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苗圩:“中国制造2025”可简要概括为“一二三四五五十”
苗圩:“中国制造2025”可简要概括为“一二三四五五十”苗圩是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他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旨在使中国的制造业实现弯道超车。
这个计划可以简要概括为“一二三四五五十”,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一”指的是创新驱动,这是“中国制造2025”计划最核心的一点。
创新是推动制造业变革和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的根本动力。
中国制造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成就显著,但同时也存在着模仿、跟跑、低端制造等问题。
如何在高端制造领域实现突破,就需要创新驱动。
这个计划着眼于提高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产品和技术瓶颈,强化制造资源优化整合和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在技术创新方面,计划通过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完善研发体系、加快产学研结合等方式,推动技术创新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
二“二”指的是质量第一,这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
质量是制造业的根本,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中国制造业要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领跑者,就必须强化产品质量意识,发扬工匠精神,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
计划通过推进质量引领计划、建立质量信用评价体系、优化质检体系等措施,促进质量标准化和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性和环保性,增强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三”指的是绿色制造,这是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必然趋势。
绿色制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地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制造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推进绿色制造。
计划通过强化绿色供应链建设、推进清洁生产、加强环境治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措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绿色发展和低碳生产。
四“四”指的是智能制造,这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智能制造是指基于信息技术和传感器等智能装置,将生产制造过程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中国制造业要实现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就必须加快推动智能制造。
计划通过推进工业互联网、提升制造技术水平、走向数字化工厂等措施,促进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制造业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副部长苗圩-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新兴产业
工信部副部长苗圩: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日前,就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装备制造及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和扩内需保增长等热点问题,《中国电子报》记者专程在全国
人大湖北团驻地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
调结构须抓技改
苗圩告诉记者,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苗圩说,经济结构调整是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工作重心。
经济结构调整包括第一、二、三产业的调整,区域结构的优化及收入分配结构、社会保障制度的优化等,范畴很大,对工业和信息化部来讲,主要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他说,产业结构调整有两项重要内容,一个是自主创新,一个是技术改造。
技术改造是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重新启动的一项措施,符合工业企业发展的实际。
技改具有技术新、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等突出特点,是用先进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典型体现。
但一些人对技改存在片面的理解,认为技术改造既然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项措施,过两三年国际金融危机过去了,技术改造也就过去了。
苗圩反复强调:技术改造不仅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项政策措施,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我们仍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技改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内容,不要把它当成一个权宜之计,要加快建立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
苗圩说,自主创新重点工作之一是抓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在15个国
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和参与的有8项。
有些重大专项是。
工信部部长苗圩:打造新常态下工业升级版
泥等供给能力 大幅超 出需求 , 甚 至在 光伏 、 风
电等新 兴产业也 开始 出现 产能利用 不足 , 产 能过剩 已经成为 困扰我国工业 长期发展 的主 要矛盾之一。另一方 面 , 新产业培育不足 。 智 能制造 、 增材制造 、 云制造等发展 与国际先进 水平差距 明显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的新增 长点不 多。 从 区域布局看 , 工业发展 尚缺乏“ 全 国一盘棋” 的 统筹协调机制 , 导致区域产业 发展 同质化 问题严重 。
来 ,我 国工业增加值 占国内生产总值 比重保持 至4 5 %之 间 , 工业对 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 基本 在4 0 %以上 。目前 , 我 国工业化 尚未完成 , 工业 准动经济增 长的主要力 量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
态, 我 国经济下行压力 较大 , 保 持经济稳定增长
域, 从根本上决定 了国家整体创新水平 。近年来 , 我
发展 中不平衡 、 不协调 、 不可持续等结构性矛盾
题突 出 , 症 结在工业 、 难点在 工业 、 突破点也 在
。
消费方 面 , 只有加快制造业 向个性 化定制 、 柔
生产 、网络化销售等先进制造方 式和商业模式
,
才能满足 日益个性 化 、 多样 化 的消费需求 , 支
费结构升级 。投 资方 面 , 近年 来工业 物流 、 通信
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长期 以来 , 工 业发 展 主要 依靠 要 素低 成本 优 势 、 通 过引进技 术 和管理迅速形 成生产 力来
实现规模 扩张 , 对关键基 础材料 、 核心
基础零部 件 、先 进基础工 艺和产 业技
术基础 的重视不 够 ,企业研 发投 人强
度普遍偏 低 ,产 业长期被 锁定在 国 际
两化融合成果展-科学决策推动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成果展:科学决策推动两化融合开栏的话:工业和信息化部自2008年成立以来,大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成果展览会和高层研讨会即将召开之际,本报特开辟专栏,系统展示两化融合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工业绿色、安全、创新发展,信息产业支撑两化融合等方面的成果和经验,敬请关注。
两化融合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我国工业由大到强的必然选择。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指出,融合发展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鲜明特征,也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
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深化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应用,提高生产过程、生产装备和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加快推动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
