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平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考场号__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 ——————————装——————————订——————————线———————————— 平罗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月考 高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划横线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匪我愆期:错过,延误 吾今且报府:报告,回复 B.女也不爽:高兴,畅快 将子无怒:愿,请 C.感君区区怀:情意的真挚 偭规矩而改错:错误 D.否泰如天地:恶运 忍尤而攘诟:罪过 2、下列划横线的字词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寘之河之干兮 ②叶叶相交通 ③足以荣汝身 ④我有亲父兄 ⑤嘉宾式燕以敖 ⑥怨灵修之浩荡兮 ⑦昼夜勤作息 ⑧蒲苇纫如丝 ⑨处分任兄意 ⑩屈心而抑志兮 A. ①③⑩\②⑥⑨\⑤⑧\④⑦ B. ①⑤⑧\②⑥\③⑩\④⑦⑨ C. ①⑤⑧\②⑥⑨\③⑩\④⑦ D. ①⑧\②⑥\③⑤⑩\④⑦⑨ 3、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何言复来还。
A.高余冠之岌岌兮 B.仕宦于台阁 C.不吾知其亦已兮 D.为仲卿母所遣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今社会, ,总有那么一些不知敬畏是何物的人,他们不敬生命,不敬自然,不敬律令,不敬传统,不敬历史,不敬民意,不敬信仰,完了还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对于这种现象,要想 ,除了唤醒人们的敬畏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健全制度、完善管理。
A .鱼目混珠 振振有词 扬汤止沸 B .鱼龙混杂 侃侃而谈 扬汤止沸 C .鱼龙混杂 振振有词 釜底抽薪 D .鱼目混珠 侃侃而谈 釜底抽薪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经过56天的顽强作战,新疆警方打掉一个境外极端组织直接指挥的暴恐团伙,除1
人投降自首外,其余28名暴徒全部被歼灭。
B .日前,交通管理部门就媒体对酒驾事故的连续报道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要进一步加
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
C.近10年来,新加坡成为中国留学生选择出国深造的热门之地,毕业后也选择留在新加坡,成为中新友好交往的民间使者。
D.俄罗斯总统令要求俄政府采取措施,禁止土耳其包机往来于俄土航线,禁止土耳其的任何船只不准在俄罗斯海港水域逗留或者航行。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
,。
,。
“生于斯,死于斯”的结果必是世代的黏着。
①极端的乡土社会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②向泥土讨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动的
③而且每个人住的地方常是他的父母之邦④在一个地方出生的就在这地方生长下去,一直到死
⑤“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⑥不但个人不常抛井离乡
A.②⑥③①⑤④ B.②④①⑤⑥③C.⑥③①⑤②④ D.⑥③①④⑤②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19分)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①,而无所知名。
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
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
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
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
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
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
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
”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
其妻不识也。
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
”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
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
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
”使人问之,果豫让也。
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雠,而反委质臣于智伯。
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雠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
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
