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汝岱夫妇:琴瑟和谐 相濡以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汝岱夫妇:琴瑟和谐相濡以沫杨汝岱夫妇:琴瑟和谐相濡以沫
在西郊一座幽静的大院里,傍晚出来散步的人们时常会遇见一对风度翩翩的老夫妇。

男的童颜鹤发、步履矫健,女的则气质出众、温文尔雅,二人或轻声谈笑,或恬淡悠闲,成为人们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他们就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及其夫人谭小英同志。

杨老退休之后,生活方式和习惯也在悄悄地发生着转变。

夫妻二人其乐融融、充满情趣的晚年生活令人羡慕。

杨老说:“我的健康主要得益于自身的锻炼和家人关心照顾得好,老伴在精神上给了我很多的欢乐和慰藉……”
杨老今年已经,,岁高龄了。

他被四川人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足迹曾踏遍四川的山山水水几乎所有的县、区,是深入基层的省委书记的典范。

,,年前,在全国还未提到“扶贫”二字的时代背景下,他率先提出在四川省展开扶贫工作,并在黔江县召开全省的扶贫工作会,带领四川人民从千百年来的贫困落后状态走向光明,走向温饱,堪称是一位睿智的改革者。

如今,这位思想超前、雷厉风行的领导者功成身退之后,其生活方式和习惯也在悄悄地发生着转变。

夫妻二人其乐融融、充满情趣的晚年生活令人羡慕。

杨老自己也说:“我的健康主要得益于自身的锻炼和家人关心照顾得好,老伴在精神上给了我很多的欢乐和慰藉……”
杨老的夫人性格爽朗、多才多艺,早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专攻法律,现任某机关司长。

同很多老一辈革命者的子女一样,红军时期参加革命的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其影响很大。

她谈到:“父亲的教诲使我获益终生。

他曾说:‘父辈的功劳永远记不到你们的账上,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成长,学习伟人的风范,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向伟人学习,就是要经得起磨练和考验:别人承受不了的磨难,你能承受;别人忍受不了的痛苦,你能忍受;别人完不成的任务,你能完成;别人解
决不了的矛盾,你能解决。

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重任。

’”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她,刚参加工作,便到最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

自年轻时起,她就获得全国优秀团委书记、全国法制教育先进个人、“全国优秀论文奖”获得者等等一系列先进称号。

结婚以后,她工作、家庭两不误,默默支持着丈夫,这种光荣的家庭传统一直沿续到现在。

杨夫人说:“我和杨老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孩子从小就养成要自食其力的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从不愿宣扬父母。

在工作中,也一贯低调处事,同事们都不知道他出身于高干家庭。


为了使杨老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夫人有意识地鼓励他练书法、学唱歌。

在她的带动下,过去对西方戏剧不感兴趣的杨老也开始去看《天鹅湖》,看莎士比亚戏剧,听她讲柴可夫斯基、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的故事……
杨老退下来以后,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

为了使他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夫人有意识地鼓励他练书法、学唱歌,“我现在常常为他钢琴伴奏,已经教会他唱五首歌了。

”杨夫人告诉记者。

多年来,他们都忙于工作,很少有机会共同分享对音乐的喜爱,现在能够夫唱妇随,二人都感到非常快慰,连杨老都说:“现在是夫人弹琴我唱歌,夫人画画我题诗。


过去对西方戏剧并不感兴趣的杨老,在夫人的带动下也开始去看《天鹅湖》,看莎士比亚戏剧。

杨老看后,夫人便给他介绍故事的背景,讲柴可夫斯基、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听了夫人的生动讲解,杨老非常高兴:“真没有想到优美的芭蕾后面还蕴含这么多美妙动人的故事。

”“我现在是他的半个保健医生,讲故事,也得看情绪,如果在他情绪不高的时候,讲《奥赛罗》,那准会越听越郁闷。

”杨夫人淡淡地说。

杨夫人经常把过去做宣传部长时抓思想工作的经验用到日常生活中,她开导人的本领在朋友中有口皆碑。

她曾对一位朋友说:“领导们满脑子装的是千百万人民
群众的事,是救灾扶贫、群众奔小康的大事,而我们的心里只有他一个‘群众’,就一定要把他照顾好,这样才能让他去为更多的群众操心。


