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2019年安徽小升初语文冲刺试题(一) 全国通用 (含答案).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安徽小升初语文冲刺试题(一)
一、字词检测
1.看拼音,写汉字
liáng wǔbìqiú
________国________辱________国________犯
huái gān zéi péi
________南________橘盗________ ________礼
2.给形近字组词跪________ 烧________ 极________ 摸________ 乘________
脆________ 绕________ 级________ 模________ 乖________
3.根据提示写出词语
①自己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

________
②指事物很大程度的改变。

________
4.选一选。

下列哪个节日在正月?()
A. 端午节
B. 春节
C. 中秋节
D. 清明节
5.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奇特而美丽的花。

________
②使不安宁;扰乱。

________
③逐渐侵害使变坏。

________
④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________
二、语言实践
6.下列关联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你既然懂得了这个道理,就要努力地去做。

B. 小明因为学习刻苦,所以受到老师的表扬。

C. 老师一边弹琴,同学们一边唱歌。

D. 与其边做作业边玩,不如先做完作业再玩。

7.按照求改写句子。

①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
②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

火神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

8.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摔打
②哆嗦
9.修改病句。

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10.孙晴同学上课突然晕倒了,老师和几位同学把她送到医院急诊室,班主任刘老师让李俊同学打电话告诉孙晴的家长。

电话已接通,说话已开始。

假如你是李俊,请你接着往下说。

李俊:您好,请问,您是孙晴的妈妈吗?
家长:我是孙晴的妈妈。

李俊:________
三、文化积累
11.关于对联“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这幅对联把“绿水”“青山”当成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 这幅对联中,“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是下联。

C. 上下联中词语都是一一相对的,比如“绿水”对“青山”,“皱面”对“白头”。

D. 这幅对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青山绿水的喜爱之情。

12.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1)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有许多名言,如:________。

(2)大漠孤烟直,________。

这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写的诗句。

我还能写出他的诗句:________。

(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请你为保护黄河设计一则标语。

(4)关于农业气象方面的农谚我知道很多如:________ 。

(5)学了本册书我认识了石油大王哈默、盲女孩安静、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

(6)早开的红梅——________ ;________ ——入木三分。

课外我还收集了很多歇后语,如________ 。

13.下面的故事分别出自哪部古典名著?请写出书名及作者。

①青梅煮酒论英雄《________》;________
②西天取经《________》;________
③刘姥姥进大观园《________》;________
④误入白虎堂《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理解
1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拔树凿井
伊犁城中无井,皆出汲于河。

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

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

(1)下列“故”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B. 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C. 故草木不生
D. 依然如故
(2)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你认为下面正确的一项是()
A. 伊犁城中无井是因为地下缺水,根本打不出水来。

B. 伊犁城的位置在沙漠当中。

C. 伊犁城中的人开始的时候,只知道到城外的河中打水。

D. 佐领聪明多端,领导人们在沙漠中探出了水井。

(3)翻译句子。

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

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
(4)请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森林的作用
①森林能起其他植被及工程措施替代不了的护土保水作用。

它通过树冠、树干和枝叶缓和降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击,减少沙土流失;又因森林植被的残落物和树木的庞大根系,使森林土壤形成涵水能力很强的乳隙,落在林地的雨水能迅速下渗储存起来。

据统计,森林土壤的根系空间达到1米深时,每公顷森林可贮水500~2000立方米。

这样,每2000公顷森林的贮水量,至少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

从这个意义上,人们称森林为“绿色水库”。

②值得强调的是,森林在特大暴雨下能起到削弱洪峰、缓解险情的作用。

1975年河南驻马店地区的洪汝河、沙颍河和唐白河流域连降特大暴雨,3天内降水量迭800~1000毫米,使板桥和石漫滩两座水库大坝决口,造成极大的灾难;而同一条件下的薄山、东风两水库,却经受住洪峰的冲击,没有出现险情:据事后调查,认为水库的失事与否,与上游的森林覆盖状况密切相关。

那两座失事水库上游的森林覆盖率仅为20%,而安然无恙的两座水库上游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0%。

