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猪肉消费结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ao cha yan jiu
摘要:本文主要采取定量研究方法,对于吉林省猪肉的消费结构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还与黑龙江省猪肉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对比。
研究表明:吉林省城镇居民对于猪肉的消费结构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农村居民对于猪肉的消费结构受到收入和价格的影响较大。
同时,吉林省与黑龙江省猪肉的消费结构也有很大的不同。
关键词:吉林省;猪肉;消费结构;
影响因素基金项目: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吉林省肉类产品(猪肉、牛肉、羊肉)消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2017412)研究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牛肉市场价格变化及传导机制研究》(14YJC790111)部分成果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号:10.14025/ki.jlny.2019.12.007
历宇航,赵玲*,田露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长春130118)
吉林省猪肉消费结构分析
受到传统习俗和饮食习惯的影响,猪肉一直以来是吉林
省居民的主要肉类食物,现如今随着吉林省居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猪肉价格的变化,使得吉林省猪肉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改变。
探究吉林省猪肉的消费结构和影响因素,对了解吉林省居民猪肉消费现状,改善未来消费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吉林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高于农村居民;城镇人口占吉林省总人口的56.65%,农村人口占
43.35%;民族主要以汉族为主,而少数民族主要有满族、蒙古
族和朝鲜族等。
此次调研调查了吉林省肉类产品消费情况及
影响因素,共回收有效问卷330份,其中城镇居民占88.81%,
农村居民占11.82%。
文中所采用的调研数据即为330份问卷处理后的结果。
1吉林省居民猪肉消费基本情况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2013年~2017年,猪肉产量呈先上
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总体来看,波动幅度不大,
在130~140万吨。
因此,可以分析其需求相对稳定。
图1吉林省猪肉产量(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2吉林省居民消费的全部肉类品种中猪肉所占比重图2为吉林省居民在肉类消费中猪肉所占比重。
其中所占比重最少的是0%,为1.52%;而所占比重最多的是30%~50%,为34.24%。
虽然肉类占食品消费的比例有所下降,但猪肉占肉类品种消费的比例还是很大的。
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猪肉仍是吉林省居民的主要肉类消费品种。
2吉林省居民猪肉的消费结构
2.1消费的情况差异
图3中为吉林省居民不同情况下会大量消费肉类产品所占比重。
其中最多的是在春节和元旦时会大量购买肉类产品,所占比重为42.81%;还有一部分则是宴请,或是在中秋节、劳动节时会大量购买肉类产品,所占比重分别为25.24%、17.09%和10.54%。
图3不同情况下会大量消费肉类产品所占比重
2.2消费的猪肉部位差异
从图4中可以看出,吉林省居民经常购买的是五花肉和里脊肉,分别达到了26.21%和22.99%;最不经常购买的是子弹肉,达到了0.73%。
从而可以分析出,人们对猪肉的消费不仅表现在数量上的增加,还表现为对猪肉的不同部位需求的
改变,这体现了吉林省居民对于猪肉不同部位的喜好,
还有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健康、营养意识的增强。
姜兵指出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对猪肉不同部位的消费结构存在很大的不同。
城市居民受健康观念是较少的摄取动物
性脂肪,而农村居民还是以摄取脂肪为主,
从而表明农村居民的畜产品消费仍处于改善生活水平的初级阶段,对与健康和蛋白
质摄取的意识不是很强[1]。
图4居民经常消费猪肉
部
位所占比
重
2.3消费肉制品的品种差异
从图5中可以看出,吉林省居民经常购买鲜肉,达到了
52.50%;最不经常购买的是其他肉制口,达到了0.18%;不经
常购买的是冷鲜肉,达到了25.18%;其他的肉制品品种相差
不大。
随着收入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
居民对于加工好的肉制品的需求量也在迅速增加。
图5居民经常消费的肉制品的品种
2.4消费的地点差异
图6为吉林省居民消费地点所占比重。
其中,吉林省大部分居民的消费地点是超市,占比为40.30%;还有一些居民选择在农贸市场和肉类产品专卖店进行消费,占比分别为29.70%和18.79%。
从而可以分析出,吉林省居民的消费地点已经发生了改变,并不再只是传统意义的农贸市场,还有超市、肉类产品专卖店及熟食店等。
这说明人们对于肉类产品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同时,体现出吉林省居民生活水平的提
图6居民消费地点所占比重
2.5消费的城乡差异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猪肉消费量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前几年城镇居民的猪肉消费总体水平一直要高于农村居民,但是近年来,这种差距在逐渐缩小。
城镇居民的猪肉消费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
因此,增长的趋势也在放缓,而农村居民的猪肉消费量在稳步上升。
相比较而言,城镇居民对于猪肉消费的波动大于农村居民的消费波动,所以,农村居民会是猪肉消费的潜力股。
2.6消费的收入水平差异
居民收入是影响猪肉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同,所以两者处在不同的消费水
平,
猪肉消费量也就存在差异。
3影响因素分析
3.1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异
从图7中可以看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
远超于农村居民,而且其增速也快于农村居民。
从而分析出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品和消费水平都在显著提高,但是城乡差距依旧过大,农村还没有达到城镇的水准,同时城镇
居民的猪肉消费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就造成在猪肉的消费量上农村不及城镇,但是其增长趋势并未放缓,还有增长空间的原因。
3.2猪(毛重)生产价格的波动
图8为吉林省猪(毛重)生产价格指数。
其中,在2016年第二季度达到最高点,数值为149.2;在2018年第二季度达到最低点,数值为73.1,两者相差76.1,从而可以看出生产价格
指数波动很大。
由此可以分析出市场价格指数波动也很大;
而市场上牛肉的价格呈现出持续上涨的趋势[2],价格也要比猪
肉高很多,但是价格波动相对平稳,
从而造成吉林省居民在猪肉消费上的波动。
城镇受到的影响程度大于农村,因为在城镇猪肉从生产到销售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成本,如运输费、加工费、质检费等,因此价格会高于农村。
而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于猪肉的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关注度也逐渐增高。