杨老也承认夫人在朋友中是出了名的会做思想工作的人。

有的老朋友病了,她去看望,病人常被她说得开怀大笑,忘了自己有病。

别人问,怎么您一来他就那么高兴啊,杨夫人说:“其实很简单,我一般不问病人的身体状况,要了解病情就悄悄问大夫。

我尽量讲一些让他愉快,甚至忘掉病情的事,若过多地谈论病情只会徒增病人的烦恼。

”还有一次,一位领导的夫人因丈夫不顾家而心理不平衡,杨夫人就诚挚地劝慰她说:“领导们满脑子装的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事,是救灾扶贫、群众奔小康的大事,而我们的心里只有他一个‘群众’,就一定要把他照顾好,这样才能让他去为更多的群众操心。

”一番话下来,说得这位夫人感动不已,压在心头的乌云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对待杨老,她有时也采用类似的方法:“若是他工作中遇到难题或压力时,很多情况我也不便多问,有些事即便可以问,也不见得会帮上忙,反倒会让他重新沉入到烦恼之中。

所以我总是讲一些能让他开心的话题,让他情绪好起来,每次都挺奏效。


杨夫人曾教导子女及身边的工作人员说:“现在首长退下来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忙碌,但我们更应该照顾好他的身心健康,大家应做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指以首长的精神愉快、身体健康为中心去考虑和处理问题。

两个基本点,是指在他身边工作的人,包括我在内要努力工作和学习,让他基本满意;再者,我们在廉政建设方面要让他基本放心。


生活中,杨夫人已经习惯了凡事以丈夫为中心的生活模式,一些大的决定皆由杨老做主,但偶尔也会有例外。

有两次凌晨一两点钟,杨老高烧到,,?,夫人告诉身边的工作人员,立即送他去北京医院,发着高烧的杨老当时大发脾气:“我有什么了不起的,你干吗三更半夜把大家给叫起来,闹得工作人员和医生都不能休息,
简直是小题大做~”但杨夫人还是果断地将其“绑架”到医院。

后来医生说,出现的症状非常严重,绝对不能再有丝毫的耽误了,如果再晚一点过来,就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杨老曾经患有咳嗽痼疾,每到深秋就连续咳嗽一个月,杨夫人为此想尽办法,后来她用秋梨和银耳煮汤,去肺火,非常见效。

此外,她及时为杨老添加衣服,注意保暖,在这样的呵护下,杨老已经六年没有犯病了。

杨老的前列腺疾患原来也很严重,曾一度准备做手术,后来杨夫人坚持用每天坐熏的方法为其治疗,结果奇迹出现了,医生认为他的前列腺病情已大大缓解,根本不需要再做手术了。

正是由于老伴无微不至的关怀,才使杨老的健康有了足够的保障。

多年来,杨老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习惯,每次因工作得到的劳务费及机关发的福利,他从不沾手,全部让秘书用于扶贫,受过他捐助的人不计其数。

现在的杨老经常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今年,月,他带着对黔江等贫困地区的特殊感情和关心,在四川省政协副主席陈官权和重庆市政协黄副主席等人的陪同下莅临黔江视察,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并为黔江近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深感欣慰。

谈到《养生大世界》杂志,杨老说:“你们的工作非常有意义嘛,应让更多的年轻人来看这本杂志。

养生应该从年轻时抓起。

到了晚年再谈养生,很多事情已经来不及了。

我年轻的时候并不怎么注意养生,真正开始注意保养已经是,,岁以后的事了。

如果说身体状况还不错,主要得益于年轻时经常下基层,吃苦虽多,但也锻炼了筋骨。

我从,,岁开始就养成每天早晨跑步半小时的习惯,这么多年坚持下来,看起来还是很有效的。


杨老的记忆力相当惊人,对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看一遍就能记得十分清楚,对过去的老同志、老部下的名字也从未叫错过,很多年轻人都十分佩服。

杨老还有
一个鲜为人知的习惯,就是对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或因其他工作所得的劳务费及机关发的福利从不沾手,全部让秘书拿去用于扶贫,受过他捐助的人不计其数。

杨老认为自己的健康长寿源于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夫人则觉得更得益于他自身思想境界高、心胸宽广、心态良好。

夫妻二人一个爱运动,一个爱文艺,互相帮助,互相扶持,相
得益彰。

采访结束后,记者颇有感触,人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杨老夫妇的性格特质以及良好的个人修养促使其拥有美满的家庭生活。

杨老退休后能以积极的心态不断地调整自己,这是他开朗乐观,勇于接受新事物、新挑战的个性所使然;他的夫人做事有分寸,语言讲艺术,开导人时喜欢循循善诱,善于营造和谐的氛围,这些良好的修养是他们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

夫妻间长年形成默契,留给对方足够的空间,尊重对方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不仅成就了各自事业上的辉煌,同时也使夫妻之情根深叶茂,历久常青。

人人都渴望幸福,幸福就是像他们这样一点一滴浇铸出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