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醇的促透皮吸收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衣片相同,所用辅料除少数国内暂时尚未生产外,大多数国内均有生产供应。
因此,应积极开发这一新剂型。
参考文献
1 黄胜炎.中国药学杂志,1992;27(4):226
2 张艳红,张茂森.国外医学2药学分册,1996;23(4):203 3 Gen O ffen1975:2506099(CA1975;83:197824q)
4 B rit1981:2067900(CA1982;96:91643h)
5 Eur Pat A pp l1989:347767(CA1990;113:158686q)
6 PCT Int A pp l1992:13527(F r.D em ande FR2671970, CA1993;118:27478d)
7 Eur Pat A pp l1989:365480(CA1990;113:178283j)
8 Eur Pat A pp l1994:599767(CA1994;121:65593g)
9 Eur Pat A pp l1998:281200(CA1989;110:141578w) 10 Chah rabarti PK,Khodape DJ,Bhattacharya S et al.
Indian J Pharm Sci,1992;54(3):107
11 Eur pat A pp l1986:199855(CA1987;106:23312z) 12 Gohel M C,Gop ia S M R,M om in PSR et al.Indian J Pharm Sci,1994;56(1):2413 Chow dary KPR,Sajatha RD.Indian J Pharm Sci, 1992;54(1):31
14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制剂研究室.药用辅料应用技术.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114,118
15 罗生明,高天惠主编.药剂辅料大全.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5:535
16 王 卓,韩丽梅,张晓青等.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6;
13(4):235
17 雷同康.药学通报,1986;21:541
18 戚海亮,张汝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1;22(11):493 19 戚海亮,张汝华.中国药学杂志,1992;27(7):406
20 Gabr KE,E l2Shaboury M H,H ashem FM.A lexandria J Pharm Sci,1992;6(1):7(CA1992;117:55847c)
21 雷同康节译.国外药学2合成药、生化药与制剂分册, 1985;6:348
22 李 莉,陈冠容.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7;(1):29
23 M acia M A,F rias J,Carcas A J et al.Int J C lin Pharm aco l T her,1995;33(6):333(CA1995;123:
93030f)
24 Co rtvriendt W R E,V erschoo r JSC,H espe W.A rznei m Fo rsch,1987;37( ):977
FO RM U LA T I ON AND T ECHNOLO GY
O F D ISPER S I BL E TABL ET S
L E I Tong2Kang
(Guang x i P har m aceu tical A dm inistration,N anning530022)
ABSTRACT T he fo rm u lati on,techno logical characteristics,the sup eri o rity in drug disso lu ti on and b i oavailab ility of disp ersib le tab lets are summ arized。
Key W ords disp ersib le tab lets,fo rm u lati on,p rep arati on techno logy, disin tegrati on,drug disso lu ti on,b i oavailab ility
[1997年9月1日收稿]
薄荷醇的促透皮吸收作用
殷立新 刘宝库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石家庄050000)
摘要 综述了薄荷醇对16种药物的促透皮吸收作用,供薄荷醇在几种透皮制剂中的合理应用作参考。
关键词 薄荷醇 透皮吸收 促进作用
薄荷醇( )在我国有广泛的资源,应用历史悠久。
作为止痒药和刺激药,被广泛添加于皮肤外用制剂中。
电镜观察显示[1]: 作用于表皮的角质层,破坏细胞间质,造成角质层裂解剥脱,促使表层细胞间裂隙扩大,降低皮肤对外来药物的阻滞作用,利于药物经表皮细胞间隙透皮扩散。
近年来的研究也证实, 对药物的透皮吸收有促进作用,影响药物疗效和毒性,因此,研究 对提高制剂质量和局部治疗效果、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有较重要意义。
具体药物品种如下。
1 氯霉素(1)
