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宾《群言会粹-修身篇》标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吕洞宾《群言会粹?修身篇》标注
案:吕洞宾(约798-?)即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

传为八仙之一。

全真道奉为北五祖之一,通称吕祖。

《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另撰有《纯阳吕真人全集》八卷,辑入《道书全集》。

《道藏》中颇多以其名义所撰道家书籍。

这里据乾隆年间重刊本吕洞宾《群言会粹?修身篇》原文略作标注,探讨书中各条语录的源流,源——出处;流——宋元明清一些书籍的传承情况,希望对读此书者能有所俾益。

1、何地无尘,但能不染,则山河大地,尽为清净道场。

如必离境求清,安能三千外更立法界。

【注】①又见于程不识编注《小窗自纪》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121第八三条。

②又李安纲批评《小窗自纪》中国社会出版社本p88-060。

2、尽心为才,无愧心为品。

品莫高于一个臣,才莫大于无他技。

【注】①《孟子?尽心》。

②天主教论坛?圣若瑟善终者主:“因为圣若瑟一辈子尽心竭力照管耶稣圣母,全满了天主托他的本份,良心丝毫无愧。


3、言不可说尽,福不可享尽,势不可使尽,名不可占尽。

凡事能留有余,异日可免后悔。

【注】宋朝法演禅师有四说戒说:“势不可使尽,使尽则祸必至;福不可受尽,受尽则缘必孤;话不可说尽,说尽则人必易(易,生变也);规矩不可行尽,行尽则人必繁(烦?)。


4、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当念失意时。

【注】①《解人颐》:“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常思失意时。

” ②《格言联璧》:“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5、花太丽者香不足,花多香者色不丽。

君子能馨百世,勿艳一时。

6、能忘机,然后能见机;能知命,然后能安命。

7、萌芽各认根苗,点滴不差檐溜。

罪在则福不集,福少则行难圆。

【注】(明)屠隆《冥寥子游》:“萌芽各认根苗,点滴不荖檐溜。

罪在则福不集,福少则行难圆。

此圣贤之所以慎作业也.。


8、名心未化,对妻孥亦自衿庄;隐衷释然,即梦寐皆成清楚。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1?191条。

9、议论先辈,毕竟没学问之人;奖掖后生,定可寄纲常之担。

【注】①又见程不识编注《小窗自纪》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121第一三五条:“议论先辈,毕竟没学问之人;奖借(掖)后生,定然关世道之寄。

”②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8?052条“议论先辈,毕竟没学问之人;奖惜(掖)后生,定然关世道之寄。


10、阴壑积雨之奇险,可以想为文章,不可设为心术;华林映日之绮丽,可以想为才具,不可依为世情。

【注】①又见程不识编注《小窗自纪》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188第二七七条。

②又李安纲批评《小窗自纪》中国社会出版社本p226-169 。

11、无欲则刚,能忍不辱。

【注】①郑板桥有对联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②韩信能忍胯下之辱。

说明:大丈夫能忍天下之不能忍,故能为天下之不能为之事。

...
12、松柏凌霄而不摧,桃李娇艳而不耐。

人之立品,可以取法。

13、名病太高,才忌太露。

【注】①又见程不识编注《小窗自纪》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171第二二一条:“名病太高,才忌太露。

自古为然,于今为甚。

”②又李安纲批评《小窗自纪》中国社会出版社本p190-140。

14、兰不因无人而不芳,士不因家贫而废学。

【注】①《孔子.家语》:“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 ②《幽兰赋》:“公子忘忧兮,树萱草于北堂。

虽处幽林与穷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③《明心宝鉴》:“朱文公曰:‘家若贫,不可因贫而废学。

