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化学适应性考试三诊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分析】
(1)看图知仪器b的名称;
(2)该反应生成硝酸铁、二氧化氮和水;
(3)c中所盛试剂能吸收二氧化氮,倒扣漏斗的作用是防倒吸;
(4)结合信息选择洗涤Fe(NO3)3晶体的方法;
(5)除硝酸之外另外的氧化剂使银镜溶解,用特征反应检验产物即可;
【详解】(1)仪器b为圆底烧瓶;
答案为:圆底烧瓶;
【详解】A. X为氢元素,A错误;
B. 原子序数:M>Q ,即Cl>Na ,B错误;
C. 最高价含氧酸酸性:Z<M ,即硝酸的酸性不如高氯酸,C正确;
D. Y、Z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Z,即水的沸点比氨气高,D错误;
答案选C。
8。Fe(NO3)3是一种重要的媒染剂和金属表面处理剂,易溶于水、乙醇,微溶于硝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Fe(NO3)3并探究其性质.
“中和"终点pH
滤液/(g·L—1)
沉淀率/%
Se
Te
Se
Te
4
11。2
0.029
8.9
98。1
5
13。7
0.01
5。8
98。9
6
12。4
0。013
4。1
91。6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碱浸”过程中生成了Na2SeO3和Na2TeO3,则“滤渣”中含有Cu和__。写出Se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5)使银镜溶解的原因可能有两个:a.NO3−(H+)使银镜溶解;b.__使银镜溶解。为证明b成立,设计如下方案:取少量银镜溶解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___.
【答案】 (1)。 圆底烧瓶 (2). Fe+3NO3-+6H+ Fe3++3NO2+3H2O (3)。 NaOH溶液 (4). 防止倒吸 (5). 硝酸或HNO3(6)。 Fe3+(7)。 滴加几滴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若有蓝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原因b成立
C. 加热至沸腾后试管内生成黑色沉淀
D. 实验现象证明蔗糖水解有还原性物质生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稀硫酸是蔗糖水解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热水浴相当于对反应体系加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故A正确;
B.酸性条件下,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会与稀硫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影响后续蔗糖水解产物的检验,滴加NaOH溶液的目的是调溶液的pH至碱性,消除稀硫酸对后续实验现象的影响,故B正确;
C。 环己烯分子中含有亚甲基结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C错误;
D. 环己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D正确;
故选D。
4.某学习小组设计的蔗糖水解反应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稀硫酸和热水浴都能加快蔗糖水解速率
B。 滴加NaOH溶液的目的是调溶液的pH至碱性
答案为:NaOH溶液;防止倒吸;
(4)题目提供信息:硝酸铁易溶于水、乙醇,微溶于硝酸,故选硝酸洗涤Fe(NO3)3晶体除去其表面可溶性杂质;
答案为:硝酸或HNO3;
(5)除硝酸之外,另外的氧化剂也可使银镜溶解,题目显示,硝酸铁有较强氧化性,故有可能发生Ag+Fe3+=Ag++Fe2+而溶解银,可通过特征反应检验产物中是否存在亚铁离子,故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几滴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若有蓝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原因b成立;
3.由环己醇制备环己烯的反应为: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 取代反应
B. 环己醇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
C。 环己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 环己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浓硫酸作用下,环己醇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环己烯和水,故A错误;
B。环己醇结构对称,分子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含有1个氢原子,则环己醇环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故B错误;
答案选A。
2.N2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转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反应过程中作催化剂
B. 催化剂a表面发生了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C。 催化剂a、b增大了该历程中的最大能垒(活化能)
D。 催化剂b表面发生的反应为:4NH3+5O2 4NO+6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示意图可知,在催化剂a表面氮气和氢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氨气,氨气做生成物,在催化剂b表面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氨气做反应物,则氨气在反应过程中做中间产物,故A错误;
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化学适应性考试(三诊)试题(含解析)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机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和二氧化硅
B。 硫酸亚铁与色斑迹主要是氯化钠
D。 通过石油的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丙烯
【答案】A
【解析】
【详解】A.有机玻璃的主要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错误;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防止亚铁被氧化,可在口服硫酸亚铁片时同服维生素C,可增强治疗缺铁性贫血效果,B正确;
C.汗水含氯化钠,故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的白色斑迹主要是氯化钠,C正确;
D.通过石油的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丙烯等基本化工原料,D正确;
A。 光电池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B。 阳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4e−=4H++O2↑
C. 双极性膜能控制两侧溶液的酸碱性不同
D。 再生池中发生的反应为:2V2++2H+=2V3++H2↑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图上电子 移动方向可知右侧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左侧为阴极,反应式为2V3++2e-=2V2+;双极性膜可将水解离为H+和OH-,由图可知,H+进入阴极,OH-进入阳极,放电后的溶液进入再生池中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反应放出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V2++2H+=2V3++H2↑,由此来解题。
【解析】
【分析】
X、Y、Z、M、Q均为短周期元素,又由图示信息知,M最高正价+7、最低—1价,则 M为Cl,Z最高正价+5、最低—3价且原子半径小于Cl,则Z为N,X为+1,位于ⅠA,且原子半径是五种元素中最小的,则X为H,Q为+1,位于ⅠA,且原子半径是五种元素中最大的,Q为Na,Y化合价—2价,位于ⅥA,而原子半径比氮原子半径小,则Y为O;
答案为:Fe3+;滴加几滴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若有蓝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原因b成立。
9。硒和碲的单质是重要的高新技术材料.一种以含贵重金属的“酸泥”(含Se、Te、Ag、Pb、Cu等单质)为原料制备硒和碲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H2SeO3易溶于水,TeO2不溶于水。
②“中和"过程中测得不同pH下相关数据如下表:
C. 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c(Na+)+c(H+)=c(HCO3-)+2c(CO32-)+c(OH—),故C错误;
D. 加水稀释水解程度增大,由于c(OH—)减小,所以溶液pH减小,故D错误;
答案选B。
6.利用光能分解水的装置如图,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双极性膜将水解离为H+和OH−,并实现其定向通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常温下,1mol·L—1NaHCO3溶液的pH=8,OH−的浓度为10−6mol/L,没有溶液体积,不能计算OH−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
B。 NaHCO3溶液中HCO3−水解出H2CO3,HCO3—电离出CO32-,溶液呈碱性,说明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所以c(HCO3-)>c(H2CO3)>c(CO32-),故B正确;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根据题中给出电子的移动方向判断阴、阳极是解题关键.
