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二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末历史模拟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泗县二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
末历史模拟卷
此篇高二期末历史模拟卷由泗县二中历史备课组集体拟制,本站小编收集整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亚里士多德曾论述道:“我们确认自然生成的城邦先于个人,就因为每个隔离的人都不足以自给其生活,必须共同集合于城邦这个整体。

凡隔离而自外于城邦之人……他如果不是一只野兽,那就是一位神祗。

”基于上述认识,雅典
A.每个居民都自觉将自身与城邦融为一体
B. 普通公民对城邦具有高度集体意识
C.党争扮演了一个导致国力日益削弱的角色
D.民主政治制度终于变成了历史的陈迹
2.唐朝时,波斯和大食商人把珠宝玉石等奢侈品带到(长安)西市来卖,然后购买丝绸、瓷器等中国特产运回转卖,西市的繁荣超过了东市。

下列诗句描写符合材料所反映的西市场景的是
A.“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C.“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D.“五陵少年金市东,笑入胡姬酒肆中”
3.史载:“夏氏革命,叉为九州,涂山之会,亦云万国。

四百年递相兼并,殷汤受命,其能存者三千余国,亦为九州,分统天下,载祀六百,及乎国初,尚有千八百国,而分天下为九畿……其后诸侯相并有千二百国。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从制衡向统一的君主专制国家过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从夏到商,中央王朝控制的范围越来越小
C.兼并战争在国家的统一方面客观上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
D.为有效削弱地方诸侯的权力,中央王朝鼓励诸侯之间相互征伐
4.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

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时间厂数(家)创业资本数(元)工人人数(人)
1913年698330,824,000270,717
1920年1759500,620,000557,622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5.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物质修明,尤重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摆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

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

”这表明,康有为主张剪辫的根本出发点是
A. 安全生产
B. 推翻清朝统治
C. 发展国力
D. 禁绝西方文化
6.《鲁滨孙飘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述了鲁滨孙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

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
B.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C.反对专制和愚昧的启蒙思想
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
7.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使之转变为新型的农业体制。

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A.正确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
B.新型的农业体制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
D.自主经营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方向
8.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
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
9.“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孙中山主张
A.创立民国,国民平等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10.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政策的实质是( )
A. 调整国家行政建制
B. 消除封建割据
C. 完善国家管理职能
D. 确定土地私有
11.日本“大政奉还”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日本历史上所产生的最主要的成果是( )
A. 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B. 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
C.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12.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
13.史书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

后来“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

行之二岁,秦旧俗败。

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这种变化( )
A.有利于秦国推行残酷的连坐法
B.加快了小农经济在秦国确立的进程
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14.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其目的除了改革旧的社会习俗,还有()
A.增加赋税收入
B.提高军队战斗力
C.严格控制人民
D.打击贵族势力
15.“商君虽死,秦法未败”。

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秦孝公大力支持变法
B.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C.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
D.变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7分)
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

……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材料二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

……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均增长率为13.4%,1923
年至1936年为8.7%。

——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材料三《中国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中国1960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材料四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

……“我国实现工业化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不能过多追求速度和数量,而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材料五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

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

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

(16)
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

——摘自萧国亮、隋福民著《世界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3分)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我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1920年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

(2分)造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2分),分析其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2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

(3分)对比材料三和四,中国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2分)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16世纪欧洲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3分)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物价上涨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4分)
17.儒家思想长期以来作为我国正统的意识形态,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儒家思想也历经沧桑。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

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

东西律例,以法为宗。

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

”……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


——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

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

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

”……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

(4分)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

(2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维新派对于儒家思想的态度。

(2分)说明了什么?(2分)
(3)依据材料三,说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共和运动的深入,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是如何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的。

(4分)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

这样的做法,方才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
——1919年孙中山与戴季陶的谈话
材料二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孙先生的原则的。

在土地问题上,孙先生主张“耕者有其田”。

……按照孙先生的原则和中国革命的经验,在现阶段上,中国的经济,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

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材料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文选》(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指出他对中国革命的设想有何特点?(4分)
(2)材料二表明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与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分)
(3)材料三在发展经济的思路上有了新的变化,请指出其变化之处。

(2分)
(4)概括三则材料所关注的共同问题。

(4分)
19.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

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

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

她很少停手的时候。

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

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

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

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

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

”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

……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

……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

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

……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