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版-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暑假新高三生物一轮练习题《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暑假新高三生物一轮练习题《现代生物科
技专题》综合题训练
1.目前,精子载体法逐渐成为最具诱惑力的制备转基因动物方法之一,该方法以精子作为外源基因的载体,使精子携带外源基因进入卵细胞受精。

下图表示利用该方法制备转基因鼠的基本流程。

请据图回答:
(1) 获取外源基因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为了提高实验成功率,通常利用_____________技术获得大量标记的外源基因。

(2) 外源基因能够整合到精子的______上是提高转化率的关键,因为受精时只有精子的______才能进入卵细胞中。

(3) 过程②采用的是____________技术,该过程中应对已经导入外源基因的精子进行_________处理。

(4) 过程③需要在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出两点) 等条件下进行。

由于人们对动物细胞所需营养物质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因此在培养细胞时需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

(5) 为了获得更多的早期胚胎,常用_____________激素对供体进行处理,使其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

【答案】(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PCR;(2)染色体; 头部(细胞核);(3)体外受精; 获能;(4)无菌无毒、适宜的温度和PH、营养充足、气体环境;动物血清(或血浆); (5)促性腺; 超数排卵.
【解析】(1)基因工程中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获取外源基因只需将目的基因切下,所以需要限制酶;PCR技术可以体外扩增外源基因。

(2)外源基因必须整合到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或核DNA上才能长时间存在,是提高转化率的关键;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核与卵核融合,所以受精时只有精子的细胞核进入卵细胞。

(3)由于精子中导入了外源基因,精子在体外,所以只能采取体外受精;精子在体外和体外都需要经获能,才有受精作用。

(4)过程③是胚胎培养,条件是:无菌无毒、适宜的温度和PH、营养充足、气体环境;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基上还含有动物血清、血浆,提供细胞生长必须的营养成份。

(5)为了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可以用促性腺激素处理雌性供体动物,使其超数排卵。

2.在某些深海鱼中发现的抗冻蛋白基因afp对提高农作物的抗寒能力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如图所示是获得转基因莴苣的技术流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获取目的基因的主要途径包括从自然界已有的物种中分离和__________。

(2)①过程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组质粒除了带有抗冻蛋白基因afp,还必须含有启动子、终止子和____________,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

(4)如果受体细胞C1是土壤农杆菌,则将目的基因导入它的目的是利用农杆菌的______________,使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C2,并将其插入到受体细胞C2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使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形成转基因莴苣。

经②过程获得的转基因莴苣中的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在分子水平上可用____________法进行检测,如果出现杂交带,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蛋白质产品,转基因莴苣培育成功。

【答案】(1)(用逆转录等方法进行)人工合成(2)限制酶DNA连接酶(3)标记基因(4)转化作用染色体的DNA抗原—抗体杂交
【解析】(1)获取目的基因的主要途径有从自然界已有的物种中分离和人工合成。

(2)①过程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需要用到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3)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

(4)农杆菌转化法利用的是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进而使目的基因能够稳定遗传和表达。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法。

3.[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甲、乙是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药用植物,甲含有效成分A,乙含有效成分B。

某研究小组拟培育同时含有A和B的新型药用植物。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培育该新型药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叶片,先用________酶和________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________,再用化学诱导剂诱导二者融合。

形成的融合细胞进一步培养形成
________组织,然后经过________形成完整的杂种植株。

这种培育技术称为______________。

(2)上述杂种植株属于多倍体,多倍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甲与乙有性杂交的后代是不育的,而上述杂种植株是可育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杂种植株可通过制作人工种子的方法来大量繁殖。

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材料用人工薄膜包装后可得到人工种子。

【答案】(1)纤维素果胶原生质体愈伤再分化(分化)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2)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前者染色体联会异常,而后者染色体联会正常 (3)胚状体、不定芽、顶芽、腋芽
【解析】(1)该新型药用植物是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的。

要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才能进行体细胞杂交,因此首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掉植物的细胞壁,然后用PEG化学诱导剂(物理方法:离心、振动等)诱导二者的原生质体融合。

然后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杂种植株,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过程是:先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形成植物体,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如果植物甲、乙是两个物种,二者不能通过有性杂交产生可育后代,原因是甲、乙有性杂交所产生的后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异常,也就是存在着生殖隔离。

但植物甲、乙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产生的后代却是可育的,因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能完成正常的联会,产生正常的配子。

由于甲、乙都是二倍体,因此,植物体细胞杂交得到的后代是异源多倍体(四倍体)。

(3)人工种子生产不受气候、季节和地域等因素限制,而且可以避免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等优点,因此,植物细胞工程重要的应用之一是制备人工种子,用到的核心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将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腋芽等材料用人工薄膜包装后可得到人工种子。

