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糖工艺学---03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提汁工艺与设备
从甘蔗提取蔗汁的方法有3种:压榨法、渗出法、磨压法。
一、压榨法
(一)压榨提汁流程及设备
压榨法提汁历史悠久,技术成熟,主要设备是三辊压榨机。
甘蔗在压榨前,先要破碎,可用切蔗机来实现。
小糖厂效率低,蔗汁抽出率仅70%,大中型糖厂糖分抽出率可达95-98%。
具体流程见下图。
(二)压榨基本原理
1.压力与蔗料体积变化的关系
(1)静压试验
(2)迅速加压试验
2.压榨机的压力
(1)蔗汁在压榨机中的流动
固定蔗汁——自由蔗汁
(2)压力的实际测定
(3)重吸问题
3.压榨抽出理论
通常甘蔗糖厂以抽出率来表示压榨机组提取糖分的效率,它相当于混合汁中含糖分总量对甘蔗含糖分总量的百分比。
但有时为了节省分析和计算的时间,一般以蔗汁抽出率来表示,亦即压榨机压出蔗汁的重量对入机蔗料中蔗汁的重量的百分比。
(1)与抽出有关的物理量
纤维负荷
纤维指数
压缩比及填充比
(2)压榨抽出率
(三)压榨机组生产能力及抽出率的分析
压榨量可用每日或每小时压榨甘蔗的吨数来表示,它是衡量一间糖厂的生产能力的标志。
抽出率即榨得糖分,以混合汁中的蔗糖重量对甘蔗中蔗糖重量的百分数来表示,它标志压榨机提糖效率的高低或蔗渣中蔗糖损失的程度。
压榨车间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就是:既要提高压榨量,又要提高抽出率。
1.甘蔗的破碎
(1)甘蔗破碎的意义
甘蔗的破碎或甘蔗的预处理,一方面可以提高压榨机组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破坏甘蔗细胞,有利于提汁和抽出。
安装切蔗机进行预处理,榨蔗量比不安装的提高15-20%。
理想的状态是:破碎后的蔗料大部分呈丝状,很少呈糠状及粒状。
(2)甘蔗的预处理
●预处理的设备:切蔗机、撕裂机、磨碎机、两辊式或三辊式压碎机等。
●破碎度要求与预处理设备的组合:70-80%,渗出法高达88%以上。
●预处理设备组合与压榨机组的关系:增加预处理设备,减少压榨机组?
●预处理的动力消耗:从生产记录来看,破碎度高所消耗的功率并不一定比破碎度低
的大
(3)压榨过程中的甘蔗破碎
甘蔗经过预处理后,各组压榨机,特别是第一组,还在继续起着破碎甘蔗的作用。
实际经验表明,两台切蔗机和第一座压榨机合起来完成的甘蔗破碎度,约占总破碎度的90%。
(4)甘蔗破碎度的测定法
●化学分析测定法
●松密度测定法
●预备处理指数测定法
2.入辘和排汁
3.甘蔗压缩过程中的加压提汁
4.压榨的速度问题
5.蔗料的渗浸
由于多次干榨不能使蔗渣水分再降低,因此为了提高压榨抽出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干榨为湿榨,即在蔗渣进入末座压榨机之前加水渗浸,所得末碾汁送入前一座压榨机作为渗浸液,如此类推,即所谓的蔗料渗浸。
糖厂的试验证明,干榨的抽出率仅达75%,而湿榨的抽出率可达95%-98%。
影响渗浸作用的因素:甘蔗细胞的破碎度、渗浸水量、渗浸水温度、渗浸水的质量、混合的均匀度、接触时间及加水位置
(四)压榨过程蔗汁的化学变化和微生物作用
1.压榨过程中蔗汁的化学变化
一般来说,浓度越稀、pH越低、温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蔗糖的转化速度越快。
2.压榨过程中的微生物作用
微生物对制糖的有害作用,主要是由于某些微生物分泌的蔗糖转化酶可使蔗糖转化,并进一步发酵生成各种低分子的发酵产物如酒精、乳酸等。
为害最严重的是明串珠杆菌。
胶粘物一旦大量生成,必然产生下列后果:消耗蔗糖;堵塞管路、复榨槽及泵;混淆转光度读书;增大糖液粘度使得过滤及结晶困难。
3.防止蔗汁的化学变化及微生物作用的措施
首先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勤于清洗;其次用蒸汽及石灰乳水喷射。
不得已才用化学防腐剂。
(五)压榨管理
包括破碎度的测定、干榨试验及湿榨试验3个方面。
1.甘蔗破碎度的测定
2.干榨试验
3.湿榨试验
二、渗出法
造价低廉,动力消耗少,运行安全,维修管理简便,糖分回收率很高。
(一)甘蔗渗出法的基本原理
1.甘蔗渗出的基本概念
细胞膜——半透膜——选择吸收——渗透现象——透析作用(渗析)
甘蔗的渗出效率,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有赖于2个主要因素:一个是甘蔗的破碎程度及破碎形态,另一个是蔗料内部的结构组合状态,如丝、糠、粒、片的组成比例和彼此交错混合的分布状况等。
2.甘蔗渗出理论
2.1.扩散理论
渗出过程的机理主要是透析而非直接洗涤,因为后者的传质系数和分子量大小无关。
2.2.排代理论
高浓度、高纯度的初压汁——低糖、低纯度蔗汁,
逆流萃取
2.3.洗涤-混和-扩散理论
2.4.孔道流通理论
3.菲克定律在渗出过程的应用
菲克根据分子运动规律,总结出一条关于物质在溶液中扩散的定律,即所谓菲克定律:
dG/dZ=-D·S·(dC/dx)
在制糖工艺学中,人们常采用菲克定律的另一种形式:
G=D·S·⊿C/x·Z
渗出系数D是分子运动的一种描述,随渗出物质和萃取液的种类、浓度以及渗出时温度的不同而异,一般用实验方法直接测得,也可用斯托克-爱因斯坦(Stokes-Einstein)公式计算出来:
4.影响渗出效果的主要因素
4.1.蔗料的破碎度
4.2.渗出温度
4.3.提汁率
4.4.渗出时间
(二)甘蔗渗出法工艺
1.连续渗出的形式和方法
(1)连续渗出本身分为2种形式:紧密的连续渗出形式,阶梯连续渗出形式
(2)渗出的方法:渗滤法、浸浴法、混合法
2.甘蔗渗出法的工艺流程
甘蔗渗出的工艺流程,有蔗丝渗出和蔗渣渗出2种,前者为直接渗出法,后者为压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