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目标版 新版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物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1

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物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1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物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1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入下表中)1.想利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应选择以下机器中的( )A.发电机B.内燃机C.电动机D.空调机2.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双手摩擦能发热B.烧水时水温升高C.锯木材时锯子发烫D.钻木取火3.交警在查“酒驾”时,先请司机打开车窗,若闻到酒精气味,则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 )A.分子间有空隙B.分子很小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可分4.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 和A互相排斥,则( )A.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B.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C.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D.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5.如图所示是一种声光报警器电路,各元件均能正常工作.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只闭合S2时,铃响灯不亮B.只闭合S1时,灯亮铃不响C.同时闭合S1、S2,铃响灯不亮D.同时闭合S1、S2,灯亮铃不响6.物体的内能是指( )A.物体中个别分子所具有的能B.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C.物体做机械运动所具有的能D.物体做机械运动和热运动的能的总和7.一杯酒精减少一半后,则( )A.热值和比热容都不变B.热值减半、比热容不变C.热值和比热容都减半D.热值不变、比热容减半8.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如图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大,其原因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 ) A.摩擦力B.分子引力C.分子斥力D.大气压力9.下列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B.锯木头时,锯条发热C.用电熨斗烫衣服,电熨斗发热D.被点燃的冲天炮腾空而起10.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在压缩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②在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点火方式相同.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②③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1.小青把驱蚊片放到电驱蚊器的发热板上,通电一段时间后,整个房间里就能闻到驱蚊片的气味,这种物理现象是_____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大量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运动.12.木炭的热值是3.4×107J/kg,6kg木炭完全燃烧可放出__________的热量.若炉中的木炭只剩下0.1kg,它的热值是__________.13.“低碳生活”是当今社会所倡导的绿色生活方式.利用太阳能将200kg的水从15℃加热到45℃,水吸收多少__________J的热量,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______kg煤气放出.[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14.一杯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表达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若将此杯水倒掉一半,剩下半杯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若水凝固成冰则比热容__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15.如图,用手将铁丝反复弯折十余次后,我们会发现,铁丝的弯折处的温度升高了,同时,被手握住的那部分铁丝的温度也升高了,说明铁丝的内能__________,但这两部分内能的改变是有区别的,前者是通过__________方式改变的,后者是通过__________方式改变的.16.改变内能有不同的方式,图(甲)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__________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__________增加,温度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减少”)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图(乙)是通过__________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17.下列三组常用物品:①塑料尺、铅笔、橡皮擦;②木桌子、钢卷尺、玻璃杯;③乒乓球、橡胶棒、汽车轮胎.通常情况下全部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18.指出下列过程中的能量转化:(1)电炉发热__________;(2)摩擦生热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4分)19.在炎热的夏天,赤脚走在河岸边,你会感到砂石烫脚,再走入河中时,觉得河水凉快,这是为什么?四.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20.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电学元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连线不能交叉)21.根据图中的实物图,在方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22.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4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分析概括有关实验结论.烧杯号液体质量/kg 初温/℃末温/℃加热时间/min1 水300 20 30 122 水150 20 30 63 煤油300 20 30 64 煤油300 20 25 3(1)比较1号烧杯和3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2)比较1号烧杯和2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3)比较3号烧杯和4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23.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质量/g 温度升高10℃所需要的时同/s温度升高20℃所需要的时间/s温度升高30℃所需要的时间/s沙子30 64 89 124水30 96 163 220(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__________;(2)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__________(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更高;(4)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3)的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24.小明同学在“探究两种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图甲实验说明的规律:__________.(2)乙图实验现象告诉我们__________.五、计算题(有2小题,25题6分,26题10分,共16分.)25.质量为50kg的铜块,温度由30℃升高到9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若是用燃烧焦炭给铜块加热,已知焦炭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只有50%被铜块吸收,需要燃烧多少焦炭?[焦炭的热值是3.0×107J/kg,铜的比热是0.39×103J/(kg•℃)].26.有一款太阳能热水器,铭牌上的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将它安装在阳光充足的水平台面上,并送满水.(1)河源地区(晴天)平均每平方米的面积上,每小时接收的太阳能约为2.8×106J.若该热水器接受太阳能的有效面积为2m2,每天日照时间按8h计算,则它一天中接收的太阳能约为多少?(2)若这些太阳能有60%被热水器中的水吸收,则可使水温升高多少?[c水=4.2×103J/(kg•℃)]型号JL﹣88水容量/L 80自身质量/kg 40(3)若该热水器一天中接收的太阳能,由燃烧煤气(热值q=4.2×107J/kg)来获得,则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气?20xx-20xx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一中(洗马河校区)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入下表中)1.想利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应选择以下机器中的( )A.发电机B.内燃机C.电动机D.空调机【考点】能量转化的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1)自然界的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2)生活中存在很多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的现象.内燃机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摩擦生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等等.【解答】解:A、发电机是利用线圈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流的,因此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B、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电动机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因此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D、空调工作时,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故选B.【点评】关键要明确做功的实质:做功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物体对外做功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对物体做功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2.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双手摩擦能发热B.烧水时水温升高C.锯木材时锯子发烫D.钻木取火【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做功与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解答】解:A、双手摩擦能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A错误;B、烧水时水温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故B正确;C、用锯锯木头时,锯条的温度会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C错误;D、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判断,知道内能改变过程中发生的是能量的转化还是能量的转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3.交警在查“酒驾”时,先请司机打开车窗,若闻到酒精气味,则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 )A.分子间有空隙B.分子很小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可分【考点】分子的热运动.【专题】应用题.【分析】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物体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是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微观粒子总是不断运动的,酒精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是解题的关键所在.【解答】解:酒精分子不断向四周扩散,能使人闻到酒精特殊的香味,这与酒精的分子不断运动有直接关系,而与其它分子的特性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的理解和认识,以及运用微粒的基本特征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能力,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4.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 和A互相排斥,则( )A.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B.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C.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D.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①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②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解答】解:已知A带负电,C和A互相排斥,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C带负电;又因为A和B互相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B可能带正电;根据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B也可能不带电.所以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故选B.【点评】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和带电体吸引轻小的物体这两个知识点要考虑周全,考虑不全是此题选错答案的原因.5.如图所示是一种声光报警器电路,各元件均能正常工作.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只闭合S2时,铃响灯不亮B.只闭合S1时,灯亮铃不响C.同时闭合S1、S2,铃响灯不亮D.同时闭合S1、S2,灯亮铃不响【考点】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专题】应用题;电流和电路.【分析】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1)电路中是否有断路的情况;(2)用电器或电源是否被短路;然后结合各电路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解答】解:A、只闭合S2时,电路为断路,所以灯不亮铃也不响;故A错误;B、只闭合S1时,灯泡和电铃串联,因此灯亮、铃响;故B错误;CD、同时闭合S1、S2时,为灯泡的电铃的电路,灯泡短路,所以铃响灯不亮;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是结合电路图考查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情况,要会结合开关的组合分析电路中电流的流向,从而可以判断电路状态.6.