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三课时)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六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PPT课件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六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10314019e8b8f67d1cb947.png)
中学生如何学会合理消费?
在消费时还要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 目;
先做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地方; 避免非理性消费,购买物有所值、经济 实用的商品;
不与他人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
16
结合本课的学习,以及 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句话 作为你的消费格言。
17
Q&A问答环节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问学问,边学边问。
8
思考题
1、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是什么? 2、富而思源有什么意义? 3、为什么要富而思进?
9
二、富而思源,富而思进
1、党的富民政策是什么?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这是我国 倡导的富民政策。
2、富而思源意义大 富而思源,先富起来的人们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 任,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 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
第六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阅读、讨论P-37材料: “虚报十亩地 逮捕三村官”
他们的“致富”是否合法, 为什么?
3
一、合法致富,依法纳税
1、合法获得财富的办法和途径
靠辛勤的劳动,用体力获得财富;靠科学技术, 用知识获得财富;靠丰厚的资金,用资金获得 财富;运用管理科学,让先进的思想创造财富。
2、合法致富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只有每个人都知法、懂法、用
法律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才能使社会稳定、
和谐,每个社会成员才能有平等地获得财富
第六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
![第六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https://img.taocdn.com/s3/m/def62ff99e31433239689393.png)
2、为什么要走合法的生财之道?或为什么 获取财富必须合法? P37 ①合法致富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一切经 济活动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之中进行,只有每个人 都知法、懂法,用法律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才 能使社会稳定和谐,每个社会成员才能有平等地 获得财富的机会,依法获得的财富才能受法律的 保护。 ②非法致富的危害、影响、后果:相反, 在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会扰乱经济秩序,阻碍 经济发展,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自己 也将受到法律的制裁;③因此,每个人要获得财 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必须做到遵纪守 法。
认识 税收
4、税收的含义(定义)和特征分别是 什么?
P39 (1)含义(定义): 税收是国家为实 现其职能 ,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 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 (2)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5、税收有什么作用(意义、重要性)? 认识
税收
①国以税为本。国家铺铁路、架桥梁、建机场离不开 税收;国防、科技、教育等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主要 来源于税收;公务员、警察、教师等从事公共事业工 作的人员的工资来源于税收。 ②税收取之于民,用 之于民。 八年级下册 ①税收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②是支撑国家建设的资金保障,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 量的重要保证。③国家通过税收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 配,满足国家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需要,如调整贫富 差距,提高社会福利等。④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认识 税收
6、偷税漏税有什么危 害(后果)?
P39 国家的发展有纳税人的贡 献。依法纳税,人人有责。不懂 税法或知法犯法,偷税漏税,损 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必将受到 法律的制裁。
7、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P39 ①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 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②国以税为本。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 之于民;③国家的发展有纳税人的贡献。 依法纳税,人人有责。不懂税法或知法 犯法,偷税漏税,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 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第6课《财富中的法与德》教案
![第6课《财富中的法与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bd007384254b35effd3450.png)
《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教案教学目标1、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法治意识。
学会用法律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用法律约束自己的经济行为,自觉守法。
树立富而思源的意识,培养回报社会、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
2、学会处理财富问题的矛盾与冲突,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收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3、知道什么是财富中的“法”和“义”,懂得依法纳税的意义,了解我国的富民政策,懂得勤俭节约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是“富而思源,富而思进”。
对于财富的来源,我们直观的感受是靠自身的许多因素,但却忽视政府、社会所提供的致富平台。
因此帮助学生理解我国的富民政策,认识“富而思源”,从而知道为什么要感恩社会、积极回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2、“国家税收的作用”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税收的作用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勤俭节约,文明消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因为在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今天,对于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中学生来说,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生活作风的具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让学生列举生活中我们获得财富的手段有哪些。
