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4.5 光的色散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十一页,共31页。
第二十七页,共31页。
【通关金钥匙】判断光的色散现象的方法(fāngfǎ) (1)方法(fāngfǎ): (2)光的色散原理是光的折射。
第二十八页,共31页。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这是牛顿曾经做过的光的色散实验。 实验中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 内可以观察到不同(bù tónɡ)颜色的光,则:
第十一页,共31页。
1.由图可知色光混合的规律:
红光+绿光→黄光;红光+蓝光→品红光;绿光+蓝光→青光;红光+绿光+蓝
光→
。
参考答案:白光
2.由图可以发现,把
、
、
三种色光按不同比
例(bǐlì)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故把这三种色光称为色光
的
。
参考答案:红 绿 蓝 三原色
第十二页,共31页。
【微点拨】 各种单色光混合时产生的颜色与色光的比例(bǐlì)有关,不同色光混合的 比例(bǐlì)不同,产生的颜色不同。
第十三页,共31页。
【知识拓展】色光的混合 本实验可以用来观察色光的混合现象,演示三原色光混合成白光的机理。 (1)实验器材:三原色光源、滑动变阻器、电源等。 三原色光源可以自制。将三个小灯泡分别放 在三个圆纸筒(如蜡纸筒)中,圆纸筒的一端 分别包有红、绿、蓝三种(sān zhǒnɡ)颜色的玻璃纸,小 灯泡发光,透过玻璃纸即得到红色、绿色和 蓝色的光(如图甲)。
(1)A处应该是
光;B处应该是
光。该实验说明:我们平
时看到的自然光是由
混合而成的。
第二十九页,共31页。
(2)在该实验中,小明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发现(fāxiàn)温度计
放在
的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得较快,说明在这一区域有一种看不
见的光,这种光叫
,其主要特性是
效应。
(3)实验表明,光线经过三棱镜后是向它的
(选填“顶角”或“底边”)
偏折。
第三十页,共31页。
【解析】本题考查了光的色散实验以及红外线的热效应。 (1)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fāshēng)色散,图中位置从A到B依次呈 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2)红外线具有热 效应,它位于红色光的外面,所以温度计应放在A处的外侧示数会上升 得较快;(3)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透过三棱镜时,发生(fāshēng)两次 折射,最终的折射光线是向三棱镜的底边偏折的。 答案:(1)红 紫 多种色光 (2)A 红外线 热 (3)底边
第十七页,共31页。
④同时接通三个灯泡,得到如图戊的图案,在图案的中央,红光、绿光和蓝 光相交叠,得到白光。
该实验若在光线较暗的教室( jiàoshì)中进行,效果更好。
第十八页,共31页。
探究3 看光以外的红外线、紫光以外的紫外线
属于
。(均选填“可见光”或“不可见光”)
第二页,共31页。
参考答案: (1)有颜色(yánsè) (2)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3)白纸上出现彩色光 带
第三页,共31页。
1.色散(sèsàn):
(1)色散(sèsàn):
。
(2)七色光:
。
2.色光的三原色:
、
、
。
第四页,共31页。
3.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 ①定义(dìngyì): ②特性: ③应用: (2)紫外线。 ①定义(dìngyì): ②应用: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是白光中包含的不同颜色的光通过(tōngguò)三棱镜发生
(选
填“反射”或“折射”)时的偏折程度不同。
第二十五页,共31页。
【解题指南(zhǐnán)】(1)太阳光是单色光吗? (2)光线穿过三棱镜后向哪个方向偏折? (3)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情况一样吗? 提示:(1)不是单色光,是复色光。 (2)光线向三棱镜的底部偏折。 (3)偏折情况不一样。
第十四页,共31页。
将三个圆纸筒排成品字形(zì xínɡ)插在暗箱内, 与光源相对的暗箱另一端装半透明的 描图纸,作为光屏。调整三个灯泡的位 置和圆纸筒插入暗箱的长度,使得每个 光源发出的光照到半透明的纸屏上形成三个等大的,并有一部分互相交叠的 圆形光斑图案(如图乙)。 为了减小其他杂散光线的干扰,箱子内壁涂黑色,半透明的纸屏四周加框。
(2)
。
(3)
。
提示:(2)灭菌。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
紫外线来灭菌;(3)使荧光物质发光。钞票或商标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
印上标记,可以在紫外线下识别。
参考答案:(2)灭菌 (3)使荧光物质发光
第二十一页,共31页。
【微点拨】 (1)不要(bùyào)误认为红外线是红色的,紫外线是紫色的或蓝色 的,红外线和紫外线是看不见的光线。 (2)紫外线过量照射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参考答案:折射 不同(bù tónɡ) 红光 紫光
第九页,共31页。
【微点拨】 (1)光谱是指白屏上七色光形成的彩色光带。 (2)光的色散实际上是一种光的折射(zhéshè)现象。 (3)太阳光不是单色光,是各种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第十页,共31页。
探究(tànjiū)2 色光的混合 如图为色光混合时的情况。
第5节 光的色散(sèsàn)
第一页,共31页。