物体的内能是指( )A.物体中个别分子所具有的能B.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C.物体做机械运动所具有的能D.物体做机械运动和热运动的能的总和【考点】内能的概念.【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由于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任何物体都有内能.【解答】解: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所以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具有的能量之和,机械能是宏观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二者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7.一杯酒精减少一半后,则( )A.热值和比热容都不变B.热值减半、比热容不变C.热值和比热容都减半D.热值不变、比热容减半【考点】燃料的热值;比热容的概念.【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比热容、燃烧值值都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大小而变化.【解答】解:把一杯酒精减少一半,质量和体积均减小一半,而比热容、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物体的多少而变化,热值和比热容都不变.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几种特性,特性表示这种物质特有的,可用于区别其他物质的,一般是不变化的.8.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如图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大,其原因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 ) A.摩擦力B.分子引力C.分子斥力D.大气压力【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分析】本题可根据实验现象结合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内容进行解答.【解答】解:当玻璃接触水面时,由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距离较近,故两种分子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引力,弹簧测力计要将玻璃拉起需提供比玻璃重力大的力.故说明玻璃和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分子引力.故选B.【点评】当分子之间距离较小时,分子间会存在引力,由于分子数较多,所以多个分子的引力会产生一定的宏观上的效果.9.下列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B.锯木头时,锯条发热C.用电熨斗烫衣服,电熨斗发热D.被点燃的冲天炮腾空而起【考点】能量转化的现象.【分析】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主要表现在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上,内能增大的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减少的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内能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温度的变化上.【解答】解:A、筒壁发热,就是内能增加的具体表现.内能的增加表示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了内能,而打气时克服筒壁之间的摩擦做功,所以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锯木头时克服木头与锯条之间的摩擦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用电熨斗烫衣服要消耗电能,电熨斗发热说明电熨斗的内能增加,所以是电能转化为内能.D、被点燃的冲天炮燃烧火药产生大量的热,腾空而起是燃烧火药产生的推动力,所以是火药的内能转化成了冲天炮的机械能.故选D.【点评】在做能量的转化这种题时,我们要注意分析哪种能量增加了,哪种能量减少,因为总是减少的这种能量转化为增加的那种能量.10.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在压缩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②在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点火方式相同.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②③【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四冲程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分别是吸气、做功、压缩和排气,其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还有压缩冲程有能量转化,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而柴油机吸入的是空气;汽油机中有火花塞,采用的是点燃式点火;而柴油机是喷油嘴喷出雾状柴油,进行压燃式点火.【解答】解:①②③汽油机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燃气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压缩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①②③正确;④汽油机中有火花塞,采用的是点燃式点火;而柴油机是喷油嘴喷出雾状柴油,进行压燃式点火.故④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燃机的四个冲程,要求学生对每个冲程的特点、能量转化等情况十分熟悉才能顺利解答.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1.小青把驱蚊片放到电驱蚊器的发热板上,通电一段时间后,整个房间里就能闻到驱蚊片的气味,这种物理现象是扩散现象;这种现象说明大量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考点】分子的热运动.【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解答】解:整个房间里都能闻到驱蚊片的气味,这是驱蚊片气味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故答案为:扩散;无规则.【点评】本题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学生对扩散现象的了解和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学以致用.12.木炭的热值是3.4×107J/kg,6kg木炭完全燃烧可放出2.04×108J的热量.若炉中的木炭只剩下0.1kg,它的热值是3.4×107J/kg.【考点】热量的计算.【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1)知道木炭的热量和燃烧的质量,根据Q放=mq求出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2)热值是反映燃料特性的物理量,是指1kg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其大小仅与燃料种类有关,而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程度无关.【解答】解:(1)6kg木炭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放=mq=6kg×3.4×107J/kg=2.04×108J,(2)∵热值是反映燃料特性的物理量,其大小仅与燃料种类有关,而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程度无关,∴炉中剩下木炭的热值不变,其大小仍为3.4×107J/kg.故答案为:2.04×108J;3.4×107J/kg.【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热值概念、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理解:热值热值是反映燃料特性的物理量,其大小仅与燃料种类有关,而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程度无关.13.“低碳生活”是当今社会所倡导的绿色生活方式.利用太阳能将200kg的水从15℃加热到45℃,水吸收多少2.52×107J的热量,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0.6kg煤气放出.[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考点】热量的计算.【专题】计算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1)知道水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以及比热容,根据Q吸=cm(t﹣t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2)由题意可知煤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放=Q吸,根据Q放=mq求出需要煤气的质量.【解答】解:(1)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200kg×(45℃﹣15℃)=2.52×107J;(2)由题意可知,煤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放=Q吸=2.52×107J;由Q放=mq可得,需要煤气的质量:m′===0.6kg.故答案为:2.52×107;0.6.【点评】本题考查了吸热公式Q吸=cm(t﹣t0)、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热量公式Q放=mq的应用,条件已给出,难度不大.14.一杯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表达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4.2×103J.若将此杯水倒掉一半,剩下半杯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若水凝固成冰则比热容改变(填“改变”或“不变”).【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单位体积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热性.物质的比热容只跟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高低、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均无关.【解答】解: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可以知道,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它表达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4.2×103J;将此杯水倒掉一半,水的比热容不变.水凝固成冰以后,状态改变,冰的比热容为2.1×103J/(kg•℃),所以若水凝固成冰则比热容改变.故答案为:1kg的水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4.2×103J;4.2×103J/(kg•℃);改变.【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比热容的理解,是一道基础题.15.如图,用手将铁丝反复弯折十余次后,我们会发现,铁丝的弯折处的温度升高了,同时,被手握住的那部分铁丝的温度也升高了,说明铁丝的内能增加,但这两部分内能的改变是有区别的,前者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后者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专题】应用题.【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热传递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2)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解答】解: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拿一段铁丝反复弯折多次,感到弯折处也烫手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我们感觉到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感觉到的.故答案为:增加;做功;热传递.【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16.改变内能有不同的方式,图(甲)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做功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选填“升高”或“减少”)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图(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专题】热和能.【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解答】解:(1)甲图中,向下压活塞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当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2)乙图中,利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试管内水的内能,使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直至沸腾;故答案为:做功;内能;升高;热传递.【点评】本题考查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区别,把握住二者的本质不同是解题的关键.17.下列三组常用物品:①塑料尺、铅笔、橡皮擦;②木桌子、钢卷尺、玻璃杯;③乒乓球、橡胶棒、汽车轮胎.通常情况下全部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③(填数字序号).【考点】绝缘体.【专题】应用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绝缘体、导体、半导体的概念,它们的分类依据是导电性的不同,可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①塑料尺、橡皮擦是绝缘体,但铅笔芯是导体;②木桌子、玻璃杯是绝缘体,但钢卷尺是导体;③乒乓球、橡胶棒、汽车轮胎这三种物品均为绝缘体,符合题意;故答案为:③.【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只要掌握了导体、绝缘体、半导体的分类依据,就能顺利解答.18.指出下列过程中的能量转化:(1)电炉发热电能转化为内能;(2)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考点】能量的相互转化.【专题】应用题;分子热运动、内能;电能和电功率.【分析】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总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量.【解答】解:(1)电炉发热是通过消耗电能来得到内能的,因此将电能转化为内能;(2)摩擦生热是通过消耗机械能来得到内能的,因此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答案为:(1)电能转化为内能;(2)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点评】能量转化的过程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平常的学习中要注意总结归纳.例如燃料燃烧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三、解答题(共4分)19.在炎热的夏天,赤脚走在河岸边,你会感到砂石烫脚,再走入河中时,觉得河水凉快,这是为什么?【考点】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专题】简答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理解: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据此分析.【解答】答:沙子烫,海水凉,跟它们的质量和照晒表面积都无关,而是和物体的比热容有关,水的比热容最大,这样在同样的日照。