这里通过让学生简单列举生活中获得财富的手段,并指出这些手段哪些合法哪些非法,从而体会出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财富观,由此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或板书学习目标、学生朗读)。
学习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大家认真、细致的自学,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
二、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同富不同路”?2、“法”与“义”的关系是什么?3、税收的含义、作用和特点是什么?4、我国倡导什么富民政策?5、为什么要富而思源,富而思进?6、勤俭节约的意义是什么?7、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三、学生举手回答,当出现个别不会的,让会的帮助不会的;当出现多数不会的,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教科版九年级第二单元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
![教科版九年级第二单元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https://img.taocdn.com/s3/m/e5398825fad6195f302ba60c.png)
第2单元财富论坛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之一合法致富依法纳税【教材分析】本部分部分内容包括两部分,即“合法致富”和“依法纳税”。
第一层次承接《财富之源》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财富中的法律问题,其主要内容讲的是合法经营的原因和目的,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合法经营的好处和违法行为的害处。
第二层次是对第一层次的深化,是把第一层次中的“法”与我国传统道德中的“义”进行比较,说明“法”与“义”是相辅相成的统一关系,从而让学生站在更高的立场认识守法的重要性,即深刻认识“守法的”的道德意义。
第三个层次讲的是“依法纳税”,从税收的来源、特点、意义和用途,并结合逃税受处罚的实例,从而让学生懂得纳税是公民的义务。
【学情分析】八年级下册《劳动创造世界》和《市场考察》的学习,为学习本课,理解财富的品质作了铺垫,但学生生活的主要空间是家庭和学校,参与经济活动的范围较小。
因此他们对税收政策缺乏认识,特别是要通过认识财富中的“法”、“义”、“德”,逐步将财富的品质内化为为人处事的道德,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课标依据】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树立法治意识学会用法律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用法律约束自己的经济行为,自觉遵纪守法。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会处理财富问题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利用资料分析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财富中的“法”和“义”,懂得依法纳税的意义。
【教学准备】师生搜集有关财富品质、税收等方面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设计】环节一:导入新课观看视频《万里大造林,万里大骗局》学生活动:观看视频,谈感受。
教科版思品九年级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
![教科版思品九年级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https://img.taocdn.com/s3/m/35c81636de80d4d8d15a4fc8.png)
7.富而思源,先富起来的人担负起更大的 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这(
)C
①体现了个人优秀的品质
②是个人出风头的表现
③不是值得效仿的
④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 修身”之道;朱熹将“一粥一饭,当思来 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做 “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 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据此回答 8---9题
)的,是最内(在
) 的。
有效
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在追
求利益的时候应将“义”放在重要位置,
符合“义”的利益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这就是(“
见利思”义)。
4.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
定,( 强制地)、(
)无取偿得地(
)的一种基本形式财。政收入
5.依法纳税是公民的(
),国以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 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 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税收的特征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国家铺铁路、架桥梁、建机场离不开税收; 国防、科技、教育等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 主要来源于税收;公务员、警察、教师等 从事公共事业工作的人员的工资来源于税 收。
A 8.之所以要勤俭节约是因为( )
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勤俭节约是现代企业家取得成就的法宝
③勤俭节约是治国安邦之道
④勤俭节约是做人的美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9.作为中学生,正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
思想品德: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课件(教科版九年级)
![思想品德: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课件(教科版九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4d1284c9b9f3f90f76c61b2b.png)
你为什么能这样做?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你该怎么办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 十二条规定:“没有合法依据,取得不 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 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中华 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 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要依法追究刑 事责任。
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国家铺铁路、架桥梁、建机场离不开税收; 国防、科技、教育等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 主要来源于税收;公务员、警察、教师等 从事公共事业工作的人员的工资来源于税 收。
国以税为本。
体验 税收
一顾客在饭店吃完饭 付账时,老板说不要发票 可以少收20元钱。
现在你就是那位顾客, 你准备怎么办?为什么?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 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 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税收的特征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2008年4月18日9时05分, 温家宝总理在京沪高速铁路 开工典礼上宣布,历经十几 年讨论、总投资2200亿元的 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并 为京沪高速铁路奠基。铁道 部预计在2013年完成,到时 候、人们乘坐京沪高速列车, 从北京到上海只要五个小时。
问题:1、两条新闻中的主人公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
2、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金钱财富 问题,人人都渴望获得财富拥有财富。那么如何获得 财富,如何正确对待财富呢?
