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 合肥工业大学(815)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及复习指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合肥工业大学815《机械原理》初试真题回忆和复习建议复试结束有一段时间了,毕设也差不多了,闲着没事,给学弟学妹讲一下工大初试《机械原理》的情况,17年题目感觉不难,遇到几道原题,有课后习题,西工大版上的,还有之前考过的。

自我感觉比16年的简单。

第一题自由度计算送分,很简单。

第二题图解法或解析法求速度加速度,比较新颖,需要作辅助线,两个方法都行,我是用图解法做的。

解析法思路简单,但是计算时复杂,而且不好检查正误。

第三题连杆机构分析,曲柄连杆,给出角度,让你画出完整的曲柄机构,和尺寸。

第四题凸轮机构,比较简单。

第五题齿轮,变位齿轮,直齿斜齿计算,就那几个公式,问题不大。

第六题轮系,今年考的是历年真题之前考过的,去年也是东南版课后习题里的。

第七题平衡分析,曲柄滑块机构的受力,相对课后习题是比较简单的
,也是图解法做的,计算也不难。

第八题应该是飞轮计算,根据驱动力矩等于阻力矩。

第九题计算转到惯量,这种题目一般就是直接套公式,不难。

难度不会超过16年的那个刨床机构。

第十题一般是开放性的题目,今年是考的机械手自由度吧,自行设计机器人手臂的传动,言之有理即可。

从17的试题可以看出:
1、都是常规考点和题型,只要把十个题型熟练掌握,还是不难的。

2、除了最后一题,都是原题主要是课后习题的(东南版和西工大版都有,越来越侧重西工大的,东南的都基本出完了,17年出了几道西工大的);教辅书的,例如《机械原理学习与考研辅导》,所以说要多做题,很有可能就碰到原题,机械原理不像数学,并没多少题型,多练习考场就会遇到熟悉的题目;还有历年真题,好好研究,考过的题还有可能会考。

再谈一下复习大概计划:
1、可以从暑假开始准备,课本要好好看一遍,有些公式需要记住,例题要重点看,有的课后习题需要做一遍。

工大现在不考简答题,概念之类的理解就行。

看课本时可以结合视频课程来看,比自己啃要效率高,例如考试点的机械原理辅导视频就可以,其他名校的视频课程也行。

2、然后精做一套教辅,把上面的重难点讲解部分看看,把里面的经典例题做一下。

推荐一本《机械原理学习与考研辅导》,里面的题目比较经典,工大的一些真题出自上面,特别是15年真题,有几道原题。

这本书估计很难买到了,我这有电子版,需要的话可以找我要。

3、然后后面要多做工大习题集、历年真题,熟悉题型,一定要练习画图。

要多总结分析,可以留2 、3年的真题到最后模拟用。

4、说一下工大的答疑班,我也报了,工大老师讲的,但不会是出题老师。

主要讲的重难点,讲一下典型例题,有一定帮助,觉得复习的不好可以去听听,如果离得远可以不用去,到时会有人分享笔记的。

打了这么多字,应该差不多了,以后有时间把原题整理下再给你们。

学弟学妹们有疑问也可以问我(扣扣号:一三一八五零七三二三),工大还是不错的,大家加油。

合肥工业大学2018机械原理(815)初试真题回忆版
一.计算如下图所示机构自由度,如有局部自由度、虚约束、复合铰链需指出。

二.如下图所示,杆1以等角速度10rad/s逆时针回转,AB长100mm,图示位置AB竖直。

(1)求杆3上C点速度;
(2)求杆3上C点加速度。

(图解法、解析法均可)
三.一个四杆机构如下图所示,已知BC=80mm,CD=80mm。

(1)若AD为机架,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AD=50mm,求AB长度范围;
(2)若AB为机架,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AD=50mm,求AB长度范围;
(3)若AD为机架,机构为双曲柄机构,AD=50mm,求AB长度范围。

四.一对心直动凸轮机构,凸轮回转中心在O点,滚子的最低位置在A点,凸轮转过一定角度后滚子到达B点,B点附近凸轮理论轮廓线为ββ。

(1)作出凸轮基圆;
(2)作出B点凸轮压力角;
(3)滚子与凸轮的实际噬合点。

五.一对渐开线直齿轮噬合,两齿轮齿数均为15,模数为5mm,实际中心距78mm。

(1)求该齿轮组实际噬合角;
(2)该齿轮组为何种变位;
(3)若将该齿轮组用渐开线斜齿轮代替,模数为法向模数,则求该斜齿轮倾斜角及其是否会跟切。

六.已知轮系的各齿轮齿数,求1到4的传动比。

(轮系图具体的忘记了,大概如下所示,一差动一行星轮系的组合)
七.一回转轴上分布有2个不平衡质量,m1m2及其回转半径已知,其位置如图示,现在P、Q面上半径为r处放置平衡质量,求其大小及位置。

