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
福建茶叶出口论文摘要和目录格式
摘要………………………………………………………………………………………I
Abstract…………………………………………………………………………………….II
引言1
1福建省茶叶出口现状2
1.1福建省茶叶出口概况2
摘要
福建省是我国产茶大省,茶叶出口占据着全省农产品出口的半壁江山,是福建省出口的优势农产品。随着中国加入WTO,福建茶叶异军突起,成为中国茶叶出口的主力军。
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虽然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但是由于自身产品附加值低,茶叶卫生质量不稳定,出口营销模式传统,出口市场单一等原因,阻碍了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另外,诸如技术性贸易壁垒,饮料市场的冲击,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等外部不利因素也造成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成为福建省当前必须研究的新课题。
Therefore,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enterprise own perfect, government support, industry association bipolar coordinate three pronged 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Fujian tea export trade has achieved amazing results, but due to the lowadditional valueof the products,tea quality is not stable, the export marketing mode istraditional, the export market is single and so on.Havehindered thefuture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addition, such as the TBT, beverage market impact, the competi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re notbeenignored.Therefore, how to take positive and effective measures inFujianprovince has become a new topic in the research of current.
绿色贸易壁垒下福建茶企业国际贸易竞争现状及对策
绿色贸易壁垒下福建茶企业国际贸易竞争现状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福建省是中国著名的茶叶产区之一,拥有悠久的茶叶种植和加工历史。
福建的茶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在国际市场上备受推崇,出口量也居全国领先地位。
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和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贸易壁垒逐渐成为福建茶企业面临的新挑战。
绿色贸易壁垒包括了对环境友好、无公平贸易和无强迫劳动等方面的要求,对福建茶企业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国际贸易竞争中,福建茶企业需要面对来自其他茶叶产区的竞争压力,提高自身的绿色贸易认证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更好地了解福建茶企业在绿色贸易壁垒下的国际贸易竞争现状和寻找有效的对策,本文将针对以上问题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通过案例分析和市场前景展望,提出具体建议,为福建茶企业的国际贸易发展指明方向。
2. 正文2.1 绿色贸易壁垒对福建茶企业的影响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为了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而设立的贸易障碍。
对于福建茶企业来说,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对其国际贸易造成了一定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增加了福建茶企业的生产成本。
由于需要符合绿色贸易标准,企业需要进行环保投入和技术更新,这些都需要资金投入,增加了生产成本。
绿色贸易壁垒还要求企业符合严格的环保标准,如果企业不能达到这些标准,就会面临被淘汰出市场的风险。
绿色贸易壁垒也可能导致福建茶企业的出口受限。
一些国家对于进口产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如果福建茶企业无法符合这些要求,就会面临出口受限或被迫调整生产方式的困境。
绿色贸易壁垒对福建茶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加了生产成本和限制了出口市场。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福建茶企业需要加强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应对国际贸易竞争的压力。
政府也应该加大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帮助企业顺利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带来的挑战。
2.2 国际贸易竞争现状分析在绿色贸易壁垒日益严格的背景下,福建茶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
福建省茶叶对外贸易SWOT分析及对策探讨
2018年第09期市场·贸易作者简介:傅雅凌(1991-),女,福建南安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国际市场营销。
戴斯玮(1984-),女,江西抚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茶叶是福建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之一。
2015年年底,福建省茶园面积已居全国第五,茶叶种植面积已发展至25.01万公顷,其中采摘面积约占91%,40.23万吨的干茶产量更是位居全国第一[1],福建茶叶无论是生产量、消费量还是出口量,都在国内位列前茅。
但福建茶叶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相对比较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不具备足够发展优势。
随着国际市场开发程度的进一步扩大,国际茶叶市场的竞争关系也变得更加激烈,消费者无论是对茶叶品质还是茶叶卫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尽管福建是我国重要产茶省份之一,且茶叶在福建出口外汇中占据较大成交比例,但同国外一些茶叶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地区)相比,福建省茶叶无论是在生产技术,还是贸易发展水平方面都仍有较大差距。
本文主要采用SWOT 分析,即通过对福建茶叶对外贸易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若干解决办法。
1福建省茶叶对外贸易SWOT 分析1.1优势方面1.1.1历史条件优势福建不仅是我国茶文化发源地,同时也是乌龙茶的故乡,距今已有千年发展史。
据记载,早在公元376年,便已有与产茶相关的文字记载,即泉州南安丰州古镇莲花峰石上的摩崖古刻“莲花茶襟太元丙子”;汉朝时期,武夷山的茶树“墙内开花墙外香”,在省外闻名遐迩;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也曾对武夷岩茶赞不绝口,称“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元大德六年,武夷山创设了曾盛极一时的御茶园,武夷岩茶成为专供皇帝将相品饮的贡茶[2],奠定了其尊贵、优秀的地位,至今“贡茶”仍以其考究的制作工艺和香醇的口感,活跃于现代饮品市场。
如今,福建的茶叶工作者在继承先人传下来的茶叶制作工艺的同时,不忘与时俱进,不论在茶叶品质还是茶叶营销与贸易模式等方面,均不断迸发出创新的思想。
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福建省作为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区,茶叶出口贸易一直是该省的重要支柱产业。
福建的茶叶出口贸易现状虽然总体上良好,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首先,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是积极向好的。
福建省以其优质的茶叶品种和丰富的资源,成为了中国茶叶出口的重要基地。
