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2020-2022近三年上海市宝山区统考二模专项试题—单选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总10页
【中考物理】2020-2022近三年上海市宝山区统考二模专项试题—
单选题
一、单选题
1.(2022·上海宝山·统考二模)在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 )A .电子
B .质子
C .中子
D .核子
2.(2022·上海宝山·统考二模)能区分不同歌手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振幅
3.(2022·上海宝山·统考二模)重为20牛的木块在5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A .20牛
B .15牛
C .10牛
D .5牛
4.(2022·上海宝山·统考二模)甲、乙两车同时从A 、B 两地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s ~t 图像分别如图(a )和(b )所示。
若经过6秒钟两车相遇,则A 、B
两地间的距离为( )
A .一定1.2米
B .可能2.4米
C .可能3.6米
D .可能6米
5.(2022·上海宝山·统考二模)在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S 。
当R 2全部接入电路时,电压表V 的示数为U ;移动滑片P ,当R 2一半接入电路时,电压表V 的示数为
U ′。
则下列关于U ′和U
的关系正确的是( )
试卷第2页,共4页
A .U ′一定等于
B .U ′一定大于2U
2U
C .U ′可能等于
D .U ′可能小于2
U
2
U
6.(2022·上海宝山·统考二模)如图所示,盛有液体甲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和均匀圆柱体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物块密度大于液体甲的密度),一个浸没在液体甲中,另一个放在圆柱体乙上.液体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量和压强增加量分别为和
,
F ∆乙
p ∆甲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压力增加量和压强增加量分别为和
,则( )
F ∆乙p ∆乙A .一定小于B .可能大于F ∆乙
F ∆乙
F ∆乙
F ∆乙
C .
一定大于D .
可能等于p ∆甲p ∆乙p ∆甲p ∆乙
7.(2021·上海宝山·统考二模)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
( )
A .质子
B .中子
C .电子
D .原子
8.(2021·上海宝山·统考二模)同学能分辨出不同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 .声速
B .响度
C .音调
D .音色
9.(2021·上海宝山·统考二模)下列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的是( )A .紫光
B .蓝光
C .黄光
D .橙光
10.(2021·上海宝山·统考二模)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冲程是(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11.(2021·上海宝山·统考二模)算式“3伏×2安×2秒”的计算结果是( )A .12欧
B .12瓦
C .12焦
D .12库
12.(2021·上海宝山·统考二模)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 、B 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
现沿竖直方向分别截去相同宽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A
第3页/总10页
和p B
,则( )
A .p A 一定小于p
B B .p A 一定等于p B
C .p A 一定大于p B
D .p A 可能大于p B
13.(2020·上海宝山·统考二模)最先用实验测取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 )A .德谟克里特
B .伽利略
C .托里拆利
D .阿基米德
14.(2020·上海宝山·统考二模)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A .绿光
B .黄光
C .紫光
D .橙光
15.(2020·上海宝山·统考二模)小孩从滑梯上端沿斜面匀速滑到底部,不变的是( )A .内能
B .重力势能
C .动能
D .机械能
16.(2020·上海宝山·统考二模)下列光学器具在使用中,成倒立实像的是( )A .幻灯机镜头
B .放大镜
C .穿衣镜
D .近视眼镜
17.(2020·上海宝山·统考二模)如图所示,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能平衡的是( )
A .
B .C
.
D .