贵州省贵阳市第四十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

贵州省贵阳市第四十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

贵阳市第四十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9月份九年级物理作业检测一 . 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1. 实验室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下列图中操作中正确的是( )...2. 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100℃的开水烫伤严重,这是因为( )A. 开水的温度比水蒸气的温度低B. 水蒸气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C. 开水不易散热D. 水蒸气散热快3. 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中涉及到很多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飞雪迎春到——雪是凝华形成的B. 疑是地上霜——霜是凝固形成的C. 露从今夜白——露是升华形成的D. 岚雾今朝重——雾是汽化形成的4. 关于内能、温度、热传递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 物体的内能为零B.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C. 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D. 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少的物体5. 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的是( )....D C B A C B A6. 下列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晒太阳相同的是( )..用煤气烧水搓手取暖.锻打菜刀7.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水温上升,直至沸腾一段时间后,会看到试管口的橡皮塞被冲出。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试管中的水在升温过程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的B. 乙醇的燃烧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C. 水蒸气对橡皮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加D. 橡皮塞被冲出,其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8. 下列关于家用汽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汽油机工作时,在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 燃料在气缸内燃烧得越充分,燃料的热值越大C. 乙醇汽油替代汽油作为燃料,可以节约石油资源D. 能量是守恒的,汽油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二 . 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16分)9."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2007年10月24日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2020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2020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图 1图 2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2020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4分)1.“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如图1所示,生产和生活中的杠杆与阿基米德设想的杠杆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 .啤酒扳手B .天平C .扫帚D .钓鱼竿 2.60kg 的人站在跷跷板某一位置时,跷跷板处于如图2所示的平衡状态.由此可估测球的质量约为A .20kgB .30kgC .60kgD .120kg3.如图3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A.F1B.F2C.F3D.F4 4.两个滑轮完全相同,其重力均为20N .分别用如图4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400N 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提升了10m , 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F 1做的功大于F 2做的功B .F 1和F 2做的功相等图3C .F 1做功的功率小于F 2做功的功率D .F 1和F 2做功的功率相等5.四位同学一起到泰州园博园游玩时,突发奇想,要进行一次比赛。

他们商定:四人同时出发,绕园博园中心的天德湖跑一圈,功率最大者获胜.那么,最后胜出者一定是A .体重最大的同学B .最快跑完一圈的同学C .速度最大的同学D .做功最快的同学6.用四个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5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用它 们提起相同的货物,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则A .甲滑轮组较省力B .乙滑轮组较省力C .甲滑轮组机械效率较高D .乙滑轮组机械效率较高7.如图6所示,小明用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600N 的物体,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 ,人拉绳的力F 为250N ,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人拉绳做功的功率为75WB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C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3 m/sD .动滑轮重为100N8.如图7所示,杠杆可绕O (O 是杠杆的中点)转动,现在B 端挂一重为G 的物体,在A 端施加一作用力F ,使其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平衡,则A .F 一定大于GB .F 一定等于GC .F 一定小于GD .F 可能小于G9.在一根细长绳的下端,系一个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制成一个单摆(如图8).把小球拉离竖直位置后松手,让小球摆动起来,可以观察到小球摆动的幅度逐渐减小,最终停下来。

2023年暑假预习学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六讲:串并联电流的规律与电压(无答案)

2023年暑假预习学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六讲:串并联电流的规律与电压(无答案)

2023年暑假预习学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六讲:串并联电流的规律与电压(无答案)2023暑假初三第六讲:串并联电流的规律与电压第一课时:串并联电流的规律知识与方法清单目标知识精讲目标1 :串并联电流的关系探究一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过程】1.把电流表串联在A点,测量A点电流2.把电流表串联在B点,测量B点电流。

3.把电流表串联在C点,测量C点电流4.小新同学做了几次试验并填了如下数据A点的电流IA/A B点的电流IB/A C点的电流IC/A灯泡L1和L2串联1.5A 1.5A 1.5A灯泡L1和L3串联2A 2A 2A灯泡L2和L3串联2.2A 2.2A 2.2A5.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流表达式探究二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过程同上)结论:(1)并联电路的干路电流各支路电流,用符号表示它们的关系为。

方法技巧提炼1.串并联电流关系误区① 串联电流相等,但是电流相等不一定是串联,也可能是相同用电器并联②在做实验时,要挑选规格不相同的灯泡,避免得出错误的实验结论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延申①再计算并联电流时可以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任意时刻,流入节点的电流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精题精讲练类型一:探究串并联电流关系的实验★★(2023 郫都区二模)为了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准备连接电路时,他们首先就连接方法进行了如下讨论。

下列几个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是断开的B.每处接线都必须接牢C.连接电路元件时不能从电池的负极开始D.连接完毕后要仔细检查电路,确认无误后再闭合开关(2)连接好电路后,小明闭合开关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故障原是。

(3)小亮同学根据下表实验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

老师指出小亮的探究过程有不妥之处,请问他下一步应该做的最合理的操作是。

【人教版】2020高三物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新版

【人教版】2020高三物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新版

2020年9月高三阶段性测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共47分。

第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3分;第10~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跳水“梦之队”收获7金2银1铜,创造了1984年参加奥运会以来的最好成绩!回国后,教练员和运动员认真分析了比赛视频,对于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 研究运动员的跳水动作时,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B. 研究运动员与跳板接触过程中跳板的弯曲情况时,可将运动员看成质点C. 为了提高训练成绩,不管分析什么问题,都不能把运动员看成质点D. 能否把运动员看成质点,应根据研究问题而定【答案】BD【解析】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关键是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当研究运动员的跳水动作时,不能将运动员看成质点,研究运动员接触跳板时跳板的弯曲情况,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所以能否将运动员看成质点,应根据所研究的问题而定,故A、C错误,B、D正确。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条件,关键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

2.如图所示,小球以v1=3 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与一墙壁碰撞经Δt=0.01 s后以v2=2 m/s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向弹回,小球在这0.01 s内的平均加速度是( )A. 100 m/s2,方向向右B. 100 m/s2,方向向左C. 500 m/s2,方向向左D. 500 m/s2,方向向右【答案】C【解析】【详解】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得,负号表明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C正确.3.以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的加速度,刹车后第3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A. B. 2m C. 10m D.【答案】D【解析】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则刹车后第3s内的位移等于最后0.5s内的位移,采用逆向思维,有:。

广东省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

广东省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9月调研测试物理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 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汽车在水平地面转弯时,坐在车里的人发现车内挂饰相对乘客向右偏离了竖直方向.设转弯时汽车所受的合外力为F,关于本次转弯,下列图示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2.ABCD四位同学在游乐场坐过山车的时候不由想起几天前刚刚学过的曲线运动知识,但是对于曲线运动的特点却产生了分歧,对于四位同学各自的观点,下列四位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在受到变力的情况下,才会做曲线运动B.物体的加速度为0时,也可能做曲线运动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可能是垂直的D.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物体一定在做曲线运动3.我国明代出版的《天工开物》中记录了我们祖先的劳动智慧,如图所示为“牛转翻车”,利用畜力转动不同半径齿轮来改变水车的转速,从而将水运送到高处。