福建省茶叶的国际知名度较高,主要出口市场包括欧洲、美洲和东南亚等地区。
福建茶叶的出口总量和出口额都在逐年增长,对福建省茶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
全球茶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福建省茶叶在国际市场上需要面对来自其他产茶国家的竞争,如印度、斯里兰卡等。
其次,质量标准要求提高。
国际市场对茶叶的质量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福建茶叶生产企业需要提升质量检测和控制能力,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
再次,品牌建设亟待加强。
福建茶叶品牌知名度相对较低,福建省应加强对茶叶品牌建设的投入,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福建省可以采取以下的发展对策。
首先,加强市场开拓和营销。
福建省应积极参与国际茶叶贸易展会和洽谈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规模。
同时,推动福建茶叶进一步走出国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其次,提升茶叶质量和安全标准。
加强对茶叶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确保茶叶质量安全符合国际标准,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信誉度。
同时,推动福建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茶叶生态环境保护,确保茶叶品质和品牌的持续稳定提升。
再次,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打造福建茶叶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品牌,提高品牌附加值和市场认可度。
总之,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福建省应积极应对市场竞争,提升质量标准,加强品牌建设,推动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上半年福州口岸出口茶叶现状和应对措施
另据 了解 ,此次欧盟抽样检测的农残项 目主要包括 硫丹在茶 叶基地 的使 用情况 ,做好应对准备 。
2 1 年 第 6期 5 01 1
25 . 据悉 ,欧盟将 于 2 1 年 1 月 1日起对 中国输欧茶叶 43 01 0 . 加强对上述几种农药 的 日常检测 和残 留监控 的工作 , 采取新 的进境检验措施 , 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一是所有从 从 而掌握 目前在 出 口茶 叶 中的残 留情况 ,以便有效应对 中国进 口的茶 叶必须通过欧盟指定 口岸进入 ( P ;二 国外不 断变化的贸易壁垒 ; D E)
( 每一个麻袋 l四是该法规 同样适用于没有重量 限制 的样 跟踪 、信息可查询 、产品可召 回。 品等 ;五是进 口商承 担所有相关检测 和入境文件准备 的 45 .积极跟踪收集国外相关信息 。据悉 C C A 、美 国 、欧盟
费用 。
都将逐渐取消硫丹 在茶 叶 中的使用登记 ,故要实 时监控
爱乌龙茶 的高潮。其茶饮料的销售量从 18 年至 2 1 年 91 00
序 号 1
农 名 药 称 苯 环 ( f o nz e 醚甲 唑 d e c a l ino o )
最 残 限 (/ ) 大 留 量 m k gg l O
均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今年上半年从4 月开始 出口 日本的 乌龙茶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 , 主要原因是 , 三月份 日本大 地震对 日本国 内茶叶产业冲击较大 ,对进 口茶 叶需求量 进一步增加 。 建省作 为 日本进 口茶叶的主要地 区, 福 今年 上半年有 明显增长 ,预计下半年将会继续增长 。 1 输 欧茶叶数量锐减 。2 1 年上半年输欧茶 叶批次 、重 . 2 0 1
步建立完善可溯 源的质量安全控制体 系。
福建茶叶出口现状与发展对策
红 茶 40927 4100 1.00 40828 3900 0.96 37772 3600 0.95 39371 4100 1.04 35847 3990 1.11 31538 4245 1.35
乌龙茶 21671 4806 2.22 21200 4642 2.19 18972 4175 2.20 19459 4303 2.21 18814 4857 2.58 21027 5188 2.47
从2006年 全 国 各 茶 类 出 口 均 价 情 况 分 析 , 比2005年 均 有 不同程度上涨, 乌龙茶涨幅2.92%为最少, 而其它茶类涨幅均 在两位数以上, 尤以茉莉花茶和普洱茶为甚, 分别高达 47.15%和41.54%, 2006年 各 出 口 茶 叶 均 价 涨 幅 较 大 的 原 因 有 以下几方面: ( 1) 由于原材料、燃料、人工、检验费等成本 增加, 加上人民币持续升值, 各出口企业调高卖价; ( 2) 出 口的产品结构和等级结构发生变化; ( 3) 普洱茶价格上涨主 要是国内的普洱茶热带动所致; ( 4) 茉莉花茶均价大幅上涨 主要是名优高档茶比例增长, 但其中相当比例为非花茶产品; ( 5) 乌龙茶涨幅低, 主要为出口多为中低档产品, 竞争激烈, 且 日 本 乌 龙 茶 茶 水 销 售 呈 下 降 趋 势 。 我 省 各 出 口 茶 类 2005- 2006年 均 价 比 , 除 茉 莉 花 茶 下 跌5.83%外 , 其 它 茶 类 也 均 上 涨。茉莉花茶均价下跌主要有以下原因: ( 1) 低档茶比例增 大; ( 2) 由于新进入者加入出口竞争, 出口企业不得不降价 竞争, 以保持市场份额。 2 福建主要茶类生产及出口现状
五口通商至清末时期福州港茶叶贸易变迁与启示
五口通商至清末时期福州港茶叶贸易变迁与启示海关史五口通商至清末时期福州港茶叶贸易变迁与启示刘少明*摘要:福建茶业不仅在茶马古道、万里茶道、海上丝绸之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又将迎来自贸区和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两大机遇。
文章以福州港茶叶贸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福州港五口通商至清末时期茶叶贸易变迁历史的回顾和梳理,分析了该时期影响茶叶贸易的主要因素,并结合福州当前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城市、自贸区所在地等地理优势,展望重塑福州港茶叶贸易辉煌的美好未来。
关键词:福州港;茶叶贸易;五口通商;海上丝绸之路五口通商至清末时期,福州茶叶出口量占在全国茶叶出口三分之一以上,是福州港的优势和品牌,由此引发中西文化、经济强烈碰撞,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变革,促进社会进步。
1853年福州港茶叶贸易迅速发展,经历火红的19世纪60年代,各国都在福州抢购、抢运茶叶,福州港成为举世瞩目世界的茶港。
茶叶贸易的发展,吸引外国资本,中外茶商,买办、茶农之间的竞争,随着税负增加、茶叶品质下降,在印度、锡兰等国家茶叶竞争下,福州沦为“商品茶叶”的基地,1880年茶叶出口数量达到巅峰,此后以年均10%的速度下降,中外商人焦虑地盼望着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如降低对茶叶贸易内地税和出口税,引导茶农创新、改良,精心选叶制茶,建立国外市场需求反馈机制,挽救衰败的茶叶市场,但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基金项目:福建省科协科技思想库研究重大专项:新常态背景下的福建省茶产业发展战略思路(FJKX-ZD)。
*作者简介:刘少明,福州海关所属马尾海关、福建农林大学,国家二级评茶师。
根本无法顾及茶叶贸易的发展。
福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城市,自贸区所在地,本文通过探讨五口通商至清末福州港茶叶贸易变迁历史,试图为福州港重塑茶叶贸易辉煌提出新的思路,将福州茶叶打造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张历史与现实的名片。
一、五口通商前福州对外贸易概述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是福建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
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福建作为中国茶叶的主要产地之一,在茶叶出口贸易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出口规模稳定增长。
福建茶叶的出口规模在过去的几年中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福建省茶叶的出口总量达到了9.64万吨,同比增长7.7%。
而2024年福建茶叶的出口总量为8.96万吨,增长率为10.8%。
福建茶叶的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充分说明福建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增强。
二、品质升级提升竞争力。
福建茶叶出口贸易中,以福建名茶为代表的高品质茶叶出口逐渐增加。
