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重度烧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护理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重度烧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特重度烧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原因,探讨有效护理对策,促进患者康复。
方法调查我科2008年1月-2012年6月87例特重度烧伤患者的临
床资料,分析发生精神障碍的原因,对因采取护理对策。
结果 87例特重度烧伤
患者有45例并发精神障碍,发生率为57.1%,经过相应护理,其中3例死亡,4
例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但其在住院期间精神障碍症状有好转,2例创面愈合出院
后还有精神障碍,36例治愈出院。
特重度烧伤并发精神障碍的主要原因有低氧血症、细菌毒素、心理精神、烧伤后的痛苦体验、电解质酸碱失衡等原因。
结论对
特重度烧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分析精神障碍发生的原因,
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精神障碍发生的时间,使患者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关键词】特重度烧伤精神障碍护理对策
临床调查表明,严重烧伤后常并发反应性精神障碍,病人普遍会产生恐惧心理,对周围事物的判断力削弱,情感失调或发生精神错乱[1],表现为人格改变、
焦虑、躁狂、谵妄等明显的精神症状。
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本组共收集87例特重度烧伤患者,男59例、
女28例,年龄17-83岁,烧伤面积50%-99%。
发病时间:最早伤后几小时,最迟伤后2-3周,持续时间长短不等,有的持续数日,个别情况持续至出院后,一般
持续2-4周,神经系统体检未发现阳性体征。
87例患者中有45例出现精神障碍,发病时根据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对其进行评估,45例患者分为抑郁型5例,表现为嗜睡或意识淡薄、对外周环境反应迟钝、
对答失常;兴奋型25例,变现躁动不安、定向障碍、答非所问、多语、幻听、
幻觉甚至谵妄、失眠等大脑皮层兴奋症状,不配合或拒绝治疗甚至辱骂攻击医务
人员;混合型15例,表现为抑郁和兴奋状交替出现。
2 并发精神障碍的原因探讨
2.1 低血氧浓度的影响重度烧伤常导致休克,循环血量不足,尤其脑组织微
循环灌注不足,则易引起中枢神经机能失调,而诱发精神障碍[2]。
①患者因大
面积烧伤,由于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大量的细胞液外渗,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
低心血排量致脑血流灌注减少;②大面积烧伤患者伴吸入性损伤时,呼吸道粘膜水肿、呼吸道分泌物积聚致呼吸道管腔狭窄,或肺间质水肿致肺通气或换气
障碍;③环胸烧伤致限制性肺通气障碍等均可致血氧浓度极低,从而致组织、细胞缺氧,而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差,易出现精神障碍。
此因素引起的精神障碍
症状出现较早,一般伤后几小时至几天,在血容量补充充分,呼吸功能改善后病
情缓解。
2.2 细菌、毒素因素的影响烧伤并发精神障碍与烧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当烧伤病人出现毒血症或败血症时,毒素的吸收可致脑水肿,脑细胞病变而出现
精神症状[3]。
2.3 心理、精神因素的影响烧伤多为突发事故,患者常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另外严重的烧伤会因瘢痕增生、挛缩、畸形而毁容、致残,使患者遭受到严重的
精神打击或心理创伤,从而致大脑功能紊乱。
这是一种心因性疾病,又称反应性
精神病[4]。
2.4 烧伤后的痛苦体验伤后常需要作多次的检查、换药,给患者带来反复持
久的疼痛可扰乱中枢神经系统,监护室的环境单调、紧张,各种仪器的响声、工
作人员的嘈杂声,常加重患者的精神负担,从而产生幻觉、定向力障碍,促成妄
想等精神错乱状。
2.5 电解质、酸碱失衡的影响随着体液的丢失,钾、钠、镁的血液浓度也会
降低,代谢紊乱,如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均可致精神方面的症状,低血
钾伴碱中毒可致精神方面异常已见报道[5]。
2.6 其他因素的影响如CO中毒等化学物质致致烧伤的同时可经创面、皮肤、呼吸道粘膜吸收,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中毒症状;家庭、单位、社会给患者造
成的压力;患者伤前性格内向、敏感多疑者更易诱发。
3 并发精神障碍的护理对策
3.1 加强安全的护理:制定安全目标[6]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病人
身份;严格执行手卫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严防创面感染;保证用
药安全,完善输液安全管理;预防意外拔管;避免病人坠床事件的发生;建立临
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尽快消除病人精神症状。