体验 色散 活动:分解太阳光,观察光的色散 将一杯清水放在被阳光照射的窗台上,再把一张白纸铺在杯子下 面,慢慢(màn màn)调整水杯与白纸的位置,使阳光能透过水杯射 到白纸上。 (1)太阳光有颜色吗? (2)太阳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如何变化? (3)观察白纸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第五页,共31页。
。 。 。
。 。
参考答案: 1.(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ɡè zhǒnɡ)颜色的光的现象 (2)红、橙、黄、绿、蓝、靛、紫 2.红 绿 蓝 3.(1)①红光之外的辐射 ②热作用强,穿透云雾的能力强 ③红外线遥控、红外线夜视仪 (2)①紫光之外的辐射 ②紫外线照射有利于骨骼的生长、 用紫外线灯来灭菌、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等
参考答案:各种(ɡè zhǒnɡ)色光
第八页,共31页。
3.结合上图分析,为什么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被分解为不同(bù tónɡ)
颜色的光?
思路:不同(bù tónɡ)的色光通过棱镜发生光的
,不同(bù
tónɡ)色光的偏折程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bù tónɡ)”),
偏折的程度最小,
偏折的程度最大。
第二十六页,共31页。
【精讲精析】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光, 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阳光从空气射入三棱镜发生折射(zhéshè),最 后光线又发生折射(zhéshè)从三棱镜射入空气中,由于不同颜色的光 通过三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红光偏折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程度最大, 故光屏上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答案:红、橙、黄、绿、蓝、靛、紫 色散 折射(zhéshè)
提示:光谱上的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些色光用肉眼(ròuyǎn)
能够看到,属于可见光;红光以外的红外线、紫光以外的紫外线用肉眼
(ròuyǎn)都不能看到,属于不可见光。
参考答案:可见光 不可见光
第十九页,共31页。
2.红外线的
作用比较(bǐjiào)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
。
(2)
。
提示:各种物体吸收红外线后温度都会升高,故具有较强的热作用,因此可
以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体;很多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
按下遥控器的不同按键后,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遥控用电器。还可以利
用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温度比较(bǐjiào)高制成红外线夜视仪。
参考答案:热 (1)遥控作用 (2)制成红外线夜视仪
第二十页,共31页。
3.紫外线的作用:
(1)促进骨骼生长(shēngzhǎng)。
第二十三页,共31页。
红外线
夜视仪 红外线遥控
(yáokòng)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骨骼(gǔgé)
生长 紫外线灯灭菌
(shēngzhǎn
第二十四页,共31页。
考点 光的色散
【示范题】让一束太阳光通过(tōngguò)三棱镜射
到白屏上,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
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
七
种不同颜色的光,这个现象叫光的
第十五页,共31页。
(2)实验步骤。 ①将三个灯泡串接滑动变阻器后接到电源上,如图丙。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 值,改变照到半透明纸屏上三个单色光的相对亮度,使得屏上三色重叠 (chóngdié)处的颜色成白色。
第十六页,共31页。
②依次只接通一个灯泡,使得屏上先后出现三个颜色分别是红色、绿色 和蓝色的圆形光斑(guāngbān)。 ③先后分别同时接通两个灯泡,屏上得到两个圆形光斑(guāngbān),并 有一部分相重叠。如图丁,红光和绿光相交叠得到黄光;红光和蓝光相交 叠得到紫光;绿光和蓝光相交叠得到青色光。
第二十二页,共31页。
【知识拓展】红外线是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他将太 阳光用三棱镜分解开,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计,试 图测量各种颜色的光的加热效应。结果发现,位于红光外侧的那支温 度计升温最快。因此得到结论( jiélùn):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 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光外侧一段能够使含 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感光,因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
第六页,共31页。
探究1 光的色散 结合“体验”和白光射到三棱镜上的实验,思考(sīkǎo)以下问题: 实验设计:如图,让一束白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照射在白屏上。
第七页,共31页。
1.白屏上出现一条
光带,颜色依次
是
。