’” 15、不为尘情所蔽,纔称水镜之才;倘以气焰相高,终倚冰山之势。

【注】①又见于程不识编注《小窗自纪》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142第一三九条。

②又李安纲批评《小窗自纪》中国社会出版社本p139-099。

16、沾泥带水之累,病根在一恋字;随方逐圆之玅,便宜在一耐字。

【注】①又见于程不识编注《小窗自纪》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141第一三二条。

②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1?057条。

③又李安纲批评《小窗自纪》中国社会出版社本p134-094。

17、毋以妄念戕其心,毋以客气伤元气。

【注】《格言联璧》:“毋以妄心戕真心,勿以客气伤元气。

” 18、海市蜃楼,奇观总属乌有。

色空空色,言下即悟。

【注】①又见于程不识编注《小窗自纪》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130第一0六条:“海市蜃楼,奇观总属乌有。

因知天下饱眼之物,色色空华。

”②又李安纲批评《小窗自纪》中国社会出版社本p112-077。

19、良心在夜气清明之候,真情在箪食豆羹之间。

故以我索人,不如使人自反;以我攻人,不如使人自露。

【注】①又见于程不识编注《小窗自纪》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109第五十条。

②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1?052条。

20、达人尽其在我,至诚贵于自然。

【注】①又见于程不识编注《小窗自纪》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107第四三条:“佞佛若可忏罪,则刑官无权;寻仙可以延年,则上帝无主。

至诚贵于自然。

”许案:最后一句前脱“达人尽其在我”句。

②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8?003条。

21、至音不合众听,故伯牙绝弦;至宝不同众好,故卞和泣玉。

【注】①至音:最美妙的音乐。

《后汉书?陈元传》:“夫至音不合众听,故伯牙绝弦;至寳不同众好,故卞和泣血。

”②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3?059条。

22、富家一席酒,贫士十年粮。

每诵斯语,不觉豪华之念,消归乌有。

【注】民间谚语:富家一席酒,穷汉半年粮.。

23、救寒莫如重裘,保身莫如寡欲。

【注】①汉?徐干《中论?虚道》:“语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修身,疗暑莫如亲冰。

’信矣哉!”②《平书?人事上》:“保身之要,莫如寡欲;理财之要,莫如节用。

” 24、君子虽不过信于人,君子断不过疑于人。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4?081条:“君子虽不过信人,君子断不过疑人。

” 25、优人代古人语,代古人笑,代古人愤。

今文人为文似之,优人登台肖古人,下台还优人。

今文人为文又似之。

假令古人见今文人,当何如愤,何如笑,何如语?【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4?087条。

26、人常溷扰,则心中之境界何堪;积尔清宁,则眼前之气象自别。

【注】①又见于程不识编注《续娑罗馆清言》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42第九条:“人当溷扰,则心中之境界何堪;稍尔清宁,则眼前之气象自别。

” ②又《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1?088条:“人当溷扰,则心中之境界何堪;人遇清宁,则眼前之气象自别。

” 27、文过饰非,何如反躬修德;扬汤
止沸,莫若釜底抽薪。

28、外无声色臭味之牵,内无意必固我之累。

【注】道家静心之心法。

29、观心非易,止念尤难。

倘念头一起,是邪是正,即能知觉,便可去邪归正,故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30、道教以止念为本,释教以无念为宗。

