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开停机生产组织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月份开停机生产组织方案
本次根据公司检修计划时间7月22日6:00-8月25日进行全面检修。

一、停炉方案
22日6:00点将铁水冶炼完毕,1#转炉组织封炉,周辰玉加入石灰30吨后将1转炉摇至零位,刘荣华带领两名维修工将转炉炉口封闭。

梁爱军加入石灰30吨后将2转炉摇至零位,刘荣华带领两名维修工将转炉炉口封闭。

混铁炉进入中修,炼钢厂全面进入检修。

二、主要检修项目时间
1、混铁炉配合顺庆检修。

(30天)
2、1#连铸机大包包盖及液压站改造。

(6天)
3、1#、2#转炉倾动密封漏油处理。

(8天)
4、净汽化系统浊环水池、斜板池清理。

(15天)
5、1#连铸机的地沟清理。

(15天)
6、转炉高层平台清理。

(12天)
三、检修人员及检修内容
人员
分流
项目人数名单工作时间
8月日常维护人员
维修工 3 张恒、吴刚、蔺成
3#高炉全程检
修期间电工 2 张建斌、高文丽
混铁炉配合转炉日常
维护清理
2 梁爱军、王建旭
配合混铁炉检修3#天
车工
1 谢文笔
连铸机日常维护 2 张志堂、李进鑫
运转日常维护 2 张浩,章建华
3#高炉全程检修期间
负责人
1 冯耀刚
合计人数13人
检修
期间人员转炉高层平台清理13
侯明生、李聪虎狄海彤李旭升张建
东陈鑫孙磊周晨玉冯佳斌周兆
君吴斌梁爱军、王建旭
22日-2日
连铸机地沟清理12
罗守涛、万成龙刘屿铭刘兴福宋震
范英琪、孙超、徐科、梁福喜、张志堂、
李进鑫、周祥
22日-5日
1#、2#转炉倾动密封漏
油处理。

7
刘荣华、蔺成、詹自祥、杨振团、王玉
成、张建斌、高文立
22日-29日
1#连铸机大包包盖及液压站改造。

6
卢新强、王立满、张恒、徐欢、吴刚、张
岩、
22日-27日
净汽化系统浊环水池、斜板池清理16
姬梁辉、张浩、赵万军、马明、潘景平、
赵磊、赵有富,陈国兴、章建华、李新东、
李学明、张永波、宋斌、王顺德、胡学云、
陈旭
22日-5日
配合检修天车工 2 胡鹏、谢文笔22日-5日检修期间负责人 3 冯耀刚、张荣希、张平
合计人数59人
外调人员清理及支援制氧20
周兆斌、王家玉、徐春涛、李小阳、吕小
虎、胡云安、严会军、黄金华、胡进玉、
张超、王波、张永亮、万立斌、梁彦才、
孟升、王斌、王栋、姚亮、吕栋、张盟
根据制氧检修
情况
四、恢复生产的组织方案
根据宁钢集团公司计划安排,双转炉进行试车,炼钢厂全面生产。

1、为使双转炉能够顺利生产并达到预期的目的,特成立生产恢复小组。

炼钢厂接到3#高炉检修完毕组织生产,各专业组的工作,下达生产的各项指令,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

1.2.组织成员:
组长:冯耀刚
组员:张荣希张存顺罗守涛侯明生刘荣华卢新强姬梁辉
2.生产技术组:
2.1.职责:
按照试车方案的要求,负责组织实施生产方案,组织协调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生产工艺的各项记录。

2.2.组织成员:
组长:冯耀刚
组员:侯明生、罗守涛
冯耀刚:负责转炉区域在热负荷试车过程中的工艺技术工作。

侯明生:负责转炉区域生产准备,热负荷生产,组织协调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钢包、滑板区域在热负荷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罗守涛:负责连铸机生产准备及协调中包存在的问题。