A.王某外出打工当建筑工人,一年挣了8000元钱。 √ B.韩某私设赌场,一年获利30万元。 × C.张某取得了一项科技发明成果,专利权被某企业 购买,获利20万元。 √ D.贾某把自己的一批产品贴上某名牌产品的商标后 出售,获利15万元。× E.李某是位个体餐馆的老板,年终交纳各种税款后, √ 获利5万元。 F.王某购买了某企业的股票,年终获红利1万元。 √ 请判断上述致富行为是否合法,并分析合法致富的好 处和非法致富的害处。
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PPT课件
![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3821d727d3240c8547ef05.png)
救灾、扶贫、教育、健康
教育、救灾、 社会公益
教育、救灾
泛海集团 万达集团 步步高
北京 北京 广东
山东 59 四川 56 江西 49
陈光标,男,1968年7月生。江 苏泗洪人,祖籍安徽。1990年参 加工作。工商管理硕士,江苏黄 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陈光标带 领120名操作手和60台大型机械 组成的救援队千里救灾,还向地 震灾区捐赠款物过亿元。多年来 他积极投身社会慈善事业,从事 大量社会公益活动,截止09年6月 3日,10年来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 累计突破8.1亿。2010年9月他在 其公司网站上刊出了致比尔·盖茨 和巴菲特的一封信,称死后全捐 50余亿人民币财产。
富而思源
含义: 先富起来的人们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以各种
方式回报社会、奉献社会。 意义:
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 志。
富而思源的表现:
(1) 兴办希望小学 (2) 带领村民致富 (3) 投资治理沙漠 (4) 救助失学儿童 (5) 为灾区人民捐款 (6) 为慈善机构捐款
“慈善榜十大慈善企业”
富而思进
含义: 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继续不断创造、不断突破自
我、超越自我。
1、湖南省某村邓明致富后,不忘村民,在他的帮助和带动下, 该村大多数村民也都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据此回答 这反映了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是( D ) A、允许和鼓励湖南省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 共同富裕 B、允许和鼓励经济特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 向共同富裕 C、允许和鼓励东部沿海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 步走向共同富裕 D、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 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6课《财富中的法与德》教案 教科版-教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6课《财富中的法与德》教案 教科版-教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cfd99e783e0912a3162ae5.png)
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第1框:合法致富依法纳税一、课时基本内容:1课时合法致富依法纳税二、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取舍,教法、学法的选择等1.教学内容分析:第六课是在感受小康、控究致富途径之后,探讨致富过程中的法律与道德问题。
首先,强调财富中的“法”(合法致富依法纳税),其次拥有财富之后如何使用财富(富而思源富而思进);最后落实到学生自身,培养他们“勤俭节约,文明消费”的良好习惯。
这三个部分是我国现在和未来特别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合法致富依法纳税”是我国建设法治社会、建立和完善经济秩序的一个重大课题。
本课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其中第一框题“合法致富,依法纳税”阐述了经济建设中的法律问题,特别是纳税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守法的重要性,认识到合法致富和依法纳税的意义。
2.学情分析:市场经济的内容学生理解较为困难,要以八年级的相关教学内容为基础开展教学,如八年级下册《市场考察》单元教学中,学生初步了解“市场经济”的概念,懂得市场经济中法律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入本课的“市场经济中的德与法”的内容。
3.重、难点的确立:合法致富依法纳税的意义;国家税收的作用在教科书中表述得不够完整,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国家税收的作用。
4.教学资源的取舍:(1)充分利用教材课文中的材料。
(2)对税收的作用需补充一些相关材料。
5.教法、学法的选择:在教学中,要特别强调法制与道德的重要性。
可以组织开展题为“经济中法律的意义”“经济中道德的意义”的“研讨会”,让学生通过事实和证据论证二者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
(1)讨论法。
(2)问答法。
在导入阶段和课中,大量使用。
(3)阅读法。
对课中重要文字、图片、图表要引导学生阅读。
(4)笔记法。
课文中重要的概念、意义等要通过笔记批注和用笔勾画的方法进行标识。
(5)探究法。
结合课中的交流和探究。
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课件_教科版
![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课件_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b52d05581b6bd97f19ea69.png)
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p39
