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的小学文言文翻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人贾岛初赴举,至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推”字,又欲“敲”字,炼之未定。

于时韩愈为京兆尹,岛不觉冲至愈门。

愈问曰:“甚处来?”对曰:“赶举。

”愈曰:“君有句乎?”对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愈曰:“僧推门,主人必起窥之,如‘敲’字,主人方应门。

”遂曰:“敲”字佳矣。

岛于是拜谢。

噫!推敲之间,虽小道,亦足以见大匠之手笔也。

夫文章之妙,在于辞达而已。

而“推”与“敲”之别,不过一“手”一“口”之异。

然则,手之与口,孰为得宜?手之与口,各有所宜。

手者,实也;口者,虚也。

实者,物之形也;虚者,物之声也。

物之形,可触可觉;物之声,可闻可辨。

是以“推”者,手之动也;而“敲”者,口之声也。

手之动,则有力度;口之声,则有韵律。

力度足以破坚,韵律足以感人。

是以“推”字,力之用也;而“敲”字,韵之用也。

且夫“推”与“敲”之别,非独于文字之间而已。

盖文章之道,亦在乎此。

夫文章之作,必有所感而发,有所抒而达。

是以“推”与“敲”之别,亦在于情与景之配合。

情者,文章之灵魂;景者,文章之血肉。

情之浓,则景之淡;景之淡,则情之浓。

是以“推”与“敲”之别,亦在于情与景之调和。

贾岛之所以得“敲”字,盖因其情与景之调和。

彼时,月下僧人,闲步于池边树阴之下,忽闻敲门之声,心知有人至,遂起开门。

此情此景,与“敲”字之韵律相合,故“敲”字为佳。

若用“推”字,则与情与景之调和不符,故不可取。

嗟乎!文章之妙,在乎推敲之间。

虽小道,亦足以见大匠之手笔。

贾岛之所以得“敲”字,非独其文才之高,亦因其情与景之调和。

是以,学文章者,不可不推敲,不可不细究情与景之配合。

若能于此得心应手,则文章之道,亦可得矣。

今人作文,往往忽视推敲之重要。

或因情急而草率成文,或因文辞而忽视情与景之配合。

以致文章之辞虽华丽,而情与景之调和则失之。

故欲作文之佳,必先学推敲,必先究情与景之配合。

夫推敲之学,非一日之功,亦非一日之效。

然其要,在于用心。

用心则情与景自合,用心则推敲自得。

是以,学文章者,宜以推敲为务,宜以情与景为基,方能得文章之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