福建名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受到了海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例如福建的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武夷山大红袍等都以其独特的品质和文化内涵成为了茶叶市场的热门产品。
福建茶叶出口贸易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茶叶的品质和健康价值,高品质的福建名茶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多元化的出口渠道。
福建茶叶的出口贸易渠道不断拓宽,逐渐实现了多元化。
在传统的茶叶批发市场的基础上,福建茶叶的出口逐渐向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平台倾斜。
通过电商平台的运作,福建茶叶的出口贸易更便捷和高效。
同时,福建茶叶企业也积极寻求自有品牌的出口途径,通过品牌建设和形象宣传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一、地域优势明显。
福建作为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茶叶的种植和加工历史悠久,并且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
福建的茶园分布广泛,品种丰富多样,能够生产各类茶叶,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等。
这种丰富的茶叶资源为福建茶叶出口贸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文化底蕴深厚。
福建茶文化深入人心,茶叶作为重要的饮品和文化传承载体,深受人们喜爱。
福建的茶艺文化和茶叶生产工艺在国际茶叶市场上有着独特的影响力,增强了福建茶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质量安全可控。
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的持续发展得益于其对质量安全的高要求。
中国茶叶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茶叶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中国茶叶出口的重要性中国茶叶作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代表,不仅在国内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在国际市场上备受青睐。
中国茶叶的出口不仅可以促进中国茶叶产业的发展和壮大,还可以提升中国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茶叶出口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茶叶出口可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中国茶叶产业是许多农民的主要生计来源,通过出口销售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中国茶叶的出口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许多茶叶产区的经济以种植茶叶为主,通过出口销售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当地就业和产业升级。
中国茶叶的出口还可以增加中国的外汇收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随着国际市场对中国茶叶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茶叶的出口潜力巨大,有助于扩大国际贸易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1.2 中国茶叶出口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茶叶产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茶叶出口呈现出一些变化和挑战。
一方面,中国茶叶出口规模逐渐扩大,出口额稳步增长。
据统计,中国茶叶出口额在2019年达到了约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近10%。
中国茶叶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等地区,特别是对东盟国家、俄罗斯、美国等的出口量较大。
中国茶叶出口面临诸多挑战,如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质量安全问题等。
中国茶叶出口的品质和口感一直备受国际客户青睐,但是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茶叶产品竞争的挑战,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份额可能会受到影响。
在质量安全方面,部分中国茶叶产品存在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问题,这也成为制约中国茶叶出口的一大障碍。
中国茶叶出口仍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问题,提升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 正文2.1 中国茶叶出口面临的挑战中国茶叶出口面临的挑战包括市场竞争激烈、质量标准要求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品牌认知度不足等方面。
随着全球茶叶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茶叶出口面临着来自其他茶叶产国的强大竞争压力,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
福建茶叶出口现状及对策的论文正文
引言在我国加入WTO后,国际间竞争日益激烈,发展外向型农业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茶叶作为我国的特色农产品,凭借着它的健康,环保,纯天然,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我国茶叶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在我国农产品出口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茶叶已经成为中国1000多个产茶县市的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福建省是我国传统的产茶大省,其地理位置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紧邻海洋,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适宜茶树生长,茶叶的生产、出口历史悠久,早在17世纪,红茶鼻祖——正山小种就以其独特的味道远销欧洲,成为当时皇族们的专用茶叶。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和茶叶流通体制发生改变,福建省茶叶生产、出口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福建茶叶取得了更加迅猛的发展,现已在安溪、福安、福鼎、建瓯和建阳建立了五大产茶基地县,除个别偏远地区外,全省几乎县县产茶。
茶叶已经成为福建省分布面积最广的农产品,并且在我国茶叶产业中占有着产量第一、出口第二、面积第三的重要地位。
福建茶叶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悠久的历史文化,远销五大洲。
伴随着茶叶出口,福建茶叶文化也随之远播与弘扬,茶叶已经成为福建走向世界的重要媒介。
福建茶叶凭借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发展势头一直不错,但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各进口国对茶叶品质标准的日益严格,这已经不能保证福建茶叶的可持续国际竞争优势。
1福建省茶叶出口现状1.1福建省茶叶出口概况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福建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开拓,积极进取,为福建茶叶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福建省茶叶种植面积从2001年的130.65千公顷增加到2010年的201.2千公顷,十年间种植面积增长达到54%;福建省茶叶产量从2001年的13.39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27.26万吨,十年间福建省茶叶产量增加了一倍。
1但从表1中不难看出,与福建省茶叶的产量、种植面积的快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福建省茶叶出口量的上下波动。
福建茶叶出口现状及对策的论文正文
福建茶叶出口现状及对策的论文正文福建省作为中国传统的茶叶产区之一,茶叶产量和质量一直占据较高的地位。
