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4课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备课素材资料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高中历史第4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备课素材资料新人
教版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一、立志改造社会,投身中国革命
1.诞生于苦难深重的时代
毛泽东诞生于中华民族面临深重危机的时代。
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及其屈辱的《马关条约》,加重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1898年维新变法运动被清廷顽固派血腥镇压了。
八国联军侵华后,《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廷已经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建立了民国,然而袁世凯的窃权让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化为乌有。
这一系列事件深深刺激了一批爱国志士。
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成为这个苦难深重的时代赋予热血青年的重任,毛泽东正是这些热血青年的代表和后来的领导者。
也可以这样说,是历史时势造就了毛泽东的个人品格,毛泽东正是适应了时代的需要而成为一代伟人的,这是历史的一种必然。
2.16岁后的立志求学(1910—1913—1918)
16岁以前,毛泽东接受了六年的传统教育,在私塾学习儒家典籍。
1910年秋天,在亲友们的劝说下,毛泽东的父亲同意了他进洋学堂学习的要求。
从1913年到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的学习对毛泽东的一生影响巨大。
3.思想的转变
①信仰改良主义(康、梁)
②信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新文化运动期间
③信仰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前后
4、投身中国革命
①1920年成为共产主义者,创建里湖南共产主义小组
②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走上革命道路
二、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
1.农民运动的领袖(国民大革命时期):《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①参加八七会议(1927、8、7)
②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7、9)
③文家市决策
④三湾改编
⑤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10)
井冈山时期也是毛泽东思想的开始形成时期。
3.中央革命根据地和工农武装割据
从1927年秋冬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逐渐走上以农民为主力,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
古田会议通
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会议决议草案,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部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强调要树立无产阶级思想,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把红军建设成为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这个决议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军原则和中国武装斗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是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古田会议后不久,,毛泽东写了重要的党内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进一步阐明了红军和农村根据地在整个中国革命中的伟大意义及其发展路线,进一步充实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内容。
4.长征
(1)原因
①根本: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取得统治地位。
②直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开始:1934.10
(3)转折:遵义会议(1935.1)
(4)结束:1935.10,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1936.10,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三、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1.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①八一宣言(1935.10):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②瓦窑堡会议(1935.12):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936.12)
2.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和进行持久抗战
①洛川会议
②《论持久战》
3.延安整风(1942)
20世纪40年代初,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团结,4.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时期。
在革命实践上,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新时期革命策略的转变;在革命理论上,毛泽东通过《<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文章,系统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纲领,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中国共产党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5.重庆谈判
6.领导解放战争的胜利
四、开国之初
1.开国大典(1949.10.1)
2.访问苏联(1949.1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3.恢复经济(1949—1952):平抑物价和统一财经
4.发展水利事业
5.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抗美援朝的胜利,粉碎了帝国主义扩大侵略的野心,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向社会主义过渡
①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一化三改造”
②一五计划(1953)
③三大改造的完成(1956)
2.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成果
(1)正确探索
①《论十大关系》(1956):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②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主要矛盾、主要任务
③政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
④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⑤政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⑥1957年整风运动
(2)失误
①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957)
②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③“大跃进”运动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3)纠错:1961年制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六、晚年岁月
1.发动“文化大革命”
2.外交工作的突破
①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
②中美关系的正常化(1972年)
③中日建交(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