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
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
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
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雠之意,则虽死不恨。
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
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
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范氏、中行氏:春秋时晋国大夫,与智伯、赵、韓、魏合称“晋国六卿”。
7、对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执.问涂厕之刑人执:抓住
B.委质.而臣事襄子质:作人质
C.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数:责备
D.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掩:遮掩
8、下列四个选项中,全都能表现豫让“忠义”的一组是()(3分)
①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②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
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④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⑤天下莫不称君之贤⑥“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②④⑥
9、下列各项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豫让曾侍奉范、中行氏,得不到重用,而在智伯处受到尊宠。
文章开篇便挑明了豫让与智伯的关系,为下文剌杀赵襄子作了铺垫。
B.豫让两次刺杀赵襄子都未成功,一次隐于厕所,一次藏于桥下。
但因为赵襄子“心动”、“马惊”使得刺杀失败,这两处的细节交待,突出了事件的传奇色彩。
C.豫让两次刺杀前的准备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第一次甘为“刑人”,第二次更是不惜毁容自残。
这都说明了豫让报仇意志坚定,不惜牺牲,为了能刺杀赵襄子,愿意用一切手段。
D.赵襄子与豫让虽为敌对双方,但更是一对知己。
赵襄子明知豫让是刺客,却为其忠义所感动;豫让虽欲刺杀赵襄子,实则为了彰显为人臣的忠义。
10、把上篇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5分)
(2)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雠之意,则虽死不恨。
(5分)
11、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8分)
日暮①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
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①诗中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与颔联有什么内在联系?(4分)
②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
(4分)
12、名句默写(10分)
①《氓》中用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②《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进谏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23分)
一棵树的正常死亡
梅寒
老槐是一棵很老很老的槐树。
它从什么时候就站在那里,连那所院子里年纪最老阅历最广的老张也不知道。
小院是四合院,临街,门前就是小镇最繁华的人民路。
老槐站在小院门口右侧。
老槐是小镇上天然的一把巨伞,在每一个炎夏来临之际,把灼人的热浪挡在外面。
树下,是小铁人的乐园。
老人们摇着蒲扇下棋,姑娘媳妇儿聊着家常纳鞋底绣花,孩子们最是快乐,撅着屁股趴在树底下逗蚂蚁。
老张是小院的主人,也算是老槐的半个主人。
他喜欢那份热热闹闹的烟火气,南来北往,无论是来树下纳凉的老街坊还是过路歇脚的陌生人,来了,拿张小凳来杯茶水,三言两语,就聊成老友。
过日子,要有人气。
老张家的日子,在那份热闹的人气中蒸蒸日上,越过越红火。
儿女们一个个长大出息了,回头将家里的旧房旧院翻整一新。
老张熬成了家里的爷,有事无事拿把宜兴紫砂小壶,坐在老槐树上的石桌边不紧不慢地啜。
看人民路上车来人往,听老槐树项上鸟鸣啾啾,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
老张挺感激那棵老槐树,待它也好。
春天里,他在老槐树周围挖上一圈深沟,将发酵好的土肥填上,再浇足水,老槐就像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一下子返老还童。
夏天来时,长疯了,那叶子油绿发亮,密不透风,将整个小院笼在一片清凉里。
老槐树身上出现几个莫名的洞,害虫钻的。
那洞就像咬在老张的身上,找来针筒,找来药,按比例兑好,给老槐树打针,绕着树来来回回找,一个小洞也不放过。
一棵树的寿命长短,有时候不在于它本身,不在大自然为它提供的阳光雨露,而在于最初那颗种子的选择,或者说在于人的选择。
儿子回来,把他的生意触角伸到了小镇,伸到了他们的老院里。
他要将老院的房子全部扒倒,建吊脚楼,搞农家乐。
小镇上的旅游业日渐火起来,可小镇上的餐饮住宿服务还远远跟不上,老张的儿子嗅觉灵敏。
盖楼,老槐树是第一个要挪开的绊脚石。
挪,只有死。
不挪,也是死,得锯
掉。
儿子说得唾沫星子乱飞,老张听得脸红脖子粗:你休想打那棵树的主意!
