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第三章溶剂萃取

合集下载

第2-13章 溶剂萃取法

第2-13章 溶剂萃取法
§2-13 溶剂萃取法
1 溶剂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 2 有机溶剂的选择 3 影响水相溶质溶解度的因素 4 乳化与去乳化 5 萃取方法和理论得率的计算
1
溶剂萃取分离法
萃取分离法
在含有被分离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 萃取剂和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 震荡,利用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不同 的性质,使一些组分进入有机相中, 使另一些组分仍留在水相中,从而达 到分离的目的。
18
5 萃取方法和理论得率计算
(1)单级萃取
F:含有溶质未被提取过的溶液称为料液 S:用于进行萃取的溶剂称为萃取剂 L:经萃取后含有溶质的萃取剂称为萃取液 R:被萃取过失去溶质的料液为萃余液
F
混合器
分离器
R
S
L
分配系数为K,料液体积VF,萃取剂体积为VS则溶
质在萃取液和萃余液中的质量或摩尔浓度之比为:
梨形分液漏斗
例:I2的萃取
2
3
1、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
萃取分离的依据:
hydrophilic 物质
hydrophobic
亲水性 离子型化合物 相互转换
疏水性 共价键化合物
极性 弱极性或非极性
萃取分离的实质 将待萃取组分由亲水性转化为疏水性,
使其萃入有机相中。例,8-羟基喹啉-CHCl3对Al 3+ 的萃取
S:用于进行萃取的溶剂称为萃取剂
L:经萃取后含有溶质的萃取剂称为萃取液
R:被萃取过失去溶质的料液为萃余液
L2 S3
L3
分混 分 离合 离 器器 器
F
R1
第一级
R2
R3
第二级
第三级 21
• 经n级萃取后,总的理论得En
1)
例: 赤霉素经二级错流萃取,K为35,第一级用1/2体积乙酯, 第二级用1/10体积乙酯,计算理论得率:

溶剂萃取培训资料

溶剂萃取培训资料

第一章 萃取培训资料1.1 萃取简介萃取车间建立在海拔四千多米的平台上,年产纯阴极铜15000吨,采用的萃取剂是M5640,采用两反萃,高铜一萃,低铜两萃取的工艺流程。

溶剂萃取所起的作用与浓密机相似,它通常处理低品位、不纯的料液而产出一个高纯、高含量的产品。

萃取的目标是: 净化将铜从浸出液中提取出来而不萃取其它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特别是铁、氯和锰。

富集将铜浓度从浸出液中一般含铜为1~10 g/L 富集到电解液中含铜50 g/L ,这样的浓度条件对铜电积是最优化的。

要实现这些目标,萃取必须做到: ∙ 采用最合适的萃取剂; ∙ 采用最合适的稀释剂; ∙ 采用经过合理配置的设备;∙ 采用最优化的流程结构,如2级萃取加1级反萃,2级萃取加2级反萃,2级萃取1级沉清加1级反萃,3级萃取加2级反萃, 2级萃取1级洗涤加1级反萃;∙ 操作时需要进行优化的参数如下: 有机相的厚度;混合室的相比(有机相/水相)和相连续性; 浸出液的流量;电解车间的流量和电解液的铜浓度;萃取剂浓度;1.2 萃取和反萃的化学原理铜的萃取剂是羟肟类化合物。

它可以螯合机理萃取铜和其它的金属阳离子。

螯合在拉丁和希腊语的词根中是一个钳子的意思。

萃取剂从两边与金属成化学键,就象将金属抓在一个螃蟹的一对钳子中。

用羟肟萃取剂萃取二价金属离子的反应方程式入下:AqSO M OrgH R -+++-2422AqSO H OrgM R -+++2422对该方程式有以下几点要说明:当M 2+被萃取时,要释放出两个氢离子,因此每萃取1.0 g/L 铜会产出1.5 g/L H 2SO 4。

