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政治必修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word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河南希望中学孙春亭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题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河南省希望中学政治教研组孙春亭
【全章概述】本章从学生最熟悉的商品、货币入手,让学生初步认识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职能、纸币、信用工具、外汇等经济现象及相关经济知识。
让学生通过感受生活提高认识、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和领会政治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这对今后的学习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
【学习重点】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课前自测】
1、下列选项中,属于商品的是()
A.原始森林 B.自产自用的粮食 C.商店里卖的电器 D.援助灾区的物资
2、凡是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
而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必须经过()
A. 劳动
B. 消费
C.交换
D. 生产
3、关于货币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B.纸币是货币符号
C.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D.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4、货币的本质是()A. 价值 B. 金银 C.使用价值 D.一般等价物
5、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货币是()
A. 观念中的货币
B. 现实的货币
C.一种价值符号
D.价值不变的特殊商品
6、小明在商场化50元人民币买了个漂亮的书包。
在这里,人民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储藏手段 D.世界货币
7、商场里的各种商品都有价格标签,如一件上衣标价98元,98元是这件上衣的()
A.价值 B.价格 C.使用价值 D.讨价还价的基础
8、市场上流通的纸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
这是因为()
A.纸币过多或过少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B.纸币过多或过少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下跌C.纸币是货币符号,只有使用价值但无价值 D.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
【合作探究讨论与考点分析】
(一)、合作探究与讨论:
1.货币的本质
(1)商品
①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①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最初的物物交换。
②物物交换成功的前提: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产品。
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交换越来越频繁,出现了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
一般等价物: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
③贵金属逐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于是货币产生。
(3)货币的定义: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4)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基本职能
(1)货币的职能的含义: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2)货币的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
A.定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B.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C.货币充当价值尺度,自身必须确定一种计量单位,即货币单位。
D.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E.货币充当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
A.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B.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C.货币充当流通手段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3)货币除了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之外,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讨论: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a、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b、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能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3.纸币
(1)纸币的优点及其含义:
①纸币的产生:金属货币——铸币——纸币
②纸币的优点:成本低、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③纸币的定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的发行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3)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纸币的发行量如果小于这个限度,会引起通货紧缩,商品销售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推展: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状态下应分别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呢?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帐、购买、支付的“电子货币”(如:信用卡、自动柜员机、电子转账终端机。
)。
(二)、考点分析:
1. 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
系、纸币发行规律。
2. 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货币的主要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树立正确的金钱
观。
【课堂检测与提高】
1、下列物品不属于商品的是()
A.张杰在高科技拍卖会上拍卖自己的技术专利
B.信息服务公司为人们有偿提供的信息
C.山间小溪、泉水D.废品回收站回收的废品
2、(2011安徽卷)假如一年内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10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4次,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000亿元。
若其他条件不变,此种情况会引起该国商品(D)
A.价值量降低 B.价值量提高
C.价格下跌 D.价格上涨
3、“商品——商品”、“商品——货币——商品”这两个公式的区别是()
A 前者是商品交换,后者不是商品交换
B 前者买卖行为在时空上不分,后者买卖行为在时空上分离
C 前者无等价物,后者有等价物
D 前者和后者都是商品交换
4.作为商品的食品,是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必须保证其质量。
这里的质量是指()A.商品的价值B.商品的使用价值C.商品的价值量D.商品的基本属性
5.货币之所以能同一切商品相交换,同时还能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这是由()A.货币的本质决定的B.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决定的
C.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决定的D.货币的基本职能决定的
6、商品的本质属性、社会属性是()
A 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B 商品的使用价值
C 商品的价值
D 商品的交换价值
7.假冒伪劣商品被作为“仅次于毒品的第二大公害”来打击,这主要是因为()A.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B.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C.假冒伪劣产品的价值与价格相比相差悬殊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答案:自测:1——8CCCDA BBD
提高与检测:CDBBA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