无念者,为无邪念,非无正念也。

故云念在天理,则明月之当空;念在人欲,则浮云之蔽日。

31、性从偏处克将去,心自放时收拾来。

【注】宋元之际,神霄派传人徐无极云:“ 性从偏处克将去,心自放时收拾来。


32、心之精神之谓圣。

故心定而能慧,心寂而能感,心静而能知,心空而能灵,心诚而能明,心虚而能觉。

【注】①孔丛子云:“心之精神是谓圣”。

②《性命圭旨》道:“故心定而能慧,心寂而能感,心静而能知,心空而能灵,心诚而能明,心虚而能觉。

” 33、弩之发动在机,心之缘引在目,机不动则弩住,目不动则心住。

故《道德经》曰:“不见可欲,则心不乱”。

鲁论曰:“非礼勿视”。

朱子曰:“制于外,所以养其中也”。

【注】①《中国古代养生格言》:“心是枢机,目为盗贼。

欲伏其心,先摄其目。

盖弩之发动在机,心之缘引在目。

机不动则弩住,目不动则心住。

”②朱子曰:“制于外,所以养其中也”。

朱子(1130-1230)朱熹。

宋代理学家、新儒家。

《朱子语类》:“由乎中而应乎外,制于外所以养其中。

”朱子此语,当是清人窜入。

34、真源无味,真水无香。

【注】①一说真水无香原来佛教用语,源自印度梵文,意思是将散乱的心神凝聚一处。

②一说语出[明] 张源《茶录?品泉》:“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

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曷窥其体。

流动者愈于安静,负阴者胜于向阳。

真源无味,真水无香。

” 35、好书须求良友参订互考,大助性灵。

譬如登山临水,必须结伴,与之嘲风弄月,则得眺览之趣。

又如禅门阐教,必须对参,与之更端发难,则得宗风之趣。

但求同方合志之徒,埙篪和响,兰芷含芳。

此事三界九埏之间,第一极乐事。

彼群居终日,玅舞酣歌,如闹市狂人,此复何益耶!
36、求险中之幸者,必有幸中之险;希法外之恩者,不免恩外之法。

【注】①又见于程不识编注《小窗自纪》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194第二九九条。

②又李安纲批评《小窗自纪》中国社会出版社本p237-178。

37、是技皆可成名,天下惟无技之人最苦;片技即足自立,天下惟多技之人最劳。

【注】①又见于程不识编注《小窗自纪》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192第二八九条。

②又《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3?078条。

38、杜门之法,只是下帷;忘形之交,惟有识性。

【注】又见于程不识编注《小窗自纪》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161第一九二条。

39、凡天下可怜之人,皆不自怜之人,故曰无为人所怜;
凡天下可好之物,皆人所共好之物,故曰不可夺人所好。

【注】又见于程不识编注《小窗自纪》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163第二00条:“凡天下可怜之人,皆不自怜之人,故曰无为人所怜;凡天下可爱之物,皆人所共爱,故曰不夺人所好”。

40、贫富之交,可以情谅,鲍子所以让金;贵贱之间,易以势移,管宁所以割席。

【注】①又见于程不识编注《小窗自纪》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145第一四五条。

②又《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8?052条。

③又李安纲批评《小窗自纪》中国社会出版社本p142-101。

41、落落者难合,既合便不可分;欣欣者易亲,一亲忽然成怨。

故君子处世,宁风霜自挟,无鱼鸟亲人。

【注】①又见于程不识编注《小窗自纪》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133第一一四条:“落落者难合,一合便不可分;欣欣者易亲,乍亲忽然成怨。

故君子之处世也,宁风霜自挟,无宁鱼鸟亲人。

”②
又《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7?105条。

42、无欲者其言清,无累者其言达。

不为俗情所累,方能设法度人。

【注】①又见于程不识编注《小窗自纪》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115第六五条:“无欲者其言清,无累者其言达。

口耳巽入,灵窍忽启。

故曰不为俗情所染,方能说法度人。

”②又《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079条。

43、看中人,在大处不走作;看豪杰,在小处不渗漏。

【注】①又见于(明)陈继儒《安得长者言》(岳麓书社2003年版)p50第21条:“看中人看其大处不走作,看豪杰看其小处不渗漏。

”②又《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41条。

44、青天白日,和风庆云,不特人多喜色,即鸟雀亦有好音。

若暴风怒雨,疾雷闪电,鸟亦投林,人亦闭户,乖戾之感至此乎?故君子以太和元气为主。

【注】①又见于(明)陈继儒《安得长者言》(岳麓书社2003年版)p52第41条。

②又《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64条:“青天白日,和风庆云,不特人多喜色,即鸟鹊且有好音。

若暴风怒雨,疾雷幽电,鸟亦投林,人皆闭户。

故君子以太和元气为主。

”许案:“人皆闭户”句之后脱“乖戾之感至此乎”句。

此外,中州本、华夏本、暨本、中华书局本皆脱此句。

45、盛名必有重责,过巧必有奇穷。

【注】《明心宝鉴:“盛名必有重责,大功必有奇勋。

” 46、富贵家宜学宽,聪明人宜学厚。

【注】①又见于(明)陈继儒《安得长者言》(岳麓书社2003年版)p58第86条:“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