然而,近年来福建茶叶的出口量和竞争力有所下降,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策略来改善出口现状。
一、福建茶叶出口现状福建茶叶的出口量在过去几年出现下降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福建茶叶的出口量从2024年的1000吨下降到2024年的800吨,再到2024年的600吨,降幅逐年加大。
这主要是由于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国外竞争对手的崛起导致的。
福建茶叶的主要出口国有日本、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
然而,这些国家茶叶市场竞争激烈,不仅有来自中国其他茶叶生产区的竞争对手,还有其他茶叶出口国的竞争对手,如印度、斯里兰卡等。
这些竞争对手在品质、包装、营销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对福建茶叶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二、福建茶叶出口对策1.提高产品质量为了提高福建茶叶的竞争力,必须在产品质量方面下功夫。
福建茶叶应注重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等过程,不断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和研发,推动茶叶的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同时,加强质量监管,保障福建茶叶的生产过程中不受有害物质的污染,提升茶叶的食品安全性。
2.拓展国际市场福建茶叶应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
除了传统的日本、美国、韩国等市场外,福建茶叶可以考虑拓展东南亚、欧洲等地的市场。
这些市场对茶叶的消费需求逐渐增加,福建茶叶可以通过参加国际贸易展览、建立合作关系等方式进一步开拓市场。
3.注重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提升福建茶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福建茶叶可以通过打造特色产区品牌、企业品牌等方式进行品牌建设。
通过产品包装设计、品牌推广活动、网络宣传等手段,提升福建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注重经营品牌形象,强化对客户的服务,提高品牌的忠诚度和美誉度。
4.加强合作与交流福建茶叶出口企业应加强与国内外茶叶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与国内茶叶企业的合作,可以共同开展研发、生产、营销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提高福建茶叶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福建茶叶出口问题探究
福建茶叶出口问题探究在世界经济联系十分紧密的今天,各国间的贸易已经延伸到各个领域,茶叶在中国的历史可谓十分久远且流传至今,丝绸之路开辟以后我国的茶叶就开始销往国外各地。
茶叶在我国发源、发展,如今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福建是茶叶出口的领跑者,茶叶出口的产量和规模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正在努力把中国茶产业发扬光大。
但当前福建茶叶出口中仍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生产成本高,利润空间小茶叶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由于近年来受欧美等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影响,使得企业为了积极地应对“绿色壁垒”,能够达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准,不得不做出一系列措施,从而导致了茶叶出口成本的增加。
其中的一些成本的增加包括例如一些获取信息技术的成本以及革新技术的投资成本等等。
这些都是造成生产成本变高的重要因素。
另一个方面茶叶产业本身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投入的劳动力成本较高。
主要表现在茶叶的采摘以及制茶等方面,这些都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不仅如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以及不断上涨的物价,茶叶采摘和加工工人的日平均工资也都逐年不断地增加。
而且随着人们对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茶农茶商除了支付采茶工的工资外,还需要为采茶工们提供一个免费的住宿,提供采茶工每天的餐食,以及报销来回的路费等等。
所以劳动力成本高也是导致生产成本高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第三个方面就是,福建省茶叶产品的附加值低,导致出口价格低,从中获取的利润就很少了。
目前,福建省茶叶出口的类型主要是以散装茶为主,这种产品的缺点就是的未经过深加工、附加值低、科技含量少、结构老化,导致其出口的平均价格也较低。
此外,由于海运费、原材料以及包装材料成本的增加,还有人民币升值等等一系列的因素,也造成了茶叶出口的成本不断上升,其利润空间也在不断减少。
二、品牌推广力度不够,缺乏国际知名品牌在“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专项研究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各地共有128个茶叶品牌参与了本次的产品品牌价值评估,这些品牌加起来总价值约 293.22 亿元,其平均品牌价值约 2.92 亿元。
福建武夷山茶叶出口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摘要中国有句古话,“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由此知,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着极高的地位。
茶文化悠久,随着茶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茶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
福建武夷山作为世界红茶的发源地,茶叶的生产及出口占了不可小觑的份额,对福建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中国整个茶产品出口具有重大意义。
近几年,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对茶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茶产业链的不断壮大,茶产业也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目前,武夷山茶叶在出口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茶叶出口的发展。
各种不稳定因素都会对茶叶出口造成不同的影响。
本文综合运用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知识理论,结合武夷山茶叶悠久的贸易历史,以武夷山茶叶为研究对象,从武夷山茶叶的生产、种植、加工及出口的实际情况着手,分析武夷山茶叶的出口概况,在此基础上,指出武夷山茶叶出口存在问题,例如国际市场占有率不足;品牌意识薄弱;出口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技术贸易壁垒阻碍等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产品创新能力;树立品牌意识;提高种植生产质量水平;积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对策。
从而实现武夷山茶叶出口份额增大,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福建省;武夷山茶叶;出口贸易引言风景优美的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自古以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无比奇特秀美,更因为盛产茶叶而闻名于世。
据不完全统计,这里有名有姓的茶叶就有三百多种,素有“茶叶王国”的嘉名。
近年来,茶叶产业发展越来越迅速,但是茶叶产业在得到发展的同时,许多问题也在一一浮现。
例如企业需要转型升级,茶叶种植技术不佳,次货横行,缺乏品牌,国外需求降低,国际市场被抢占,贸易摩擦频发等。
茶叶产业不仅是武夷山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武夷山的经济支柱。
茶叶的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问题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对于茶叶产业的研究少之又少,所能查到的文献也只是冰山一角。