7。X、Y、Z、M、Q均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与主要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为锂元素
B。 原子序数:M〈Q
C。 最高价含氧酸酸性:Z<M
D。 Y、Z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Z
【答案】C
【详解】(1)“碱浸"过程中只有Se、Te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了可溶性的Na2SeO3和Na2TeO3进入溶液,而Ag、Pb、Cu不反应,则“滤渣”中含有Ag、Pb、Cu;Se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e+2OH-+O2=SeO32-+H2O;
答案为:Ag、Pb;Se+2OH-+O2=SeO32-+H2O;
(2)“碱浸"过程中通入空气应适量的原因是___。
(3)“中和”过程中生成Te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4)“中和”终点pH应选择在____附近,原因是___。
(5)“滤液”可返回____工序循环使用。
(6)要制取395g粗硒(质量分数为80%),理论上至少应通入标准状况下的SO2____L.
【答案】 (1)。 Ag、Pb (2)。 Se+2OH—+O2=SeO32—+H2O (3)。 过量空气会将Na2TeO3、Na2SeO3氧化 (4). Na2TeO3+H2SO4= Na2SO4+TeO2↓+H2O (5)。 5 (6)。 滤液中Se浓度高,损失少,且Te沉淀率高 (7). 中和 (8)。 179.2
(4)若要从反应后的溶液中得到Fe(NO3)3晶体,应采取的操作是:将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用____洗涤、干燥。
步骤二:探究Fe(NO3)3的性质
i。测得0.1mol·L—1Fe(NO3)3溶液的pH约等于1。6。
ii。将5mL0.1mol·L—1Fe(NO3)3溶液倒入有银镜的试管中,约1min后银镜完全溶解。
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制备Fe(NO3)3
a中加入100mL8mol·L—1硝酸,b中加入5.6g铁屑,将硝酸与铁屑混合后水浴加热.
(1)仪器b的名称是___。
(2)反应过程中观察到b中铁屑溶解,溶液变黄色,液面上方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仪器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3)c中所盛试剂是___,倒扣漏斗的作用是___.
【详解】
A.由图可知,该装置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分解水,选项A正确;
B.光照过程中阳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选项B错误;
C.双极性膜可将水解离为H+和OH—,由图可知,H+进入阴极,OH-进入阳极,则双极性膜可控制其两侧溶液分别为酸性和碱性,选项C正确;
D.根据以上分析,再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V2++2H+=2V3++H2↑,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5。常温下,1mol·L—1NaHCO3溶液的p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溶液中OH−的数目为10−6NA
B。 该溶液中,c(HCO3—)〉c(H2CO3)>c(CO32—)
C。 2c(Na+)+2c(H+)=2c(HCO3-)+c(CO32—)+2c(OH—)
D。 加水稀释水解程度增大,溶液pH增大
【解析】
【分析】
由流程知:“酸泥"(含Se、Te、Ag、Pb、Cu等单质)中Se、Te 经过“碱浸”过程被氧化生成了Na2SeO3和Na2TeO3,Ag、Pb、Cu不反应,过滤以后得到的溶液含过量的碱、Na2SeO3和Na2TeO3,“中和”过程中在一定pH下,Na2SeO3和Na2TeO3分别转化为易溶于水的H2SeO3、不溶于水的TeO2,经过滤,把二氧化硫通入滤液中把H2SeO3还原为Se,据此回答;
C.蔗糖在稀硫酸存在、水浴加热时发生水解生成一分子葡糖糖和一分子果糖,葡萄糖分子结构中有醛基,具有还原性,与新制氢氧化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加热至沸腾后试管内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故C错误;
D.结合C项分析,以及实验现象,氢氧化铜转化为氧化亚铜,Cu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证明蔗糖水解有还原性物质生成,故D正确;
(2)铁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二氧化氮和水,故离子方程式为:Fe+3NO3—+6H+ Fe3++3NO2+3H2O;
答案为:Fe+3NO3—+6H+ Fe3++3NO2+3H2O;
(3)二氧化氮有毒,是一种空气污染物,故c中所盛试剂可选NaOH溶液,它能吸收二氧化氮,气体被吸收后可能引起倒吸,倒扣漏斗的作用是防倒吸;
B. 由示意图可知,在催化剂a表面氮气和氢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氨气,没有发生分解反应,故B错误;
C.催化剂a、b,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率,故C错误;
D. 由示意图可知,在催化剂b表面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在催化剂a表面氮气和氢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氨气,在催化剂b表面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是解答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