两化融合是工业做强必然选择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工业大国,200多种工业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但工业仍大而不强。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指出,两化融合之所以重要,是由当前中国工业发展面临3个压力决定的:发达国家的再制造业、新兴工业体和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工业给我国工业带来的压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资源环境的压力。
同时,整个工业向先进制造业发展,中国的工业需要通过两化融合来实现由大变强。
实际上,在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中期,决策层就看到了信息化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极具前瞻性的。
党的十五大率先提出了“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新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在当时,信息化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的初步肯定。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继而又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信息化主要被认为是一种手段,对工业化发展能够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苗圩:着力解决工业转型升级中的几个重大问题
策行为。 三是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 。 有关 节能环保法律规定的 惩 罚力度不 足 , 土地 、 能源 、 资源 等要素成本 没有完全 内化为
企业生产成本 , 难 以对企业退 出形成有效 的倒逼机制。 资本市
( 三) 加强关键 核心技术攻关 。 继续实施 “ 核高基 ” 、 新一代 宽带无线移动通信 网 、 高档 数控 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 、 大型飞 机等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突破一批技术瓶 颈 ,力争在先进制
平 台不足 。四是缺乏鼓励创新 、 宽容失败的社会 氛围和制 度环 境,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任期制 、 国家投资项 目审计等制度有待 进一 步完善 。 党 的十八大提 出 , 实施创新驱动 发展 战略 , 到2 02 0年 进入创新 型国家行列 。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 的实践证 明, 花钱买
业态迅猛发展趋势 , 大力 培育和发展信 息消费 , 着力解决扩 大
步修 改完善节约能源 、 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 , 同时加 强对 工业 企业执行环保 、安全等法律法规 和强制性标 准的专 项监 督检 查, 建立协调统一的管理体系 。技术手段方面 , 进一 步完 善节 能环保标准 , 重点强化 “ 两高一资 ” 行业 能耗 、 水耗 、 环保 、 资源 综合 利用 , 以及土地 、 安全等硬性 约束指标 , 倒逼 落后产 能退
1 0 %, 真正实 现产业化 的不到 5 %, 而发达 国家科技成果 转化
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 , 以发展关键 基础材料 、 核心基础零部件 ( 元器 件 ) 、 先进基础工艺 和产业技术基 础等“ 四基 ” 为 目标 , 集
中力量实施一批工程化 、 产业 化和公共 服务平台示范项 目, 组 织企业 、 科研 院所开展 “ 一条龙” 攻关, 努力解决行业共性技术 研发难题 , 推动工业基础能力迈上新台阶。
苗圩:分解“十二五”能耗目标全力推动工业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 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中。节能减排工作 的顺利展开有 利 于推 动经 济结构调 整 ,加 速 中国发展 方式 的转变 ,也关 系到 经济是 否能 够走上 一条 资 源节 约
型 、消耗 少 、污染低 、绿色 低碳环 保 的可持续 发展道 路 。 部 长苗 圩认为 ,工业是 节能 减排工 作 的重点领域 ,工 业 和信息化 部 已充分认 识 到工 业 节能 减排对 于经 济发展 全局 的重 要 性 和 紧迫 性 。为此 ,工 业 和信 息化 部 今 年计 划 把 “ 十二 五 ” 能 耗 目标 ,尽 快分解 到每一 年度 ,力争 提前 完成 ,避免 后 期 出现 减排 目标完 成 吃 紧 的状 况 出现 。
大 力扶持 创新 型 中小企 业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动荡加剧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由于中小企业 抗风险能力较弱 ,在贸易环境发生变化的影响下 ,给予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何种政策支持,以 及如何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 ,是摆在政府部 门面前一项艰巨而重要的工作任务。 目前 我 国中小企业 既 面 临 出 口订 单 下 滑 的 困难 局 面 ,又 面 临 要 素成 本 上 升 带 来 的成 本 压 力。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工业企业购进价格和工业产品的出厂价格 ,相差三个百分点。这意 味着 ,工业企业 自身在原材料价格上升推动之下 , 需要 内部消化三个点 的成本上升压力 。 部长苗圩说 ,从扶持的对象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 已经进一步明确了要扶持创新型、创业型 和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从企业的类型上 ,则更多地要关注和支持小微企业 的发展。相关部 门应当为工业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例如给工业企业融资贷款能否优惠 ,特别是小微
创新之中发挥企业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 。企业方面要加强研发投入 ,加大科研技术 成果 的转 化。同时 ,政府有关部门也要进一步完善有关鼓励企业创新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 , 鼓励企业来
苗圩: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工业化进程
施 .同时汇总 、分析 并通报全 国监督抽查信息。
IO 节 能技 术 改造 项 目、工 业企 业和 S
区域节能量确定方法新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 中国
日前 ,IO 技术管理局 通过 了由中 国提 出的 S “ 能技术 改造 项 目、工 业企 业和 区域节 能量 确 节 定方法新 技术委 员会 ”提 案 。并 由我国承担 该技 得通过的还有我 国提 出的国际标准提 案 ,这是 一 项包括改造 项 目、工业企 业和区域 三个层面节 能 量计算技术通则的国际标准。
N w 新 闻扫描 e sl
机 械
工
险监 控 等工 作 ;二是 发 挥 各 自职 能优 势 ,推 进 “ 电下 乡”等 国家 重大专 项活 动 。以及重 点 行 家
业领 域质量兴 业 、工业产 品质量信誉 建设 、突出
工作领 域 ,合 力推 进建立信 息沟通平 台 。加强信 息 交换 ,相互通报 情况 ;四是推进 工业 产 品质量
改造 。加快 用高新技术 和信 息技 术改 造和提升 传
统产 业 :二 是尽快培育 战略 性新兴产 业 ;三 是加
快淘汰落后产 能 。大力推 进工业节能减排。
全 国清 洁 生产 工 作会 议 成 功召 开 清 洁 生产 指 标体 系将 成 行 业 准入 门坎
21 0 0年 1 1月 2 日 .国 家 发 展 改 革 委 员 2
将成 为行业准入的 门槛 、政府采购 的招投标央 、国务院 关于资源
节 约和环境保护 的一系列 重要决策 和部署 。总结
全 国人大环 资委 、国务院办 公厅 、国务 院有关部 门 .各省 、 自治 区、直辖市 发展改革 委和环 保厅 ( )等有 关负责同志约 3 0人参加 了会议。 局 0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开创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新局面——工业和信息化副部长苗圩同志在全国工业节能与
左右 , 比上 年 下 降 85 .%。
苗圩 同志作了题 为“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开创工 业节能减排工作新局面” 的专题报 告。 会上 , 先后有上海、 江 苏、 宁、 辽 山东 、 内蒙 、 天津等省市及 有色、 工协 会等八个 化
战。通过 “ 十一五” 两年的不懈 努力 , 后 力争实现 以下
目 , 到 2 1 年 , 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 标 即: 0 0 规模
比 20 0 7年下降 1%左右 , 8 单位工业增加值 水资源消 耗降低 1%;工业主要 污染物 的排 放总量得 到有效 5 控制 , 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强度 明显下降 。 苗圩 同志在讲话 中提 出, 做好新形势下 的工业节 能环保 工作 , 是要抓 住 四个 重点 : 是要 大力抓 关键 一
染排放市 场准入 标准 , 完善工业产 品能耗 限额标 准。
展 。但 由于 “ 十一五” 前两年没 有实现预定 目标 , 加 再
上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 新情
况, 使得我 国节能减排面 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
他指出, 工业是我国耗费能源、 资源, 产生环境污
染 的最 主要行业 , 能耗 占全 国的 7 %以上 , 0 主要污染