老张和儿子的较量就从那天开始。
老张拼命守护,儿子拼命要砍树。
老槐树是当地林业部门注册上号的,要砍掉它其实也没有那么容易。
这是唯一让老张心安的一点。
那些天,儿子似乎消停了些,不再提砍树的事。
天天开着他那辆黑色的奔驰车,“呜”一下来了,“呜”一下又没了影儿……偶尔还会对老槐树关心一下,提桶水浇浇它。
老张却不晓得那棵老槐树是怎么回事,它似乎预知到什么,精神一天天委顿下去。
一树油绿发亮的叶子慢慢失去光泽,慢慢打卷泛白。
那个夏天还没走,一树叶子就开始簌簌地落,像衰老人的发,止也止不住。
老张看着那一地惨绿的枯叶,心疼得掉泪,却没有任何办法。
那棵老槐,正在慢慢死去。
小镇上的人,也很少再到老槐树下扎堆聚集。
往日的好时光,也像那一树飘落的叶子,一点一点的飘逝了。
老张说给儿子听: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
儿子不服:中国人有普遍的仇富心理。
老槐倒下,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漆黑雨夜。
一场台风席卷小镇,老槐树没能躲过那一劫。
其实,与往年的台风相比,那一场台风并算不得凶猛。
人老了,不抗病。
树老了,不抗风,老张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倒下的老槐树,树根都变黑变烂了。
如果不是儿子的眼泪,如果不是他浑身被绑得白粽子一样躺在医院里,关于老槐树的秘密,也许就永远随着老槐树去了。
可儿子忍不住,憋了好多天,还是跟老张说了。
“爸,你说得对,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那也是一个人最穷的时候了……”
老张儿子去找老同学帮忙开采伐证,老同学不急不徐地告诉他:按照相关规定,我们是无权给你开这个采伐证的,但你得明白,我们也无权阻止一棵树的正常死亡——树也有生老病死嘛。
那一句,让老张的儿子眼前豁然开朗,他不再跟倔驴一样的父亲争,他只买回一种药,掺到水里,时不时给老槐树喂一点……
爸,老槐树这次没把我砸死,只把我的车砸烂,是还在念着您老对它的好吧……我,我对不起老槐树啊……
老张活了六十多年,自诩吃过的盐比儿子吃过的饭多,走过的桥比儿子走过的路多,他却从天边儿上也想不到儿子会用这样的招数来对付他和老槐树。
为赎罪,儿子说等养好了伤就去买一千棵槐苗,栽到镇里的荒山上。
看儿子满脸的愧与悔,老张心里说不出啥滋味儿。
(选自《红豆》2015年第9期,有删改)
13、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细致描写老张尽心尽力地善待老槐树,是为了给下文老槐树倒下的时候只是把儿子的车砸烂,而没有把儿子砸死埋下伏笔,这是小说结构上的严谨之处。
B.老张儿子看到小镇上的旅游业日渐红火,为了抢占餐饮住宿服务的先机,要扒掉老院的房子建楼,搞农家乐,这就要除掉老槐树,因为它的老与新的设计不协调。
C.老张对儿子说“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儿子先是不服,后来死里逃生才明白了父亲讲的道理,说明儿子具有自我反思意识,他正是靠着这把生意做得顺风顺水。
D.老张儿子的老同学说的话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老张儿子受它启发,采用歹毒的方式,使老槐树看起来是正常死亡,事实上是非正常死亡,他被倒下的树砸伤。
E.小说结尾通过老张儿子之口交代老槐树是非正常死亡,其实前面要锯树的儿子竟然为它浇水、吹倒它的台风和往年相比算不得凶猛等内容已暗示了这一结果。
14、 12.小说第3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分)
15、小说在刻画老张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5分)
16、小说结尾说“老张心里说不出啥滋味儿”,老张心里应该有哪些滋味儿?请结合小说内容
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字数不超过15个字。
(5分)
产品说明书的出现是商品生产的一大进步。
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商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许多商品的使用方法已远远地超出了人们的常识。
①,就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不便,如不会使用或使用不当。
可见说明书是不可或缺的。
②,否则,文字的任何错误都有可能使消费者乃至生产者付出沉重的代价。
除了文字错误以外,产品说明书还存在诸如专业术语艰涩难懂、产品说明与实际不符等各种问题。
现在关注产品质量问题的人越来越多,③,许多人甚至不看说明书或者不按说
明书来使用产品,这意味着大多数消费者还没有意识到说明书的重要性。
18、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将划线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
(要求:不得改变原意。
)(3分)
焦裕禄是闻名全国、感动全国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他在兰考县忘我奋斗一年零五个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焦裕碌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成为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在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时代里,他是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
人民是不会忘记焦裕禄的。
答:
19、阅读下面的示例,分析语言特征,以“童年”、“上学”、“朋友”或“机遇”为主题写一段话。
(任选一主题)(不超过50字)(4分)
示例:
(1)金钱如红烧肉:异香扑鼻,肥而不腻。
吃上去很过瘾,但不宜吃多。
适量即可,否则对身体不好。
(2)上班如油炸花生米:淡淡的香,只能一颗一颗地品尝,吃烦了,想换一道其他菜,结果是水煮花
生米。
五、写作
19、作文(60分)
请以“碗中有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现将题目补充完整。
2、写出真情实感。
3、文体记叙文。
4、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