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历史开卷考试复习策略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面对开卷考试,在复习时首先思想上要重视,其次方法上要得当。
只有认识到位并使用科学的复习方法,才能顺利完成备考任务,取得理想的成绩。
关键词:历史;开卷考试;复习策略
1、注重对基础史实的记忆。
历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命题,都会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试题的难度适中。
基本史实的再现仍是考查的重点,因此熟悉甚至记住基础史实,将会大大减少翻书的时间,提高答题速度,节省出较多的时间思考难度较大的题目。
只有在熟练掌握基础史实的前提下,才能在考试中快速做出正确选择与判断。
2、识记教材框架。
高二年级时间紧迫,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熟记学过的知识要点,似乎不太现实。
对于开卷考试,考生如果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找到所考查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不仅能加快答题速度,还能提高答卷质量。
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对每册、每单元、每课的大致框架非常熟悉。
3、充分利用时间。
学生要备齐教材,把它们放在书桌的一角,随时翻看,哪怕是无意识的,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多做真题和模拟题。
注意时间分配,逐渐适应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试卷题型多样,而且考试时间有限,考生如果不能合理分配时间,很可能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从而影响考试成绩。
所以,学生在平时训练和模拟考试时,应该学会分配考试时间,按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要求来控制答题速度,逐渐适应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5、做到课前预习,发现问题。
课本是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预习,学生才能在上课时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看历史书不能单纯读故事,而要多思考,边看书边用笔圈、勾、点、画。
圈点的过程既是提炼重点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
6、掌握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虽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历史学科考试是开卷的,但必要的记忆还是需要的,因为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记忆效率呢?
(1)顺序法。
即按事件本身的发展顺序进行记忆。
例如,美国独立战争的过
程可以这样记忆:1775年莱克星顿的枪声;1776年大陆会议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2)谐音法。
即把某一历史知识的几个关键词,组成有趣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
如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开放的中国第一批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可记忆为“广厦福宁上(光下不能上)”。
(3)联想法。
如英国1640年开始资产阶级革命,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首
先进行工业革命,可联想到中国1840年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者相差200年。
(4)对比法。
如将同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
改革进行比较,比较中国现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
通过对比不仅可以降低记忆的难度,还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5)问答法。
即把两个或多个学生组织在一起,由一个学生负责发问,其他
学生抢答。
这种方法既富有趣味,又有意义,并且能让学生记得特别牢固。
总之,应对历史开卷考试,首先要熟悉史实并理解史实的实质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