3.2 在护患沟通过程中注意应用同理心技巧:所谓同理心即指将心比心,感
觉他人的情绪及感受,并能正确了解以及不加任何评论地将这种了解传达给对方。
对待烧伤患者要专注,其中包括生理和心理专注,生理专注可以通过眼睛注视和
肢体语言来表达。
“眼睛是开启心灵的窗户”“眉目传情”可以让患者感觉到护士对
他的关注程度。
心理专注可以通过认知同步,将心比心,意象能力和生理共鸣来
表达。
要以患者的角度看事情,与患者同步。
这种专注就是要进入患者的内心世界,这样患者才愿意与护士真诚交流。
同时还要尊重的对待,尊重烧伤患者,放
下权威,尊重其感受,先听再说。
护士切忌对重度烧伤说“不想说,那就算了”“真
是搞不懂你们”“烦死人了” 等之类的语言。
3.3 用药护理:患者处于躁狂期时,按医嘱使用各类镇静剂,观察疗效及副作用。
安定能稳定患者情绪,减轻焦虑和紧张状态,并能改善睡眠,一般较为安全,但安定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故年老体弱者慎用,且不宜与西米替丁合用(因后者
可增加安定的血浓度);氯丙嗪能迅速控制患者的躁动症状,同时减少或消除幻觉、妄想,但由于其可阻断外周α-肾上腺素受体,直接扩张血管,大剂量使用时可引
起体位性低血压,故应用时必须注意补足液体量并监测血压、心率、尿量;应用冬
眠合剂时注意冬眠深度,以患者进入睡眠状态为宜,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观
察口唇、指甲有无紫绀及呼吸道是否通畅,必要时吸氧、吸痰。
本组10例用安
定静脉注射效果不佳,改为冬眠疗法后精神症状好转,使用冬眠I号(氯丙嗪
50mg,度冷丁100mg,异丙嗪50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至患者安
静入睡、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明显减弱后,再减慢滴速持续静脉维持3d至症状好转。
3.4 加强饮食护理:烧伤患者营养成分丢失多、消耗量大,机体呈持续的高代
谢状态,而患者常因疼痛等原因食欲不振,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足量的
肠内外营养支持。
4 结果
87例特重度烧伤患者有45例并发精神障碍,其中3例死亡,4例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其在住院期间精神障碍症状有好转,2例患者创面愈合出院后还有精
神障碍,36例患者治愈出院。
5 讨论
特重度烧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比例高,而精神障碍的发生不但增加了患者
的痛苦及家庭的负担,还会严重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
因此,作为医护人员在患
者发生精神障碍后要及时采取有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减轻精神障碍的症状,促
进患者早日康复;但更重要的是要预防精神障碍的发生,首先应建立良好的医患
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感,为护理对策及时实施提供保障,促进病情尽早康复,
减少并发精神障碍的应激源;其次应加强社会支持,国外研究表明,烧伤总面积
大于60%的烧伤病人存活的唯一显著影响因素是社会支持[7],且大面积烧伤病人更倾向于寻求社会支持。
有调查研究显示,缺乏家庭支持是烧伤病人急性期心理
社会问题的两个显著危险因素之一[8]。
因此,护士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家庭及社会
支持的功能,同时注重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利用度,从而提高伤者的自尊并缓冲
烧伤后所致伤者应激反应强度,促使伤者自主采用有效应对策略,促进身心康复。
参考文献
[1].Ilechukwu ST.Psychiatry of the medically ill in the burn unit[J].Psychiatr Clin North Am,2002,25:129-147.
[2].吴福喜.抑郁症血液流变学的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8,86:341-343.
[3].李翔,蔡端芳,龚年仲,等.烧伤并发精神障碍原因及治疗[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5,17(4): 319-321.
[4].韩长远.新编全科医师手册.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第473-475页.
[5].苏斌儒.代谢性碱中毒诱发精神症状26例分析.中国误诊学志,2006,6(12): 2372.
[6].郭建军,袁淑兰.安全目标管理在重度烧伤并反应性精神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12,
26(2A):350.
[7].Park SY,Choi KA,Jang YC,et al. The risk factors of psychosocial problems for burn patients [J].Burns, 2008,34(1):24-31.
[8].summer GJ,Puntillo KA ,Miaskowski,et al. Burn injury pain: The continuing challenge [J].Journal
of Pain,2007,8(7):533-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