18.(2020·上海宝山·统考二模)甲、乙两车从相距20m 的A 、B 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 甲、v 乙,甲车的s-t 图像如图所示,经过10s ,两车相距6m ,则( )
试卷第4页,共4
页
A .v 甲一定为2m/s ,v 乙一定为0.4 m/s
B .v 甲一定为1 m/s ,v 乙一定为1.6 m/s
C .v 甲一定为2 m/s ,v 乙可能为1.6 m/s
D .v 甲一定为1 m/s ,v 乙可能为0.4 m/s
19.(2020·上海宝山·统考二模)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 、S ′(S <S′),对地面压强相等。
然后将这两物体先后叠放到对方的上表面(如图所示),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分别为Δp 甲、Δp 乙
;则( )
A .p 甲>p 乙,Δp 甲>Δp 乙
B .p 甲<p 乙,Δp 甲>Δp 乙
C .p 甲<p 乙,Δp 甲<Δp 乙
D .p 甲>p 乙,Δp 甲<Δp 乙
答案:
1.A
【详解】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转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故选A .2.C
【详解】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所以发声的音色也不同,不同歌手的声音不同,也是由于音色不同,故选C .3.D
【详解】木块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摩擦力f 与拉力F 是一对平衡力,其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
5N
f F ==故ABC 不符合题意,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4.D
【详解】甲乙两车的s ~t 图像为过原点的直线,故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
2.4m =0.4m/s 6s
s v t =
=甲甲甲乙车的速度
3.6m =0.6m/s 6s
s v t =
=乙乙乙根据速度公式可得,6秒钟甲通过的路程
s 甲′=v 甲t =0.4m/s×6s=2.4m
6秒钟乙通过的路程
s 乙′=v 乙t =0.6m/s×6s=3.6m
若两车相向行驶,A 、B 两地距离
s =s 甲′+s 乙′=2.4m+3.6m=6m
若两车同向行驶,A 、B 两地距离
s = s 乙′- s 甲′=3.6m-2.4m=1.2m
故A 、B 两地距离可能6米,也可能为1.2m ,故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D 。
5.B
【详解】由图可知R 1与R 2串联,电压表测R 2电压,当R 2全部接入电路时,R 2两端电压即电压表示数
22
12
U U IR R R R ==
⨯+总
当R 2一半接入电路时,R 2两端电压即电压表示
222
121211
12222
U U U I R R R R R R R =⨯=⨯=⨯+'+'总总U ′和U 的比值
2
1212121212
212
211
1222
2U R R R R R R R U U U R R R R R R R ⨯+++===⨯>
++⨯+'总
总故ACD 错误,B 正确。
故选B 。
6.A
【详解】当将物块放在甲液体中,由于物块密度大于液体甲的密度,所以物块将沉底,
,物块在液体甲中沉底静止
F G
<浮F F G
+=浮支而
F G F ∆==甲浮
排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压力增加量
F G
∆=乙所以
F F
<∆甲乙由图可知
,则由
可得
S S >甲乙F
p S =
p p
∆<∆甲乙故选A 。
7.A
【详解】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
【详解】每种乐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声音特性,同学能分辨出不同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
故选D 。
9.B
【详解】光的三原色为:红光、绿光、蓝光。
故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10.B
【详解】在四冲程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体对其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选B .11.C
【详解】电功为
3V 2A 2s 12J
W UIt ==⨯⨯=故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C 。
12.A
【详解】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所以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 G mg Vg Shg
ρρ====实心、均匀正方体A 、B 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所以
A A A
B B B S h g S h g
ρρ=由图可得
A B
S S >所以
A A
B B
h h ρρ<将A 、B 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宽度后,仍然是柱体, A 、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A A A
B B B
p gh p gh ρρ=<=故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详解】A.德谟克里特是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率先提出原子论(万物由原子构成),故A不符合题意;
B.伽利略研究了单摆实验,在牛顿第一定律上有重大的贡献,故B不符合题意;
C.托里拆利首先通过托里拆利实验,准确测量大气压的值,故C符合题意;
D.阿基米德发现了阿基米德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A
【详解】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因此红、绿、蓝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
故选A。
15.C
【详解】A.小孩从滑梯上匀速滑下到底部,由于滑梯对小孩做功(摩擦生热)使得小孩内能增加,故A不符合题意;
BC.小孩从滑梯上匀速滑下到底部,由于小孩的速度不变,所处的高度降低,所以小孩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由于动能与势能之和是机械能,所以,机械能减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A
【详解】A.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在2f>u>f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符合题意;
B.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在u<f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
C.穿衣镜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
D.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D
【详解】平衡力是指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作用在一个同一物体上的一对力。
由图知道,只有D符合题意。
故选D。
【详解】由图知道,甲车的s-t 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且t=12s 时对应的路程是12m ,所以,由
知道,甲的速度
s
v t =
12m ==1m/s 12s
s v t =
甲甲甲又因为经过10s ,两车相距6m ,即
()20m 6m s v v
t
=-=+甲乙解得乙的速度是
v 乙=0.4 m/s
故选D 。
19.A
【详解】设长方体物块甲、乙的重力大小分别是G 甲、G 乙,由于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
S 、S '(S <S '),甲乙压强相等,所以,由
知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小于乙对水
F
p S =
平地面的压力,即甲的重力<乙的重力;当将这两物体先后叠放到对方的上表面(如图所示)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
G S G p 甲甲乙
+=G p G S '甲乙
乙+由于S <S ',故p 甲>p 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分别为
=-=
p p p G G p S -∆甲原
乙
甲甲甲原甲+=-=G p p p
S G
p -'∆甲原
乙乙乙乙原乙+由于
所以,Δp 甲>Δp 乙,故A 正确。
=p p
甲原乙原故选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