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小树叶回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数学教案小树叶回家
中班数学教案:小树叶回家
引言:
在中班阶段,数学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基本概念的理解。
本教案以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为背景,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幼儿认识数学中的数与数量的关系,为他们打下数学思维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
1.运用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认识数字,掌握数字1-10的顺序。
3.通过实物与图形的搭配,培养幼儿对数量的感知与理解。
4.学会观察、分类及比较物体的大小与数量。
二、教学准备:
1.故事书《小树叶回家》(可自编或选择适合中班幼儿的绘本)。
2.数学教具:数字卡片1-10、各种大小、形状的树叶、容器等。
3.幼儿绘画纸及彩色笔。
4.相应的教学教案、习题。
三、教学过程:
步骤1:导入情境
老师拿出一本装有树叶的绘本,告诉孩子们今天将要讲一则关于小树叶回家的故事。
引发幼儿对故事情节的兴趣。
步骤2:故事导入
老师以生动有趣的语言为幼儿讲述《小树叶回家》这个故事。
故事讲述一片树叶被风吹走,经历了一系列的冒险,最终回到了原来的树上。
故事中将会涉及数字、大小和数量的概念。
步骤3:数的认知
在讲完故事后,老师出示数字卡片1-10,让幼儿认识并拼读数字。
然后,激发幼儿讲述故事中涉及到的数字。
步骤4:数与数量的关系
通过故事中的情节,以及教具中提供的树叶,老师可以让幼儿通过操作来理解数与数量的关系。
首先,让幼儿数数树叶的数量,然后通过增加或减少树叶的数量,让幼儿观察到数字的变化和数量的变化。
步骤5:物体的比较与分类
接下来,老师可以提供不同大小的树叶,并让幼儿对比这些树叶的大小。
可以借助容器,让幼儿按照大小进行分类,进一步加深对大小概念的理解。
步骤6:绘画活动
为了巩固幼儿对大小概念的理解,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绘画活动。
提供不同大小的绘画纸和彩色笔,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绘制出大小
不同的树叶,培养他们对数量和大小的感知能力。
四、教学延伸:
1.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如“数数比大小”、“分类比赛”等,以巩固幼儿对数与数量的理解。
2.教师可使用幼儿喜欢的树叶玩具或水果,让他们自己操作,加深
他们对数字和数量的认知。
3.在课后家庭作业中,可设计简单的习题,巩固幼儿对数学概念的
理解。
五、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可通过课堂观察、幼儿的回答、绘画作品等多种形式进行。
根据幼儿对数字和数量的理解程度,可以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和调整。
六、教学反思:
幼儿在中班阶段刚开始接触数学概念,对数字、数量和大小的认知
还比较模糊,因此,本教案通过情境导入、故事引发兴趣的方式,结
合实物、游戏和绘画活动,帮助幼儿逐渐建立起对数学的兴趣和基本
概念的理解。
通过让幼儿亲身操作和观察,培养他们对数量的感知和
理解能力,为今后更深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同时,教学过程中的
评估和反思,有助于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