3.生产准备组:
3.1.职责:
负责为生产提供优质、足够的备品备件,功能性材料、生产用工器具。

3.2.组织成员
组长:张存顺
组织成员:沙卫东、韩小荣、鲍建枝、侯明生
韩小荣:负责废钢、铁水的准备,辅材、散装材料、合金系列的准备。

鲍建枝:负责备品备件,材料的准备。

侯明生:负责铁水包、钢包及功能性材料、生产用工器具的准备。

4.运行组
4.1.职责
负责为生产前后动力设备、能源介质的检查,问题处理,运行状况记录。

4.2.组织成员
组长:张荣希
成员:姬梁辉、张平
姬梁辉:负责能源介质系统中不可燃介质的安全运行确认工作。

张荣希:负责能源介质系统中可燃介质的安全运行确认工作。

张平:负责外围能源介质系统的安全运行确认工作。

5.设备组
5.1.职责
负责为生产前后机械设备、设备本体能源介质的检查,问题处理,运行状况记录。

5.2.组织成员
组长:刘荣华
成员:姬梁辉、张恒、吴刚、蔺成、周兆斌
姬梁辉:负责净化系统的全面调试及运行和水系统的安全运行确认工作。

张恒:负责设备的调试及运行和负责辅料系统的全面安全运行确认工作。

蔺成:负责转炉本体设备的安全运行确认工作。

吴刚:负责炉下车辆的全面调试及运行及合金系统的安全运行确认工作
周兆斌:负责天车系统安全运行确认工作。

6.电力自动控制组
6.1.职责
负责为生产前后“三电”及自动控制设备的检查,问题处理,运行状况记录。

6.2.组织成员
组长:卢新强
成员:王立满梁彦才、高文立
7.安全组
7.1.职责
负责为热负荷生产前后安全条件的检查、确认及安全管理及负责维持作业现场秩序;消防、救护工作的联系、接待及生活安排工作。

7.2.组织成员
组长:张平
成员:侯明生、罗守涛、刘荣华、卢新强、姬梁辉
各专业组在生产准备及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听从指挥,自主管理、有序工作,
密切配合,统筹行动。

三. 试车生产总体安排:
1.生产的时间安排
热负荷试车的时间安排在根据公司计划。

2.试车前的总体要求:
2.1. 人员安排及要求:
2.1.1.从炼钢厂内部精选部分操作技能较高的骨干参与本次热负荷试车,试车作业
区。

2.1.2.参与本次热负荷试车的所有岗位工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岗位规程和标准及《炼
钢热负荷试车方案》、《炼钢事故预案》、《连铸机开机规程》,。

2.1.
3.参与本次热负荷试车的所有员工按照《炼钢热负荷试车方案》进行,班后总
结分析,做到指挥联系畅通、责任清晰、工艺路线熟悉、操作熟练,评价合格(由指挥组确认)。

2.1.4.各施工单位保驾护航人员及所有点检、维护人员分工明确,配戴明显标志,
进入指定位臵。

2.2.设备要求:
2.2.1.设备联动、实物模拟试车合格。

2.2.2.工艺条件满足热负荷要求。

2.2.
3.各种能源介质开送、压力、流量符合工艺条件。

2.3.物料准备:
2.3.1.现场各类工器具齐全。

2.3.2.现场所需原材料符合标准要求,数量满足、到位。

2.3.3.各工序所需渣盘、余钢盘数量充分并准备到位。

2.3.4.各区域所需物料、工器具数量充分并准备到位;
2.4.制度要求:
各岗位配发齐全相应的热负荷试车组织方案及相关资料、记录报表及交接班台帐。

2.5.环境的要求:
2.5.1.现场干净整洁,各安全通道畅通无阻。

2.5.2.现场物料摆放整齐。

2.5.
3.重点岗位,关键环节派专人监护。

2.5.4.现场无闲杂、围观人员。

七.事故应急预案
1.开炉及试生产事故处理程序
1.1.热负荷试生产异常信息反馈程序:
1.2.事故处理原则:保安全、保设备、保炉衬烧结。

1.3.事故处理程序:凡即将危及人身安全或导致重大设备损失的事故与事故隐患,执行事故应急预案,同时将情况迅速上报。

1.4.试生产操作由试生产领导指挥部下达指令,岗位工进行操作,各专业组技术人员生产指挥组
车间主任 操作岗位 炉长 专业组长
炉长或班长 维护人员
协助,设备维护人员进行现场护航。