作会议 。 这是新组建的工业和信息化部为践行科学发展观 、 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要求, 把抓好工业节能环保工作作 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支撑 和抓手 , 认真落实党中央 、 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的一系列工
作 部 署 , 动工 业 节 能 环保 工 作 迈 上 新 台阶 。 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 苗圩
产业财经Industry Economy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习近平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5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合作命运与共》的主旨演讲, 强调各国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共建开 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重申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坚持以 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习近平强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我们将坚持以开放促 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 对外开放。
第一,继续扩大市场开放。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全球最大,市场规模巨大、潜力巨大, 前景不可限量。
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 来看看。
中国将积极建设更加活跃的国内市场,更加重视进口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关税和制度 性成本,培育一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扩大对各国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进口。
第二,继续完善开放格局。
中国将继续鼓励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继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 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将制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的国家战略,增强开放联 动效应。
第三,继续优化营商环境。
中国将继续针对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在关键环节 和重要领域加快改革步伐,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 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继续缩减负面清单,完善投资促进和保护、信息报告等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
第四,继续深化多双边合作。
中国支持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增强多边贸 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希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能够早日签署生效。
中国愿 同更多国家商签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加快中欧投资协定、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中国-海合会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制造强国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制造强国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努力和实践探索,形成的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部署和发展模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推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以坚定的信念和勇气,致力于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不断推动工业和信息化事业的发展。
以下是对苗圩部长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制造强国的一些思考。
首先,苗圩部长始终坚持以创新为驱动,培育新的动力源。
他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动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在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同时,加快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此外,他还积极推动国内企业加强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推动中国工业向高端制造转型升级。
其次,苗圩部长注重推动工业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
他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工业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通过推动信息化技术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促进传统工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实现工业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这不仅能提高企业竞争力,还能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实现创新驱动、质量引领、绿色发展的目标。
再次,苗圩部长注重推动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均衡发展。
他提出了加强制造业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推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发展协调,缩小地区间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
同时,他还积极推动创新创业,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活力,推动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
最后,苗圩部长注重推动工业和信息化事业的国际合作和开放发展。
他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推动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向世界发展。
同时,他还加强与国际组织、国际企业和国际技术交流合作,吸取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成果,推动中国工业和信息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稳增长调结构的战略支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稳增长调结构的战略支点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稳增长调结构的战略支点近年来,中国经济面临着保持稳定增长的挑战,同时也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之一,积极探索稳增长和调结构相结合的发展路径。
部长苗圩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战略支点作用。
首先,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提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
他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实体经济的基础。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实现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苗圩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产业集群的引导、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等。
通过这些举措,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推进制造业的技术改造和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其次,苗圩强调了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性。
他指出,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关键。
在苗圩的带领下,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
