐全、可靠,开启灵活,严禁有跑、漏水现象。
(七)防灭火安全监控系统
1、自查要求:必须有矿井防灭火措施及系统完整。
必须定期总结和分析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鉴定及煤层自然发火规律;采空区自然发火的预测与控制措施及其合理;防灭火系统、措施及其适用性强,外因火灾控制措施及其合理。
2、自查总体评述:该矿有矿井防灭火措施和防灭火系统GC-4085矿井防灭火预测检测监控系统。
还需要在地面建设固定式注浆站。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意见和建议:地面使用一台抽水泵,希望增加一台备用抽水泵。
(八)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1、自查要求:监测监控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
主要内容:系统布局,传感器安设和调校,瓦斯超限报警断电控制,系统传输方式和延滞时间,联网情况。
安全监控系统中心站主要包括主机、备机、避雷器、地面非本安KJJ46转换接口、打印机、备用电源(5kVA)、网络交换机、硬件防火墙等。
调度台终端四屏机一台、大屏幕1台,监视器12台,分别显示环境参数、开关量参数、动态图表等系统图。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行业标准AQ1029-2007、AQ6201-2006、MT/T1008-2006、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以及相关文件标准安装井下设备。
矿井井下共安装检测监控设备75个,包括井下4台分站,地面两台分站 2 台,模拟量监测点 47个,开关量监测点 9 个,断电控制点3个,敷设电缆11km。
2、自查总体评述:众兴一煤矿的KJ90NA型监测监控系统,监控室主副机显示、运行、报警正常有效,监控日报表24小时实时监控实时打印,对煤矿井下瓦斯、CO 浓度、温度、风速等传感器各个头面安装齐全,实现动态监控,紧急情况下及时断电、撤人值正常。
3、分站布置:
(1)1#中分站在地面风机房、型号 KJ90-F8。
监控范围:主井绞车、副井绞车、地面主通风机,地面总回风各类传感器。
(2)2#大分站安装在井下+578水平配电硐室,型号KJ90-F16。
监控范围:+578水平进风测风站、进风工作面的各类传感器。
(3)3#大分站安装在+578一煤门集中配电点,型号 KJ90-F16。
控制范围:+578水平45#煤层回风巷,+578水平移动变电站及工作面回风上隅角。
(4)4#大分站安装在+540水平中央配电室内,型号KJ90-F16。
控制范围:+540水平井底车场测风站,+540水平井下炸药库测风站及炸药库。
(5)5#大分站安装在+540水平中央配电室内,型号KJ90-F16。
监控范围:+540水平中央配电室内各类传感器。
(6) 6#中分站安装在地面维修室,型号 KJ90-F8。
监控范围:地面副井绞车房,地面标校传感器使用
4、传感器布置:
(一)1#中分站设在风机房,对应传感器是;
1、风井主扇开停传感器( KT )两台。
断电设置:无。
复电设置:无。
报警设置:停。
2、总回风瓦斯传感器(CH4)一台。
断电设置:≥ 0.75%。
复电设置:<0.75%无。
报警设置:≥ 0.75%。
3、总回风一氧化碳传感器(CO)一台。
断电设置:≥无。
复电设置:<无。
报警设置:≥24ppm
4、总回风风速传感器(V)一台。
断电设置:≥无。
复电设置:<无。
报警设置:≥8M/S
5、总回风温度传感器(T)一台。
断电设置:≥无。
复电设置:<无。
报警设置:≥30℃
6、总回风负压传感器(P)一台。
断电设置:≥无。
复电设置:<无。
报警设置:≥5MPA
(二)2#大分站安装在+578 水平配电点。
对应传感器是;
1、 +578水平45#煤层进风测风站瓦斯(CH4)一台。
断电设置:≥1%。
复电设置:<1% 。
报警设置:≥1%
2、+578水平45#煤层进风测风站温度(w)一台。
断电设置:≥无。
复电设置:<无。
报警设置:≥30℃
3、+578水平45#煤层进风测风站风速(V)一台。
断电设置:≥无。
复电设置:<无。
报警设置:≥4M/S
4、+578水平45#煤层回风测风站风速(V)一台。
断电设置:≥无。
复电设置:<无。
报警设置:≥4M/S
5、+578水平45#煤层回风测风站温度(W)一台。
断电设置:≥无。
复电设置:<无。
报警设置:≥30℃
6、+578水平45#煤层回风工作面瓦斯(CH4)一台。
断电设置:≥1.5%。
复电设置:<1% 。
报警设置:≥1%
7、+578水平45#煤层回风工作面一氧化碳(CO)一台。
断电设置:≥无。
复电设置:<无。
报警设置:≥24ppm
8、+578水平45#煤层回风工作面上隅角瓦斯(CH4)一台。
断电设置:≥1.5%。
复电设置:<1% 。
报警设置:≥1%
9、+578二煤门风门传感器(FM)两台。
断电设置:≥无。
复电设置:<无。
报警设置:开
10、+578一煤门煤仓上方瓦斯传感器(CH4)一台。
断电设置:≥1.5%。
复电设置:<1.0% 。
报警设置:>1.0%
(三)3#大型分站设在+578 水平配电点。
对应传感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