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合肥市第八中学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合肥市第八中学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参考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研究人员找到一种抗体,可让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成熟为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如长时间暴露于该抗体下,再加上特定的培养条件,还能进一步分化为与自然杀伤(NK)细胞(该细胞识别靶细胞是非特异性的)高度相似的细胞——诱导NK细胞。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树突状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摄取和呈递抗原
B. 在二次免疫中,抗体可由浆细胞与记忆B细胞合成并分泌
C. 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抗原具有特异性,而诱导NK细胞则无特异性
D. 该诱导过程可能涉及到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 下列有关实验或调查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标志重捕法前提之一是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基本相等
B. 在统计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时,计数前应摇匀,否则统计结果偏小
C.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取样的土层和时间不同,其物种数往往会有所不同
D. 在设计和制作生态缸时,添加的组成成分数量适宜时,种类越多,其稳定性越强
3. 果蝇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将纯合的灰身白眼雄果蝇与纯合黑身红眼雌果蝇杂交,再将F1中雌、雄个体杂交,产生F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果蝇的眼色及体色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F1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为BbX A X a,BbX A Y,灰身红眼
C.F1中雌雄性别比例为1:1
D.F2代中,眼色出现性状分离的果蝇性别为雄性,其中红眼与白眼比例为2:1
4. 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一般不会影响()
A.生物的性状
B.蛋白质的结构
C.信使RNA的核苷酸顺序
D.DNA的空间结构
5.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核细胞生命系统的边界是细胞的最外层结构
B. 高等动物体内的大多数细胞不会形成纺锤体
C. 含叶绿体的细胞内色素均存在于原生质层内
D. 用含32P的培养基可直接标记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
6. 某研究小组用5种植物材料进行质壁分离实验。
在相同的放大倍数下,记录视野中的细胞数目,然后滴加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记录从滴加蔗糖溶液到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平均时间,绘制成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据图分析可知,5种植物材料中山茶细胞最小
B.该实验在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时,没有设计对照实验
C.5种材料发生质壁分离的时间不同,滴加清水后,质壁分离后复原时间也都不同
D.据图推测,5种材料中,红花檀木细胞液的浓度最小
7. 科学家人工构建了一对代号为X-Y的新碱基对,X与Y可相互配对,但不能与已知碱基配对。
将含X-Y 碱基对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并在培养基中添加相应原料,实验结果显示该质粒在大肠杆菌中可进行多轮自我复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过程需要DNA聚合酶的参与
B. 该过程所需的脱氧核苷酸有4种
C. 该质粒上碱基X与Y的数量不相等
D. 含X-Y碱基对的基因可准确表达出蛋白质
8. 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9.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主要原因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B.衰老的细胞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变小,染色质收缩
C.在成熟的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通过细胞凋亡完成
D.凋亡细胞内有活跃的基因表达,主动引导走向坏死
10. 美国学术期刊《免疫》报道,记忆T细胞会储存在脂肪组织中。
下图是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记忆T细胞是由T细胞或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B.接受脂肪组织移植前的实验鼠B应接种相应的病原体
C.实验鼠B不患病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D.仅图示实验还不足以证明移植的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
11. 下列四种核苷酸中,不可能在RNA中找到的是()
A. B.
C. D.
12. 如图所示为部分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I-IV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细胞2可以无限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Ⅰ-Ⅰ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B. 成体干细胞分化成浆细胞、肝细胞等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 效应T细胞作用于细胞1和细胞2使其凋亡,此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D. 细胞2与正常肝细胞相比,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含量增多
13. 科学研究发现Notch基因编码一类高度保守的细胞表面受体,通过与其相应的配体结合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
为了研究Notch基因表达产物的功能,科学家构建含Notch基因的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可以用逆转录的方法和PCR技术获得Notch基因
B.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高温代替了解旋酶的功能
C.可通过核酸分子杂交的方法判断导入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
D.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14. 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
B.都有基质
C.所含酶的功能都相同
D.都不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15. 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含有n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n-1×n个
B.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在不含有32P的环境中复制n次,子代DNA中有标记的占1/2n
C. 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1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均有32P标记
D. 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G+C占M%,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G+C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下列关于一些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腌制泡菜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B. 制作腐乳利用了毛霉等产生的蛋白酶
C. 制作果酒利用了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
D. 制作果醋利用了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醋酸
17. 如图为某种多倍体的培育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既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杂种植株细胞内的染色体来自不同物种,细胞中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
C.图示中多倍体的形成中既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也发生了基因重组
D.图示中杂种植株的形成说明物种a和物种b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18.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ⅠⅠ进行对照
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ⅠⅠ进行对照