萃取和反萃是平衡和可逆的反应,其平衡态取决于反应方程式左边和右边的反应物种的相对活度。

在萃取反应中, 羟肟或有机相负载铜而变为负载有机相;在反萃中, 铜从羟肟中被反萃下来,所以变为再生有机相。

提高H +的浓度或降低pH 使反应向左移动。

提高萃取剂或Cu 2+的浓度使反应向右移动。

溶剂萃取化学 ppt课件

溶剂萃取化学  ppt课件

HA (o) 缔合 (HA)i
HAcO HAc
可见k d和D是不同的
ppt课件 15

例2
DCo
Co(原) Co(萃余液) Co(萃余液)
ppt课件
16
例3:碘在CCl4和H2O中的分配过程
在水溶液中: I2 + I- I3I2分配在两种溶液中:I2(w) I2(o)
— 又如:二安替比林甲烷(DAPM)萃取钴,生成能溶于 CoCl2 4 CHCl3的(DAPM)·H2[Co(SCN)4]。 萃取剂: DAPM;萃取溶剂: CHCl3; 助萃剂: SCN-
ppt课件
31
c 萃取剂:易溶于有机溶剂,与被萃取物发生化学结合,形 成易溶于有机溶剂的配合物的有机试剂 P204 TBP ;或指 能与亲水性物质反应生成可被萃取的疏水性物质的试剂。
ppt课件 33

萃取体系的表示方法: 被萃取物(浓度)/水相组成/有机物组成
2 UO2 ( 102 ~ 104 mol/ L) / HNO3、NaClO4、EDTA/ 20%TBP — C6 H6

萃取体系按机理可分为:a简单分子萃取体系b中性络合萃 取体系c酸性络合萃取体系 d 离子缔合萃取体系 e协同萃取 体系(1+1>2)
ppt课件
12
缺点:

有机溶剂易挥发,多对人体有害。 手工操作比较麻烦,费时。 分离效率不高(比LC小23个数量级)。
ppt课件
13

2 分配比D和分配系数kd Nerst定律 在给定的温度下,如果被萃取物在两相中分 子形式相同,则达到萃取平衡时被萃取物在两互不相溶的 两相中的浓度比值为一常数 分配比在一定条件下,当达到萃取平衡时,被萃物质在有 M O k 机相和在水相的总浓度之比。 d M

第三章 溶剂萃取分离法-xin

第三章  溶剂萃取分离法-xin

V水 V有 D
5
V水 V有
)
n
4 . 07 10
0 . 018 (
V水 /V有 40 + V 水 / V 有

2
V水/V有=2
第二节 溶剂萃取分离法
例6. 某物质的水溶液100 mL,用5份10 mL萃取剂溶液
连续萃取5次,总萃取率为87 % ,则该物质在此萃取体系
中的分配比是多少?
解:
解:
0 . 84 D
D VW VO
D = 5.25
第二节 溶剂萃取分离法
0 . 97 1 (
VW DV O V W
)
n
0 . 03 (
1 D 1
)
n
(
1 6 . 25
)
n
1.523=0.795n 即n=2(次)
n=1.9
第二节 溶剂萃取分离法
例4.弱酸HA在CH3Cl和水中的分配比为8.20,取
一、溶剂萃取的发展史
1842年,Peligot首先用二乙醚萃取硝酸铀酰。 1863年,Brawn将二乙醚用于硫氰酸盐的萃取。 1892年,Rothe等用乙醚从浓盐酸中萃取HFeCl4 1872年,Berthelot提出了萃取平衡的关系式。
1891年,Nernst提出Nernst分配定律。
20世纪40年代,自采用TBP(磷酸三丁酯)作为核燃 料的萃取剂以来,萃取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
E mo mn mo
0 . 87 1 (

mo mo

mn mo
)
5
设 m o 1g ,
0 . 87 1 (
则: E 1 m n
100

《溶剂萃取》PPT课件

《溶剂萃取》PPT课件

当相比为1(等体积萃取)时,萃取率与分配比的关系为:
E D 100% D 1
n次萃取后,水相中残留物质的浓度Cn计算公式如下。 C0为 水相中溶质的初始浓度,即溶质的总浓度。
cn
c0
( V
Vaq Vorg aq V org
D
)
n
当相比为1时,
cn
c 0
1 (1 D)n
分配比越大,萃取率越高。
例题:已知碘在四氯化碳和水中的分配比为85,有10ml水溶液 中含碘1mg, 分别9ml四氯化碳萃取1次和每次3ml四氯化碳连续 萃取3次,计算两种情况下的萃取率和水溶液中残留的碘的量?
2.2 溶剂萃取理论
首先用于有机物的分离,19世纪初开始用于无机物 萃取,19世纪40年代后溶剂萃取走向成熟; 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选择性较高 分离效率比很多现代分离技术低,比高效液相色谱 低2-3个数量级; 有自动化仪器,但没有得到普及,手工操作的重现 性差 大量使用有机溶剂,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一些常见化合物的溶解度参数
溶解度参数 × 103 (J/m3)1/2
18.81 18.00 18.00 19.03 18.82 14.94 15.14 16.78 19.85 20.05 24.76 21.69
溶剂
丙酮 环己酮 丁酮 二乙基酮 甲基丙基酮 甲基异丁基酮 甲醇 乙醇 异丙醇 正丁醇 异丁醇 正丙醇
在保持溶剂极性不变的前提下,更换溶剂种类, 调整溶剂选择性,使分离选择性达到最佳。
(2)混合溶剂: 选用混合溶剂体系,获得任意极 性并具有良好选择性的溶剂体系。
混合溶剂的极性与单一纯溶剂的极性关系为:
P' 1P1'2P2 '.... i Pi '

