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的有关问题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的有关问题探析
财政部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对于提高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提高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促进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均起到良好的效果。
同时我们也清楚的看到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所以对《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重大意义
1.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并非只是企业的自我行为,而是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重要举措。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明确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依照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或者补充规定,同时又强调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事业单位和其它组织必须依照本法办理会计事务。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编制和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的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条例的原则另行规定。
”所以,《小企业会计制度》正是结合我国小企业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特殊要求制定的适用于小企业的会计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小企业而言,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是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具体体现,不能依据各自的需要选择使用。
2.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是整顿和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的重要步骤。
建
国后至《小企业会计制度》颁布之前,我国未制定过专门针对小企业的会计制度和准则。
在我国小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并且相当多的小企业会计机构不健全,会计人员素质相对较低,会计核算水平相对不高,加之由于缺乏适当的会计核算标准,有的小企业参照分行业会计制度,有的参照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相当企业没有制度,其结果导致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相对不高。
因此,针对小企业这些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台了符合小企业实际情况的单独的会计标准,这对于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提高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以,对于符合条件的小企业而言,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是科学规范会计核算的关键。
3.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是健全和完善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体系、统一企业会计核算标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力措施和保障。
我国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按照企业性质和规模,分别建立《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所应遵循的一般原则;第二层次是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分别建立操作性较强的有关会计科目的设置、具体账务处理和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和对外提供办法,从而分别形成企业、金融企业和小企业统一的会计报表格式、会计报表附注披露格式等;第三层次是在上述两个层次的基础上,对于各行业专业性较强的企业会计核算,陆续以专业会计核算办法的形式发布。
另外,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或对于会计制度规定不合理的地方,做出专门的补充规定或问题解答,作为贯彻实施会计制度的重要手段。
《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也已于2001年1月1日和2002年2月1日起分别在其确定的范围内实施,与之相关的补充规定或问题解答也已陆续发布实施。
所以,《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布实
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体系。
4.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是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协调的重要举措。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对外贸易的不断巨增,众多的小企业也活跃在国际贸易的大舞台上。
为此,我国采取了不同的国际化策略,并且在遵循一般会计核算原则的前提下,借鉴国际会计惯例,结合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小企业会计制度》,既是适应经济环境的现实需要,也是国际会计标准发展的需要。
从国外的情况看,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例如在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公司法》中都对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作出专门规定,英国还在其公认会计原则的基础上专门制定了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对中小企业会计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正在致力于中小企业会计标准的制定。
我国《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发实施体现了我国会计制度国际化的指导思想,表明了我国会计制度建设进人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也是我国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见证。
二、防范企业滥用或误用谨慎性原则
在《小企业会计制度》中我们首次将谨慎性原则引入会计核算之中,要求小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合理的职业判断,充分估计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
由于现行的会计制度赋予企业选择使用谨慎性原则的权利,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有些企业根据自身需要、过度使用谨慎性原则或有选择的使用谨慎性原则的情况。
虽然小企业过度使用谨慎性原则或误用谨慎性原则,造成的损失没有大中型企业的危害大,但也会对银行以及国家税收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防范小企业滥用或误用谨慎性原则的任务也并不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