例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苗圩还提出了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共享经济等概念,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
此外,苗圩注重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他指出,信息技术是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工具。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苗圩的领导下,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在苗圩的推动下,“工业互联网+”行动计划正式提出,为实现工业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苗圩还注重推动创新创业。
他指出,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创业是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路径。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苗圩的带领下,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新创业热情。
苗圩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提高科技创新的转化效率。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种好“责任田”,坚守“主阵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种好“责任田”,坚守“主阵地”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种好“责任田”,坚守“主阵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进程中,工业和信息化部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这一部门的负责人,苗圩始终坚持种好“责任田”,坚守“主阵地”,为中国工业和信息化事业的繁荣和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首先,苗圩注重推动工业的高质量发展。
他强调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变革的重要机遇,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
他多次强调,要坚决落实“质量是根本、品牌是生命、创新是动力”的发展理念,打造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
他深入企业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质量改进力度。
他还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快速发展。
这些举措,为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苗圩注重加强信息化建设。
他指出,信息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手段。
他始终坚持信息化建设的引领思维,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他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网络带宽和传输速度,加快推进5G基站建设,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他还大力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他深入学校和研究机构,与专家学者座谈交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为中国信息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此外,苗圩还注重推进产业与区域协调发展。
他强调,产业发展要有整体规划,要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地区之间的互补和协同发展。
他积极推动工业园区建设,推出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吸引各类企业和投资者进驻园区。
他注重促进各地区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他深入调研产业园区和企业,了解地方经济情况,为地方政府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他还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产业和区域的协调发展。
总的来说,苗圩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部长,在推动工业和信息化事业的发展中,种好“责任田”,坚守“主阵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坚持走质量为先的制造业发展道路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坚持走质量为先的制造业发展道路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坚持走质量为先的制造业发展道路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代表:大家好!我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
首先,我要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厚爱,也要感谢这次机会,向大家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坚持走质量为先的制造业发展道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重要基础,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任务。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将坚持走质量为先的制造业发展道路,始终将质量作为评价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指标,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首先,我们将推动制造业加快从规模扩张到质量优化的转变。
过去我们在发展中大力推崇规模化发展,无疑过度偏重了规模的扩张,但忽视了质量的提升。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对制造业的发展路径进行重新评估,推动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
我们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优化市场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其次,我们将推动制造业加快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过去我们在制造业中对资本的需求比较高,以致一度放松了对技术创新的要求。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逐步改变这种状况,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
同时,我们还要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技术的上下游联动,加强技术创新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
再次,我们将推动制造业加快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变。
智能制造是未来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我们要立足国家的实际情况,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发展,不断提高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
我们将鼓励企业进行自动化改造,加大对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同时,我们将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最后,我们将推动制造业加快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转变。
过去我们在制造业中偏重的是产品的数量,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中国制造2025,迈向制造强国之路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中国制造2025,迈向制造强国之路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中国制造2025,迈向制造强国之路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战略,旨在将中国发展成为世界制造强国。
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部长,我要向大家介绍这个重要的战略,以及我们将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绩。
首先,让我来介绍一下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大国,中国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的支柱,并且对世界经济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的制造业一直以低成本、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为特点,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