4.请回答基因工程方面的有关问题:
(1)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其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类似(如下图所示)。

图中引物为单链DNA片段,它是子链合成延伸的基础。

①从理论上推测,第四轮循环产物中含有引物A的DNA片段所占的比例为。

②在第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A片段。

(2)设计引物是PCR技术关键步骤之一。

某同学设计的两组引物(只标注了部分碱基序列)都不合理(如下图),请分别说明理由。

①第1组:;②第2组:。

(3) PCR反应体系中含有热稳定DNA聚合酶,下面的表达式不能正确反映DNA聚合酶的功能,这是因为。

(4)用限制酶EcoRV、Mbol单独或联合切割同一种质粒,得到的DNA片段长度如下图(1 kb,即1000个碱基对),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画出质粒上EcoRV、Mbol的切割位点。

【答案】(1)①15/16 ②三(2)①引物I和引物Ⅱ局部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而失效②引物I’自身折叠后会出现局部碱基互补配对而失效(3)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续结合到双链DNA片段的引物链上 (4)见下图
【解析】(1)①第二轮中含引物A比例为3/4,第三轮中占7/8,即所有DNA片段中,只有一个片段不含引物A,故推测在第四轮中,含引物A的比例为15/16。

②由于题图中的引物A和引物B均不在该片段的端点,因此第一轮循环后,得到的两DNA片段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都不等长,通过自行绘图可推知,第二轮中亦不会出现等长的,需到第三轮。

(2)引物是PCR特异性反应的关键,PCR 产物的特异性取决于引物与模板DNA互补的程度。

理论上,只要知道任何一段模板DNA序列,就能按其设计互补的寡核苷酸链做引物,利用PCR就可将模板DNA在体外大量扩增①引物I和引物Ⅱ局部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而失效②引物I’自身折叠后会出现局部碱基互补配对而失效。

(3) 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而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续结合到双链DNA片段的引物链上。

(4)据两种酶单独和联合切割的结果分析,EcoRV在质粒上有一个切点,Mbol在该质粒上有两个切点,以上三个切点不存在重叠现象,见答案图。

5.科学家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方法,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图所示),其中①~⑤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现过程②的技术之前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处理细胞以除去细胞壁。

(2)在将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其中过程④相当于____过程,过程⑤涉及的分裂方式为____________。

(3)若番茄细胞含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含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含________条染色体;若杂种细胞培育成的“番茄—马铃薯”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属于____________倍体植株。

【答案】(1)纤维素酶和果胶; (2)细胞的全能性;脱分化;有丝分裂; ( 3)m+n;单。

【解析】(1)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应该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

(2)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杂种细胞的组织培养过程要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只涉及有丝分裂。

(3)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有n条染色体,则产生的“番茄—马铃薯”细胞所含的染色体为m+n条,属于异源四倍体。

该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无论含几个染色体组,均为单倍体。

6.[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已知生物体内有一种蛋白质(P),该蛋白质是一种转运蛋白,由305个氨基酸组成。

如果将P分子中158位的丝氨酸变成亮氨酸,240位的谷氨酰胺变成苯丙氨酸,改变后的蛋白质(P1)不但保留P 的功能,而且具有了酶的催化活性。

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述资料可知,若要改变蛋白质的功能,可以考虑对蛋白质的_________进行改造。

(2)以P基因序列为基础,获得P1基因的途径有修饰_______基因或合成______基因,所获得的基因表达时是遵循中心法则的,中心法则的全部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复制,以及遗传信息在不同分子之间的流动,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蛋白质工程也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其基本途径是从预期蛋白质功能出发,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进而确定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据此获得基因,再经表达、纯化获得蛋白质,之后还需要对蛋白质的生物________进行鉴定。

【答案】(1)氨基酸序列(或结构)(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2)P P1DNA和RNA(或遗传物质)DNA→RNA、RNA→D NA、RNA→蛋白质(或转录、逆转录、翻译) (3)设计蛋白质的结构推测氨基酸序列功能
【解析】对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或结构)进行改造,可达到改变蛋白质的功能的目的。

(2)以P基因序列为基础,获得P1基因,可以对P基因进行修饰改造,也可以用人工方法合成P1基因;中心
法则的全部内容包括,即:DNA、RNA的复制、DNA→RNA、
RNA→DNA、RNA→蛋白质(或转录、逆转录、翻译)。

(3)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是从预期蛋白质
功能出发,通过设计蛋白质结构和推测氨基酸序列,推测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获取基因。

经表达的蛋白质,要对其进行生物功能鉴定。

7.供体器官的短缺和排斥反应是制约器官移植的两个重要问题。

而治疗性克隆能最终解决这些问题。

下图是治疗性克隆的过程图解。

(1)“治疗性克隆”的结果说明高度分化的体细胞的核仍然具有________。

(2)重组的新细胞经过发育,要想获得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胚胎,可采用________技术。