• 税收的用途。P39 • 答:国以税为本。①国家铺铁路、架桥 梁、建机场、离不开税收;②国防、科 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公共事业 的发展都需要税收;③公务员、警察、 教师等从事公共事业工作的人员的工资 来源于税收。 • 偷税漏税的危害。P39 • 答:不懂税法或知法犯法,偷税漏税, 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必将受到法律 的制裁。
每个人要获得财富:
• 首先必须做的( ) • 其次要受到( • 再次还要( • 还应该要(
) ) 等)
二 富而思源, 富而思进 三勤俭节约, 文明消费
、
一:自主学习 知识在线
• 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是:( • 富而思源的表现( )意义( • 富而思进的表现( )意义( ) ) )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展示质疑
1.合法致富,依法纳税
1.辛勤的劳动,用 体力获得。 2.靠科学技术,用 知识获得。 3.靠丰厚资金,用 资本获得。 4.运用管理科学, 让先进的思想造在 财富。
现代社会一切经济 活动要在法律的框架 中进行,只有每个人 知法、懂法,用法律 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 才能使社会稳定、和 谐,每个社会成员才 能有平等的获得财富 的机会,依法获得财 富才能受法律保护。
思考: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两类人,有 这两种现象。你是如何看待“小富即安”和 “富而思进”这两种不同的人生观的呢?
…活动三(பைடு நூலகம்论探究)阅读教科书第43页的 材料。
洛克菲勒虽然拥有巨额财产,但其子女的零花钱却少得可怜。他对 孩子零花钱的规定是:7至8岁每周30美分;11至12岁每周1美元; 12岁以上每周3美元。零花钱每周发一次。孩子要记清每笔支出的 用途,每次领钱时要检查。账目清楚,用途正当者,下周增发5美 分;反之,则要减少。洛克菲勒对孩子从小就严格要求,使他们学 会了精打细算和当家理财的本领。
第6课财富中法与德
![第6课财富中法与德](https://img.taocdn.com/s3/m/54da9ef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e.png)
第6课财富中法与德第第6 课财富中的法与德“合法致富,依法纳税”主题教学案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财富中的法”的含义,知道什么是财富中的“法”,什么是财富中的“义”;懂得依法纳税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习分析归纳的方法;学习搜集资料、利用资料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制意识,尊重法制和制度的态度学会用法律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用法律约束自己的经济行为,形成法律至上的价值取向。
支持我国的税收制度,形成纳税光荣的价值取向和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国家税收的作用在教科书中表述得不够完整。
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国家税收的作用。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引入教师:致富是每个人的愿望。
我们来看看这些人一致富原则。
用事例引出话题简单明了,学生很容易进入主题的学习教学环节一:依法致富的意义1. 呈现一组经济违法案例,如本备课系统提供的《揭开经济违法黑幕》。
2. 学生结合上述案例,并根据自己所了解的一些案件分析经济违法的恶果。
可以分小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3.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7 页的主题文字,同时结合社会实际阐述其中的道理。
4. 呈现下面一些说法,让学生辨别正误,并说明原因。
①谁守法谁吃亏。
②只要是不造成人命案,小的违法行为无关紧要。
③守法难以致富,要发财就得敢冒险。
④现在是社会转型期,有很多空子可钻,有本事的人要乘机大捞一把。
本活动要引导学生了解依法致富的好处,认识法律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引导学生成为未来法制社会的自觉维护者通过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经济违法实际上危害的是我们大家的利益。
遵纪守法实际获得利益的首先是我们自己。
引导学生对违法乱纪行为产生深恶痛绝的情感教学环节二:理解经济活动中的“ 义”1.呈现“义”字,让学生自由联想词语或故事。
下面的名言可供参考。
让学生谈谈对这些名言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感想。
名言出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论语·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教科版)
![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51a83c1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5.png)
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教科版)财富中的法与德合法致富,依法纳税一、设计思路“合法致富,依法纳税”是我国建设法治社会、建立和完善经济秩序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我国政府正在下大力气抓的一个重大问题。
我国已经走过了经济建设的最初的法治不完善的阶段,目前最重要的是建立和健全经济秩序,让经济活动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形成健康的、公平的法治化经济社会。
本课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合法致富的重大意义,理解财富中“法”与“义”的关系。
懂得依法纳税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
