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州市多媒体教育软件评奖活动项目作品形态界定及评比指标【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教育信息中心
广州市电化教育馆
2016年**市多媒体教育软件评奖活动
项目作品形态界定及评比指标
一、组别与项目设置
**市多媒体教育软件评奖活动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学段教育教学要求和特点,按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分组设置参赛项目。
各组别设置的参赛项目见下表。
注:*是本届新增项目。
二、作品形态界定及评比指标
(一)多媒体课件: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根据教学设计,将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有效呈现的应用软件,目的是辅助教与学,并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可以是针对某些知识点,也可以是一课时或一个教学单元内容,制作工具和呈现形式不限。
单纯的教学媒体资源以及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不属于课件范畴。
移动终端课件:利用移动终端的多媒体交互性,将图、文、声、像等多种表现方式有机结合,表达和传递教学内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进行教学设计。
作品应能在iPAD、Android PAD等移动教学设备上运行。
评比指标
(二)微课:是指教师围绕单一学习主题,以知识点讲解、教学重难点和典型问题解决、实验过程演示等为主要内容,使用摄录设备、录屏软件等拍摄制作的微视频课程。
主要形式可以是讲授视频,也可以是使用PPT、手写板配合画图软件和电子白板等录制的批注讲解视频。
视频要求:报送的微课作品应是单一有声视频文件,要求教学目标清晰、主题突出、内容完整、声画质量好。
视频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5秒,显示教材版本、学段学科、
年级学期、课名、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等信息。
视频格式采用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flv、mp4、wmv等),画面尺寸为640×480以上,播放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
总大小不超过100MB。
相关辅助材料要求:参赛作品需在提交作品的同时提交与之配套的说明文档(设计理念、教学设计思路和特色),文件格式为.doc;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特点,如有学习指导、练习题和配套学习资源等材料请一并提交。
评比指标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内容、方法与手段融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过程整体优化。
包括课堂教学实况录像、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和教学反思等方面内容。
参赛课例中包括“其它学科(信息技术学科以外)+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学科+其它学科”两类。
后者强调突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时在内容上与其它文化学科的整合,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的方式手段上更灵活、适切和多元。
评比指标
(四)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综合课例:是指在每位学生均拥有一台数字化终端设备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型教学方式。
参赛作品应是完整反映一节优秀课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效果的信息资源包。
资源包包含教学设计、课例录像及其解释说明、教学资源、学生作品(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和教学效果评价等。
其中,课例录像的主要教学环节应有字幕提示;如果是时间较长的活动课程,则只需要几个关键环节的视频录像剪辑。
如课例中有论文、学科领域专家对教学实施的评价等可一并报送。
移动终端课例: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移动终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内容、方法与手段融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促进教学过程整体优化。
包括课堂教学实况录像、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和教学反思等方面内容。
评比指标
(五)“爱自然•爱科学”创新实验视频:是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创新型探究、演示实验。
作品表现形式仅限视频。
参评作品须同时提交实验方案。
制作要求:
1.作品时长为4至10分钟,作品大小不超80M。
2.作品画面中应有“‘2016年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评审
活动’‘爱自然·爱科学’创新实验”字样。
3.作品片头应有实验方案字幕,片尾应有实验结论及创新点字幕。
4.实验器材、试剂等必须显示清晰。
5.实验各环节应有字幕提示。
6.实验解说必须清晰,否则需加配字幕。
(六)学科教学平台应用课例:基于“中小学智慧校园”支撑系统学科教学平台及虚拟仿真实验室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在学科教学中深度应用,创造性地开展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
参赛作品应是完整
反映一节优秀课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效果的信息资源包。
资源包包含教学设计、课例录像及其解释说明、教学课件和教学效果评价等。
其中,课例录像的主要教学环节应有字幕提示。
评比指标
(七)学科主题社区:是指学习者基于某一学科主题,基
于网络开展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活动,以促进学习者知识建构
的学习型组织。
社区成员可通过BBS、聊天室、博客、SNS等交流互动工具在一个共享的虚拟空间中分享知识与经验,进行沟通与合作,共同参与活动,共同解决问题,建立良好而密切的关系。
在社区中不仅存在学习者与媒体界面的交互,也存在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交互、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最终实现学习者新旧概念的交互。
社区应提供多种的学习活动来促进社区的管理和成员的交流,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及其检索工具,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如个别化的学习方式和协作化的学习方式。
评比指标
(八)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设计开发的,支持或辅助学生、教师和管理者完成特定教育教学任务的工具类软件系统。
包括课件制作工具、学生自主学习工具软件、教学平台、教育管理平台、教育教学评价系统、教育教学资源管理系统、仿真实训软件、教育游戏等。
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应具有明确的教育教学设计目标,符合教学需要和学习者特征,具有教育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应提供软件设计说明文档及使用说明文档。
提交模拟演示视频(3~5分钟,主要功能操作演示)、应用案例和使用报告。
评比指标
(九)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案例:指“广州数字教育城”师生个人学习空间。
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是指教师和学生利用“广州数字教育城”师生个人学习空间开展网络教研、互动交流和自主学习,将空间与课堂教学有机衔接,探索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率与效果的新模式,助力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案例评比类型分为空间教学应用案例和空间教研应用案例两种。
空间教学应用案例包含案例名称、适用学科、学段、设计及实施者、学习对象、学习目标、空间帐号和访问方式、教学设计、实施效果、教学反思等(具体格式见附件1)。
案例必须包含反映空间应用截图(不少于10幅),并且在“广州数字教育城”应能访问到相应的教师或学生空间。
空间教研应用案例包含案例名称、适用领域、设计及实施者、参与对象、应用目标、空间帐号和访问方式、应用设计、实施效果、应用反思等(具体格式见附件1)。
案例必须包含反映空间应用截图(不少于10幅),并且在“广州数字教育城”应能访问到相应的教师或学生空间。
案例以word文档格式制作。
如有其它辅助材料,如课例(或活动)视频等,可一并报送。
评比指标(空间教学应用案例)
评比指标(空间教研应用案例)
(十)信息化教学应用论文:围绕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探索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论、规律、模式和方法,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的提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培养创新人才,反映广大师生将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与感悟。
论文内容包括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出版情况等(具体格式参见附件2《信息化教学论文参考模板》),字数不超过6000字。
评比指标
附件1:
空间教学应用案例模板
案例名称:________________
适用学科:________,学段:_______
设计及实施者:________
学习对象:___________(学校及班级名称)
学习目标:
空间帐号或访问方式:
一、教学设计(按下表格式填写)
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一栏主要描述应用了数字教育城师生个人空间里的哪些功能模块、应用系统和资源。
二、实施效果(包括文字说明和截图说明,空间应用截图不少于10幅)
三、教学反思
空间教研应用案例模板
案例名称:________________
适用领域:________
设计及实施者:________
参与对象:___________
应用目标:
空间帐号或访问方式:
一、应用设计(文字说明,包括活动设计和组织、应用了空间的哪些功能、空间栏目设置和内容呈现等)
二、实施效果(包括文字说明和截图说明,空间应用截图不少于10幅)
三、应用反思
附件2:
信息化教学论文参考模板
一、标题:
二、作者和单位
三、摘要
格式要求:“摘要”两字黑体、五号,摘要内容宋体小五。
内容要求:包括写作的目的、主要内容、获得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或结果的意义等。
字数要求:字数一般为100~200字
四、关键词
“关键词”三字黑体、五号,关键词内容宋体小五,用分号隔开,关键词数量为3-5个。
五、正文
格式要求:正文内容宋体五号。
内容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结构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字数要求:6000字以内。
六、参考文献(黑体,五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