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北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师的科学素养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河北省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师的科学素

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就属于―
A:规则学习
B:命题学习
C:代表性学习
D:总括学习
2、教育史上“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_。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夸美纽斯
口.洛克
3、下列说法中。

所含光学知识原理达两种以上的是。

A:镜中花.水中月
B:凸透镜
C:海市蜃楼
D:潭清疑水浅
4、教师提问:“一个四边形,每边边长都是1,面积是否是1?”许多同学都肯定地回答是1。

而一个同学却回答说。

如果把它压扁,变成一条线.面积就差不多成了0。

这体现了发散性思维的。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特性
D:独立性
5、对有关史地知识的领会,不能缺少()
A:模像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形象直观
6、一It was very crowded I went there last night . 一I don’t care whether it’s crowded or not. I,d like to see it anyway.
A:though
B :because
C:when
D:since
7、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A:十五大
B:十四大
^十三大
口:十二大
E:重视个别差异
8、性的成熟是一个人生长过程中生理发育极为重要的特征,这个特征出现时期是在(一)。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人期
9、”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书中。

A:斯宾塞
B:狄尔泰
C:赫尔巴特
D:康德
10、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_。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1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2013年上半年统考)A: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B: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
C: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D:儿童权利优先
12、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的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
A:说服
B:暗示
C:榜样示范
D:群体约定
E:价值辨析
13、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的假设方法称之为—
A.算法式
B.推理式
C.启发式
D.演绎式
14、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

这种做法叫做O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练习法
15、2011年单项选择: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指
A:自我体验
8:自我控制
^自我意识
D:自我调节
16、地理教学中适用地球仪做教具体现了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直观性
C:巩固性
D:循序渐进性
17、青年初期是世界观_。

A.形成时期
B.初步形成时期
C.初步成熟时期
D.成熟时期
18、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19、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
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20、打破传统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结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构成一门学科的课程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结构课程
D:综合课程
21、I was just about the office when the phone rang.
A:leaving
B:leave
C:to leave
D:to leaving
22、个性的—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

A:独特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D:社会性
23、实施中学德育的出发点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目标德育途径
A:德育内容
B:德育方法
C:德育目标
D:德育途径
24、学生先学会了“电脑”的概念,然后再学习“笔记本电脑”这一概念,这种
学习过程属于―
A:总括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组合学习
25、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
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
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
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
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1、根据学生在班级中的相对位置与名次,确定其成绩属于“优”、“良”、“中”、“差”。

这种评价被称为。

A.主观性评价
B.客观性评价
C.常模参照性评价
D.目标参照性评价
2、幼儿期大脑皮质的发展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其―
A:抑制能力较差
B:抑制能力较强
C:兴奋能力较差
D:抑制能力一般
3、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一一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一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
一,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同构成了一
A: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
D: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核
5、教师申诉制度是我国教师法规定的一项救济制度,以下不属于该项制度特点的是—
A.是一项正式的法律救济制度
B.是一项专门性的申诉制度
C.是一项行政性的申诉制度
D.是一项民事的申诉制度
6、在下列四个选项中,不属于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的是—
A.接近律
B.效果律
C.练习律
D.准备律
7、同时型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_。

A.链状推导
B.采取宽视野的方式
C.兼顾到各种可能性
D.左脑优势
E.言语操作性强
8、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_。

A.《太阳城》
B.《理想国》
C.《政治学》
D.《乌托邦》
9、直接认知被评价者的最好方法是()
A:观察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自我评价法
10、19世纪60、70年代,随着光学研究的发展,一个以表现“光”和“色”和谐统一的画派出现了,下列画家中是这一画派代表人物的是。

A:德拉克洛瓦
B:梵高
C:罗丹
D:毕加索
11、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_。

A.效果强化
B.直接强化
C.间接强化
D.替代性强化
E.自我强化
12、不同的教学模式有不同的程序,其中以“问题一假设一验证一总结提高”为基本程序的考试模式是。

A:传递一接受教学模式
B:引导一发现教学模式
^自学一辅导教学模式
D:示范一模仿教学模式
13、结合实际分析班级纪律不良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

14、教程编写、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是()。

A.课程标准
B.教材
C.教学计划
D.教学大纲
15、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接知如接枝”体现了教学的。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6、若命题A的否命题是B,命题B的逆命题是C,则C是A的逆命题的()A:否命题
B:逆命题
C:逆否命题
D:以上判断都不对
17、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

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18、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校外活动使“青少年迈上了科学思维的道路”,这告诉我们课外校外教育()
A: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B: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C: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D: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19、”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_。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_。

A.1993 年
B.1994 年
C.1995 年
D.2002 年
21、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

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22、”教育的效应”是指()。

A.教育的投入与产出
B.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
C.教育实际干了什么
D.学校培养了多少人
23、”父传子”,“师带徒”属于—
A.个别教学
B.家庭教学
C.跟踪教学
D.全程教学
24、认知同化论的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
B .桑代克
C.奥苏伯尔
D.罗杰斯
25、下列哪个不属于操作技能的特点?
A:物质性
B:外显性
C:观念性
D:展开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