八.图示为一斜面压榨机,已知各接触面之间的摩擦角均为ɸ,若在滑块2上施加一定的力F可将物体4压紧,滑块2的倾斜角为α。

Fr为物体4对3的作用力。

(1)已知Fr大小的情况下,求F的大小;
(2)当F撤去后,该机构在Fr的作用下应有自锁性,求其自锁条件。

九.图示为某机械以主轴为等效构件时,其等效驱动力矩在一个工作周期中的变化规律。

设主轴转速n=1500r/min,等效阻力矩Mr为常数,忽略机构中其余构件的等效转动惯量。

(1)求该机构所需的驱动力的功率;
(2)现要求系统的速度波动系数δ≤0.05,求安装在主轴上的飞轮转动惯量。

十.写出两个将连续转动转化成单向间歇转动的机构,写出三个将连续转动转化成直线移动的机构。

考研专业课复习规划
-------极研教育考研一、准备阶段(1月-2月)
1、结合自己兴趣、学科基础、就业意向确定报考专业。

2、了解考试大纲、考试内容。

查阅去年此院校此专业的考试大纲,全面系统地了解教材结构、内容,形成初步知识框架。

3、信息收集。

找齐参考书目以及其他所需的各种资料,搜集有用信息。

二、基础阶段(3月-6月)
1、学习目标:
跨专业:吃透参考书,地毯式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本专业:指定参考书为主,兼顾笔记,第一轮复习。

理解为主,不纠缠细节,不懂的知识点做标记。

2、阶段重点:
对指定参考书目"地毯式"学习一遍,系统性了解各科目,弄清每本书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达到整体了解内容的效果。

3、复习建议:
参考书及核心资料通读3遍,整理核心概念和公式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完整理解,构建知识框架,为后面记忆和运用打下基础。

将参考书目完整地看至少3遍以上,每天和每周看多少章都规划一下。

知识点重在理解,除了核心概念和公式外,不必刻意记忆。

实在不理解的知识点标记下来,后面通过相关的辅导或者查阅解决。

此外,这一阶段做笔记,不必过分细致,以梳理框架和概念为主,太细会浪费很多时间,也记不住。

三、强化阶段(7月-8月)
1、学习目标:
复习第二遍,达到掌握整体,难点、重点集中攻破。

以新大纲指定参考书为主,解决第一遍遗留同时,加强知识前后联系,建整体框架结构,重难点掌握。

2、阶段重点: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抓住重点、掌握重点。

要抓住重点,一是要分析试题;二是要专业化辅导;三是内部资料,如出题老师的论文、讲义、当前学术热点等。

对核心概念、基础概念、重要知识点、要点、常见公式一定要地毯式全面记忆,并反复强化,达到永久记忆。

建议自我检测或者让专业课老师及时检测,不断督促,有压力才能保障效果。

3、复习建议:
(1)归纳较简洁提纲笔记;
(2)完成每章节相配套习题;
(3)研究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

(4)全面回顾课程,思路整理;做总结、建知识体系框架。

四、提升阶段(9月-10月)
1、学习目标:
关键性第三轮复习,着重复习重点、难点。

2、阶段重点: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

知识点掌握的零散,不利于统筹答题思路,影响答题发挥,尤其是做大题的时候。

必须要按照参考书的章节架构或者通过总结专题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

对参考书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总结参考书各章节联系,能在这一阶段帮助广大考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3、复习建议:
(1)第三轮复习,注重结合上轮笔记提纲有重点、系统理解和记忆,不留死角;
(2)根据答题深度和广度,找专业期刊杂志作辅助学习材料;
(3)再次分析历年真题,做习题。

透彻研究考研真题。

五、冲刺阶段(11月-12月)
1、学习目标:
针对重点内容复习,查漏补缺,达到攻克所有困难、完成全程复习目的。

2、阶段重点:
这一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调整身心状态,以最佳的心态迎接考试。

经过前面5个阶段的复习,效果已经基本定型,在最后的5-10天内,保持专业课和公共课复习热度,调节最佳的身心状态,要调整作息适应考试时间。

考研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完美的知识储备,优秀的答题能力,强健的身心状态也很关键。

祝考研人赢在终点,笑到最后。

3、复习建议:
(1)将参考书快速翻几遍,以便对整个知识体系有全面的把握,记在心中;
(2)查缺补漏,不放过疑点,此时不能执着于细小知识点,要懂得抓大放小;
(3)历年真题预期目标:达到牢固记忆、完善掌握程度之效果;
(4)分析历年试题,对本年做预测,列可考性较强题目准备,捕捉可能出考题的信息,重点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