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自学能力提升的关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习――⾃学能⼒提升的关键
2019-06-13
《语⽂新课程标准》中有⼀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

这⼀基本理念将教学牢牢定位于学,学⽣学先于教,即以学⽣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

每⼀个教学过程是从学⽣的⾃学开始的,陶⾏知先⽣也曾指出:“⾏是知之始,知是⾏之成。

”陶⾏知先⽣明确主张教师的责任在于教会学⽣学习。

⽽学会预习是学会学习的第⼀步,它有助于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预习是培养学⽣⾃学能⼒的⽅法之⼀,也是拓展学⽣思维能⼒、想象能⼒的重要⼀环。

可以促使学⽣主动、积极学习,提⾼课堂教学质量,也能激发学⽣的求知欲,使他们产⽣学习的兴趣。

可以说,预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提⾼学⽣⾃学能⼒的关键。

磨⼑不误砍柴⼯。

磨好“预习”这把⼑,对于我们的教学⼯作将事半功倍。

预习能⼒的提⾼,将有助于提升学⽣的的⾃学能⼒。

⽽预习的效果和⾃学能⼒的提⾼则体现在预习作业中,预习作业不仅要做,⽽且要做好,要有成效。

要做好预习作业就要清楚⽽准确地认识预习的特性。

1.层次性。

⼀篇课⽂的预习要求,从读通课⽂理清条理,到理解与课⽂为中⼼有关的重点问题,提⽰学习的顺序和⽅法,体现学习活动的逐步深⼊。

以《烟台的海》为例,预习要求是:1.能正确流利地读通课⽂。

2.理解并掌握课⽂中不懂的⽣字词。

3.能了解课⽂主要内容,以及⽂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章在表现⽅法上的特点。

5.了解⽂章在语⾔表达⽅式上的特点。

这样的预习要求是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学活动步步深⼊,体现了预习的层次性。

2.⾃主性。

预习是学⽣⾃主学习的过程。

在这⼀学习环节中,学⽣依照“预习”的要求,尝试去解决预习问题。

这⼀过程中,他们有相对充⾜的时间对⾃⼰感动的地⽅、印象深刻的地⽅、⾃⼰觉得精彩的地⽅进⾏品味、思考、想象,此时的思维活动是相对⾃由的,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表现出强烈的个性特点。

3.不确定性。

学⽣阅读的对象是带有作者主观感情⾊彩的语⾔⽂字。

由于⽣活背景、⽣活经历、认识⽔平等因素的差异,使学⽣在预习过程中难以获得清晰、准确的信息,他们对语⾔⽂字的认识还带有不确定性,处于认识的初级阶段。

⽐如对课⽂中含义深刻的词和句,能够认识到他在⽂中起到重要作⽤,但如何理解其深刻含义及所起的作⽤,想说却⼜说不出来,或能说出来并未真正理解。

要做好预习作业就要有明确的预习要求,要有明确的预习步骤和⽅法。

1.熟读课⽂,学习⽣字词
拿到⼀篇新课⽂,学⽣开始预习时,⾸先就得读课⽂,“眼过三遍,不如嘴过⼀遍”。

读是预习课⽂最基本的⽅法,有助于学⽣对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读课⽂也有要求,⾸先就是要将课⽂读正确,其次是能读通顺,最后能熟读课⽂。

在读课⽂的时候也要注意新课⽂中⼀些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对于⽣字词的学习和理解是必不可少的。

这样可以帮助学⽣更好地预习新课⽂,理解课⽂的内容。

2.知道课⽂的主要内容,了解课⽂表达的思想感情
熟读课⽂为了什么,为了就是能更好地更容易地帮助学⽣知道课⽂的主要内容,从⽽能帮助更深层次地去了解课⽂,了解课⽂所要表达的东西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

学习课⽂让学⽣挖掘课⽂更深层次的内涵,这样也能提⾼学⽣的思维深度。

3.了解课⽂内容的表现⽅法和语⾔的表现⼿法
每⼀篇课⽂在内容的表现⽅法和语⾔的表现⼿法上都有⾃⼰的特点。

在预习时也应该让学⽣去了解课⽂的内容在表达⽅式上的特点。

如课⽂的内容是如何来安排的,是运⽤什么⽅法来写的,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等等。

当然课⽂语⾔的表现⼿法也值得好好品味⼀下,学⽣在预习时也应该了解语⾔的表现⼿法,如语⾔的修辞⼿法、⽤词⽤语的特点等等。

同样这也有助于学⽣提⾼⾃⼰的写作能⼒,能够借鉴课⽂中的写作⽅法,从⽽学以致⽤,在平时的写作中运⽤⾃⼰已经掌握的写作⽅法。

4.思考
通过⼀系列的预习活动,学⽣对课⽂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下转63页)(上接76页)还应该静静思考⼀下,这篇课⽂在⽂字上、语句上、内容上、思想意义上、内容和语⾔的表达⽅式上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师讲或向同学和⽼师请教的。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

”对于这些不理解的问题,可以直接在书上做记号,当然有的最好能书⾯写下来。

综上所述,读(看)课⽂、⾃学字词、初步理解课⽂内容、初步研究课⽂的结构特点、以及语⾔的表现⼿法、提出疑难问题,便是⼀个有层次性的预习过程。

在预习时,要独⽴阅读,独⽴思考,⽤⾃⼰的⽅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独⽴地接受新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的⾃学能⼒会逐步提⾼。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但要授学⽣以知识,⽽且更要重视教给学⽣⽅法。

叶圣陶先⽣说过,“语⽂教学成功与否,是要看学⽣最终能否离开教师⾃⼰读书、作⽂,掌握语⽂这⼀⼯具学科。

”教给学⽣预习的⽅法,既培养学⽣⾃主学习的能⼒,也提⾼了课堂效率。

正如古⼈说的“授⼈以鱼,不如授⼈以渔”。

预习本⾝相当于⼀种⾃学。

在学习阶段就应培养⾃学能⼒,⽽预习正是培养⾃学能⼒的极好⼿段,也是提升学⽣⾃学能⼒的关键,
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锡市洛社中⼼⼩学)
责编 / 董璐
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

0
好⽂章需要你的⿎励
你需要服务吗?
提供⼀对⼀服务,获得独家原创范⽂
了解详情
期刊发表服务,轻松见刊
提供论⽂发表指导服务,1~3⽉即可见刊
了解详情
被举报⽂档标题:预习――⾃学能⼒提升的关键
被举报⽂档地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