面对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希望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智能制造来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目标是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由大国向强国的转变。
我们将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绿色和服务化方向发展。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首先,我们将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
同时,我们将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其次,我们将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制造业人才队伍,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三,在对外开放方面,我们将继续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投资环境,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空间。
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
首先,中国的制造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我们不仅在传统制造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还在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
第二,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有了明显提高。
我们培育和发展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强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改革开放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强大动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改革开放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事件,也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实现了从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的转变。
作为工信部长,我深感改革开放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平台,也为我们思考和探索新型工业化带来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首先,改革开放为我国工业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市场支撑。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经济基础薄弱,市场体制不健全,制约了工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引进外资、与世界经济接轨、推进市场经济改革等举措,我国工业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
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工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和优势。
现在,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市场规模巨大,为发展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其次,改革开放为我国工业化提供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处于经济起步阶段,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通过开放,我国能够引进和吸收世界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特别是在信息化领域,我国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
比如,在移动通信、高铁技术和互联网领域,我国已经拥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标准,成为了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
再次,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工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工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以知识为核心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比如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
我国工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不仅满足了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也提升了我国工业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此外,改革开放也为我国工业化提供了广阔的外部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和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世界正在加速向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对工业化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苗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苗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摘要】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
要在总结和借鉴世界主要工业国家工业化模式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顺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潮流,选择确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发展[中图分类号] D669[文献标识码] A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了党章,明确提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这对我国工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工业能源消耗占全社会的70%以上,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业是重点也是难点。
一、生态文明建设对工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从国内外发展实践看,工业化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如果不走西方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化的老路子,就要在总结和借鉴世界主要工业国家工业化模式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顺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潮流,选择确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党的十七大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并把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之一。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按照中央提出的战略要求和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带动工业化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和经济回报,提高工业增加值率;坚持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升节能环保技术水平,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突破能源资源约束,强化污染防治、保护生态环境,使工业经济与生态建设和谐发展;坚持以质取胜的战略方针,为社会提供能够引导消费、满足需求、质量优良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注重改善民生,保障劳动者生命和健康安全;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现代服务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改革开放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强大动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改革开放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强大动力。