祖先的智慧在今天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我国自主研发的齿轮传动系统,打破了国外垄断,使中国高铁持续运行速度达到350km/h ,中国高铁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金名片”。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质量检测试题一、单选题1.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中国自主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沉至接近海底时,向水底发射出持续时间为1.00s的某脉冲声波信号,最终在深度10909m处成功坐底。

在该深度,“奋斗者”号每平方厘米要承受41.0710N的海水压力,并停留6h进行了一系列的深海探测科考活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N、s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B.在下沉过程中,潜水器的位移一定是10909mC.“8时12分”指的是时间间隔D.采集海底矿物时,不能将潜水器视为质点2.如图所示,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内,一个手机通过吸盘式支架固定在倾斜的前挡风玻璃上。

若吸盘和玻璃间的空气已被排空,则手机和支架()A.共受3个力作用B.共受4个力作用C.受前挡风玻璃的作用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上D.受前挡风玻璃的摩擦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上3.2019年10月15日,第十届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在无锡结束。

比赛中甲、乙两赛车(可视为质点)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甲、乙运动描述中正确的是A.t0时刻甲乙相遇B.0~t0时间内乙的加速度逐渐增大C.0~t0时间内甲乙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D.0~t0时间内的某时刻甲、乙加速度大小相等4.“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于2023年1月9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托举“实践二十三号”卫星直冲云霄,随后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地球的半径为R,“实践二十三号”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h(h小于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入轨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大于7.9km/sB.该卫星的动能大于同步卫星的动能C.该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等于gD.该卫星的角速度大小大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5.滑板运动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新兴极限运动,如图,某同学腾空向右飞越障碍物,若不计空气阻力,并将该同学及滑板看着是质点,则该同学及板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A.做匀变速运动B.先超重后失重C.在最高点时速度为零D.在向上和向下运动通过空中同一高度时速度相同6.近年来,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行业发展迅速,我国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在北京冬奥会和疫情防控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9-2020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中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无答案 )

2019-2020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中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无答案 )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1.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使用时一定费力的是()A.镊子B.起子C.钳子D.动滑轮2.如图所示与另外三个改变内能方法不同的是()A.观察水的沸腾B.空气推动塞子时,C.空气被压缩时D.内燃机压缩冲程内能减少内能增大3.下列关于机械能及其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弯弓射箭,箭的动能转化为弓的弹性势能B.拦河大坝使上游的水位升高,提高了水的重力势能C.蹦床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人造卫星从近地点飞向远地点时势能减小,动能增大4.一个人用同样大小的力,拉着木箱先后在光滑地面和粗糙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粗糙地面上做功多B.在光滑地面上做功多C.两次做功一样多D.无法比较5.有甲、乙两个机械,甲的机械效率为75%,乙的机械效率为60%,则()A.使用甲机械比较省力B.使用甲机械做功较快C.使用甲机械做功较多D.以上说法都不对6.小王听到上课铃响了,他一口气从一楼跑到三楼,所用时间约为10 秒。

那么他上楼的过程中,克服自己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下面哪个值()A.3000W B.300W C.30W D.3W7.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蜡烛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蜡烛吸收的热量相同C.由图乙可知,A 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D.由图乙可知,B 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8.两个滑轮按图所示的方式组合,用5N 的拉力F 拉动绳端,使物体在5s 内水平向左匀速滑动1m,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9N。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A 是定滑轮,B 是动滑轮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C.拉力F 的功率为1.8WD.拉力F 做的功为5J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开关合上的电路一定是通路B.导线内部断裂时会发生短路C.电路中连接导线松脱会产生断路D.电路发生断路时电流很大会造成事故10.如图是壁挂式拿起即亮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手电筒插入基座不亮,拔离即亮,塑料片起到了开关的作用。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

成都市2022—2023学年半期考试八年级物理学科试题共2张7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A 卷(共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30分)1.“爱物理,爱生活”,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下列对一些生活中的相关物理量估测比较贴近事实的是( )A .一位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60NB .人骑自行车的速度大约为1m/sC .一位中学生正常站立对地面的压强约1×105PaD .用一只手掌托起八年级物理教科书时,书对手掌的压力约为250N2.如图所示的体育赛事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事例不同的是( )A .图甲:国足运动员武磊大力抽射,将足球踢进球网B .图乙:射箭运动员张娟娟射箭时,将弦拉到变形C .图丙:篮球运动员姚明用力将球扣进球框D .图丁:标枪运动员刘诗颖投出的标枪做曲线运动3.国际滑联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于3月10日至12日在韩国首尔举行,中国短道速滑队由5男5女共10位队员参赛。

关于短道速滑项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沿直道匀速滑动时运动状态不变B .运动员穿的速滑鞋的冰刀减小了对冰面的压强C .运动员在交接棒时,为了避免接力棒落地,运动员最好停下来D .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4.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并做出标记,如图1所示。