在经济稳定发展大背景下,全球化的进程也在持续加快,随着茶文化在全球各地的宣传程度的加深,茶产业进一步全球化具有必然性,这是茶叶生产和市场走向国际化的必然结果。
“一带一路”下闽茶发展的问题分析及策略
区域经济□福建漳州姚羽嫣朱泳(通讯作者)“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实施,给闽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其沿线国家与地区是全球重要的茶叶消费地区,使得闽茶大量远销海外,茶叶的外贸额、销量持续增长。
2018年,随着政府发布《关于推进绿色发展质量兴茶八条措施的通知》,以及国家对福建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
福建作为我国产茶大省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先行区,“一带一路”战略是重塑福建茶产业的重要突破口。
2019年闽茶出口量为2.56万吨,相比“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前,2013年出口量为1.66万吨,增长了35.1%。
截止2020年,闽茶出口覆盖全球五十多个地区。
因此,探究“一带一路”下闽茶发展策略,对于闽茶进一步把握“一带一路”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具有重大意义。
一、文献述评自“一带一路”政策颁布以来,闽茶出口贸易备受学者们关注。
王静(2020)剖析与研究了闽茶发展的情况和前景,为闽茶更好地“走出去”提出策略。
张菲(2019)等人通过分析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提出了从茶叶出口结构调整、茶文化推广与宣传、把握目标市场消费动态等方面的市场拓展策略。
戴斯玮(2018)等人重点探讨和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对福建茶叶出口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与不利影响,给出解决相 关问题的具体对策。
袁祯清(2019)认为我国在国际化竞争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农药残留的检验障碍、品牌影响力不足、文化理念存在差异,提出了促进茶叶出口经济的对策。
韦志刚(2020)等人分析了疫情之下的“一带_路”建设与茶叶产业链设计重构面临的困境,研究并提出了重构思路。
杨爱歌(2020)等人以跨境电子商务对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了福建茶叶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的发展策略。
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学者研究针对“一带一路”与茶叶贸易的研究从福建省茶产业贸易现状、出口影响因素、国际形势等方面进行。
针对茶叶产业链复杂效率低、品牌影响力弱、茶叶质量安全等一些问题提供建议。
但是大多数学者所提建议具有普遍适用性,而对“一带一路”下福建省茶叶市场对比分析提出针对性策略较少。
“一带一路”战略对福建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18年第06期市场贸易作者简介:戴斯玮(1984-),女,江西抚州,副教授。
福建是中国传统的产茶大省,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每年都有大量的茶叶源源不断地出口海外,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和青睐。
福建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前沿地带,在“一带一路”的宏观大背景下,福建茶叶出口发生了许多重大且实质性的变化。
“一带一路”对福建茶叶的出口贸易是把双刃剑,在国际市场上,由于各个国家之间在对外贸易的激烈竞争,给福建的茶产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
1福建茶叶出口的现状1.1福建省茶叶出口量攀升2015年福建省茶叶出口总体利好,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在价格上也有所上扬。
从福建检验检疫局获悉,2015年福建共出口茶叶1.34万吨,与2014年同比增加15.41%,价值达1.66亿美元,同比增加40.93%,增幅超过往年。
在出口茶叶公司中,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加,国有企业出口量减少。
2015年福建省民营出口茶叶6062吨,增加23.8%,占同期福建省茶叶出口总量的43.5%;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413吨,增加5.6%,占19.4%;国有企业出口4925吨,减少11.4%,占37.1%。
其中宁德出口量2544.34吨、价值8433.76万美元,同比增长45.63%和76.29%;安溪出口量2978吨、价值1370万美元,同比增长68.06%主60.80%。
1.2福建茶叶出口品种繁多福建省作为全国产量最大、茶叶品种最多的产茶省份,已连续多年成为中国最大的产茶大省。
目前福建省出口茶叶产品种类有:乌龙茶、茉莉花茶、白茶、绿茶、红茶、普洱茶等。
近年来,福建茶叶出口总量呈上升趋势,乌龙茶的增长速度尤甚,全省乌龙茶产量和产值均位居全国第一位。
1.3福建茶叶出口市场相对集中乌龙茶主要出口市场是日本,近年来出口日本的乌龙茶总量均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其余乌龙茶的出口市场分别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国家,而出口欧盟的乌龙茶总量相对较小;绿茶主要销往非洲、日本和欧美,除了常规绿茶外,出口日本和欧美市场的还有特种绿茶,如毛峰、白毛猴、雪芽等优质品种,但是其产量不高,所以数量有限;红茶主要出口英国市场,其中以正山小种红茶和工夫红茶最为典型,但是近年来英国对福建出口的红茶实施严格的农残标准,使得福建红茶的出口价格下降,损害了茶农的根本利益;福建的白茶则是出口德国和港澳地区,如白牡丹和白毫银针等白茶品种。
技术贸易壁垒对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技术贸易壁垒对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黄洁(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漳州 363105)[摘 要]福建茶区位于中国南部,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是一个历史悠久且茶叶出口十分活跃的重要省份。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对茶叶生产技术的要求日趋严格,福建茶叶因此遭受的技术贸易壁垒不断增加。
本文将通过技术贸易壁垒对福建茶叶出口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针对消极影响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福建茶叶 技术贸易壁垒 出口贸易一直以来,福建茶叶以其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和优良品质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声誉,其出口量稳居全国首位。
然而,随着国际市场不断扩大,茶叶出口贸易竞争也越演越烈。
世界各国对茶叶质量和技术的要求日趋严格,一些发达国家甚至采用了近乎苛刻的茶叶技术标准,技术贸易壁垒对福建茶叶的出口贸易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容忽视。
1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现状1.1福建茶叶出口贸易情况茶叶作为福建省历史悠久的出口贸易茶品之一,无论是出口量还是消费量排名都位居前茅。
据统计,福建茶叶出口总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福建茶叶出口总金额占全国比重更是达到了25.5%[1](如表1所示)。
表1 2013-2019年福建茶叶出口总金额占比年份 全国 福建 数量 金额数量(万吨) 金额(亿美元) 数量(万吨) 金额(亿美元) 占全国比重(%) 占全国比重(%) 2013 32.60 12.46 1.50 1.10 4.60 8.822014 30.15 12.72 1.40 1.38 4.64 10.852015 32.50 13.80 1.34 1.66 4.12 12.392016 32.90 14.85 1.41 2.00 4.28 13.462017 35.50 16.10 1.95 2.33 5.49 14.472018 36.50 17.77 2.41 3.45 6.60 19.412019 36.66 20.20 2.97 5.15 8.10 25.50数据来源:福建统计信息网1.2福建茶叶的主要出口市场及品类福建茶叶在全球有五十多个销售地区,其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东盟和香港地区,福建对这三大出口市场的茶叶出口量已超过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二。
福建茶叶出口现状及对策的论文正文