1.5.试生产期间,每班、每天生产后,试生产领导指挥部都必须召开总结分析会,总结经验,查找问题、落实、整改。

2. 系统设备漏水:
2.1.烘炉时发生设备漏水,提枪摇炉避开水流,进行处理。

2.2.冶炼过程炉内进水:冶炼过程中发现氧枪喷头漏水(水冷炉口、烟罩漏水、烟道漏水)造成炉内进水,冒白气时,应立即提枪、关氧,严禁摇炉,判明漏水原因,切断漏水水源,待炉内水分蒸发完后,方可缓慢摇炉。

摇炉时,炉台上严禁无关人员停留。

3.转炉生产过程出现的事故处理预案
3.1.氧枪高压水泄漏并炉内进水
应急预案:立即关闭高压水总阀.炉子竖直不得摇炉,待炉内水分蒸发完毕后方可动炉。

在处理消除漏水原因并恢复供水,才能继续吹炼。

3.2.氧枪钢丝绳出槽
应急预案:先将炉体竖直对正,一人指挥降枪,另一人待氧枪小车提升至检修平台时用300mm的实心钢棒插入氧枪小车与平台之间,降氧枪小车担起;然后一人指挥提枪,两人站在氧枪小车滑轮片两侧,将出槽的钢丝绳扶入混轮槽内; 指挥一助降枪将小车提起抽出钢棒。

3.3.吹炼过程中,如果氧气打不开。

应急预案:立即提枪停吹,检查开氧点信号并通知检修人员处理。

4.转炉漏炉: 转炉炉体漏钢后,为防止事故扩大应做到:
4.1.前大面漏,东测炉底结缝漏, 东测炉壳上端漏
应急预案:立即将炉子摇至后大面,出钢完毕,组织人员对漏点进行修补,喷补处理。

4.2.后大面漏,西侧炉底结缝漏, 西测炉壳上端漏
应急预案: 立即将炉子摇至后大面,先将炉内渣子篦出,然后将钢水迅速到进钢包内,出钢完毕,组织人员对漏点进行修补,喷补处理。

4.3.出钢口漏
应急预案:漏洞小时,迅速出完钢,立即组织下管或修补处理;漏洞大时将炉子摇至前面,先篦渣,后将钢水迅速到进钢包内,然后立即组织修补或喷补。

4.4.炉底接缝南北两侧漏,耳轴部位漏
应急预案:立即将炉子摇平,迅速将钢水出完,然后进行补炉或投料喷补.
5.炉下车辆掉道
5.1.炉下车辆在平台下方掉道
应急预案:用四钩链将平台盖扳揭开,用3#天车将掉道车辆吊上轨道.
5.2.炉下车辆在炉子下方掉道
应急预案: 3#天车用链条将掉道车辆吊上轨道.
5.3.炉下车辆在炉后掉道
应急预案:用千斤顶将炉下车辆调整至轨道上.
总的处理原则:渣车或钢包车掉道优先向渣跨方向开车。

6.倒炉或出钢时钢水大喷
应急预案:第一炉缓慢平稳摇炉,严禁在倒炉或出钢过程中人员在炉前或炉后平台走动停留。

7.倒炉出钢过程中红渣上平台
应急预案:人员立即后退,打水冷却.
8.烟道烧红气包水位下降应急预案:
立即通知炉前提枪停吹;严禁软水泵给汽包补水;立即通知炉前,调度室停止冶炼,查明原因处理完毕后方可给汽包补水恢复生产,待烟道自然冷却停炉检修
9.吹炼时停电、氧枪提不出。