以离体小白鼠皮肤为渗透模型进行的 对1透皮吸收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2], 在95%乙醇中能显著促进1的经皮吸收(P< 0.01),2% 的促透作用与2%月桂氮 酮( )相当,在接触皮肤4h即可产生显著的促渗作用。
而改用95%乙醇:PG:水(4:3:3)配制的1制剂,加入2% 同样可使1经皮渗透作用增强(P<0.01), 和 各1%联用可使促透作用更佳。
2 四环素(2)
以离体裸鼠皮肤为渗透屏障,采用二室水平扩散池装置进行的体外经皮渗透实验证实[3]: 可显著增加2的透皮吸收(P< 0.05),给药后24h,含0、1.5%和3.0% 的2醇溶液透皮吸收百分率分别为18.2%、31.0%和47.0%。
3 达克罗宁(3)
采用电刺激法测定用药前后豚鼠皮肤产生反应的阈电压,以阈电压升高率对时间作图,运用药理数据法,根据峰时、峰值和曲线下面积等指标,考察了3乳膏配伍 前后的药效变化情况[4]。
结果表明, 能显著增强3表面麻醉作用(P<0.01),且峰时提前,尤以0.6% 促透作用最强。
4 利福平(4)
考察 对4透皮吸收的体外实验显示[3], 对4的透皮吸收有显著促进作用(P <0.05),加有3% 的4溶液比不加 的24h的透皮吸收率提高约1倍。
5 扑热息痛(5)
以离体裸鼠皮肤为实验模型,分别于给药后2、4、8、12、24h测定比较加与不加 的5溶液的穿透量,结果,给药后2h5的穿透量即有显著增加(P<0.01),并随时间的推移继续增加,24h时含2.5% 的5溶液的穿透量为不含 溶液的264%[5]。
6 甲硝唑(6)
以离体小白鼠皮肤为屏障进行的6经皮渗透实验证实[6]: 对6有显著的促透作用(P<0.01),并与浓度呈正相关,含1%、3%和5% 的6溶液24h时的药物透过量分别是对照的6.5、10.6和17.2倍, 和 合用促透作用更佳。
7 曲安缩松(7)
在健康志愿者前臂内侧皮肤进行的苍白试验表明[7]: 本身不引起皮肤苍白反应,但可显著增强7的皮肤苍白反应,并有剂量依赖关系,提示 促进7的透皮吸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透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但 浓度超过3%时,促透作用未继续增强。
8 双氯非那胺(8)
以离体裸鼠皮肤为屏障考察了 对8透皮吸收的影响[3],结果含3% 的8溶液24h 的透皮吸收率约为不含 的2.5倍,说明有显著的促透皮吸收作用(P<0.05)。
9 水杨酸(9)
体外透皮实验证实[8]: 和 对9的透皮吸收均有促进作用(P<0.05), 的促透作用比 强; 浓度增加,促透作用明显增强,含0、1%、3% 的9溶液渗透系数分别为0.107、0.185和0.240m g・h-1・c m-2。
以新西兰兔为实验模型的动物实验证明[9]:3% 可显著增加9的经皮吸收,t m ax明显提早,其C m ax和A U C0~12h分别提高15.1%和87.2%,提示 在整体兔的皮肤可明显增加9经皮吸收的速度和吸收总量。
10 维甲酸(10)
以新鲜离体大鼠皮肤为渗透屏障,用F ranz扩散池和V alia2Ch ien扩散池研究了 、 及油酸( )对10经皮渗透的影响[10]。
结果表明, 、 和 对10的透皮吸收均无显著促进作用(P>0.05),提示对脂溶性很强而水溶性极差的药物,促透剂的作用是有限的。
11 林可霉素(11)
体外经皮渗透实验证实[3]: 对11的透皮吸收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24h时含1.5%和3.0% 的11溶液透皮吸收率比对照(不含 )分别增加58.5%和131.2%。
12 氟尿嘧啶(12)
以离体裸鼠皮肤为屏障,采用水平二室扩散池考察了 对12透皮吸收的影响。
结果证明[9], 可显著增加12的透皮吸收(P< 0.05),含0、1.5%和3.0% 的12溶液在12h的透皮吸收率分别为11.1%、23.7%和31.4%。
13 灰黄霉素(13)
实验证明[3]: 对13的透皮吸收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含1.5%和3.0% 的13溶液24h透皮吸收率为不含 的4.6和7.8倍。
14 普萘洛尔(14)
以简单小室法研究14在 和 作用下透皮效果的实验结果表明[11]: 和 对14的透皮吸收均有促进作用,含2% 的14溶液的24h透皮量约为不含促进剂的1.3倍,渗透速率亦有显著提高。
15 利巴韦林(15)
采用比色法测定复方15涂膜中15含量,以离体鼠皮进行的体外渗透实验证明[12]: 对15有非常显著的促透皮吸收作用,其最佳促透浓度为2.5%。
16 双氯芬酸(16)
以离体兔皮为屏障考察了 对16透皮吸收的影响[13]。
结果含1% 的16溶液的24h累积渗透量为不含 的16溶液的3.62倍,说明 可显著促进16的透皮吸收(P< 0.05),且透皮时滞也显著缩短。
综上所述, 对一些类型的药物有不同程度的促透皮吸收作用,但对脂溶性很强而水溶性极差的药物, 促透作用是有限的;因此,对不同的药物都应以实验为基础选择最佳促透浓度,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志平,蔡康荣,吴 铁.解剖学杂志,1994;17(1):11
2 崔 燎,吴 铁,陈志东等.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6;16
(5):217
3 谭健华.广东医学,1995;16(8):556
4 王雨人,黄为民.天津药学,1995;7(1):13
5 吴 铁,张志平.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2;12(3):104