引言在我国加入WTO后,国际间竞争日益激烈,发展外向型农业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茶叶作为我国的特色农产品,凭借着它的健康,环保,纯天然,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我国茶叶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在我国农产品出口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茶叶已经成为中国1000多个产茶县市的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福建省是我国传统的产茶大省,其地理位置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紧邻海洋,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适宜茶树生长,茶叶的生产、出口历史悠久,早在17世纪,红茶鼻祖——正山小种就以其独特的味道远销欧洲,成为当时皇族们的专用茶叶。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和茶叶流通体制发生改变,福建省茶叶生产、出口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福建茶叶取得了更加迅猛的发展,现已在安溪、福安、福鼎、建瓯和建阳建立了五大产茶基地县,除个别偏远地区外,全省几乎县县产茶。
茶叶已经成为福建省分布面积最广的农产品,并且在我国茶叶产业中占有着产量第一、出口第二、面积第三的重要地位。
福建茶叶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悠久的历史文化,远销五大洲。
伴随着茶叶出口,福建茶叶文化也随之远播与弘扬,茶叶已经成为福建走向世界的重要媒介。
福建茶叶凭借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发展势头一直不错,但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各进口国对茶叶品质标准的日益严格,这已经不能保证福建茶叶的可持续国际竞争优势。
1福建省茶叶出口现状1.1福建省茶叶出口概况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福建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开拓,积极进取,为福建茶叶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福建省茶叶种植面积从2001年的130.65千公顷增加到2010年的201.2千公顷,十年间种植面积增长达到54%;福建省茶叶产量从2001年的13.39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27.26万吨,十年间福建省茶叶产量增加了一倍。
1但从表1中不难看出,与福建省茶叶的产量、种植面积的快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福建省茶叶出口量的上下波动。
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摘要福建省茶叶发展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
福建省作为我国茶叶生产和出口大省,多年来其茶叶产量和出口量在全国都位居前列。
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茶叶产业已经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茶叶出口也在福建省出口创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发展,茶叶市场的开放,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也面临着各种不同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阐述了福建省茶产业的发展概况和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企业、政府、行业组织协会三个角度提出了促进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对策,从而使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存在问题发展对策AbstractTea has a long history of development in Fujian province,and it is China's important area where the tea is produced . As the major province of tea production and export in China, over the years, the tea production and export in the country are in the forefront. After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tea industry has become a pillar industry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Fujian Province,tea exports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ujian .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 the tea market is ope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in this economic environment, Fujian tea exports are also facing variou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This paper expound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in Fujian province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export trade,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ea export trade in the Fujian province , and from three angles ,the enterprise, government, industry association , it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ujian tea export trade, so that the tea export trade can realize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of Fujian province.Keywords:The tea of Fujian province Export trade Problem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目录1绪论…………………………………………………………………………………………1.1研究背景…………………………………………………………………………………1.2研究目的和意义…………………………………………………………………………1.2.1研究目的………………………………………………………………………………1.2.2研究意义………………………………………………………………………………2福建省茶产业发展概况…………………………………………………………………2.1福建省茶叶产量分析…………………………………………………………………2.2 福建省茶园面积分析…………………………………………………………………2.3 福建省茶产业地位分析…………………………………………………………………3 福建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现状………………………………………………………………3.1 福建茶叶出口概况………………………………………………………………………3.2 茶叶出口主要市场………………………………………………………………………3.3 主要出口茶叶种类………………………………………………………………………3.4 出口茶叶价格……………………………………………………………………………4 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4.1生态环境污染,茶叶质量落后………………………………………………………4.2产业化水平落后………………………………………………………………………4.3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不足…………………………………………………………………4.4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5 促进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对策…………………………………………………5.1 企业对策…………………………………………………………………………………5.1.1 提高茶叶质量………………………………………………………………………5.1.2 打造福建茶叶品牌…………………………………………………………………5.1.3 拓展出口市场………………………………………………………………………5.2 政府对策…………………………………………………………………………………5.2.1 积极应对贸易壁垒…………………………………………………………………5.2.2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茶叶质量意识…………………………………………………5.3 行业组织协会对策…………………………………………………………………5.3.1 稳定市场秩序………………………………………………………………………5.3.2 制定更加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结论………………………………………………………………………………………致谢………………………………………………………………………………………参考文献…………………………………………………………………………………1绪论1.1研究背景茶叶源于中国,饮茶也始于中国,据中国茶叶市场分析报告统计,截至2014年,中国茶园种植面积已达4112万亩,茶企业20万余个,茶农3000多万,茶业产值超过3500亿元。