关闭快速切断阀,如果还关不了,关调节阀。

调节阀也失灵,关氧气手动阀门。

使用事故提枪设备进行提枪。

10.下料系统
10.1.下料称量斗和汇总斗电子称出现故障,应根据冷调情况,采用人工计时下料。

10.2.电振系统出现故障应采取以下措施:
10.3. 如石灰和生白云石同时不下料,提枪处理。

10.4. 如石灰和生白云石有一种料不下料,可用另一种代替。

11. 水系统
各联锁点水温超过规定值,应提枪处理。

12. 兑铁倒炉时的安全措施
12.1.兑铁及冶炼操作6.3m平台和12.80m平台不得随便走动。

如果火太大应将炉子摇直然后再小流兑。

当炉台兑铁水时转炉中心线450范围内严禁站人,出现洒铁、铁水包漏、兑铁大喷时及时沿逃生路线撤退;
12.2. 倒炉时转炉未倾至90º时,6.3m平台不能随意走动。

13.设备停跳电:
13.1. 如果转炉突然停电,应立即将氧枪提出炉口,等备用电源启动后,再进行吹炼。

13.2.冶炼过程中发现氧枪停电,应手动关闭氧气快速切断阀,并加入适量石灰将渣子压死,等备用电源启动后再及时提枪,确认氧枪是否漏水,若氧枪漏水,应确炉内水分蒸发完后,方可缓慢向后摇炉,并上12米平台检查氧枪孔是否有渣子,下次吹炼前应试氧,氧气压力流量匹配后,方能正常冶炼。

13.3.吹炼过程中转炉区域全线停跳电,应立即用氧气调节阀将氧气关死停止供氧,等备用电源启动后将活动烟罩升至最高点,同时提枪,在确认氧枪不漏水后,方可动炉,并检查氧枪孔是否有渣子,下次吹炼前应试氧,氧气压力\流量匹配后,方能正常
冶炼。

13.4.出钢过程中倾动系统跳电,应及时加入挡渣球,并对钢包内钢水及时采取脱氧措施,来电后将剩余钢水出完。

不得在不明炉内剩余钢水量情况下再次点吹升温,避免炉况恶化。

若钢包车跳电,应及时抬炉停止出钢,等来电钢包车恢复正常后再将剩余钢水出完。

14.液态金属:
14.1.吹炼过程中,遇提枪倒炉时出现大喷征兆时,不得马上摇炉,应叫炉台人员撤至安全位臵,待炉内平静后方可摇炉操作。

14.2.取样测温时速度要快.看到异常情况或听到异常声音时立即扔掉手中工具向后面、向侧面撤离,出现烫伤立即灭火并脱掉外衣并用干净冷水清洗。

15. 炉台人员作业过程中注意事项
15.1. 测温取样时,炉口渣突然脱落,应立即将测温枪或样勺手柄松开并向后撤退;
15.2.测温系统应准备两套测温枪,当一套测不出时,则可使用另一套并及时汇报处理。

15.3.捅堵出钢口时,若出现钢渣迸溅应立即用双手护面向旁侧闪让,防止烫伤。

15.4.在进行挡渣球操作过程中,站在转炉炉后挡火门后,侧身将挡渣球扔入炉内。

15.5.烧出钢口或炉口结瘤,保证氧管长度不得小于1.5米,出现氧气回火时立即扔掉烧氧管,关闭氧气源,出现烧烫伤立即用干净冷水清洗。

16.钢水大翻:
16.1.在出钢过程中发现钢水翻腾严重立即增加脱氧剂量,听到异常声音或看到异常情况立即向后撤退;出现烧烫伤立即脱掉外衣, 用干净冷水清洗,严重者立即叫救护车抢救。

17.煤气中毒:
17.1. 在作业过程中,发现有异味立即疏散周围人员并用煤气报警器测量,如有超
标立即通知维护点检。

17.2.炉台作业或多层平台作业时,出现煤气中毒者,立即通报,并将受害人抬到通风处进行人工呼吸抢救。

18. 测液面注意事项
先确认现场环境和氮封口状况,必须两人以上作业、间隔5米;测液面前先将铁丝装好再兑铁,测液面后将炉子摇出烟道再取铁丝,取出铁丝后再摇炉;在取铁丝时当火焰和烟气从氮封口窜出时应双手护面立即后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