工人师傅这样做的目的是( )A .把水管当刻度尺用B .把水管当水平仪用C .为了测量两个点的水平距离D .为了找到两个相同高度的点5.下列事例中,属于应用大气压的是( )A .小雪用力将易拉罐压瘪变形B .潜水员穿抗压服潜水C .用注射器往人体用注射药液D .用吸尘器吸地板上的灰尘6.如图2中汽车座椅的“头枕”可有效保护司乘人员的安全,它主要是防止以下哪种情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A .紧急刹车B .碰撞前车C .左右转弯D.后车追尾图1图27.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 .在轮胎、鞋底上做上凹凸不平的花纹B .磁力把磁悬浮列车从轨道上微微托起,使接触面分离C .在机器转轴上常常以滚动轴承代替滑动轴承D .给自行车加润滑油8.如图3所示为小明在科学实践课上制作的“折纸青蛙”,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此时青蛙相对于桌面静止,松手后青蛙就可以向前跳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青蛙向前跳动时,青蛙处于平衡状态B .青蛙能向前跳动是因为桌面对青蛙的力等于青蛙对桌面的力C .青蛙离开桌面向前跳动的过程中受重力和空气阻力还有向前的冲力D .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时,青蛙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青蛙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9.在探究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猜想“压强可能与压力和接触面积有关”,为验证“压强是否与接触面积有关”,小明采用如图4甲和图4乙两种方法静止地挤压在两手指间来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甲与图乙中铅笔都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B .实验中用到转换法这种研究方法C .图甲、图乙的方法都合理D .用图甲的方法还能研究压强与压力的关系10.如图5为小利在体育测试中“原地掷实心球”的场景,图中虚线描绘的是实心球离开人手后运动的路径,若忽略空气阻力,实心球在最高点A 位置时所受力的示意图为( )A .B .C .D .11.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实验中只能采取同种规格的钩码,方便寻找普遍规律B .实验前弹簧测力计未调零,并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 .实验结果与教材差异很大,可采用更改数据的办法D .实验对环境有要求,太空中不能得出结论12.2022年北京冬奥会圆满结束,对推动中西文化交流融合、增强民族自信产生了积极影响。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20届九年级英语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人教新目标版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20届九年级英语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人教新目标版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20届九年级英语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教新目标版班级姓名成绩I、单项选择(共20分)()1.Hurry up! They are wait ing for _____ .A. weB. usC. ourD. ours()2.Peter usually gets up ____ 6:30 in the morning.A. onB. inC. atD. of()3.There ______ a lot of meat on the plate. Would you like some?A.isB.areC.hasD.have()4 」'm hungry, I want __________ t o eat.A. any thi ngB. someth ingC. everyth ingD. nothing()5. _____ did you come to school this morning?- In my father ' s car.A. HowB. WhereC. WhenD. What()6.My sister is good at music and she sings the _____ in her class.A.goodB.wellC.betterD.best()7.Do you have any water? I feel very _______ .A. tiredB. thirstyC. hu ngryD. well()8.-- __________ do they play basketball? -- Every day.A 、How soonB 、How much C、How many D、How often()9.Today he is not feeli ng ___________ .A 、goodB 、wellC 、niceD 、fine()10. — How do you improve your writing skills?— _____ k eep ing a diary every day.A. OnB. ByC. WithD. From()1 1. It ' s our _______ to look after our parents when they 「get old.A. dutyB. habitC. workD. Problem()12. —Could you _____ the time for the earliest train to Tianji n?—Sure. There is one at 15:28.A. look atB. look upC. look likeD. look after()13 . The woman was ________ h er son because he didn ' t finish his homework.A. afraid ofB. angry withC. different fromD. interested in()14. —Mike doesn ' t look happy. What ' s wrong with him?—It seems that he has some trouble ______ that problem.A. solveB. solvesC. solvi ngD. to solve()15. —You are speaking too fast, Mr Huang. We can ' t follow you.—OK, I will speak more ______ .A. slowlyB. easilyC. fastD. Aloud()16. You should think of a better way to ______ this problem.A. make upB. write dow nC. d eal withD. break off()17. My sister finds lear ning En glish _____ , but I am very ______ in it.A. frustrated; in teres tedB. frustrati ng; in teresti ngC. frustrated; in teresti ngD. frustrat ing; in terested()18 . It ' s raining outside. You ' d better ____________ at home.A. stayB. stay ingC. stayedD. to stay()19 . Because there weren ' t many books, ____________ people learned to read.A. a fewB. fewC. a littleD. little()20. Our teacher told Simon forget the door. _______________A. not, to closeB. not to, to closeC. not, closingD. not to, closingII、完形填空(共10小题,计10分)Eric was a 14 —year —old boy . He thought he was a young man, but his parentsdid n ' t think so . They, told him , “ whe n you beg in to think about 1 others ,you' ll be a young man . ” One morning , his parents , gave Erik 2 money to buy hamburgers at a store . He saw an old man there . The man looked very 3 . Eric went up to him and found that the old man had lost his money and hadn ' t had 4 forhis breakfast . Eric took the old man to the n earest restaura nt . But the man ordered only a glass of water for 5 . Eric felt sorry for him , so he asked the waiterto 6 the old man some bread and a cup of coffee . The old man was so 7 that he ate up all the food very soon . After that , the old man told Erik that he wouldnever forget 8 kindness . Erik was very pleased when he heard the old man say ,“You are a very good young man ”9 their surprise , the food was a present because10 day was the birthday of the boss .()1 A .h elp B helpi ng C. to help D . helped()2 .A a few B . few C. some D. m any()3 .A sick B. tired C. happy D. f ine()4 .A someth ing B .anything C . everyth ing D. n othing()5 .A themselves B .herself C. myself D .h imself()6 .A take B. bring C. tak ing D. b ringing ()7 .A full B. worried C. hungry D. s adThen Joh n tur ned his face back and saw him. The friend asked Joh n, "That's a nicemotorbike. Is it yours?" "Sometimes," Joh n an swered. The surprised."Sometimes? What do you mean?" John told the friend slowly, a party inthe city, mydaughter Rose uses (使用)it. When there's a basketball game,it comes to my son Mike. Whenl wash it, and it looks really nice and clean, my wife uses it and goes shopp ing. When it n eeds gas ( 汽油),it's min e."1. Joh n lived in a.A. big cityB. schoolC. big tow nD. village2. Joh n's motorbike was ______ . A. white B. yellow C. blue D. red3. One Sun day after noon, Joh n was ___ .A. watch ing TVB. readi ngC. wash ing his motorbikeD. havi ng a rest 4. When there was a party in the city, ____ used the motorbike. A. Tom B. Mike C. Joh n's wifeD. Rose5. There were _____ p eople in Joh n's family. A. three B. six C. fiveD. four(B)Most children like watching TV. It's very interesting.By watching TV they cansee and lear n a lot and know many things about their country and the world. Of course ,they can also learn over the radio. But they can learn better and more easily on TV. Why? Because they can hear and watch at the same time. But they can't see anything over the radio. TV helps to ope n childre n's eyes. It helps to ope n their minds , too. They lear n n ewer and better ways of doing thin gs. Many childre n watchTV only on Saturday or Sun day evening. They are always busy with their less ons. But a few childre n watch TV every ni ght. They go to bed very late. They can' t have a good rest. How about you, my young friend?()1°.A your .A for.A thatIII •阅读理解 (共20分)B. B. Joh n lived in a big city John took hisof his friends myB . to thiswith his wife yellow motorbike (摩托车)c. C. (A)herC. it thoseD. D. and his two children.out of the room andcame here. The friend stopped and looked at thehisD. on theseOneSun day after noon. was washing it when one motorbike for a minute.friend was "When there's( )6. A few childre n go to bed late because they ______A. are busy with their less onsB. do their homeworkC. watch TVD. liste nto the radio( )7. Childre n can't see anything ______A. in the radioB. on the radioC. on TVD. by watchi ng TV( )8. TV helps to ope n childre n's ______A. eyes and mindsB. mindsC. eyes or mindsD. eyes( )9. Why do many childre n watch TV only on Saturday or Sun day evening? BecauseA. TV is not goodB. they don't like watchi ng TVC. they have no timeD. they want to play football( )10. Childre n can s r tudy better and more easily on TV because _______A. they like to watch TVB. they can hear at the same timeC. they can watch at the same timeD. they can hear and watch at the same timeIV. (A)根据汉语注释及句意写出单词的正确形式。

2019-2020年 安徽省淮南第十九中学 九年级 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 无答案)

2019-2020年 安徽省淮南第十九中学 九年级 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 无答案)

淮南十九中2019-2020年度九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注: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90分,物理与化学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一、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26分)1、研究表明,在金属导体组成的电路中,电流是由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

在如图的电路中,s闭合后小灯泡发光时,电路中自由电子按(填“逆时针”“顺时针”)方向移动形成电流。

2、李丽周末和家人乘车去游玩,某一时刻她看到汽车转速表显示的转速为1800 r/min,她向爸爸了解到汽车发动机为四冲程发动机,则此时汽车在 1 s内完成了个冲程,做了次功。

3、在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实现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冲程。

4、将塑料绳的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如图细丝散开的现象。

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了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这种使塑料丝带电的方法称为,塑料丝带电的实质是(选填“质子”或“电子”),在物体间转移。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三个开关原来均断开,要使L1、L2串联。