C.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ⅠⅠ进行对照
D.图中向光弯曲生长的是ⅠⅠⅠ
19. 如图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单侧光作用下,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c,则背光侧为d
B. 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茎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d,则远地侧为c
C. 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b,则远地侧为a
D. 若曲线I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茎的作用,则曲线II表示对根的作用
20. 1970年,Margulis在已有的资料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假说。
假说认为,真核细胞的祖先是一种体积较大、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
而线粒体的祖先则是一种细菌,具备有氧呼吸的能力。
当这种细菌被原始真核细胞吞噬后,与宿主细胞形成互利的共生关系:原始真核细胞利用这种细菌获得更多的能量;而这种细菌则从宿主细胞获得更适宜的生存环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粒体含有DNA、具有双层膜等特点可以作为支持上述假说的证据
B.根据该假说推测,线粒体可以通过分裂使自身数目增多
C.根据该假说推测,线粒体具有与细菌相似的环状DNA
D.线粒体的内膜与真核细胞膜的成分和性质相似,可以作为支持上述假说的证据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培育高产优质新品种意义重大,油菜的杂种一代会出现杂种优势(产量等
性状优于双亲),但这种优势无法在自交后代中保持,杂种优势的利用可显著提高油菜籽的产量。
油菜属于二倍体植物,具有两性花,我国学者利用发现的雄性不育突变植株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
(1)用雄性不育品系做杂交育种,在操作上最显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杂交一结果推测,育性正常与雄性不育性状受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在杂交二中,雄性不育为_______性性状
(3)杂交一与杂交二的F1表现型不同的原因是育性性状由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3个基因(A1、A2、A3)决定,品系1、雄性不育株、品系3的基因型分别为A1A1、A2A2、A3A3。
根据杂交一、二的结果,判断A1、A2、A3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___
(4)若杂交一中的F2自由交配,得到的后代中雄性不育个体占_______
(5)利用上述基因间的关系,可大量制备兼具品系1、3优良性状的油菜杂交种子(YF1),供农业生产使用,主要过程如下:
Ⅰ经过图中虚线框内的杂交后,可将品系3的优良性状与__________性状整合在同一植株上,该植株所结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
Ⅰ将上述种子种成母本行,将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品系种成父本行,用于制备YF1。
Ⅰ为制备YF1,油菜刚开花时应拨除母本行中具有某一育性性状的植株,否则,得到的种子给农户种植后,会导致油菜籽减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备的可育杂交种子(Y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22. 下图表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血清白蛋白的两条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基因是由从人细胞内提取的mRNA经逆转录形成的,基因A中__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内含子序列。
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a和b表示两种引物,这两种引物的碱基序列不能互补,原因是__________。
(2)接受目的基因的绵羊的受体细胞是__________,其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
为了从乳汁中获取产物,应在人血清白蛋白基因上游连接上__________等调控组件。
(3)将含人血清白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植物受体细胞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为了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重组质粒上还应该有_________基因。
若要大量获得基因产物,应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将受体细胞培养到__________阶段。
23. 如图是某二倍体雌性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其中A、a和b表示相关基因。
请据图回答:
(1)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_____期,该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有______个DNA。
(2)乙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单体,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3)假定细胞分裂过程没有发生基因突变,请继续以下分析:
Ⅰ由乙细胞基因组成可推知,该生物体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__种。
Ⅰ若该生物体的基因型为AaBb,一个卵原细胞在形成乙细胞时,所产生卵细胞基因型是_________或________。
24. 如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细胞中,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能力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________(填字母),导致的疾病属于免疫失调疾病类型中的________。
(3)人被狗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的发生,需要注射由________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引起的反应过程是________(填数字)。
(4)图中代表抗体的是________,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图中代表“杀手”细胞的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图中的A、B、C、D是4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C是幽门螺旋杆菌结构模式图,其区别于酵母菌的最主要的结构特点是______。
(2)A~D图所示细胞中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填代号);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的是的______(填代号)。
(3)B细胞的某种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中合成之后,按照____________(用箭头和结构名称表示)的方向运到细胞外。
(4)研究图B细胞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
(5)从图B中可看出,通过形成囊泡形式相互转化的生物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图A细胞是植物根尖细胞,则该细胞没有的结构是[ ]______和[ ]______([ ]内填图中标号,横线上填结构名称)。
(7)细胞器膜、______和______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参考答案
1. B
2. B
3. D
4. D
5. B
6. D
7. A
8. A
9. C
10. B
11. B
12. C
13. C
14. C
15. B
16. ABC
17. BD
18. BCD
19. ABC
20. ABC
21.
(1).不用去雄
(2).一
(3).显
(4).A1对A2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
(5).1/6
(6).雄性不育
(7).A2A3:A3A3=1:1
(8).A1A1
(9).所得种子中混有A3A3自交产生的种子、A2A3与A3A3杂交所产生的种子,这些种子在生产上无杂种优势且部分雄性不育
(10).A1A2A1A3
22.
(1).不含
(2).a和b引物若能互补会发生配对,从而会减弱与目的基因的结合
(3).受精卵
(4).XX
(5).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
(6).农杆菌转化法
(7).标记
(8).愈伤组织
23. 8
8
第一极体
2
AB
aB(顺序可以颠倒)
24.
(1). b、c、d、e、g
(2). b
(3).免疫缺陷病
(4).灭活狂犬病毒
(5). ⅠⅠⅠ
(6). B
(7).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8). d
(9).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
25.
(1).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 A、D
(3). C、D
(4).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5).同位素标记法
(6).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
(7). 4叶绿体
(8). 5大液泡
(9).细胞膜
(10).核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