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工业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而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一直致力于推动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在改革开放中的发展,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迅速发展。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劳动力输出国之一,拥有庞大的人口红利和丰富的资源,这为中国工业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积极吸引外资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了中国工业的现代化进程。
苗圩在推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旨在实现中国制造业从大规模制造向高质量制造的转型升级。
这一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工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的方向发展,提高了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改革开放为中国信息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信息化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之一,而中国正积极响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
在苗圩的领导下,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大力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加强国内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创新,积极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
同时,中国还加快了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宽带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信息化在人民生活和工作中的普及。
这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第三,改革开放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合作。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的建设。
苗圩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主张通过互联互通和合作共赢,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这一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为中国工业和信息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遇。
在苗圩的领导下,中国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等。
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工业化进程
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工业化进程
佚名
【期刊名称】《《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年(卷),期】2010(000)012
【摘要】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在2010中国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高科技高峰论坛上指出。
“十二五”时期是推进我国工业转型升级,
【总页数】2页(P6-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22
【相关文献】
1.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郴州新型工业化进程(摘要) [J], 毕华
2.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重庆低碳冶金工业化进程 [J], 吴贻琨
3.两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的通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开发银行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的通知 [J],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开发银行办公厅
4.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确保水产品及水环境协调共生——农业农村部解读《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 [J], 思雨
5.苗圩: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工业化进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摘要】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
要在总结和借鉴世界主要工业国家工业化模式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顺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潮流,选择确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发展[中图分类号] D669[文献标识码] A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了党章,明确提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这对我国工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工业能源消耗占全社会的70%以上,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业是重点也是难点。
一、生态文明建设对工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从国内外发展实践看,工业化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如果不走西方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化的老路子,就要在总结和借鉴世界主要工业国家工业化模式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顺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潮流,选择确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党的十七大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并把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之一。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按照中央提出的战略要求和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带动工业化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和经济回报,提高工业增加值率;坚持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升节能环保技术水平,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突破能源资源约束,强化污染防治、保护生态环境,使工业经济与生态建设和谐发展;坚持以质取胜的战略方针,为社会提供能够引导消费、满足需求、质量优良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注重改善民生,保障劳动者生命和健康安全;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现代服务业。
(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工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一直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措施和要求。
“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继续把节能减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实施能源消耗强度和总量双控制。
十八大明确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这就要求工业必须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目前,我国仍处在工业化中期,工业占国民经济相当大的比重,是消耗资源和产生排放的主要领域。
通过近年来努力,工业能效有了提升,清洁生产逐步实施,环境保护进一步强化,但总体上工业能耗和排放总量仍过大。
2012年,工业能耗总量高达约26亿吨标准煤,我国制造业产值与美国相当,但能耗是美国的2.5倍。
