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实验论文双子叶植物论文:“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模拟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实验论文双子叶植物论文:“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模拟实验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三教材中,“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探究实验是重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尝试、探究调查种群密度,是本节的重要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要围绕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来制订,即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完成尝试、模仿的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时如果直接把学生带到自然环境中,通过实地测量,收集所需要的数据,运用数学方法分析整理数据,然后再相互交流体会,则由于学生的准备不充分、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等原因,学生在实际调查实验中会手忙脚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为此,笔者在教学时改变思路,让学生先进行模拟实验,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课前准备
1.1材料准备
方法一:用不同树叶分别代表单、双子叶植物进行模拟实验。
学生分组:把教室课桌排放成两个区域,一个区域是5×5的课桌组合,另一个区域是2×8的课桌组合。
每个区域的学生再平均分为两组。
摘取香樟树叶和阔叶黄杨树叶若干混在一起,并以随机的、适当的密度铺在两个区域的课桌上,让香樟树叶代表单子叶植物,阔叶黄杨树叶代表双子叶植物。
80 cm长的铁丝30根,每个区域发15根,由学生折成边长为20 cm的正方形,代表样方大小。
米尺一根。
实验记录表若干张,每个区域分别由6位学生填写相关结果。
方法二:用小○和小△分别代表单、双子叶植物进行模拟实验。
学生分组:把学生分成4人学习小组。
在边长为25×25 cm和边长15×35 cm的纸上随机打印上小○和小△符号,每组各一张。
带正方形小孔的透明塑料绘图板。
米尺一根。
实验记录表若干张,每组2张,由2位学生填写相关结果。
1.2设计实验记录表
模拟样方法调查种群记录表的内容与实际样方法调查
表相似,包括取样方法、样方数量、样方面积、不同的种群、种群密度等。
表1 模拟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记录表
2.实施模拟调查
2.1决定调查对象
模拟样方法实验因只有两种不同的“物种”,所以两个不同的“物种”都作为调查对象。
2.2划分样方
分别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进行样方划定。
在方法一中用铁丝围成的正方样分别放在适当的位置,在方法二中用边长为4 cm的正方形小孔在纸上适当位置上画出样方。
不同小组进行取样调查时,应选取不同的样方,分别独立取样,最好不要重复。
2.3计数
在样方内每个小组协作进行计数,并把计数结果及时填写在记录表中。
2.4计算种群密度
以所有样方中所有个体的算术平均数除以样方面积作
为该“物种”的种群密度。
3.学生交流
学生模拟实验后,各小组交流实验心得,交流的内容有:选取样方的方法,如何计数,种群密度计算方法,实际测到的种群密度,在模拟实验时不理解和本小组成员有争议的问题,本组实验的优点、缺点和成功的经验等。
4.分析相关思考题
在学生交流结束后,老师可通过以下几个思考题来对模
拟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进行总结:本次调查中采用了哪几种取样方法?样方数量越多越好吗?在选择样方时应遵循什么原则?样方大小如何确定?压线的“植物”如何计数?为什么各组的种群密度数据有误差?为减小误差应注意什么?等。
通过模拟调查,让学生对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有一个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