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
雨水、积雪融水、 旱地为主
两年三熟、一年两 熟
冬小麦 棉花
温带落叶阔叶林
苹果、梨、板栗、 核桃 棕壤
雨水 水田为主 一年两到三熟
水稻 棉花、蚕桑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茶树
红壤
秦岭 ——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0℃等温线; 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点; 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三、我国南北方、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P: 58起
1、中国大多数人口生活在东部季风区
2、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差异看解析P:67的表格内容
3、中国东西部差异对比看解析P:67的表格内容
4、交流与互补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 运等工程
四、需要记住的内容
1、按逆时针方向沿着陆上国界沿途经过的陆上邻国 依次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 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 丹缅甸、老挝、越南
一般定向法无指向标无经纬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方向 指向标定向法一般标有正北方向
经纬网定向法最准确的定向方法
注意:方向按一定角度设置的请务必分清南北方位
3、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及其文字说明 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或数字 看书本P:8上的内容:如运河、长城等
二、地图的主要功能:认识功能即认识空间现象的 空间位置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
1、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几乎与整个欧洲面积相等在世 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疆域的四个端点:
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A、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B、除南极洲外所有大陆都南北成对分布
C、大部分大陆的轮廓都是北宽南窄呈倒置三角形
D、弧形列岛和较大的岛屿多位于大陆东岸
E、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轮廓非常相似仿佛是由一块大陆分离开来的
考点4、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aP:21-22
1、七大洲 A、陆地可以分为大陆与岛屿6块大陆的位置及名称 B、大陆与其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世界上的陆地共分为 七个大洲7个大洲的位置及名称面积大小排列如何 2、四大洋 A、海洋的主体部分是大洋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大洋远离大陆 平均水深多在2000米以上 B、四大洋的位置及名称面积大小排列如何 3、主要分界线:A、亚洲与非洲是什么B、北美洲与南美洲是 什么北美洲与亚洲是什么D、太平洋与印度洋是什么E、欧洲与 非洲是什么F、南美洲与南极洲是什么看世界地形图上的内容
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 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 3、我国人口稠密、城市集中、经济发达的地区主要位于季风气 候区以内 4、季风气候的影响: 1为生产生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有 利于农作物、森林的生长;造成珠江流域与西亚一带景观的巨 大差异;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种植水稻最北的地区有利的一面 2季风的不稳定性旱涝灾害频繁弊端
3、从经度范围看我国位于东半球; 从纬度范围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北回归线横穿我国南部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北温带
4、中国既有广大的陆地又有辽阔的海域陆上邻国有14个隔海 相望的国家有6个中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 海、东海、南海以及台湾岛濒临的太平洋洋面等海域台湾岛是 中国最大的岛屿海南岛为第二大岛
考点2、能够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CP:14
一、选择合适的地图:
1、按比例尺大小分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 地图
2、比例尺大小与内容祥略的关系:
A、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区域范围越小但地图中的内容表现的越 详细
B、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区域范围越大但地图中的内容表现的越 粗略
3、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不同表示的实地范围也不同大比例 尺表示的实地范围小地图中的内容表现的越详细;小比例尺表 示的范围大内容表现的越为粗略例如:图幅相同的中国政区图 和浙江政区图哪幅比例尺大哪幅小哪幅范围大哪幅范围小
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学生阅读教材总结归纳填表
区域 内容 气温带 1月均温 7月均温 年降水量 居民特色 主要农作物 饮食习惯 交通工具
秦岭一淮河以北北方
秦岭一淮河以南南方
<20°C
>20°C
测试掌握的知识:
考点5、了解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及位置aP:40
1、为了便于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分 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 2、 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 2个特别行政区 3、重点看书本P:42的图——43的表内容
考点6、知道中国的地理位置AP:40-41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我们生活的世界 考点1.知道地图的主要特点和功能aP:7-
一、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被称为地图语 言
1、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计算:在比例尺为1:2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为3厘米 那两地的实地距离为多少 表示方法:线段式和数字式 注意:地图的比例尺不同表示的内容和祥略不同
5、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东临太平洋西部深入 欧亚大陆内部
特点:海陆兼备
优越性: A、地区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 B、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C、中国西部深人亚欧大陆内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 欧洲直接往来 D、此外幅员辽阔的国土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巨大的 空间也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3我国的地势特点: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级阶 梯看清书本P:49剖面图的内容 第一级阶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第二级阶梯:高原和盆地 第三级阶梯:平原和丘陵 2、影响: 1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2使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 3有利于沿海与内地的联系
二、气候特点: 1、特点: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季风气候显著 夏季风:来自海洋上太平洋、印度洋的偏南风温暖湿润 冬季风:来自西北内陆西伯利亚、蒙古的偏北风寒冷干燥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
以北
以南
一月均温
<0℃
>0℃
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年降水量
<800毫米Biblioteka >800毫米干湿状况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汛期短有冰期
汛期长不结冰
流量小季节变化大、 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河流水文
含沙量大
含沙量小
河流补给 耕地类型 耕作制度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森林植被 主要果木
考点7、分析中国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 的影响CP:48-51
一、地形特点: 1、特点: 1地形种类多样有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种类型其中 山地所占的比例最大丘陵最小
不同地形区对农业产生不同影响:一般而言地势较低、地形
平坦的平原和盆地种植业比较发达;山区林业比较发达;高原 上分布着畜牧业;有河湖分布的地区或沿海地区适于发展水产 业 2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山区受自然条件限制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但矿产资 源、水能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和珍稀动植物资源等都比 较丰富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自然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 今天山区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会日益呈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展和科技的进步原有的限制因素会逐渐消失山区经济发展会蒸 蒸日上
D、我国东部季风区南北方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4、我国主要单元名称p:48 A、四大高原: B、四大盆地: C、三大平原: D、三大丘陵: E、主要山脉: F、主要河流: G、四个直辖市: H、五个自治区: I、两个特别行政区: J、四个特区:
5、学会看地球仪 A、经度东经和西经与纬度北与南 B、纬度的划分:低、中、高的标准 C、气候带的划分:热带、温带南北、寒带南北 D、经度相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E、本初子午线: F、东、西半球的划分 G、赤道
考点3、能利用有关信息知道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aP: 20
1、世界海陆概况
从太空看地球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71%的面积被海洋环抱的是陆 地占地球总面积的29%因此人们把地球称为蓝色的星球生命最早 出现在海洋中后来才逐渐出现在陆地上并以此作为进化的大本营 陆地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
2、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
二、巧用地图
1、地图种类:请举例
2、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较密处为陡坡较疏处为缓坡重叠 处为陡崖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海拔低处凸 出的地方为山脊看书本 P:16
3、注意:交通图、旅游图、登山图、行政图等
4、图表的种类:示意图、线条图、条形图、柱状图、饼状图、 表格等要学会从各类图表中获取、分析所需要的各类信息
2、按顺时针方向沿着大陆海岸线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六个国家: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注意:没有新加坡
3、几条主要分界线:P:48
A、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 横断山脉一线
B、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 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C、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P: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