福建省茶叶出口竞争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福建省茶叶出口竞争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阚大学,林紫微(南昌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南昌330099)摘要:本文首先从出口贸易规模、出口贸易种类、出口贸易市场、出口贸易方式这四个方面对福建省茶叶出口现状进行分析。
其次依据国际市场份额指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指数对其茶叶出口竞争力状况进行分析。
随后探讨了影响福建省茶叶出口竞争力的不利因素,主要包括出口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单一、相关政策有待完善、缺乏出口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茶叶出口质量有待提高、国际贸易壁垒限制、新冠疫情影响等。
最后提出了提升福建省茶叶出口竞争力的对策:优化茶叶出口产品结构,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完善政府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大力培养龙头企业,加强茶叶品牌建设;增强质量意识,完善茶叶标准化体系建设;积极应对贸易壁垒;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福建省;茶叶;出口竞争力中图分类号:F752.6;F1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23)09-0104-05收稿日期:2023-02-02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G L56D ,21J L08D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J J 21212)作者简介:阚大学(1982-),男,合肥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林紫微(1999-),女,江西上饶人,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一、引言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文化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与此同时,中国的茶饮文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根据历史文献发现,茶树起源于古代中国,早在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便觉察到饮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之后更是通过古丝绸之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中国茶叶的出口从古代便开始了,随着西汉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中国的茶叶也因其特有优势成为丝绸之路贸易的大宗商品之一。
[1]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茶叶产业的发展成就显著,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茶风俗甚至成为世界热销的三大饮品之一。
宁德市茶叶出口现状调查与分析
赤溪茶叶有限公司、福建品品香茶叶有限公司等 1 6家茶 叶进 出 口备案企业共 检疫 出 口茶 叶 3 338.24 t,货 值 1.05亿美元 ,同比分另4增长 31.20%和 24.31%,占全 市 茶 叶产值 的 17.3%。2017年 截至 9月 ,16家茶 叶 进 出 口备案企 业共检验检疫 出口茶 nt2 034.32 t,货 值 6 817.207万美元 ,占茶叶产值的15%。虽然近两 年来通 过 宁德检疫 出 口的茶 叶量 、值都 出现一定 增 长 ,但走 访 中了解到 ,由于早期 茶 叶实行 出 口配额 管 理 ,生 产企 业 只 为专 营 出 口公 司提 供产 品 出 口 , 导致现在出口茶叶企业普遍缺少国外客户 ,大部分 都是外 地外 贸经营企业 的订单 ,由本 地 出 口企 业经 初精制 加工后 ,由宁德 检疫 出 口。还 有部分茶 企则 完全挂 靠外地 外 贸企 业 ,如 周宁华 兴茶叶有 限公 司 挂靠在 省茶 叶进 出 口公 司 ,基地 由省茶叶进 出 口公 司异地 备案 ,华兴茶 叶有 限公 司生 产 的原料 则作 为 原材料 由省 茶叶进 出 口公 司拼配精 制后在福 州检疫 出 口。这部 分企业 除 了赚 钱少 (仅仅赚取少 量 的产 品加工费),还要作为外地外贸企业 的仓储基地 , 负担仓 储及 物流 费用 ,在 出 口形 势不好 ,订单减 少
一 、 宁 德 市 茶 叶 出 口现 状
宁德 市现 有茶 园 约 7万 hm2,2016年 茶 叶产量 9.78万 t,毛茶 产 值约 40亿 元 ,茶 园 面积 和产 量均 居全 国产 茶 地市 前茅 ,全 市共 有茶 叶企业 2 000多 家 ,市级 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45家 ,其 中 省 级龙 头 企 业 49家 ,全 市 拥 有茶 叶 进 出 口备 案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摘要
一、福建茶叶的地位
二、福建茶叶生产规模
三、福建茶叶产品结构
四、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一)进出口概况
(二)国际市场价格
五、福建茶叶出口贸易发展分析
(一)优势
(二)劣势
(三)机遇
(四)挑战
六、福建茶叶出口贸易战略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摘要】我国福建是茶叶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地区,已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叶发展历史上,福建茶叶占据着重要地位。
我国福建茶叶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积蕴闻名于世界,长期以来,茶叶是福建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之一,其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福建省茶叶出口也不断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当前分析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对提高我省茶叶的国际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福建茶叶进出口现状发展战略
一、福建茶叶的地位
福建乌龙茶,原对全国茶叶的影响可谓是无关大局的,市场份额也不大。
长期以来,福建茶人辛勤耕耘,勇于开拓,使得福建乌龙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茶叶流通体制改革,福建省茶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农村经济中一个举足轻重的优势产业。
二、福建茶叶的生产规模
茶区遍布全省九个地市、64个县市区成为我国最大、茶类品种最多的产茶省份。
发展茶叶产业,已成为茶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
目前,全省从事与茶叶有关的生产、加工、运输、经销、机械制造、生产资料供应等行业的人员超过300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的近四分之一。
三、福建茶叶的产品结构
福建省茶类主要有乌龙茶、白茶、绿茶、红茶和花茶等,其中又以绿毛茶和乌龙茶为主。
近几年来福建茶叶生产年年增长,特别是乌龙茶产量的增长更为显著。
另据了解,从出口品种看,主要为乌龙茶、花茶、绿茶、红茶和普洱茶。