”②(明)洪应明《菜根谭》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三十一条:“富贵家宜宽厚,而反忌刻,是富贵而反贫贱之行矣!如何能享?聪明人宜敛藏,而反炫耀,是聪明而愚懵其病矣!如何不败?”③又《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85条。

47、仁厚刻薄,是修短关;谦抑盈满,是祸福关;勤俭奢惰,是贫富关;保养纵欲,是人鬼关。

【注】①(明)吕坤《呻吟语?修身》:“仁厚刻薄是修短关,行止语默是祸福关,勤惰俭奢是成败关,饮食男女是死生关。

”②(明)乔应甲《半九亭集》:“仁厚刻薄是修短理;谦抑盈满是祸福关。

”③《格言联璧》:“..仁厚刻薄,是修短关;谦卑骄满,是祸福关;勤俭奢惰,是贫富关;保养纵欲,是人鬼关。

”..
48、治家最忌奢侈,人皆知之;而尤忌鄙啬,人都不知也。

鄙啬之极,必生奢男。

49、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

忌人之成,乐人之败,何损于人,何利于己?徒自坏心术耳!
【注】《解人颐》:“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

忌人之成,乐人之败,何损于人,何益于已?徒自坏心术耳!”
50、风流得意之事,一过辄生悲凉;清真寂寞之乡,愈久转增意味。

【注】又见于程不识编注《续娑罗馆清言》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41第六条:“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防死日,则道念自生。

风流得意之事,一过辄生悲凉;清真寂寞之乡,愈久愈增意味。


51、戏谑不惟害事,志亦为气所流。

不戏谑,亦是持志之一端。

【注】张载说:“戏谑直是大无益,出于无敬心。

戏谑不已,不惟害事,志亦为气所流。

不戏谑亦是持气之一端,善戏谑之事,虽不为,无伤。

”(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上》)52、心源未彻,纵博综群籍,徒号书厨;根气不清,虽诵说二乘,只如木偶。

【注】(明)徐学谟《归有园麈谈》:“心源未彻,纵博综羣籍,徒号书厨;根气不清,虽诵说三乘,只如木偶。


53、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

【注】又见于(明)陈继儒《安得长者言》(岳麓书社2003年版)p58第79条。

54、吾本薄福人,宜行厚德事;吾本薄德人,宜行惜福事。

【注】①又见于(明)
陈继儒《安得长者言》(岳麓书社2003年版)p47第1条。

②又《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22条。

55、恭俭为载福之舆,侈傲为逐祸之马。

【注】《北史?崔冏传》:“夫恭俭,福之舆;傲侈,祸之机。

乘福舆者浸以康休,蹈祸机者忽而倾覆。

”当是此语之本。

56、衣垢不湔,噐缺不补,对人犹有惭色;行垢不湔,德缺不补,对天岂无愧心。

【注】①(宋)许棐《樵谈》:“衣垢不湔,器缺不补,对人犹有惭色;行垢不湔,德缺不补,对天岂无愧心。

”②又《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93条。

③又《格言联璧》。

57、舌头无骨,得言句之总持;眼里有筋,具游戏之三昧。

群居守口。

独坐防心。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8?023、024条。

58、事当快意处能转,不特此生可免寂寥,且能转移造化;
言当快意处能住,不特终身自少尤悔,且觉趣味无穷。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4?002条:“事当快意处当转,言遇快意处当住。

” 59、数无终穷,运不长厄。

士君子果能立德修身,则否泰为我转轴。

【注】又见于程不识编注《小窗自纪》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111第五五条:“数无终穷,运不长厄。

