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绒花》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绒花》教学设计
一、导入(5分钟)
1.学生朗读《雪绒花》(原课本上的版本)。
2.引导学生讨论:你们对雪绒花是什么样的了解?你们小时候是否曾在冬天看到过雪绒花?记忆中的雪绒花是什么样子?
二、背景介绍(15分钟)
1.教师通过投影或板书向学生展示江苏省盐城市板桥乡的雪绒花景观照片,说明雪绒花的生长环境等背景知识。
三、诗意解读(30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并解释诗歌中的意象、语言和诗意。
2.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
b.诗中的“柔柔白雪”、“满盆”等词语给你什么联想?
c.雪绒花与人的关系如何?为什么?
d.从诗歌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诗歌鉴赏(25分钟)
1.学生听老师朗读不同版本的《雪绒花》,包括不同朗读风格、不同音乐伴奏等。
2.学生讨论各个版本的朗读有何不同之处?哪个更符合你的理解?
3.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版本进行朗读,展示给全班。
五、写作实践(25分钟)
1.学生根据自己对于雪绒花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300字以上的文章。
2.学生交换作文,互相点评,并进行修改。
六、收尾总结(10分钟)
1.学生读出自己修改后的作文,并讲述自己写作的体会和收获。
2.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诗歌的价值和美感,鼓励学生多观察身边
的事物,感受美的力量。
拓展活动:
1.学生用手工制作一朵雪绒花模型,展示给全班。
2.学生自己选择其他诗歌或散文作品,以雪绒花为主题进行创作并进
行朗读。
教学反思:
此教学设计旨在通过《雪绒花》这首诗歌的教学,培养学生对美的鉴
赏能力和写作技巧。
通过背景介绍和诗意解读,学生能了解到雪绒花的生
长环境和诗歌的创作背景,并思考诗中的意象、情感和诗意。
通过多种版
本的朗读和自主写作,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写作技巧。
同时,通过拓展
活动,让学生通过手工制作和创作继续与雪绒花主题进行互动,加深学生
对诗歌的理解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