在国际市场上,绿茶和乌龙茶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且乌龙茶为福建省特有的茶叶品种,其他国家没有生产,因此,在国际市场上有着较大竞争优势。
福建省生产的花茶也是国际市场上主要花茶来源之一。
四、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一)进出口概况
我国福建茶叶近几年的单位出口金额是最高的,但几年的出口量排在我国出口量排名的第二位。
浙江省茶叶出口位于第一位,2012年出口量达到16.61万吨,占全国出口份额的57.39%;出口金额达到31849.1万美元,占全国比重的52.46%;福建省2012年出口金额为13868.5万美元,居第二位。
出口数量为4.78万吨;茶叶出口额居前三位的还有上海。
(二)国际市场价格
从出口产品价格看,福建茶叶出口单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福建茶叶出口价比斯里兰卡出口茶价高20%左右。
20世纪80年代保持在3.0美元/kg左右,90年代受国际市场需求影响茶价稳定。
2000-2002年福建茶叶出口单价在2.56美元/kg左右,高于全国2000-2002年1.37美元/kg的平均价,高于斯里兰卡2.46美
元/kg平均出口单价,也高于印度以及肯尼亚。
2003年福建茶叶出口价格跌入近年低谷,2004年之后经过各部门努力,福建茶叶出口单价出现恢复性增长。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与斯里兰卡、印度、肯尼亚茶叶出口单价相比,福建茶叶出口价格竞争力不占优势。
五、福建茶叶出口发展分析
(一)优势
福建茶叶贸易发展在多个方面占有主要优势。
主要有第一,自然条件优越,福建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结合部,土壤发育剖面好,土层深厚,水热资源等均有利于茶树生产。
第二,福建茶叶茶类多、良种多、名优茶多,品种资源丰富、茶类品种齐全。
第三,政策支持力度大。
近年来国家加紧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各项措施上都有较大支持。
第四,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居于中国东海和南海的交通要冲,是中国距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
有便捷的航空、海运、铁路、公路交通连接,经济辐射面大。
第五,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日益增强,茶叶的保健和药用功能倍受关注。
近年开发出来的罐装茶汁、瓶装茶饮料,在市场上十分畅销,并成为饮料市场的主打产品。
(二)劣势
一、品牌不响。
目前,福建茶叶在品牌建设较为不足,茶叶经营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茶叶加工企业多,但规模小,品牌意识较为匮乏,不少沦为原料茶,作为全国产茶第一的福建茶叶已经开始陷入一流原料、二流技术、三流包装、四流价格的悲哀处境,福建茶叶品牌路在何方值得深思。
二、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从出口贸易情况看,福建省茶叶出口呈现了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产品结构过于单一的状况。
2007年对日本、香港、东盟、欧盟和美国的出口量就达全省茶叶出口量的92.8%,其中日本是福建省最大的茶叶出口市场。
近年来乌龙茶对日贸易量基本稳定在1.8万吨,约占全省茶叶出口量的80%。
对日本市场依赖程度高,一旦日本市场有所变动,将会对福建省茶叶出口造成巨大冲击。
因此,福建省茶叶这一出口市场集中、产品结构单一的局面承载着很大的市场风险。
(三)机遇
一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
中国加入WTO后,农产品贸易相对自由化,中国可以获得永久性的无条件最惠国待遇,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待遇;还有利于引进技术、利用外资,强化茶叶深加工产业,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
另一方面,闽台经贸合作加强。
近年来,闽茶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由政府搭台,动员人力、物力将茶叶整体包装后推向市场,这有利于茶叶市场的开拓。
而台湾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生产种植、茶园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
学习台湾先进的管理、营销理念,加强技术合作,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走精细化茶业之路,闽茶将迎来发展高峰。
(四)挑战
一方面,来自于技术性贸易壁垒。
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以技术壁垒的形式,对茶叶制定苛刻的检验标准,以茶叶进口的门槛,使得我省茶叶出口受到极大冲击。
茶叶检验中的农残标准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
另一方面,来自于国际茶品牌对国际市场的抢占。
世界茶饮料第一品牌被公认为立顿。
立顿进入中国后,在为中国茶叶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了巨大威胁。
目前,立顿茶叶已经抢占了将近80%的市场份额。
凭借其雄厚的资金、技术,人才实力,先进的营销管理方式、制度、经验,市场开拓能力,可以不断地扩大市场占有率。
相比之下,福建省乃至中国都没有国际影响力较大的茶叶品牌.所以,以立顿为代表的国际强大品牌对福建省茶叶市场的拓展也造成极大威胁。
六、福建茶叶出口战略分析
第一,实施品牌战略。
福建企业应该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高茶叶的质量,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加强茶业发展和茶叶经济效益、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的宣传,赢得国际市场上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其次要加大品牌促销,重视产品的宣传,注重品牌建设,维护品牌的信誉,扩大中国茶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此外,企业还要积极培育新的品牌,保护好已有的品牌,让所生产的茶叶产品在市场上经久不衰。
另外,重视茶与文化的融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茶叶产品。
第二,积极开拓新市场,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福建省茶叶出口主销市场为日本、香港、东盟、欧盟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是福建省最大的茶叶出口市场,其次是欧美各国。
不同市场对茶叶产品需求的种类、质量、安全、检验检疫标准是不同的,福建省的茶叶生产经营应该根据不同的市场实行不同的标准,实行茶叶出口多元化。
茶叶出口企业要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开发合适的茶类产品,寻求适合国外市场的产品包装和销售模式,使出口市场和出口产品种类进一步多元化,降低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产品过于单一的风险。
第三,注重茶叶深加工和系列产品开发。
福建茶叶出口长期以来主要以散装茶的形式出口,产品附加价值低,与中高端产品相比,缺乏有效的竞争力,市场竞争只能停留在价格这一层面上。
福建省应注重茶叶深加工与系列产品开发,开发茶叶功能性成分,扩大茶叶在饮料、食品、保健、医药、化工和化妆品中的广泛应用,为茶叶发展培植新的增长点,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结论
现代化营销模式被引入福建茶叶当中来,无疑给了行业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无限的可能。
因此,可以看出,中国福建茶叶的未来前景一片光明。
只要福建茶叶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外部机遇,弥补劣势与不足,分散外部风险,紧跟政府对茶叶市场的规章制度,建立品牌并优化产业结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福建的茶叶贸易必将再创新高。
参考文献
[1]管曦.技术创新与提升福建茶叶竞争力问题研究[J].福建.福建农林大学2004
[2]冯廷佺.实施品牌战略是实现福建茶叶强省的重大决策[J].福建茶叶.2007
[4]朱文伟.走品牌之路促茶业发展[J].福建省安溪铁观音集团2008,(2):45—45.
[5]陈琪.福建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J].厦门.厦门大学.2009
[6]姜含春.中国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3):23-28.
[7]陈荣冰. 加入WTO对福建茶业的影响及其对策[J].福建茶叶,2010(4):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