士君子能旋乾转坤,则否泰为我转轴,何必青牛道士,延将尽之命,白鹿真人,生已枯之骨也!” 60、目所不见,彼自华靡,与我何干;耳所不闻,彼自喧轰,于我何与。

是以修道者,入山惟恐不深,入林惟恐不密也。

【注】(宋)张载说:“目所不见,非无色也。

耳所不闻,非无声也。

言所不通,非无义也”。

61、聪明而修洁,上帝图录清虚;文彩而贪残,冥官不爱辞赋。

【注】①又见于程不识编注《娑罗馆清言》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16第四十条:“聪明而修洁,上帝固录清虚;文彩而贪残,冥官不爱辞赋。

”②又《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4?041条:“聪明而修洁,上帝固录清虚;文墨而贪残,寘(冥)官不爱辞赋。

” 62、要做男子,须负刚肠;欲学古人,当坚苦志。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3?046条。

63、明霞可爱,瞬眼而辄空;流水可听,过耳而不恋。

人能以明霞视美色,则业障自轻;人能以流水听弦歌,则性灵何害。

【注】①又见于程不识编注《娑罗馆清言》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13第三二条:““明霞可爱,瞬眼而辄空;流水堪听,过耳而不恋。

人能以明霞视美色,则业障自轻;人能以流水听弦歌,则性灵何害。

”②又《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1条。

64、良夫不因岁不穰而辍耕,君子不因名不成而弃学。

惟尽其在己,听命于天。

65、善品骘古人,而心不古人。

能优劣今世,而行囿今世,非不也,蔽于欲也。

66、鸟栖高枝,弹射难加;鱼潜深渊,网钓不及;士隐岩穴,祸患焉至。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4?84条。

67、折胶烁石,虽累变于岁时;热恼清凉,原只在于心境。

所以佛国都无寒暑,仙都长似三春。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4?83条。

68、尘劳中常应着力,生死上不须用心。

尘劳若不着力,安得行圆;生死若苦留心,恐为心障。

【注】又见于(明)屠隆《续娑罗馆清言》第二三条:“古德云:‘尘劳中尝应着力,生死上不须用心。

’尘劳不著力,安得行圆;生死若用心,恐为心障。

” 69、要治世,半部《论语》;要出世,一卷《南华》。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41条。

70、人常想病时,则尘心渐减;人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注】①又见于程不识编注《续娑罗馆清言》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41第六条:“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防死日,则道念自生。

风流得意之事,一过辄生悲凉;清真寂寞之乡,愈久愈增意味。

”②又《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39条:“人常想病时,则尘心便灭;人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71、气收自觉怒平,神敛自觉言简;容人自觉味和,守静自觉天宁。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0条。

72、葆真莫如少思,寡过莫如省事;善应莫如收心,解缪莫如澹志。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5?061条。

73、善默即是能语,用晦即是处明;混俗即是藏身;安心即是适境。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8条。

74、入道场而随喜,则修行之念勃兴;登邱墓而徘徊,则名利之心顿尽。

【注】①又见于(明)屠隆《续娑罗馆清言》:“入道场而随喜,则修行之念勃兴;发丘墓而徘徊,则名利之心顿尽。

故一念不清, 宜以佛性而淘洗;六根未净, 可取戒香而薰蒸。

②又《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0条。

75、克己功夫,战退魔兵百万;同人气象,包罗世界三千。

76、荣枯得丧,天意安排,浮云过太虚也;用舍行藏,吾心镇定,砥柱在中流乎。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3条。

77、尘缘割断,烦恼从何处安身;世虑潜消,清虚向此中立脚。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5?49条。

78、休笑彼老无用,我到老时未必如;慢责彼少不才,我当少时亦有此。

79、修净土者,自净其心,方寸居然莲界;学禅坐者,达禅之理,大地尽是蒲团。

【注】①又见于程不识编注《娑罗馆清言》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明清清言小品》p6第十一条:“修净土者,自净其心,方寸居然莲界;学坐禅者,达禅之理,大地尽是蒲团。


②又《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5?087条:“修净土者,自净其心,方寸居然莲界;学禅坐者,达禅之理,大地尽作蒲团。