三章溶剂萃取分离法

三章溶剂萃取分离法
丁二酮污(A)
Ni(H2O) 2 A NiA2 6H2O 2H pH=9
氨性
2 6

(疏水性,可溶于CHCl3)
任务:选择适当的萃取剂,在适当的条件下,促 使物质由亲水性向疏水性转化。 物质亲水性与疏水性强弱的规律: (1)凡是离子都有亲水性。 (2)物质含亲水性基团越多,其亲水性越强。
En (%) [1 (1 E1 %) ]100
n
D 10 E1 100% 100% 90.91% D V水 / V有 10 1 / 1
E3 (%) [1 (1 E1 %) ] 100%
3
[1 (1 90.91%) ] 100%溶液的酸度,或参与萃取反应, 或防止金属离子的水解,使待萃取金属离子得到 较好得分离。 常用的无机酸:HCl, HNO3, H2SO4, HClO4, HBr.
二 、溶剂溶解度的相似原理
结构相似的化合物易相互混溶,结构 相差大的化合物不易互溶。
三、 各类溶剂的互溶规律
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有范德华分子引力和 氢键作用力两种,而氢键作用力比范德华引力 要强。
Ka
w w
[ HA]o KD [ HA]w
[ H ]w[ A ]w Ka [ HA]w
[ HA]o D [ HA]w [ A ]w
[ HA]o /[ HA]w KD D 1 [ A ]w /[ HA]w 1 K a /[ H ]w
结论:分配比受水溶液pH的变化而变化
1 1 2 1 C2 C1 ( ) C0 ( ) C0 1 D 1 D 121
同理
萃取三次,平衡时:水溶液中A总浓度C3
1 1 3 1 C3 C2 ( ) C0 ( ) C0 1 D 1 D 133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采用多级萃取时,溶质浓缩倍数大、纯
化度高。
缺点:
由于有机溶剂使用量大,对设备和安全要 求高,需要各项防火防爆等措施。
2020/9/7
5
一、基本概念
(一)萃取与反萃取
被提取的溶液称为原料液,其中欲提取 的物质称溶质,而用以进行萃取的溶剂 称为萃取溶剂(萃取剂)
达到萃取平衡后,大部分溶质转移到萃 取溶剂中,这种含有溶质的萃取溶剂溶 液称为萃取液,而被萃取出溶质以后的 料液称为萃余液。
2020/9/7
6
萃取一般指用有机溶剂将物质从水相转移 到有机相的过程。
反萃取(stripping或back extraction)是 将萃取液与反萃取剂(一般为水溶液)相 接触,使某种被萃入有机相的溶质转入水 相的过程,可看作是萃取的逆过程。
2020/9/7
7
(二)、分配定律
分配定律: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力下,
1 6 100% 85.7%
6 1
2020/9/7
19
(二)多级错流萃取
2020/9/7
20
2020/9/7
21
萃余率:
n
E1 1E2
1
1En
1 100 %
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E
1
1n
100 %
理论收率
1n
1
E
1
1n
100%
E 1n E 1n
1
100%
2020/9/7
9
在萃取过程中,溶质在两相的分子形式常 常并不相同,仍然采用类似分配定律的公 式作为基本公式。这时候溶质在萃取相和 萃余相中的浓度,实际上是以各种化学形 式进行分配的溶质总浓度,它们的比值以 分配比(distribution ratio)表示:
2020/9/7
D
CL CR
CL1 CL2 CL3 CLn CR1 CR2 CR3 CRn
10
(三)、萃取因素
❖ 萃取因素也称萃取比,其定义为被萃取
溶质进入萃取相的总量与该溶质在萃余
相中总量之比。通常以E表示。若以Vl和 V2分别表示萃取相和萃余相的体积,CL 和CR分别表示溶质在萃取相和萃余相中 的平衡浓度。萃取因素(E)为:
萃取相中溶质总量 E 萃余相中溶质总量
CLV 1 D V 1
相)内存在于反胶团的亲水 分离。
微环境中。
液膜萃取
液膜能将与之不互溶的液体 适用于金属离子、烃类、有
分开,使其中一侧液体中的 机酸、氨基酸和抗生素的分
溶质选择性地透过液膜进入 离及废水处理,在酶的包埋
另一侧,实现溶质之间的分 固定化和生物医学方面的应
离。
用也前景广阔。
2020/9/7
超临界流体萃取
对利物用质超进临行界溶流解体和作分为离萃。取剂,类分适等、用物酮于质类脂的、肪萃甘酸取油、分酯植离、物。芳碱香、成醚
可用于有机酸、氨基酸、维 生素等生物小分子的分离纯 化。
-
双水相萃取
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水 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的 分离操作。
主要用于蛋白质、酶,特别 是胞内蛋白的提取纯化。