工业的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排放量仍然占全国的40%和85%左右。
因此,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首先要求工业调整优化结构,建立投入低、消耗少、产出高、效益好的两型工业结构,要求工业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生产方式。
另一方面,工业是为全社会提供技术装备产品的产业,能否生产绿色环保的产品,能否为农业、建筑等其他产业提供节能环保技术、装备等,直接影响到相关产业的节能环保水平。
因此,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工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制约生态文明进程。
(三)正确认识工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工业化进程是一个大量消耗钢铁、建材、能源的过程,因此,要正确认识我国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与资源消耗、污染增加的关系。
第一,要正确认识工业发展面临的资源消耗持续增长压力。
有人提出,要限制“两高一资”行业的发展,跳过重化工业阶段,直接进入工业化后期,但这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工业化必然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
城镇化的推进离不开基础设施、住房、各种生产经营用房的建设以及城市交通的发展,这又必然要求巨大的物质资源投入。
从世界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就是一个大量消耗钢铁、建材、能源的过程。
以钢铁为例,在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2000年价格)以前,钢铁产量将持续增长;过了10000美元之后,英美等先行国家人均钢铁产量开始明显下降,日本的拐点则是出现在17500美元之后。
拐点出现的时间基本在城镇化达到高峰前后。
我国还处于工业化中期,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无论是从小康社会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来说,还是从完成工业化所必须消耗的资源能源来看,即使是使用目前国际最先进水平的技术,对各种重化工产品的需求规模也是前所未有的。
目前,我国人均钢铁蓄积量大概在4吨左右,远低于工业化国家8-10吨的人均水平。
如果按照现有人口和钢材增速计算,考虑5%的折旧更新,大概要到“十三五”初期才能达到8吨的水平。
从现实来看,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两高一资”行业还要发展。
如果自己不发展,单纯从国外进口这些物资,全球都无法满足我们的需要,因此,关键是怎么发展。
2012年,我国钢材产量为9.5亿吨,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产量一半,比排名第2到第5的产量总和还要多。
类似产品中,我国水泥约占全球产量57%、电解铝约占45%、平板玻璃约占50%,这些都是城镇建设、基础建设必需的主要原材料。
通过这几年努力,“两高一资”行业节能减排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比如我国电解铝单位产品电耗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11年已下降到13900千瓦时/吨左右);水泥新型干法生产工艺普及率已达80%以上;钢铁行业也实现了连铸连轧,大幅降低了各项物耗、能耗指标。
可以说,这些“两高一资”行业目前的潜力已经不是很大。
今后要从主要抓六大高耗能行业向全部行业扩展,从主要抓生产过程节能向抓生产过程和高耗能产品并重转变。
一方面,加快向一些单位产品消耗水平还比较高的行业拓展。
比如多晶硅产品,尽管光伏产业是清洁能源的重点方向之一,但是太阳能电板的制造却是耗能大户,也推动了我国近年来电子信息制造业能耗较快增长。
另一方面,要更加关注工业产品节能。
从2012年开始,我们围绕如何通过推广高强度钢筋减少建筑行业钢材消耗开展了专门研究,并联合住建部建立了推广应用高强钢筋协调机制,修订了相关建筑标准,出台了推广使用的具体指导意见。
在满足建筑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用高强钢筋替代目前大量使用的335兆帕级螺纹钢筋,平均可节约钢材12%以上,可有效减少建筑物的钢材消耗量。
第二,要正确认识应对气候变化不断加大的国际压力。
目前我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实际上,碳强度目标与能耗强度目标高度一致,碳强度目标降低主要依靠节能和能源结构变化,在能源结构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完成了能耗强度目标就完成了碳强度目标。
因此,控制碳排放的重点在节能,潜力和成本优势也在节能。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政府庄严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将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7%列入约束性指标。
二、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任务“十二五”期间,国家继续把节能减排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而且还增加了考核指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增加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要求,分别减少10%。
面对国家战略任务和约束性指标要求、工业发展内在需要以及国际竞争环境的倒逼压力,“十二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硬任务,把节能减排作为衡量工业转型升级成效的硬指标,把节能环保作为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工业转型升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调整结构、节能减排为抓手,加快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一是着力按照“淘汰高能耗高排放落后生产能力、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现有生产能力、以高能效更清洁环保标准建设新建生产能力”的原则,推动按关小建大、等量置换、减量置换的原则,把新增产能布局与淘汰落后产能紧密结合,将产能过剩与节能减排紧密结合,加快工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升级;二是以“两型”企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建设,特别是在国家4批231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基础上,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规划设计,推动企业集聚化发展,构建上下游结合的产业链条;三是进一步抓好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绿色制造,加快向节约、清洁、低碳、高效生产方式转变;四是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为全社会提供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技术解决方案以及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的产品。
我们希望通过努力实现三个方面的目标:一是力争通过实施能源总量控制,促进能源利用技术革命,大幅度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在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同时,实现工业能源消费总量达到峰值,力争在2020年后工业能耗实现“零增长”。
二是大幅度提升我国的资源生产率,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等的产出效率要向发达国家看齐。
三是大幅度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
把钢、铜、铝、铅等主要原材料的循环利用指标作为工业循环发展的重要目标,明确各行业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任务、发展导向和重点,分门别类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力争主要有色金属、钢铁循环再生比重首先达到50%。
根据工业化进程和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推进工业绿色发展,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一是要切实抓好工业结构优化调整,抑制产能过剩盲目扩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转移和集聚发展。
二是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积极加强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强化技术应用示范推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节能减排。
三是切实加强节能降耗管理,强化重点用能企业节能降耗管理,发挥标准的引领、约束、指导作用,推动完善节能降耗经济政策。
四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发挥好循环经济重大工程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体系,切实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实施资源再生、再制造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