应闭合的开关是;要使L1、L2并联,应闭合的开关是。

6、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电流表,其零刻度不在表盘的最左端。

当导线a、b分别与标有“3”和“-”的接线柱相连时,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所示。

此时,电流是从导线(填“a”或“b”)流入电流表。

第5题第6题第7题7、如图所示,灯L1和L2是联的,闭合开关S1和S2后,如果电流表A1的读数是0.4A,电流表A2的读数是1.2A,则通过灯L1的电流是A。

8、在医学上常用大卡(又称千卡)作为热量的单位,1大卡=1千卡=4.2X103焦耳,国产某品牌纯牛奶的铭牌上标有“100ml中含有280大卡的热量”,这些热量相当于将一个70kg的成年人竖直举高m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二、单项选择题(共7小题,共21分)9、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 )A.动能一定增大B.机械能一定不变C.重力势能一定减小D.机械能一定增加10、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酒精( )A.热值不变,比热容减小一半B.热值和比热容都减小一半C.热值减小一半,比热容不变D.热值不变,比热容不变11、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用细线挂住的轻细吸管A端时,吸管发生了转动。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城北实验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城北实验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

初三第一学月物理质量检测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1.下列有关温度或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物体温度高时含有的热量多,温度低时含有的热量少B.搓手变暖和,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手的热量增加C.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少的物体D.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2.水结冰后,它的质量、密度、体积和比热容的情况是()A.质量、密度、体积和比热容不变B.质量和密度变小,体积和比热容变大C.质量不变,密度和比热容变小,体积变大D.质量不变,体积和比热容变大,密度变小3.下列有关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电器通电工作时,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B.火力发电厂主要把煤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C.柴油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只要尽可能减小绳子与滑轮之间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会达到100% 4.质量和初温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它们相互接触(C铜<C铁),则()A.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B.热量由铜块传给铁块C.热量由铁块传给铜块 D.无法确定热量如何传递5. A、B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0℃;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50℃.现将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4℃,乙杯水温降低了8℃,不考虑热量的损耗,则A、B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A.4:9 B.3:5 C.2:3 D.1:26.在相同条件下,对质量m 1、比热容为c1的物质A和质量m2、比热容为c2的物质B均匀加热,物质A、B 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推断出正确的结论是()A.若c1=c2,则m1<m2 B.若m1<m2,则c1>c2C.若c1>c2,则m1>m2 D.若m1=m2,则C1<C27.如图为四冲程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示意图,汽油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在活塞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气缸内气体()A.内能减少B.温度升高C.密度变大D.分子热运动加快8.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B.A中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C.A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D.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A流向B,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9.电脑正常工作时,中央处理器不断发热必须用风扇给予降温.为了保证中央处理器不被烧坏,要求:中央处理器(即CPU)工作之前,带动风扇的电动机要先启动,中央处理器断电后,电动机仍能工作很长一段时间,来进行散热,同学们设计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A. B. C. D.10. 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

2019-2020年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解析版)

2019-2020年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解析版)