利用表面活性剂在有机相中

形成的反胶团,从而在有机 适用于氨基酸、肽和蛋白质
萃 取
反胶团萃取
相中形成分散的亲水微环境,等生物分子的分离纯化 ,特 使生物分子在有机相(萃取 别是蛋白质类生物大分子的
D VS VF
D
1 m
式中 VF——料液体积;Vs——萃取剂的 体 积 ; C1—— 溶 质 在 萃 取 液 的 总 浓 度 ; C2——溶质在萃余相的总浓度;
D——分配比; m——浓缩倍数
2020/9/7
17
萃余率:
萃余液中溶质总量 原始料液中溶质总量
100 %
1 100 % E 1
理论收率:
3
第一节 溶剂萃取法
❖ 广义的溶剂萃取法(solvent extraction) 包括液-固萃取和液-液萃取:
❖ 液-固萃取又称浸取、浸提
❖ 液-液萃取指用一种溶剂将 物质从另一种溶剂(如发酵 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2020/9/7
4
溶剂萃取法优点:
①操作可连续化,速度快,生产周期短;
②对热敏物质破坏少;
CRV 2
V2
2020/9/7
11
(四)、分离因素
❖ 料液中的溶质并非是单一的组分,除了所需
产物(A)外,还存在有杂质(B)。分离因
素(separation factor),常用表示,其定
义为:在同一萃取体系内两种溶质在同样条
件下分配系数的比值
β CA1 / CB1 DA
CA2 / CB2 DB
优选第三章溶剂萃取
2020/9/7
萃取分离的种类
溶剂萃取 双水相萃取 反胶束萃取 液-固萃取 超临界萃取 微波协助萃取 其他萃取技术
2
萃取方法 液-固萃取
几种萃取方法的比较
原理
应用
属于用液体提取固体原料中 多用于提取存在于胞内的有 有用成分的扩散分离操作。 效成分。
溶剂萃取
利用溶质在两个互不混溶的 液相(通常为水相和有机溶 剂相)中溶解度和分配性质 上的差异进行的分离操作。
D K0 1 KP
1
K0 10 pH
pK
P
C[H ]
2020/9/7
14
三、萃取方法和理论收率的计算
❖ 萃取方式和理论收率的计算 ❖ 流程:
2020/9/7
15
三、萃取方法和理论收率的计算
(一)单级萃取
2020/9/7
16
萃取因素E为
E
萃取相中溶 质总量 萃余相中溶质总量
C1VS C 2VF
1 1 1 100% E 100%
E 1
E 1
2020/9/7
18
例如:
洁霉素在20℃和pH10.0时分配比(丁 醇/水)为18。用等体积的丁醇萃取料液 中的洁霉素,计算可得理论收率
1 18 100% 94.7%
18 1
若改用1/3体积丁醇萃取, E 18 1/ 3 6
理论收率:
1
某一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间分配
时,达到平衡后,在两相中的活度之比
为一常数。如果是稀溶液,可以用浓度
代替活度,即:
CL CR
萃取相浓度 萃余相浓度
K
K 称为分配系数
2020/9/7
8
应用分配定律时,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必须是稀溶液,即适用于接近理想溶 液的萃取体系; ②溶质对溶剂的互溶度没有影响; ③溶质在两相中必须是同一分子形式, 即不发生缔合或解离。
2020/9/7
12
二、溶剂萃取法的基本原理
❖ 弱酸HA在不同的pH条件下,可以有不 同的化学状态,其分配比亦有差别,若 适度改变pH,可将弱酸HA自水相转入 有机相,或从有机相再转入水相,这样 反复萃取,可以达到浓缩和提纯的目的
2020/9/7
AHAH
有机相
Ko
AHAH Kp A- + H+ 水相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