6 吴 铁,崔 燎,陈志东等.中国药学杂志,1996;31(8): 457
7 王宗锐,吴宋夏,冯仕苏等.中华皮肤科杂志,1992;25
(6):375
8 王 辉,许卫铭,王宗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6;16
(3):121
9 吴宋夏,王宗锐,湛小红等.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4;14
(8):366
10 方晓玲,蒋新国,奚念朱等.中国药学杂志,1994;29
(11):666
11 苏景福,苑振亭.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1;11(10):455 12 孙文武,向 星,曾祥平等.中国药学杂志,1996;31
(3):150
13 王 辉,许卫铭,王宗锐.中草药,1997;28(2):93
(下转第96页)
S99-15 醛或酮保护成缩醛或缩酮的新方法Ballini R等[T etrahedron L ett,1998;39:1615]
羟基化合物与乙二醇于甲苯中,在沸石H SZ2360催化下,回流共沸除沸除水,生成1,32二氧戊环化合物,而不影响其他官能团。
27例反应收率大多在80%以上。
此催化剂高效经济,可多次套用。
[卓锦明摘 周伟澄校]
参考文献
1 陈章义,陶剑虹.中国新药杂志,1997;6(1):29
2 李 硕.国外药讯,1995;(8):34
3 方坤.国外医药2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96;17
(3):189
4 PCT Int A pp l1992:13859(CA1992;117:233720j)
5 D aves GD,N oellW,Robins R K et al.J Am Chem Soc, 1960;82:2633
6 Koda R T,B iles JA,W o lf W.J Pharm Sci,1968;57: 2061
7 Padgett HC,C sendes IG,R apopo rt H.J O rg Chem, 1979;44:3492
8 Eur Pat A pp l1989:302644(CA1990;112:7269j)
9 Eur Pat A pp l1990:420559(CA1991;115:28993t) 10 Green GR,Grinter TJ,K incey PM et al.T etrahedron, 1990;46(19):6903
11 日本公开特许1985:58982(Eur Pat A pp l1985: 141927,CA1985;103:123509a)
12 日本公开特许1986:85388(Eur Pat A pp l1986: 182024,CA1986;105:133669h)13 PCT Int A pp l1987:5604(CA1988;109:92663p)
14 R astetter W H,Ph illi on D P.J O rg Chem,1981;46: 3204
15 R apopo rt H,Ho lden KG.J Am Chem Soc,1960;82: 4395
16 Bennet G M,Hock AL.J Chem Soc,1927:472
17 Berlage U,Schm idt J,Peters U et al.T etrahedron L ett,1987;28:3091
18 H eather JB,M ittal R SD,Sih CJ.J Am Chem Soc, 1976;98:3661
19 Garegg PJ,Sam uelsson B.J Chem Soc,Chem Comm un,1979;22:978
20 B row n HC,Yong M C,N arasi m han S.J O rg Chem, 1982;47:3153
21 Eur Pat A pp l1989:369583(CA1990;113:191061e) 22 Eur Pat A pp l1988:352953(CA1990;113:40345z) 23 Eur Pat A pp l1989:355986(CA1990;113:40718y) 24 日本公开特许1975:62942(CA1976;84:73847g)
25 L und H,V o igt A.O rganic Syntheses,B latt A H ed, Co ll V o l ,1946:N ew Yo rk:John W iley,594
[1997年9月25日收稿]
(上接第92页)
M EN THOL A S A PERCU TAN EOU S
PEN ETRA T I ON EN HAN CER
Y I N L i2X in,L I U B ao2Ku
(T he S econd H osp ital of H ebei M ed ical U niversity,S h ij iaz huang050000)
ABSTRACT T he effects of m en tho l on enhanced p ercu taneou s p enetrati on of16drugs w ere described。
It m ay p rovide reference fo r the rati onal app liance of m en tho l in tran sderm al delivery system of drugs。
Key W ords m en tho l,p ercu taneou s p enetrati on,enhancem en t[1997年7月8日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