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们合作学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们合作学习
仅从表现形式上看,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结为学习伙伴,互相帮助,以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合作学习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可从不同层面加以认识。

从学生的角度看,它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与个体学习相对应;从教师的角度看,它是一种教学理论,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技能。

一、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
(一)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
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是指教师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行为方式。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三)合作学习的分组
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在组成学习小组时主张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是指同一小组内的成员有性别、个性、学习成绩、能力、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差异。

这样分组的直接目的是希望同学之间能互相启发,彼此分享知识、经验、智慧,实现优势互补,解决仅靠个体努力无法解决的学习疑难。

从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角度看,还希望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之间能彼此互助、包容,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包括必要的妥协与退让,并能与不同的人相处。

组间同质是指组与组之间实力相当,没有明显的差别。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是希望将学生个体间的竞争转化为学习小组间的竞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创设竞争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符合学生活泼好动、争强好胜的心理。

但在竞争中经常处于劣势的学生个体,容易产生挫败感,丧失自信,严重者还有可能滋生出破坏行为。

教师如若将个体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既能以合作的方式最终解决学习任务,又能让学生分享胜利的喜悦,分担失败的沮丧,感受到来自同伴间的相互支持,避免竞争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毕竟,不论何种方式的学习,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成长,而不是为了竞争。

二、组织学生有效合作学习的操作要点
教师要避免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存在的误区和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不合作表现,需特别注意对各操作环节的把握。

(一)建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从合作学习的概念中可见,合作学习对小组成员的构成是有一定要求的,而不是几个学生的随意组合。

教师对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仔
细观察、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学生的个性、成绩、能力、思维特点等多个方面,进行合理的分组。

分组之后,要注意收集小组成员的“磨合”信息,并酌情做出调整。

这是合作学习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前提。

(二)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
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间应合理分工,明确各角色的职责,使主持、记录、把握主题(讨论跑题时负责把话题引回主题)、汇报、记时等各有所属,人人有“事”干,以便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作用。

角色分工可以由学生协商进行,也可由教师在了解、熟悉学生的基础上进行。

每个人的角色可以相对固定一段时间,以便学生适应角色要求;可以定期轮换,以使每个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并可避免因长期担任一种角色带来的懈怠感。

如,小组合作后谁来汇报结果?可以由小组选定的汇报人汇报,可以由教师临时指名确定,如专门给性格较为内向的、或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提高汇报机会,也可以是教师在各组中随机叫起某个同一编号的学生担任(这需要事先约定各成员的编号)。

不论采用何种方式确定汇报人,教师在学生实施合作前均应明确告知,以便学生做出相应的准备。

各种确定方式各有利弊,教师可轮换使用。

事先选定汇报人的方式益处是承担汇报任务的学生因任务在身会用心倾听、整理同伴的观点,汇报的质量可能较高。

弊端是非汇报者可能会产生事不关己的松懈心理;临时指定和随机叫号的方式,因每人都有可能被教师叫起成为汇报者,而汇报质量又决定本组成绩,可促使每位学生成为认真的倾听者。

当然,因每个人是否成为
汇报者只具有可能性而不是确定性,学生也会存有侥幸心理,并因此影响汇报质量。

由内向或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汇报时,教师要特别注意要求各组记录员做好记录工作,为他们的汇报提供心理支持。

如何管理班级
开学之初,通过大扫除、发放课本,我细心观察每位学生的习惯,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彼此也有了了解。

于是我就让学生开始推选班委会成员,我强调最好能毛遂自荐。

这些毛遂自荐和被推选出来的学生,各自写一篇演讲稿,主题是如何管理好班级以及需要学生配合的要求,这样选出来的班干在学生中就具有一定的威信。

为了激发班干的积极性及内在潜力,我将他们分成两组轮流管理,互相竞争,互相监督。

月底我组织学生无记名投票,选出最佳班长,最佳科代表。

对不合格的班委,我们再组织一次班干部会议,让他们交流心得体会,互相指出对方的缺点和优点,最后我帮他们总结分析。

这样,被选出来的班干部都会想方设法地管理班级,他们也会在班级中做到带头模范作用。

学习上,要让学生做到有的放失,即要制定一个切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

这个目标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班主任尽量能和学生一起制定,让学生跳一跳都能够得到。

这样学生在不断成功中不断树立信心。

最后无论是优秀的学生还是学困生,成绩都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

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当然都能自觉约束自己,毕竟大家都想品尝成功的喜悦,因为他们知道约束自己是成功的唯一道路。

在日常行为习惯上,我以为应让学生说了算,也就是说在每天的夕会课上,让学生谈谈一天中表现最好的学生和班级中还存在的问题。

一周评选出最爱劳动的学生、最乐于助人、最积极发言的学生。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习惯方面都能进行自我约束,因为每位学生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