从而提升城镇居民对于农村猪肉的需求,使得农村居民纷纷开始大量养猪,同时农村居民会留下一部分自家用或是低价卖给同乡人,这对于城乡猪肉消费差异有着重要影响。
图8吉林省猪(毛重)生产价格指数(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3消费习惯
吉林省居民传统的消费习惯主要猪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对于饮食的健康有了更多的关注,并不再是简单的进行购买。
同时购买渠道也变得多元化,消费习惯已经发生了改变。
而农村居民虽然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他们对于饮食健康、猪肉安全等方面的关注度并不高,消费习惯也没有较大的改变。
因此,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并不只会受到收入与价格的影
响,而农村居民受到收入与价格的影响较大,
其消费量会与收入呈正相关,与价格呈负相关。
4吉林省与黑龙江省猪肉消费结构的对比
4.1猪肉产量
2015年黑龙江省猪肉产量138.4万吨,吉林省猪肉产量136万吨,两者相差不大。
与此同时黑龙江省猪肉产量逐年增
diao cha yan jiu
图7吉林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长,除2006年和2009年以及2015年产量回落之外,其余年份
猪肉产量都在增加[3]
;而吉林省的猪肉产量除了在2001年和
2007年以及2015年回落之外,
都是呈现增长的趋势。
4.2消费收入水平
黑龙江省居民和吉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是黑龙江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要远
高于吉林省居民,
同时黑龙江省的人口也要多于吉林省。
由此可以分析出,黑龙江省居民的消费水平高于吉林省居民。
4.3猪肉消费量
吉林省与黑龙江省都是以猪肉为主,消费总量都表现出
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近几年增速放缓,
同时结构构成比例降低[5];不同的是,黑龙江省的猪肉部分用于出口,
而且未来五年,黑龙江省猪肉生产与消费总量将会继续增长,将有可能出
现供大于求的现象[3]。
城乡居民的猪肉消费量差距明显;而吉林省猪肉生产与消费总量基本保持平衡状态,同时城乡居民猪肉消费量的差距在明显减少。
5结语
现如今,吉林省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
其中,
城镇居民已经脱离了传统上的消费结构,对于猪肉的消费结构也不再是只受收入和价格的影响,还会受到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兴起对于品牌肉的购买。
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城镇居民赞同对于肉类产品进行等级分类并且分别定价,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肉类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
求,越来越会享受生活。
但是农村居民还未摆脱传统的消费结构,对于猪肉的消费结构还会受到收入和价格较高的影响。
猪肉的消费量与收入成正比,与价格成反比。
虽然生活水平得到
了提高,但是还没有达到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准。
政府可以加大对于猪肉安全质量的宣传和监管;在“互联
网+”的背景下,政府应建立新型猪肉安全监管体系[6]
;对于猪肉的价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宏观调控;提前预测猪肉的价格波动并做好防范;做好猪肉的疫情检测和防范工
作;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道路交通,
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呼吁健康饮食,从而打造一个全新的农村形象。
参考文献
[1]姜兵.我国猪肉生产和消费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
[2]李小雪.黑龙江省猪肉供需特征及趋势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7.
[3]李国柱,钟爽,张潞.吉林省城乡居民消费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9(01):102-105.
[4]李小雪,王英,董文心,徐呈祥.黑龙江省猪肉消费需求影响因素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24):10-13.
[5]杨志海,刘灵芝,王雅鹏.城乡居民肉类消费及其结构演化的差异、原因与趋势[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8,24(01):33-37.
[6]张丹阳,冯俊华,杨宝珍,陈晓暾.我国牛肉市场价格波动特征探究———基于对陕西省牛肉市场价格波动的数据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06):70-72.
作者简介:历宇航,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通讯作者:赵玲,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发展。
diao cha yan jiu
摘要:森林资源的相关规划设计工作是国家森林管理部门对数据进行获取的重要来源,也是对生产进行指导的关键性指标。
因此,针对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方法要给予高度重视。
本文针对永州市双牌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方法中图分类号:S757.4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号:10.14025/ki.jlny.2019.12.008
周文龙
(永州市双牌县打鼓坪国有林场,
湖南双牌425200)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是二类调查,以我国国有林区、森
林公园管理单位以及自然保护区作为相应的调查单位,以便
对森林经营以及资源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可对总体设计、林业
规划需求等给予满足。
针对最终的调查结果,使对森林资源档
案进行更新和创建的基础,从而为森林采伐限额林业工程、森
林资源规划设计提供相应的依据。
因此,调查方式的应用十分关键,正确合理的调查方法可提升数据的精准性,为森林资源的相关规划设计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1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意义
森林资源是国家和人民的财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森林资源更是对工农业生产、
对外出口以及对国家经济的提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森林资源还能净化空气、保持水土以及防风固沙[1]。
对于森林资源的相关规划设计工作,是国家森林管理部门对数据进行获取的重要来源,也是对生产进
行指导的关键性指标。
同时,应用相关的调查,可对森林资源
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并对经济效益进行提升,保障社会收入有着关键性的意义。
此外,相关部门还对当前的森林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设计调查,有益于林业资产的相关管理以及制定生产规划。
2双牌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方法现状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方法研究
——
—以双牌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