正因为如此,前两座水库每年因暴雨淤积的泥沙最高可达40厘米,使库容日减,终于niàng( )成大灾。

从中可以看出森林在消除水患方面的重要作用。

(1)根据文中的拼音在括号里写汉字。

(2)第①自然段中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是为准确说明________。

(3)第②自然段中的“同一条件”是指________。

(4)第②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

(5)这篇短文说明了________。

五、习作表达
16.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中,你一定读过不少书。

选择一本你最喜欢的,抓住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字词检测
1.粱;侮;鄙;囚;淮;柑;贼;赔
2.跪着;火烧云;极端;抚摸;乘凉;清脆;环绕;班级;模样;乖巧
3.自强不息;炎凉沧桑
4. B
5.奇葩;骚扰;侵蚀;点缀
二、语言实践
6. C
7. ①为人类造福没有错。

②由于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

8.①“我爹夜来领我一回家,直摔打碗筷,见了我就叹气。

②天太冷了,冻得我直哆嗦。

9.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锻炼身体的同学们。

10.阿姨,您先别着急,孙晴上课时突然晕倒了,老师和同学已经把她送到了校医务室,她现在一切还好,您来学校看看她吧!
(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
三、文化积累
11. D
12. (1)三人行,必有我师
(2)长河落日圆;唐;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黄河被污染了,你还洁净吗?
(4)夏至四面风,种田一场空
(5)科学家伽利略;小英雄雨来;科学家伽利略;他敢于挑战权威,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佩服。

(6)一枝独秀;啄木鸟啄树;①八仙过海---各显神通;②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③蚕豆开花---
黑心;④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⑤打破砂锅---问到底;⑥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13.三国演义;罗贯中;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水浒传;施耐庵
四、阅读理解
14.(1)C(2)C
(3)戈壁上都堆积黄沙没有水,所以草和树木不生长。

如今城里有许多老树,如果它们的根须下面没有
水,树怎么能存活?
(4)一切事物都是有联系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

有因必有其果。

就像文中树木之所以能生长,是因其地下有水,所以拔树后树根处可以挖成水井。

事物之间往往有内在联系。

A.西出阳关无故人故::过去,从前。

B.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故:过去,从前。

C.故草木不生故:所以D.依然如故故:过去,从前。

故选C。

15.(1)酿(2)列数字;森林土壤涵水能力很强
(3)3天内降水量达800~1000毫米
(4)作比较;突出水库失事与否,与上游的森林覆盖状况密切相关
(5)森林具有护土保水、消除水患的作用
五、习作表达
16.【参考例文】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暑假期间,我读了不少书。

其中有一本看了可以给人带来眼泪,带来启迪的书让我最难忘。

而写这本书的是一个不幸的人——海伦·凯勒,这本书是她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仅仅拥有19个月的光明,假如再给她三天光明,她会做什么呢?
她会回答:“我第一天想看看让她生命变的有价值的人;第二天想看光的变幻莫测和日出;第三天想探索和研究。

以一个盲人的身份想象,如果自己能够有三天做的那些事——包括帮助过自己的人,以及去感受自然,品味艺术世界。

”海伦·凯勒在书中写了关于自己的生活,和著名人士交流和安妮.莎莉文小姐共度的时光。

1887年3月3日,安妮.莎莉文来到了海伦·凯勒的家,当时她只有六岁零九个月。

就这样,莎莉文老师就像良师益友地陪伴了海伦·凯勒50年。

直到1936年10月9日,莎莉文老师长眠了。

在这五十年里,海伦·凯勒这样一位又聋又瞎又哑的重度残疾人,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她不仅学会了读书,写作和说话,并且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在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四年的学业。

她在书最后面,写了她所想的三天,这三天写了海伦·凯勒希望的事和想法。

我读完这本书后,变得更坚强了。

记得有一次,我跟着爸爸学溜冰。

刚开始,爸爸就说:“你先把两脚分开成八字形,在慢慢一步一步地尝试着向前滑去。

有我在,你不用怕摔跤。

”听了爸爸的话,我迫不及待地开始溜了。

可没走几步,我就摔了个四脚朝天,像沙滩上的乌龟一样寸步难行。

我摸着摔得疼痛的小屁屁,完全不想学了,信心也没了。

这时我的耳边传来爸爸的声音:“摔倒了就爬起来。

”我又想起了海伦·凯勒的经历,信心又回来了,终于在我不断的摔跤和我不断的爬起,终于学会了溜冰。

我从海伦·凯勒身上学到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应有海伦·凯勒那样坚强,勇敢的精神品格!”我也一定要像海伦·凯勒一样,做一个坚强、勇敢、自立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