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输气管理处属地管理(输配气站)实施指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气管理处
属地管理(输配气站)实施指南(试行)1 总则
1.1 目的
有效落实输气管理处输配气站属地管理责任,提高HSE管理水平。
1.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输气管理处所属输配气站。
2 依据与参考文件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Q/SY 1002
3 术语和定义
3.1 属地
工作管理区域及其地上、地下附属设施或管理职能范围内的房屋、设施等。
输配气站属地范围为:站场围墙内地上、地下附属设施以及站场外配套的附属设施(站场外设置主要指放空区)。
3.2 属地主管
属地所属单位(部门)的行政负责人,以及岗位所属区域负责人等。
输气管理处所属输配气站,值班站长为属地主管。
3.3 属地责任人
输气管理处所属输配站值班员工为属地责任人。
3.4属地管理是指:
生产作业现场的每一个员工对自己所管辖区域内人员(包括自己、同事、承包商员工和访客)的安全、设备设施的完好、作业过程的安全、工作环境的整洁负责。
4 管理要求
4.1 属地划分
根据输配气站生产实际情况:
1.双岗制的输配气站,划分为工艺区和辅助生产区(即除工艺区外的属地内其他所有区域);主岗为工艺区负责人,副岗位为辅助生产区负责人。
2.其余输配气站,不再进行划分,即值班员工对站场进行管理。
4.2 属地HSE责任
属地责任人有以下责任:
1)清楚属地以及属地周边环境情况。
2)保持属地区域整洁。
3)掌握危害识别基本方法,对属地进行危害识别,明确属地内风险点源。
4)清楚用户用气基本情况。
5)清楚本岗位的操作规程。
6)落实工艺设备巡检制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和报告相关部门。
7)对外来人员进行身份确认,负责属地区域内人员(工作人员、承包商、来访者)的安全。
8)对工作人员(内部人员)、来访者进入属地进行安全告知;确保进入属地人员了解属地区域内的危害因素和安全规定。
9)对承包商等外来人员进入属地前进行安全告知,对进入属地的施工作业,确认其是否具有准入证、作业许可证和专项作业许可证(工业动火、高处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吊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生产作业区场所动土作业、管线与设备打开作业)以及作业相应的资质,并对施工作业实施全过程监护,确保属地内各种作业符合相应的安全管理要求。
10)对属地内的隐患、事故、事件及时上报并主动进行调查及整改。
4.3 履行属地管理要求
4.3.1输配气站属地管理权限:
1)属地主管对班组员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三级培训)并对其进行业绩考核(考核指标按照作业区相关规定)。
2)所有进入属地的作业必须得到属地主管的同意方可实施。
3)有权纠正与制止进入属地内任何人的不安全行为。
4)有权驱逐不执行属地安全管理的外来人员。
4.3.2输配气站属地管理要求
1)输配气站员工清楚各自的岗位职责以及岗位HSE职责。
2)输配气站当班员工私自允许未办理相关证件的非本站员工进入属地且进入属地的人员造成属地设备、设施损坏或造成人身或生产的危害,当班员工负主要责任。
3)输配气站当班员工对允许进入属地的人员没有进行安全注意事项等告知和相关培训,致使进入属地的人员因非故意原因造成属地设备、设施损坏或造成人身或生产的危害,当班员工负主要责任。
4)由于输配气站当班员工对进入装置区的人员监管不力,使得外来人员造成设备、设施损坏或人身、生产的危害,输配气站当班员工负连带责任。
5)对于属地内劝而不听,阻而不止的人员,必须立即向上一级直线领导反映,因此造成的后果由违章者及其所在单位负责
6)由于属地外的其他原因造成属地设备、设施损坏或人员受到伤害,输配气站当班员工须按照正常的工作程序进行处置,尽可能的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并要主动从内部查找和分析原因,为原因分析提供详细的事实。
故意隐瞒事实真相或提供虚假信息的,对本人进行严肃处理。
4.4属地责任交接
4.4.1当属地主管外出时,其工作由作业区经理指派人员进行职务代理并履行属地主管职责。
4.4.2轮班交接或岗位交接后,属地职责同时移交。
附件一属地区域划分示意图(双岗制输配气站适用)
附件二区域划分示意图
属地区域-工艺区属地区域-辅助生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