(3)若将上述技术用于白血病病人的骨髓移植,图中患者是O型血,提供卵细胞的女性是AB型血,则骨髓移植成功后患者的血型是________型。

(4)科学家为何要将患者的体细胞的核植入去核的卵细胞,而不直接用体细胞进行细胞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上述方法克隆器官在器官移植方面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

【答案】(1)全能性;
(2)胚胎分割;
(3)O;
(4)卵细胞体积大,含养分多,并含有控制细胞核基因程序性表达的物质,而体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具有分裂分化能力;
(5)解决了临床上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的问题
【解析】(1)由图示可知,高度分化的细胞核仍然具有全能性。

(2)通过胚胎分割技术可以得到两个基因型完全相同的胚胎。

(3)血型由细胞核内的基因控制,O型血白血病病人通过治疗性克隆方法,获得骨髓进行骨髓移植,由于细胞核是患者本人提供的,因此血型不变。

(4)卵细胞体积大,含养分多,并含有控制细胞核基因程序性表达的物质,因此用去核卵细胞作受体细胞进行动物细胞培养。

(5)通过图示形成克隆器官,细胞核是患者提供的,无排异反应,可以解决临床上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的问题。

8.随着胚胎分割技术逐渐发展和成熟,我国胚胎工程专家将二分胚分割技术运用到牛的胚胎移植中,如图是牛胚胎性别鉴定和分割示意图,据图分析:
(1)图中字母分别代表的结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D________。

(2)图中乙和丙分别代表的过程:乙________,丙________。

(3)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________桑椹胚或囊胚,用分割针对甲进行分割时需注意________,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答案】(1)囊胚腔;透明带;内细胞团;
(2)做DNA分析性别鉴定;胚胎移植;
(3)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解析】图示结构中,A代表囊胚腔,B代表透明带,C代表滋养层,D代表内细胞团;乙表示做DNA分析性别鉴定,丙代表胚胎移植;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用分割针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恢复和进一步的发育。

9.下图是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A________阶段发育成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B愈伤组织,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

这两种途经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诱导花粉植株能否成功及诱导成功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与________。

提高诱导成功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花药时,一般要通过________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

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方法有醋酸洋红法和________。

(4)材料消毒过程中用到的试剂有________、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溶液、无菌水。

(5)灭菌后的花蕾,要在________条件下接种到培养基上。

培养过程中不需要光照,同时要控制好温度。

(6)在花药培养中,常常会出现________的变化,因此需要对培养出来的植株做进一步的鉴定和筛选。

【答案】(1)胚状体;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2)材料的选择;培养基的组成;选择合适的花粉发育时期;(3)镜检;焙花青—铬矾法;(4)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5)无菌;(6)染色体倍性;【解析】(1)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形成胚状体,形成幼苗;另一种是通过愈伤组织,再形成幼苗。

这两种途径的差异的原因是培养基中的激素的种类和浓度配比。

(2)材料的选择和培养基的组成是花粉植株能否成功培育的主要影响因素。

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材料的发育时期要合适。

(3)通过镜检,可以判断花粉发育的时期,具体的方法有醋酸洋红法和焙花青—铬矾法两种。

(4)材料的消毒用到的试剂有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溶液、无菌水。

(5)接种过程一定要注意无菌操作。

(6)在培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染色体倍性的变化,所以需要进一步的鉴定和筛选。

10.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了含有人生长激素基因的奶牛,如果要加速转基因奶牛的繁育,可以对此转基因奶牛进行克隆(如下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进行细胞培养时,要对取自转基因奶牛的组织细胞进行分散处理,形成单个细胞,这个过程中需要利用____________酶处理。

(2)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进行原代培养时,细胞增殖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此外,细胞增殖还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接触抑制等特点。

(4)将进行培养的供体细胞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去除卵母细胞细胞核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重组细胞在培养液中培养成的重组胚胎移入受体母牛后,该母牛就会生出与供体奶牛遗传物质相同的犊牛,但也不是100%的复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述动物细胞工程中涉及的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基因奶牛的克隆成功,说明了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全能性。

【答案】(1)胰蛋白;(2)该种细胞代谢旺盛、分裂能力强,且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3)有丝分裂贴壁生长;(4)使克隆出的动物个体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供体细胞;
(5)①生物的性状受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控制;②生物的性状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6)核移植、细胞培养、胚胎移植技术;体细胞的细胞核;
【解析】(1)实践中常用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细胞使其分离开来。

(2)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代谢旺盛、分裂能力强,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适于作核移植的供体细胞。

(3)在进行原代培养时,细胞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同时表现出贴壁生长和接触抑制的现象。