” 80、自重者然后人重,人轻者由我自轻。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76条。

81、多学无财不谓贫,清高无位不谓贱。

82、富贵原是傥来,休夸我有才能;贫贱亦是傥来,休笑彼无成算。

【注】《新唐书?纪王慎传》:“况荣宠贵盛,傥来物也,可恃以凌人乎!”宋?赵《赠别周元忠秀才》诗:“了知富贵傥来物,谁向浮云问有无。

” 83、人心好胜,我以胜应必败;人情好谦,我以谦处反胜。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2条。

84、过份求福,适以速祸;安分远祸,将自得福。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4?100条。

85、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休夸我能胜人,胜如我者更多。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1条。

86、吾之一身,尚有少不同壮,壮不同老;吾之身后,焉有子能肖父,孙能肖祖?如此期必,尽属妄想,所可尽者,惟留好样与儿孙而已。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5?075条。

87、饥寒困苦,福之将至矣;饱饫宴游,祸将生焉。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4?092条。

88、打透生死关。

生来也罢。

死来也罢。

参破名利场。

得了也好。

失了也好。

【注】①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4?093条。

②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1?094条:“透得名利关,方是小休歇;透得生死关,方是大休歇。

”又见(明)洪应明《菜根谭》:“透得名利关,方是小休歇;透得生死关,方是大休歇。

打透生死关,生来也罢,死去也罢;参透名利场,得了也好,失了也好。

”取前四句。

此语又见于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能言鹦鹉》:“上蔡先生云:‘透得名利关,方是小歇处。

’今之士大夫何足道,直能言之鹦鹉也。

” 89、放不下过去,定惹起将来;扯不断眼前,还堕落身后。

90、博览广识见,寡交少是非。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1?160条。

91、亵狎易契,日流于放荡;庄厉难亲,日进于规矩。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5?071条。

92、简傲不可谓高,谄谀不可谓谦,刻薄不可谓严明,阘茸不可谓宽大。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4?089条。

93、人之恩,可念不可忘;人之雠,可忘不可念。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11?073条。

94、何以识君子,只消一个厚字;何以识小人,只消一个薄字。

故曰:“君子过于厚。

小人过于薄”。

95、开口讥诮人,是轻薄第一件。

不惟丧德,亦且伤身。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11?072条:“开口讥诮人,是轻薄第一件。

不惟丧德,亦且丧身”。

96、要知自家是君子小人,只于五更头,检点思想的是甚么,便得。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1?083条。

97、何以下达,惟有饰非;何以上达,无如改过。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11?012条。

98、睚眦必报。

小人之浅衷。

一饭不忘。

君子之厚德。

99、处事不可不斩截,存心不可不宽恕;持己不可不严明,与人不可不和气。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1?081条。

100、居不必无恶邻,会不必无损友。

惟能自持者,两得之。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1?082条。

101、让古人,便是无志;不让今人,便是无量。

【注】《明心宝鉴》:“让古人便是无志,不让今人便是无量。


102、看得世事透,自然不重功名;认得当下真,是以常寻乐地。

103、责人之非,不如行己之是;扬己之是,不如克己之非。

【注】《明心宝鉴》:“责人之非,不如行己之是。

扬己之是,不如克己之非”。

104、能行不能言。

无损其行。

能言不能行。

不如勿言。

【注】《荀子》:“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105、以俭胜贫,贫忘;以施代侈,侈化;以果去累,累消;以逆心,心定。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5?064条。

106、才人之行多放,当以正敛之;正人之行多板,当以趣通之。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4?051条。

107、诗书乃圣贤之功案,妻妾乃屋漏之史官。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8?015条:“诗书乃圣贤之供案,妻妾乃屋漏之史官。

” 108、坦易其心胸,真率其笑语;疏野其礼数,简少其交游。

【注】又见于《小窗幽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11?069条。

109、居不可求安,身不可不求安。

身可不求安,心则必不可以不求安。

110、清心寡欲,乃却病之良方;慎行谨言,是修身之要诀。

学习辅助网学习路上必备的交流学习网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