参考答案:彩色 红、橙、黄、绿、蓝、靛、紫
2.上述现象说明白光是由
混合而成的。
第二十七页,共31页。
【通关金钥匙】判断光的色散现象的方法(fāngfǎ) (1)方法(fāngfǎ): (2)光的色散原理是光的折射。
第二十八页,共31页。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这是牛顿曾经做过的光的色散实验。 实验中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 内可以观察到不同(bù tónɡ)颜色的光,则:
第十一页,共31页。
1.由图可知色光混合的规律:
红光+绿光→黄光;红光+蓝光→品红光;绿光+蓝光→青光;红光+绿光+蓝
光→
。
参考答案:白光
2.由图可以发现,把
、
、
三种色光按不同比
例(bǐlì)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故把这三种色光称为色光
的
。
参考答案:红 绿 蓝 三原色
第十二页,共31页。
【微点拨】 各种单色光混合时产生的颜色与色光的比例(bǐlì)有关,不同色光混合的 比例(bǐlì)不同,产生的颜色不同。
第十三页,共31页。
【知识拓展】色光的混合 本实验可以用来观察色光的混合现象,演示三原色光混合成白光的机理。 (1)实验器材:三原色光源、滑动变阻器、电源等。 三原色光源可以自制。将三个小灯泡分别放 在三个圆纸筒(如蜡纸筒)中,圆纸筒的一端 分别包有红、绿、蓝三种(sān zhǒnɡ)颜色的玻璃纸,小 灯泡发光,透过玻璃纸即得到红色、绿色和 蓝色的光(如图甲)。
(1)A处应该是
光;B处应该是
光。该实验说明:我们平
时看到的自然光是由
混合而成的。
第二十九页,共31页。
(2)在该实验中,小明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发现(fāxiàn)温度计
放在
的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得较快,说明在这一区域有一种看不
见的光,这种光叫
,其主要特性是
效应。
(3)实验表明,光线经过三棱镜后是向它的
(选填“顶角”或“底边”)
偏折。
第三十页,共31页。
【解析】本题考查了光的色散实验以及红外线的热效应。 (1)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fāshēng)色散,图中位置从A到B依次呈 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2)红外线具有热 效应,它位于红色光的外面,所以温度计应放在A处的外侧示数会上升 得较快;(3)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透过三棱镜时,发生(fāshēng)两次 折射,最终的折射光线是向三棱镜的底边偏折的。 答案:(1)红 紫 多种色光 (2)A 红外线 热 (3)底边
第十七页,共31页。
④同时接通三个灯泡,得到如图戊的图案,在图案的中央,红光、绿光和蓝 光相交叠,得到白光。
该实验若在光线较暗的教室( jiàoshì)中进行,效果更好。
第十八页,共31页。
探究3 看光以外的红外线、紫光以外的紫外线
属于
。(均选填“可见光”或“不可见光”)
第二页,共31页。
参考答案: (1)有颜色(yánsè) (2)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3)白纸上出现彩色光 带
第三页,共31页。
1.色散(sèsàn):
(1)色散(sèsàn):
。
(2)七色光:
。
2.色光的三原色:
、
、
。
第四页,共31页。
3.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 ①定义(dìngyì): ②特性: ③应用: (2)紫外线。 ①定义(dìngyì): ②应用: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是白光中包含的不同颜色的光通过(tōngguò)三棱镜发生
(选
填“反射”或“折射”)时的偏折程度不同。
第二十五页,共31页。
【解题指南(zhǐnán)】(1)太阳光是单色光吗? (2)光线穿过三棱镜后向哪个方向偏折? (3)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情况一样吗? 提示:(1)不是单色光,是复色光。 (2)光线向三棱镜的底部偏折。 (3)偏折情况不一样。
第十四页,共31页。
将三个圆纸筒排成品字形(zì xínɡ)插在暗箱内, 与光源相对的暗箱另一端装半透明的 描图纸,作为光屏。调整三个灯泡的位 置和圆纸筒插入暗箱的长度,使得每个 光源发出的光照到半透明的纸屏上形成三个等大的,并有一部分互相交叠的 圆形光斑图案(如图乙)。 为了减小其他杂散光线的干扰,箱子内壁涂黑色,半透明的纸屏四周加框。
(2)
。
(3)
。
提示:(2)灭菌。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
紫外线来灭菌;(3)使荧光物质发光。钞票或商标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
印上标记,可以在紫外线下识别。
参考答案:(2)灭菌 (3)使荧光物质发光
第二十一页,共31页。
【微点拨】 (1)不要(bùyào)误认为红外线是红色的,紫外线是紫色的或蓝色 的,红外线和紫外线是看不见的光线。 (2)紫外线过量照射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参考答案:折射 不同(bù tónɡ) 红光 紫光
第九页,共31页。
【微点拨】 (1)光谱是指白屏上七色光形成的彩色光带。 (2)光的色散实际上是一种光的折射(zhéshè)现象。 (3)太阳光不是单色光,是各种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第十页,共31页。
探究(tànjiū)2 色光的混合 如图为色光混合时的情况。
第5节 光的色散(sèsàn)
第一页,共31页。
体验 色散 活动:分解太阳光,观察光的色散 将一杯清水放在被阳光照射的窗台上,再把一张白纸铺在杯子下 面,慢慢(màn màn)调整水杯与白纸的位置,使阳光能透过水杯射 到白纸上。 (1)太阳光有颜色吗? (2)太阳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如何变化? (3)观察白纸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第五页,共31页。