2019-2020年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解析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1-8题为单选,9-10题为多选)1.密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一会儿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香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香味扩散得越慢B.若温度低于0℃,这个现象就消失C.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D.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2.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迅速向上抽活塞,硝化棉也能燃烧B.此实验只通过热传递改变筒内空气的内能C.下压活塞的过程,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D.硝化棉燃烧,是因为玻璃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3.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C.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小D.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大4.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摔碎了的瓷碗很难拼合在一起﹣﹣分子间存在斥力B.排骨藕汤热的时候香气四溢﹣﹣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C.房间长时间不打扫就会布满灰尘﹣﹣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大﹣﹣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5.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燃烧1千克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B.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小C.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热值越大D.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系,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状况无关6.下列有关热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热机工作的过程是将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B.为了防止热机过热,通常用水来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C.可以采用增大热机功率的方法来增大热机的效率D.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饭锅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B.电风扇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干电池给灯泡供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在阳光照射时,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连接正确的是()A.B.C.D.9.关于如图所示的热学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压紧的两铅块,下面悬挂钩码而不分开,这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B.乙图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软木塞的内能的转化为它的机械能C.丙图中,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说明上面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D.丁图中,金属管装有少量乙醚,迅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可使橡皮塞从管口飞出10.下列有关电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验电器可以直接检验出物体是带正电还是带负电B.橡胶棒与其它物体摩擦后,也一定带负电C.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D.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没有电荷二、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11.不断弯折铁丝,铁丝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的方法增大铁丝内能的;把铁丝放在火上烤,铁丝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的方法增大铁丝的内能的;我们通常把烧红的铁丝放入水中冷却,这是利用了水的较大的性质.12.汽油机是热机中的一种,如图所示是汽油机的冲程,此过程是将内能转化为能.某汽油机飞轮的转速是2400r/min,该汽油机每10秒完成个冲程.对外做功次.若该汽油机的效率是20%,在汽油机内完全燃烧2kg汽油时这些热量通过汽油机的转化,能对外做J的有用功(汽油的热值为5×107J/kg).13.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水和液体的初温相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1的装置.(1)实验前先测量(选填“体积”或“质量”)相同的水和液体,所以还需要测量工具是,实验中的物质热量的多少是通过(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反映的.(2)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这表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而另一种液体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很多.请你就此现象进行分析,本实验的初步结论为:不同的物质的吸热能力(选填“相同”或“不同”)(4)如图2中的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14.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小王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大小.(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你认为图中器件的安装顺序是(由下而上/由上而下).(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以及方便比较,小王同学在实验中应保持、、以及两个烧杯都应相同.(3)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碎纸片的热值是J/Kg.(4)通过实验得到的燃料热值与实际相比是偏(大/小),出现这样情况的主要原因三、计算题15.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比热容,把质量为100g的铜块从沸腾的水中取出(标准大气压下),迅速投入质量为100g,温度为10℃的待测液体中,混合后的共同温度是25℃.若不计热量损失,求:(1)铜放出的热量;(2)铜放出的热量相当于燃烧了多少m3的天然气?(q=3×107J/m3)(3)这种液体的比热容为多少[铜的比热容c=0.4×103J/(kg℃)]?16.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l0kg的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在6min内完全燃烧了2kg的煤,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的热值约为3×107J/kg.求:(1)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2)经过6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3)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17.一款新型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0kW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10min通过的路程为1.2km,求:(1)汽车的速度.(2)汽车的牵引力做了多少功?(3)汽车所受到的阻力是多少?(4)若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20%,以额定功率工作2h要消耗多少升汽油.(已知汽油的密度为0.9×103kg/m3,热值为4.0×107J/kg)xx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1-8题为单选,9-10题为多选)1.(xx广州)密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一会儿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香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香味扩散得越慢B.若温度低于0℃,这个现象就消失C.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D.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考点】分子的运动;扩散现象.【分析】掌握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以及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解: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香味扩散的越快.故A不符合题意.B、温度低于0℃,扩散现象减弱,但是扩散现象仍然存在.故B不符合题意.C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但是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运动的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2.(xx广州)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迅速向上抽活塞,硝化棉也能燃烧B.此实验只通过热传递改变筒内空气的内能C.下压活塞的过程,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D.硝化棉燃烧,是因为玻璃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分析】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与其本身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解答】解:迅速向下压活塞,活塞会压缩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棉花的燃点时,棉花就会燃烧,通过此实验可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进行分析解答,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3.(xx徐州模拟)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C.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小D.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大【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1)首先掌握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不断放热,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叫做凝固点;(2)晶体在凝固前处于液态,凝固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凝固完后处于固态;(3)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不断放热,内能减小;(4)任何物质的分子总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内能不可能为零.【解答】解:(1)t4时刻物体温度为零,但其分子仍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具有内能,故A错误;(2)t2时刻物体内能与t3时刻的温度相同,但是从t2时刻到t3时刻,物体要放出热量,因此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时大,故B、C错误;(3)t1时刻温度比t2时刻温度高,由于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及图象的分析,同时考查了对内能的理解及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4.(xx武汉校级模拟)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摔碎了的瓷碗很难拼合在一起﹣﹣分子间存在斥力B.排骨藕汤热的时候香气四溢﹣﹣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C.房间长时间不打扫就会布满灰尘﹣﹣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大﹣﹣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分子的运动.【分析】(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的关系;(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3)互相接触的物体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是看不见的;(4)水的比热容比较大.【解答】解:A、摔碎了的瓷碗很难拼合在一起,不是因为斥力;瓷碗破碎后,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导致瓷碗破碎处分子间斥力和引力可以忽略不计,故A错误;B、排骨藕汤热的时候香气四溢,是因为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B正确;C、打扫卫生时的尘土能看到,分子的运动是看不到的,故C错误;D、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小,所以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5.(xx秋安陆市校级月考)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燃烧1千克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B.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小C.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热值越大D.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系,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状况无关【考点】燃料的热值.【分析】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解答】解:A.燃烧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故A错误;B.燃料的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燃烧程度无关,故B错误;C.燃料的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无关,故C错误;D.燃料的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状况无关,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燃料热值是燃料特性的理解与掌握,是经常考的题型,充分理解“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6.(xx遂宁)下列有关热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热机工作的过程是将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B.为了防止热机过热,通常用水来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C.可以采用增大热机功率的方法来增大热机的效率D.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考点】热机.【分析】①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热机工作过程中,在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②用水循环来降低热机的温度,主要是利用水比热容较大的特性;③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比值叫热机效率;④热机的使用,使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很强,现在大气污染的主要途径就是利用化石能源的结果,人类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解答】解:A、热机工作的过程是将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A正确,不符合题意;B、为了防止热机过热,通常用水来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比值叫热机效率,增大热机功率不能增大热机的效率,C错误,符合题意;D、热机的使用,使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很强,现在大气污染的主要途径就是利用化石能源,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为热学综合题,考查了学生对热机效率、热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和热值概念的了解与掌握及水比热容大的特性,知识点多,判断时,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要细心!7.(xx北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饭锅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B.电风扇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干电池给灯泡供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在阳光照射时,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考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分析】不同的能量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转化,根据选项中描述的物体或现象,分析其消耗了哪种能量,又得到了哪种能量,从而做出判断.【解答】解:A、电饭锅主要是用来发热的,因此,电饭锅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成为内能,故A错误;B、电风扇工作时,消耗电能,使电风扇转动,得到的是机械能,故B错误;C、干电池给灯泡供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再提供给灯泡,故C错误;D、在阳光照射时,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几种电器、电池的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难度不大,但要求细心作答,防止颠倒.8.(xx秋安陆市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连接正确的是()A.B.C.D.【考点】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分析】一个完整的电路包括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且不能出现短路.【解答】解:A.电路中无用电器,故A错误;B.有电源,且电灯和开关串联,故B正确;C.闭合开关时,导线直接将电源的两极连通,会发生电源短路,故C错误;D.电路无电源,用电器均不能工作,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组成.注意不要出现短路的情况:电源短路是指电源两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通的电路.9.(xx临沂)关于如图所示的热学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压紧的两铅块,下面悬挂钩码而不分开,这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B.乙图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软木塞的内能的转化为它的机械能C.丙图中,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说明上面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D.丁图中,金属管装有少量乙醚,迅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可使橡皮塞从管口飞出【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扩散现象.【分析】(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解答】解:A、甲图表示的是将接触面被削平的两个铅块用力压紧,可以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即便在下端悬挂一定质量的重物也不分开.这个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A错误;B、在软木塞被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故B错误;C、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属于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D、金属管装有少量乙醚,迅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克服摩擦做功,金属管和内部乙醚的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燃点燃烧,产生的高温燃气推动橡皮塞做功,可使橡皮塞从管口飞出.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分子动理论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理解,培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0.(xx秋安陆市校级月考)下列有关电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验电器可以直接检验出物体是带正电还是带负电B.橡胶棒与其它物体摩擦后,也一定带负电C.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D.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没有电荷【考点】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摩擦起电;电流的形成;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分析】(1)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作的,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仪器,但不能判断是带正电、还是带负电;(2)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但是橡胶棒与其它物体摩擦后,带什么电荷是取决于另一种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的大小;(3)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4)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的自由电荷很少.【解答】解:A、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仪器,但不能判断是带正电、还是带负电,故A错误;B、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但是橡胶棒与其它物体摩擦后,带什么电荷是取决于另一种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的大小,故B错误;C、导体内部,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C正确;D、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的自由电荷很少,故D错误;故此题是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ABD.故选ABD.【点评】此题考查了验电器的作用、摩擦起电的实质、电流的形成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是一道综合题.二、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11.(xx汕尾)不断弯折铁丝,铁丝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法增大铁丝内能的;把铁丝放在火上烤,铁丝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增大铁丝的内能的;我们通常把烧红的铁丝放入水中冷却,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是能量的转化.(2)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理解: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解答】解:(1)拿一段铁丝反复弯折多次,感到弯折处也烫手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把铁丝放在火上烤,铁丝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铁丝内能的.(2)我们通常把烧红的铁丝放入水中冷却,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因此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故答案为:做功;热传递;比热容.【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同时还要学会用比热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12.(xx秋安陆市校级月考)汽油机是热机中的一种,如图所示是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此过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某汽油机飞轮的转速是2400r/min,该汽油机每10秒完成800个冲程.对外做功200次.若该汽油机的效率是20%,在汽油机内完全燃烧2kg汽油时这些热量通过汽油机的转化,能对外做2×106J的有用功(汽油的热值为5×107J/kg).【考点】有关热机的计算;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分析】(1)判断冲程可以看气阀门的开关情况和活塞运动情况,结合规律总结进行判断内燃机的冲程;(2)四冲程内燃机曲轴转一圈,完成2个冲程,活塞往复1次,1个工作循环中包括4个冲程并对外做功1次;(3)利用热量公式Q=mq求解放出的热量;根据η=求出有用功.【解答】解:(1)图中的气门闭合、火花塞点火,活塞下行,所以是做功冲程;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四冲程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飞轮转2圈,完成四个工作冲程,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某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2400r/min,1min内飞轮转2400圈,所以10s内,飞轮转400圈,活塞往复运动800次,共200个工作循环,400个冲程,做功200次;(3)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mq=5×107J/kg×2kg=1.0×108J;根据η=可知,对外做的有用功:W=Qη=1.0×108J×20%=2×106J.故答案为:做功;机械;800;200;2×106.【点评】解决此题要结合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特点及热量、热机效率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求解.13.(xx秋安陆市校级月考)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水和液体的初温相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1的装置.(1)实验前先测量质量(选填“体积”或“质量”)相同的水和液体,所以还需要测量工具是天平,实验中的物质热量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反映的.(2)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98℃,这表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强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而另一种液体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很多.请你就此现象进行分析,本实验的初步结论为:不同的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选填“相同”或“不同”)(4)如图2中的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C.【考点】探究比热容的实验.【分析】(1)物体吸收热量本领的大小,不仅与物体升高的温度多少有关,还与质量的大小有关,因此要保证两者质量相等,由此可以确定需要的测量工具.(2)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要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视线与液柱最高处的液面相垂直;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3)已知液体和水的质量相同,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但温度变化不同,说明它们的吸热能力不同.(3)水的比热容较大,温度变化较慢.【解答】解:(1)研究物体吸热本领的与物质的种类的关系时,要保证两者的质量相等,为了称取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因此还需要天平这个测量工具.由于是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即沙子和水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所以可以利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2)在丙图中,水的沸点为98℃;因为沸点低于100℃,所以实验时的大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在质量、吸收的热量相同时,不同液体升高的温度不同,说明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南阳市第一完全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南阳市第一完全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