(4)去除卵母细胞细胞核的目的是使克隆出的动物个体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供体细胞。

(5)生物的性状是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生物的性状还受环境的影响,因此,克隆动物不可能是供体奶牛100%的复制品。

(6)该克隆动物的培育过程中涉及核移植、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说明了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11.mtDNA是存在于人类细胞线粒体中双链闭合环状的DNA分子,具有自我复制、转录和控制合成蛋白质的功能。

mtDNA的类型具有明显的种族特异性。

若用两种识别切割序列完全不同的限制酶M和N切割某人的mtDNA,通过凝胶电泳分离分析得下表。

限制酶M和N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mtDNA的长度为___________kb。

在该DNA分子中,M酶与N酶的切割位点分别有____________个。

(2)M酶与N酶切出的能相互粘连的末端能在____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相互连接,请将连接的结果表示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接后的序列是否可以用M酶、N酶进行切割?________,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为真核细胞某基因的结构图以及限制酶M和N的切割位点。

①现用该基因作为目的基因,若采用直接从供体细胞中分离,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

这个方法虽操作方便,但切割下的基因中含有不能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区域。

因此,目前往往采用逆转录的人工合成的方法,其基本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Ⅱ区的碱基数是2000个,其中阴影区域碱基数是800个,空白区域中G和C的总数共有400个,则由该区转录的mRNA中A和U总数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16kb 3、2
(2)DNA连接酶否连接后的序列不是M酶和N酶所能识别的特定的碱基序列
(3)①选用限制酶N来切割从表达该基因的细胞中分离出mR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形成双链DNA
②400
【解析】(1)该mtDNA为环状DNA,用酶M得到3个片段,则有3个切点,用酶N得到2个片段,则有2个切点。

用酶N切割得到2个片段的长度分别为7和9,则该mtDNA的长度为16Kb。

(2)M酶和N酶切割能得到相同的黏性末端,可以用DNA连接酶催化连接;结合图1可知,连接后的结果为。

当连接后,没有了两种酶的识别序列,因此两种酶不能再切割了。

(3)①从供体细胞中获得目的基因最常用的方法是一定的限制酶切割。

但这样得到的基因中含有不能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片段。

因此常用逆转录的人工合成。

其过程是先得到相应的mRNA,再用逆转录酶催化得到相应的DNA。

②Ⅱ区的碱基数减去阴影部分得到空白区的碱基数为1200个,该区段能指导蛋白质合成,其中C 和G占400个,则A和T点800个,每条链有400个,因此转录得到的RNA中有A和U为400个。

12.下图1为矿区生态恢复工程流程图,图2为此恢复工程过程中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

请同答下列问题:
(1)在恢复过程中,关键在于植被恢复,以及为其恢复所必需的__________群落的重建。

(2)在此工程中,恢复植被的措施是植树和种草,而不是种植农作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A、C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图2可看出,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若用a、b、c代表此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已知在一定时间内,b> a+c,则代表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应为_______________,代表图2中B所获得的能量值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土壤微生物
(2)矿区土壤条件恶劣,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3)呼吸作用肉食性动物
(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b a或c
【解析】(1)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所以,在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必须考虑恢复土壤微生物群落。

(2)矿区土壤条件恶劣,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所以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中恢复植被的措施是植树和种草。

(3)据图2分析,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分解者,C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能。

(4)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a+c,所以代表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应为b,B表示分解者,其所获得的能量为a或c。

13.[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治疗性克隆对解决供体器官缺乏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流程如下:
(1)过程①采用的是细胞工程中的_________技术,过程②采用的是胚胎工程中的_______技术。

(2)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时,所需气体主要有O2和CO2,其中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基)的________。

(3)如果克隆过程中需进行基因改造,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重组载体)时必须使用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工具酶。

基因表达载体上除目的基因外,还需有______基因,以便选出成功导入基因表达载体的细胞。

(4)胚胎干细胞可以来自于囊胚中的______。

在一定条件下,胚胎干细胞可以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

若将图中获得的组织器官移植给个体_______(填“A”或“B”),则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答案】(1)(体细胞)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2)pH
(3)限制酶DNA连接酶标记(4)内细胞团B
【解析】(1)由流程图知,个体A提供去核卵母细胞,个体B提供体细胞核,二者通过①得到重组细胞,重组细胞经②得到囊胚,故①是核移植,②是早期胚胎培养。

(2)动物细胞培养时,要通入含有5%CO2的空气,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3)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要用同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再用DNA连接酶连接。

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标记基因等,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便于目的基因的检测和筛选。

(4)胚胎干细胞是从早期胚胎或者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囊胚中的内细胞团细胞为胚胎干细胞。

图中获得的组织器官,其细胞的细胞核来自个体B,将所得组织器官移植给个体B,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14.下图表示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试管苗的培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