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财富中“法”与“义”的关系,税收的含义、特征和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归纳整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财富观、价值观;明确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合法致富的重大意义;财富中“法”与“义”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金钱财富问题,人人都渴望获得财富拥有财富。
那么如何获得财富,如何正确对待财富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个有关财富的话题。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多种获得财富的方式,并了解非法获取财富的危害。
并且让学生知道税收的含义、意义、作用。
考虑到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亲身感受获取财富的过程,所以让学生在观察自己父母、家庭获取财富的方式的基础上,辨别是非,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
学生自认为税收离他们很远,所以我就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以案说法,并结合他们的日常生活说明:税收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总体而言,这节课能较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知识、获取知识。
富而思源,富而思进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懂得“先富带后富”的社会意义;认识到这项事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伟大事业。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识“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六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六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a9b2fd74f01dc281e53af094.png)
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一、教学目标:1、知道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勤俭节约的行为习惯。
2、树立正确的财富观,认识到财富中蕴藏着法与德的交织力量。
3、学会如何处理财富问题。
二、主要知识点:1、财富的获得与支配,需要用什么来检验、还需要用什么来衡量?p37①2、真正的生财之道是怎样的?3、为什么要合法致富?p37②4、财富中“义”与“法”的关系?p38①5、如何处理财富中“利”与“义”的关系?p38②为什么?p386、什么是税收?税收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作用?p39①②7、偷税漏税有什么危害?p39③8、为什么要依法纳税?p399、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是什么?p40①10、为什么要富而思源?p40①p41①11、为什么要富而思进?p42②③12、为什么要勤俭节约?p43-4413、有人说如今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勤俭节约的美德已经过了时。
你怎样看?p44②14、中学生为什么要勤俭节约,文明消费?你准备怎样做?p44③一、知识网络:依法获得财富的现实意义合法致富,依法纳税法与义的关系依法纳税我国的富民政策富而思源,富而思进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奉献社会财富中的法与德不断创造、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是治国安邦之道勤俭节约,文明消费勤俭节约是现代企业家取得成就的法宝勤俭节约是人的美德二、基础知识运用:1、以下获得财富的途径和办法是我们提倡的是()①辛勤劳动②依靠科学技术③依靠知识④依靠灵活的脑子,投机取巧⑤以资金等生产资料入股,获得分红⑥合法经营⑦骗取公款,巧取豪夺⑧收受贿赂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⑥C、②③④⑤⑥⑧D、④⑤⑦⑧2、“天下皆贫我独富,我富也贫;天下皆富我也富,此亦真富。
”这种致富观体现了()A、先富要帮助后富,走向共富B、允许和鼓励先富,但要防止两极分化C、防止贫富悬殊,实现贫富均等D、只有同时、同等程度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3、“鸟巢”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是一个投资巨大的投资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为 什么?
• “义”与“法”有什么关系?幻灯片 8
• 为什么说获得财富,必须走合法的生 财之道?幻灯片 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思考:
“义”与“法”有什么关系?
①法与德是紧密联系的,获得财富要受到道德 的约束。 ②“义”就是我们心中的“法”。
③法律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义”对人的约 束是内在的,才是最有效的。 ④我们要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2)如果店主说不要发票可以再便宜些,你同意吗? 对店主的行为你该采取哪些处理方法?
答:(1)要发票。因为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 务,不要发票是姑息助长店主偷税漏税的行为;从小 明本身来说,不要发票也就丧失了日后维护自身合法 权益的有力凭证。
(2)不同意。对店主提出批评,劝其改正,并指出这 是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如劝说不成,应向有关部门 检举、揭发。
为什么说获得财富,必须走合法 的生财之道?