2024~2025学年上学期阶段性学情分析(一)九年级物理(HK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页,五大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3.答卷前请将弥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优美的诗词中也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的冰在物态变化中属于______现象,冰在形成过程中需要______热。

2.如图所示,炎热的夏季,小明向盛有常温饮料的杯中加入一些小冰块,一段时间后冰块变小,同时观察到杯的外壁出现一些小水珠,杯外壁小水珠是水蒸气______形成的;杯中冰块在熔化过程中内能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3.如图所示,在试管里盛适量的水,用带玻璃管的胶塞塞住试管口,加热试管使水沸腾,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推动管口处的风车转动。

实验过程中通过______的方式使试管内水的内能增大,“白气”使风车转动的过程相当于汽油机的______冲程,实验过程中试管中的水不断减少,是水发生的______现象。

4.有一汽油机飞轮转速是2400r/min ,则该汽油机每秒完成______个冲程,对外做功______次。

5.《三国演义》有“青梅煮酒”的典故,煮酒可利用水浴法对酒加热。

质量为0.5kg 的酒从升高到吸收的热量是______J ,若在青藏高原利用水浴法煮酒,酒的温度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

[]6.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 和B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损失),如图是A 和B 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______的吸热能力强,A 的比热容与B 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A 和B 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之比为______。

20℃40℃100℃()33.410J /kg c =⨯⋅酒℃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九年级物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30分)
1.纯净天然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使用前通常在天然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气体,以便泄漏时能及时察觉到。

人能闻到这种气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________ 。

2.天然气的热值是8 ×107J/m3,物理意义是,如果完全燃烧3m3的天然气能放出约_______ J的热量。

3.夏天的晚上,为了驱赶蚊虫,小明在房间里使用电热灭蚊器,过一会房间里便充满了蚊香的气味,这是现象。

第二天早上,小明拔掉插头取出用过的蚊香片时,发现蚊香片是热的,电热灭蚊器在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

4.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是通过古老的钻木取火方式,在几分钟内采火成功,这个过程中能转化为能。

之后,用采集的火种点燃亚青会火炬,此过程是通过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5.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的分子热运动___________,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铁丝的内能.
6.汽车发动机是用水作冷却剂的,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_的性质,一辆汽车的水箱中装有10kg水,如果这些水的温度都升高了50o C,则它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J。

7.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是2:1,质量之比是3:1,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等,则甲、乙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________。

8.在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中,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被输送到缺乏能源的东部地区。

天然气与煤相比较,从热学角度分析,它突出的优点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它突出的优点是。

二、选择题:(30分)
9.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0的冰块也有内能
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
10.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如图1所示,在软木塞被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大
B.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
C.能量的转化形式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
D.软木塞的机械能守恒
11.把一铁块放在火炉上加热一段时间后,下列物理量
中不变的是()
A.铁块的体积 B.铁块的密度
C.铁块的内能 D.铁块的比热容
12.如右图:这是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
A.压缩冲程,将化学能转化成内能
B.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C.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D.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13.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系,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状况无关
B.燃烧1千克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
C.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热值越大
D.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小
14.甲、乙两种燃料的热值之比为2:1,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4,那么这两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为()
A.1:2
B.2:1
C.8:1
D.4:1
15.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白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
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
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
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温度升高
16.与“热”相关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扫地时,灰尘满屋,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B.用水作汽车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C.把冰放在手心,感到冷,是因为冰的内能为0℃
D.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17.有经验的柴油机维修师,不用任何仪器,只是靠近柴油机排气管口观察和闻一下,并将手伸到排气管口附近感觉一下尾气的温度,就能初步判断这台柴油机的节能效果,在同样负荷的情况下,关于柴油机的节能效果,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尾气的温度越高,柴油机越节能 B.尾气的温度越低,柴油机越节能
C.尾气的柴油味越浓,柴油机越节能 D.尾气的颜色越发黑,柴油机越节能
18.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A.2.1×103J/(kg·℃) B.4.2×103J/(kg·℃)
C.1.2×103J/(kg·℃)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三、实验题:(16分)
19.(8分)用图甲所示装置“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盐水,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
(1)分别测量出水和食盐水的沸点,发现食盐水的沸点比水
高.其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乙图所示,水的
沸点为℃.
(2)实验中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说明食盐水吸收
的热量比水(选填“多”或“少”).
(3)能否仅由“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得出食盐水
比热容大的结论?答:;其原因是:。

20.(8分)小红做早餐时发现,在同样情况下,煮沸一锅牛奶与煮沸同质量的豆浆用的时间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于是她想探究比较牛奶和豆浆的吸热能力。

(1)她提出的问题: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一样吗?
(2)她提出以下两种猜想:
A.牛奶吸收的热量多;
B.豆浆吸收的热量多。

(3)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她设计了如图8所示的实验装置。

在实验中,除铁架台、酒精灯、
金属盒、石棉网、牛奶、豆浆、火柴外,还需要表、和。

(4)小红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你在图9中画出牛奶和豆浆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5)通过分析数据和图像,可验证小红的种猜想是正确的(填序号),得出的结论
是:。

四、计算题:(24分)
21、某太阳能热水器,向其中注入50kg的水,阳光照射—段时间后,水温从10℃升高到50℃。

试求:
(1)这段时间该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 如果水吸收的热量用天然气来提供,需要完全燃烧多少m3 的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是8.4×l07J/m3)
(3)如果这段时间该太阳能热水器接收到太阳辐射的热量是2.8×107J,则这段时间该热水器的效率是多少?
22、(8分)某辆小轿车油箱内装有32kg汽油,司机小李驾车沿高速公路到某地旅游,路程为300km.假设轿车是匀速行驶,且受到的阻力为920N.已知汽油完全燃烧产生的内能有30%转化为机械能,汽油的热值为4.6×
107J/kg.求:(1)汽车到达目的地牵引力所做的功;(2)通过计算说明汽车在行驶途中是否需要加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