。 。 。
。 。
参考答案: 1.(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ɡè zhǒnɡ)颜色的光的现象 (2)红、橙、黄、绿、蓝、靛、紫 2.红 绿 蓝 3.(1)①红光之外的辐射 ②热作用强,穿透云雾的能力强 ③红外线遥控、红外线夜视仪 (2)①紫光之外的辐射 ②紫外线照射有利于骨骼的生长、 用紫外线灯来灭菌、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等
参考答案:各种(ɡè zhǒnɡ)色光
第八页,共31页。
3.结合上图分析,为什么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被分解为不同(bù tónɡ)
颜色的光?
思路:不同(bù tónɡ)的色光通过棱镜发生光的
,不同(bù
tónɡ)色光的偏折程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bù tónɡ)”),
偏折的程度最小,
偏折的程度最大。
第二十六页,共31页。
【精讲精析】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光, 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阳光从空气射入三棱镜发生折射(zhéshè),最 后光线又发生折射(zhéshè)从三棱镜射入空气中,由于不同颜色的光 通过三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红光偏折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程度最大, 故光屏上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答案:红、橙、黄、绿、蓝、靛、紫 色散 折射(zhéshè)
提示:光谱上的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些色光用肉眼(ròuyǎn)
能够看到,属于可见光;红光以外的红外线、紫光以外的紫外线用肉眼
(ròuyǎn)都不能看到,属于不可见光。
参考答案:可见光 不可见光
第十九页,共31页。
2.红外线的
作用比较(bǐjiào)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
。
(2)
。
提示:各种物体吸收红外线后温度都会升高,故具有较强的热作用,因此可
以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体;很多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
按下遥控器的不同按键后,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遥控用电器。还可以利
用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温度比较(bǐjiào)高制成红外线夜视仪。
参考答案:热 (1)遥控作用 (2)制成红外线夜视仪
第二十页,共31页。
3.紫外线的作用:
(1)促进骨骼生长(shēngzhǎng)。
第二十三页,共31页。
红外线
夜视仪 红外线遥控
(yáokòng)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骨骼(gǔgé)
生长 紫外线灯灭菌
(shēngzhǎn
第二十四页,共31页。
考点 光的色散
【示范题】让一束太阳光通过(tōngguò)三棱镜射
到白屏上,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
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
七
种不同颜色的光,这个现象叫光的
第十五页,共31页。
(2)实验步骤。 ①将三个灯泡串接滑动变阻器后接到电源上,如图丙。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 值,改变照到半透明纸屏上三个单色光的相对亮度,使得屏上三色重叠 (chóngdié)处的颜色成白色。
第十六页,共31页。
②依次只接通一个灯泡,使得屏上先后出现三个颜色分别是红色、绿色 和蓝色的圆形光斑(guāngbān)。 ③先后分别同时接通两个灯泡,屏上得到两个圆形光斑(guāngbān),并 有一部分相重叠。如图丁,红光和绿光相交叠得到黄光;红光和蓝光相交 叠得到紫光;绿光和蓝光相交叠得到青色光。
第二十二页,共31页。
【知识拓展】红外线是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他将太 阳光用三棱镜分解开,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计,试 图测量各种颜色的光的加热效应。结果发现,位于红光外侧的那支温 度计升温最快。因此得到结论( jiélùn):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 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光外侧一段能够使含 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感光,因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
第六页,共31页。
探究1 光的色散 结合“体验”和白光射到三棱镜上的实验,思考(sīkǎo)以下问题: 实验设计:如图,让一束白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照射在白屏上。
第七页,共31页。
1.白屏上出现一条
光带,颜色依次
是
。
参考答案:彩色 红、橙、黄、绿、蓝、靛、紫
2.上述现象说明白光是由
混合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