• 财富的获得有多种途径,无论用什么办法, 通过社么途径,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 在现代社会,一切的经济活动都必须在国 家的法律框架中进行。凡违反有关法律规 定、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必将受到法律的 制裁。
义
谈谈对这些名言的理解以及自己的 感想
名言
出处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论语·里仁》
阅读课本P40页第一段,思考:
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是什么?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 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 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有关观点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2)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也不等于同等 富裕。
(3)共同富裕的前提是:诚实劳动,合法经营。
(4)共同富裕的过程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 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 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即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
税收的作用:
•1、国家铺铁路、架桥梁、建机场, 离不开税收。
• 2、国防、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 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税收。
•3、公务员、教师、警察等从事公共 事业工作的人员的工资来源与税收。
税收的地位:国以税为本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投资1240亿元) 青 藏 铁 路(2002年投资53.2亿元, 2003年投资56亿元)
材料: 据史书记载,我国的税赋最早始于夏周时期,
当时对商人征收“关市之赋”,对打渔和狩猎 者征收“山泽之赋”。
我国税收的种类和作用
税收的含义: 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
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 入的一种基本形式。
税收的种类: 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
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征税机关: 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
财富,需要法律天平的检验和道德标 准的衡量
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哪些?
劳动 智慧与开拓创新精神 科学技术 资本 管理
1、判断:下列哪些是合法收入方式?劳动
A. 王某外出打工当建筑工人,一年挣了8000元钱。
B. 某局长利用职务之便,给某开发商招揽建筑工程, 获得好处费30万元。
C. 张某取得了一项科技发明成果,专利权被某企业
购买,获利20万元。
技术
D. 贾某把自己的一批产品贴上某名牌产品的商标后
出售,获利15万元。
E. 李某是位个体餐馆的老板,年终交纳各种税款后,
获利5万元。
劳动、管理、资本
F. 王某购买了某企业的股票,年终获红利1万元。
资本
1、合法致富,依法纳税
阅读教材P37页内容,思考:
1、什么是真正的生财之道? ——获得财富,必须走合法的生财之道
西电东送(一期工程计划投资1200亿元) 西气东输(国家总投资1400多 亿元)
刘晓庆涉嫌偷税被逮捕
2002年7月24日,经北京市人民检察 院第二分院批准,刘晓庆被依法逮捕。 据调查证实,北京晓庆文化艺术有限责 任公司1996年以来采取不列、少列收入 多列支出、虚假申报等手段偷逃税款 1458.3万元,已构成偷税犯罪。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论语·述而》
君子义以为上。
孔子《论语·阳货第十七》
见得思义。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 生而取义者也。
孔子《论语·季氏》 《孟子·告子上》
不能见利忘义,要见利思义!
“税”
• “税”由“禾”“兑”演化而来,“禾” 指农产品, “兑”有送达的意思,社会成 员向国家送交农产品。
纳税光荣 抗税可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 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 的义务。
税收的特征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材料分析:发票是国家向生产者和经营者征税的重要 依据,也是有关部门解决消费者与厂家、商家争议的有 力凭证。某日小明急需购买“随身听”,到商店询问价 格时,店主对他说:“索要发票238;不要发票218元” 。 (1)请你帮小明作出正确的选择,并说明理由。
刘晓庆小档案
1980年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 1987年获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 角奖; 1988年获十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
依法自觉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1、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2、依法纳税光荣,偷税、漏税可耻
偷税漏税不仅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 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 3、青少年要树立依法纳税意识
我国经济生活中还存在不少偷税漏税的现 象。对此,我们应该做到: ①我们要维护国家税收制度, ②支持国家税收政策, ③在日常生活中监督偷税漏税行为, ④将来做个依法纳税的好公民。
2 富而思源,富而思进
富而思源中“源”指的是什么?
• “源”是指:党的正确领导,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 党的基本路线,以及改革开放以来 良好的社会环境。
2、每个人要获得财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 益,必须做到—— 遵纪守法
新闻链接
年轻保安员许霆到位于广州市黄埔大道西平 云路上的一家商业银行的ATM取款机上取款,在 取款过程中他发现取款机系统出现错误,本想 取款100元,结果ATM出钞1000元,而银行卡存 款账户里却只被扣除1元。于是,许霆连续用自 己的借记卡取款54000元。当晚许霆的同伴郭安 山得知后,两人结伙频繁提款,等郭回住所拿 了借记卡后,许霆再次用银行卡取款16000元, 随后两人离开现场。4月22日凌晨零时许,两人 第三次返回上述地点,本次许霆取款10万余元, 连同前两次总计取款17.5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